同样是扮演林黛玉把这三位演员放在一起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65更新:2023-04-13 15:27:21

#我眼中的实力派#

1984年,陈晓旭以每集60元的片酬接下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角,

三年后这部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

陈晓旭也凭借这个角色一夜成名,

无论走到哪都有人喊她“林妹妹”。

陈晓旭并不是一一个扮演过林黛玉的人,

87版《红楼梦》的成功鼓舞了不少人,

之后这本名著被频频影视化,

陶慧敏、蒋梦婕两位演员同样扮演过林黛玉。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表演风格,

这三位“黛玉”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各有所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陈晓旭版林黛玉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是受认可程度最高的版本,

这主要归功于演员本人和角色的“神似”。

陈晓旭从小便喜爱读《红楼梦》,

林黛玉那超然的文学才华和不如世俗的纯真品性深深吸引着她。

成年后,陈晓旭进入鞍山话剧团成为了一名演员,

当她听说央视要翻拍《红楼梦》时,

马上参与了选角。

陈晓旭深知林黛玉一角定然是竞争激烈,

为了能让导演记住自己,

她在自荐表上附上了一首自己曾经写过的诗《我是一朵柳絮》。

王扶林导演成功被陈晓旭吸引住,

他想到“有诗人气质的女子在情感上一定是和林黛玉接近的”,

王导担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演员在形象上像不像林黛玉?

在见到陈晓旭后,王扶林很快打消了疑虑。

其实论长相论演技陈晓旭都算不上最好的,

当时黛玉组有不少漂亮的候选人,

安雯就是其中一位。

她不仅有美貌,演技更是一流,

拍戏时从来没让导演喊过一句“卡”,

无论拍什么都是一条过,

在演技和形象上,安雯是胜于陈晓旭的。

但王扶林后来还是把林黛玉这个角色交给了陈晓旭,

因为安雯虽然漂亮,但她的身形较宽,

与林黛玉“清瘦孤洁”的气质不符。

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女演员普遍身材较壮,很少有瘦弱之人,

而只有80多斤的陈晓旭凭借这个优势拿到了扮演黛玉的机会。

当她穿上林黛玉的服饰之后,

剧组的人都看呆了:“陈晓旭苗条清瘦,面上含愁,双目含泪,简直像林黛玉从书中走出了一般!”

陈晓旭在气质上和林黛玉十分接近,

因此扮演起这个人物来得心应手。

在《红楼梦》剧组开设的学习班上,

陈晓旭除了作诗之外,还学会了弹琴、刺绣等大家闺秀必备的技能,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像极了林黛玉。

在拍摄黛玉弹琴的那场戏时,

导演建议拍特写时请替身演员完成弹琴的镜头,

但不会弹琴的陈晓旭坚持要自己亲自上,

她专门跑到音乐学院学习弹琴,

练习了无数次才有了剧中的行云流水。

陈晓旭正是秉承着“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表演准则才塑造好了这个人物,

她演出了一个富有才情、清高孤傲的林妹妹,

无论是从气质上还是从扮相上来看,

陈晓旭的演绎都很符合原著。

《红楼梦》播出后,陈晓旭版本的林黛玉大受欢迎,

但王扶林导演却觉得有一点遗憾。

他认为陈晓旭虽然气质贴近角色,

但在美貌上有所欠缺,

“林黛玉应该是比这更漂亮一些的。”

