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猗:演员「上影老演员汪漪首次上台即参演太太万岁外孙女是陈宝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26更新:2023-04-14 00:16:41

汪漪是上海早期电影演员,解放前曾经参加过《太太万岁》、《鸡鸣早看天》、《三人行》、《何处不相逢》、《欢天喜地》、《子孙万代》、《三毛流浪记》等影片的拍摄。尽管在剧里饰演的大多都是配角,有的只有一两个镜头,但是汪漪毕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演员。

汪漪,原名汪淑宜,祖籍江苏武进,1915年出生于上海。汪漪早年曾就读于上海爱国女子中学,由于痴迷于戏剧表演,1942年的时候竟然从上海复旦大学退学去学了戏剧。加入了上海当时非常著名的苦干剧团,抗战胜利后和大部分苦干剧团成员一起加入了上海文华电影公司。

汪漪一生拍过差不多二十部电影,代表作品就是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戏《太太万岁》。最初,桑弧导演打算让王丹凤饰演唐志琴这个角色。但当时已经是知名影星的王丹凤提出“群戏不拍,戏少不拍”的条件,而汪漪当时刚刚出道,又和王丹凤的年龄差不多,眉眼之间和王丹凤有些相似,基本符合角色要求,桑弧便选择了没有表演经验的汪漪出演这一角色。影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汪漪也因饰演唐志琴开始为人们所熟知,连续接拍了《鸡鸣早看天》、《三人行》等几部很有影响的影片。

解放后,汪漪和上海这座城市一起迎来了新生。她加入了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电影工作者。1950年,汪漪参演了张骏祥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翠岗红旗》的拍摄,在剧中饰演妹妹江林仔。1956年又在陈西禾执导的电影《家》中饰演琴表妹,这部戏集合了当时上海有名的电影明星魏鹤龄、孙道临、张瑞芳、王丹凤、黄宗英等人。尽管在明星的光环下,汪漪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她却在与魏鹤龄等人的对戏中学习到了宝贵的表演经验。

1959年,电影导演沈浮在执导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时邀请了汪漪参与影片拍摄,汪漪在剧中饰演缝纫能手陆阿凤。《万紫千红总是春》后来取代仲星火主演的电影《今天我休息》,代表上海电影制片厂入选国庆十周年献礼片。这部电影也成为汪漪五十年代的电影代表作。

1959年以后的整整二十年,汪漪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消失了。这期间,她经历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很多磨难。直到1980年,她才在张鸿眉执导的影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重新露面。在整个八十年代,汪漪接连出演了《半张订婚照》、《卖大饼的姑娘》、《黑炮事件》、《苦藏的恋情》等影片。《黑炮事件》是汪漪八十年代的电影代表作,她在剧中饰演的马列主义老太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汪漪在上影退休以后安居上海,她的外孙女是香港著名影星陈宝莲。陈宝莲还叫赵静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她的父母婚姻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唯一的成果便是多年以后为香港奉献了一个很火的明星。陈宝莲的童年非常不幸,她的一生似乎始终都和苦难结缘。她的父亲是一位博物馆画师,在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汪漪一手带大了孤苦无依的陈宝莲,陈宝莲12岁的时候已经改嫁的母亲将她带去了香港,陈宝莲后来逐渐在香港发展起来,成为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可惜陈宝莲最终为情所困,落得自杀身亡的悲惨结局。汪漪知道以后心中又气又恨,最后竟然因此发展成为老年痴呆,陈宝莲的母亲回上海处理完陈宝莲的后事后将汪漪带去香港照顾,汪漪什么时间离开人世已经不为人所知了。

一代影星,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结局。可叹、可叹!!!

穆宏(后排站立者)汪漪(二排左3)夫妇与上影同仁合影

1963年上影演员剧团部分演员在青岛合影(前排右3为汪漪)

《太太万岁》

《鸡鸣早看天》

《翠岗红旗》

《家》

《乘风破浪》

《不老松》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半张订婚照》

《黑炮事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