客观来看,陈晓旭确实算不上五官夺目的大美人,

因此她这版林黛玉真正做到了“神似”(气质接近人物),

但是在“形似”上稍有欠缺,

这点欠缺成了导演的遗憾,

也成了美玉上的一块微瑕。

二、陶慧敏版林黛玉

除了央视翻拍过《红楼梦》之外,

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把这本名著搬上了荧幕。

北影版《红楼梦》的导演是谢铁骊,

他选中的女主角是陶慧敏。

因为谢导的选角标准是“七分戏剧、三分生活”,

他觉得学过戏曲的女子气质和仪态都很古典,

扮上古装之后也就更贴近人物。

而陶慧敏正是从小学戏的演员,

她在五六岁时和妈妈一起出门看戏,

看到越剧版《红楼梦》后大为震撼,

然后她走上了拜师学戏的艺术道路。

陶慧敏长相清丽,是越剧团拔尖的美人,

谢铁骊导演在看到陶慧敏的照片后十分满意,

认为她的美貌足以撑得起黛玉这个角色。

那时的陶慧敏20岁出头,正是青春貌美的时候,

她的姿容担得起原著中对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描写,

再加上她熟悉越剧版《红楼梦》,

对人物性格有基本的把握,

因此顺利拿到了这个角色。

果然陶慧敏穿上古装之后外形更加出众,

一身戏曲功底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有古典韵味。

北影版《红楼梦》也为演员们准备了为期三月的学习班,

在这三个月里陶慧敏跟着礼仪老师学习了各种规矩。

这版《红楼梦》的演员除她之外都是老戏骨,

如赵丽蓉、刘晓庆等人,均是有深厚表演经验的老演员,

唯独陶慧敏一个人是新人,这让她感觉到压力很大。

虽然陶慧敏一天也只有几元的工资,

她还是想尽力诠释好这个角色。

为了能演好这个角色,

陶慧敏一遍又一遍地读原著,

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最终她也被评为陈晓旭之后最贴近林黛玉的演员。

虽然有陈晓旭版本的珠玉在前,

但陶慧敏的表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她的美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王扶林导演关于“陈晓旭不够漂亮”的遗憾,

做到了形似。

陶慧敏版本的林黛玉在形象上胜过了陈晓旭,

但她的气质有一种“钝感”,

与黛玉敏感的性格不太相符,

因此在“神似”上有所欠缺,

这正应了作者的那句话:“叹人间,

美中不足方为信。”

陶慧敏与陈晓旭

三、蒋梦婕版本的林黛玉

2010年,导演李少红再次将《红楼梦》搬上荧幕,

同样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角,

同样是大胆启用新人,

她却遭到了来自各界的批评。

10版《红楼梦》和87版《红楼梦》的区别在林黛玉一角上展示的淋漓尽致。

10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是新人蒋梦婕,

首先在形象上来看,蒋梦婕并不具备林黛玉那“比西子胜三分”的外貌,

她美则美矣,但绝没有美到让人觉得“林妹妹从书中走了出来”的地步,

如果说陶慧敏属于“八分形似,两分气质”,

那蒋梦婕仅有三分形似。

其次从气质上来看,她也并没有林黛玉那种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风韵。

陈晓旭和陶慧敏在扮演林黛玉是体重均在80斤左右,

而蒋梦婕虽然是舞蹈生,但她的体重略重于这个数字,

为了演出黛玉娇弱、清瘦的感觉,

蒋梦婕只能通过减肥的方式瘦身。

李少红也鼓励她通过少吃营造“虚弱感”,

在这种方式下,蒋梦婕确实虚弱了不少。

在拍戏时,她的嘴唇常常是苍白无力的,

她的四肢也总是虚弱的,这一切都只是饥饿营造出来的结果,

既不健康也不贴合原著。

林黛玉的弱柳扶风是因为她有一颗敏感多情的心,

而不是因为她吃不饱饭。

由此可见10版《红楼梦》解读角色的方式是浅薄的,

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在黛玉初进府那场戏中,

蒋梦婕站在贾府的院子中东张西望,

要知道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是“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说一句话”,

蒋梦婕到处观望的神态不像自尊心强、敏感的林黛玉,

网友评价她:倒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

在黛玉葬花这场戏中,

蒋梦婕更是招来了无数批评。

只见她扛着锄头行走在花田下,

弹幕上不少观众都在刷:“这是要去下地吗?”

黛玉葬花是书中最有美感的场景之一,

它诠释了林黛玉以花比喻自己的内心情感,

既有美感又有悲感。

10版,

87版

作为演员,蒋梦婕没能参透这层情感,

演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所以她这版的林黛玉既没有做到“形似”,

也没有做到“神似”。

10版《红楼梦》的选角、妆造一直是网友们的群嘲对象,

按理说这部投了一个多亿的电视剧应该会超越87版《红楼梦》,

但它却失败的彻彻底底。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用心研读这本文学巨著,

导演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都过于浅薄,

试问没走到人物内心的演员,又怎么能走到观众心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