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三少爷觉慧张辉娶著名剧作家田汉之女突发心梗地铁病逝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19更新:2023-04-14 00:38:09

高觉慧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三少爷,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

张辉,曾在1956年老电影《家》中饰演“封建家庭中大胆幼稚的叛徒”觉慧一角,亦被观众誉为是从书中走出的翩翩美少年。

张辉显露头角之后,与同为话剧演员的著名剧作家田汉的女儿田野相识相爱,终成眷侣,最后,却不幸突发心梗,于地铁上病逝。

田汉

“明星梦”

张辉,原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张新卿”,1928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一个并不怎么富裕的家庭。

张辉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手工作坊,生活虽然清贫,但是还是坚持着地道的民间传统手艺,一家人的生活也还算是平淡和稳定。

但是随着日军炮火的轰击,张辉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房子被炸成了废墟,多年辛勤刻制的印花纸板也化为乌有。

从此张辉也就过上了食不饱腹的生活,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张辉在姐夫的帮助下来到上海,成为了“焱华实业公司”的实习生。

上海绚丽的生活并没有让这个从乡下来的放牛娃迷了眼,相反的许是看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更加自卑于自己的浅薄,并为此更加努力的学习来丰富自己。

彼时张辉的二哥特别喜欢这个小弟,也会抽空带张辉去“杜美电影院”观看苏联电影,时间久了,张辉就发现自己爱上了电影。

张辉的收入还不足以支撑他肆无忌惮的看电影,为了能够看电影,张辉节衣缩食,将吃饭钱省下来去买电影票。

无疑,在那样辛苦的日子里,电影就是张辉所有的寄托,张辉对电影更是爱的深沉,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之后,长白戏剧电影学校开始招生。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辉欣喜若狂,抓紧时间报了名,忐忑的等待着命运的转折,但是等真正进入其中之后,张辉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所专科学校。

但是长白戏剧学校所画的“大饼”还是深深的吸引着年轻的张辉,更加勤奋的学习戏剧,等待着所谓的“毕业后介绍当演员”的承诺。

好在,命运之神最后还是眷顾了这个逐梦的少年,1947年,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公开向社会进行招生。

了解到学校的教资深厚,且学费便宜,张辉鼓足勇气再次进行了报考,以从容自然的表演获得了考官的首肯,至此成功迈进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的大门。

进入到戏剧学校之后,张辉方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且渐渐地了解到“戏剧”真正的含义,张辉的“梦想”演变为“理想”。

毕业后,张辉也开始践行自己的“明星梦”,虽然也有被电影公司录用,但是一直都是干着一些“跑龙套”的角色。

当然,张辉并没有在“明星”的这条路上走太久,由于自身出色的业务水平,再加上老师的喜爱和力保,张辉投身话剧之中,开启自己人生的崭新篇章。

《家》三少爷觉慧,张辉走进大众视野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投资拍摄巴金的力作《家》,这部影片从摄制组,导演组,到演员的阵容都十分强大,可谓当年之最。

彼时的张辉已经是江苏省话剧院的“当家小生”和其重点培养的青年演员,而早在导演陈西禾跟叶明邀请他之前,张辉就已经在话剧的舞台上出演过“觉慧”一角。

张辉的俊朗的书卷形象,与“觉慧”人物相近的人物气质,张弛有度的表演风格,都给导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觉慧”一角在影片中的戏份很重,为了能够更好的呈现人物的状态,张辉苦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努力深研每一个人物的状态。

《家》上映之后,获得一片的叫好声,而张辉也以其纯真的气质,潇洒的外貌,质朴的表演一鸣惊人,瞬间成为全国上下热捧的“明星偶像”。

张辉的杰出表现,更是让上海电影制片厂产生了惜才之意,想要将张辉调到厂内的演员剧团之中,然而此举却迎来了江苏省文化厅的大力反对。

张辉这个作为整个事件中心的人,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轰动而产生任何骄傲自满的情绪,相反地,他十分平和地接受组织的所有安排,将自己的热情与精力投注在演技上面。

专注于话剧事业的同时,张辉并没有放下自己对“演戏”对热爱,他也从《家》中的男二一角,一跃成为《铁窗烈火》中的男一。

张辉以其出色的表演,强大的共情能力,再一次获得成功,其所扮演的王孝和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张辉除了那10部主演的电影之外,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全部交给了舞台,也可以说张辉所有最美好的青春都与舞台有关。

张辉所塑造的角色,无论电影中的形象,还是话剧舞台上的呈现,都深入人心,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相识相爱,意外离世

张辉在文工团陆续参加了几场舞剧演出,其中张辉在《好榜样》中饰演老农民一角,且与在戏中出演主要角色的田野相识,情愫暗生。

与张辉不同的是,田野是中国话剧艺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剧作家田汉的女儿,而且是自幼学艺,9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小演员了。

两个人都曾同为上海实验戏剧学校的同学,对各自的底细知道的也算清楚,两个人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中渐渐萌生情谊,张辉与田野台上一起演出,台下相互切磋技艺。

《家》热播的时候,张辉与田野已经结合,由于“觉慧”一角的热度,甚至还有一些痴情的姑娘写信给张辉一诉爱意。

信件中不乏一些大胆,火辣的语句,性格内向的张辉不善于处理这些问题,于是就全权托付给自己的新婚妻子田野。

田野深知丈夫的秉性,不愿让张辉为难,便顺从丈夫的心意,委婉地对那些求爱的姑娘说明原委。

二人相守相依,在舞台上肆意挥洒青春,钻研各类人物心迹,也曾因为要与妻子同台演出,而错过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柳堡的故事》男主角的机会。

命运是公平的,张辉是幸运的,有失亦有得,虽然错失了《柳堡的故事》,但是却在同一年与初次登上银幕的上影厂结缘。

《铁窗烈火》改编自柯蓝的小说《不死的王孝和》,张辉的外在容貌、沉稳个性、年龄等都与烈士十分相像。

《铁窗烈火》上映之后的热度也证明了导演和作者选角的成功,张辉的个人魅力,《铁窗烈火》同时也成为那个年代里鼓舞和影响观众最多的一部片子。

或许是“觉慧”一角深入人心,在很多观众的心中,张辉一直都是那个朝气蓬勃、才华横溢,丰神俊朗的“三少爷”。

张辉对戏剧的热情从来不会因为角色的大小而有所差异,曾经在担任全国话剧汇演《浪潮》的男主角时,恰逢“丹毒”发作,张辉发着40度的高烧,头脑昏沉,却还是坚持演出。

“我宁愿死在舞台上,也不能停演,让观众失望、退票”是张辉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目标,且一直以来无论身体是否有恙都坚持出演,同样地印证了那句“戏比天大”。

1998年,纪念田汉100周年的日子,70岁的张辉与妻子田野一起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活动,而张辉在去上海开会的时候,意外降临了。

彼时天气正热,但是张辉为了省钱,没有叫出租车,70岁年迈的身体硬是跑上跑下的挤公交车。

最后在拥挤的地铁里,张辉突然出现了胸痛的症状,头上更是冒出许多的汗,张辉想要呼救,但是却叫不出声音来,捂着胸口缓慢的倒下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得到消息赶往医院的田野,看着病床上已经没有了生机的丈夫,痛哭出声。

张辉离世的突然,当众人得知他去世的原因之后,更是唏嘘不已,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三少爷”居然就这么离开了人世。

曾经有一位电影人士感叹:“现在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我们那样太复杂的人生,恐怕难以理解和想象到我们所遭受的种种磨难,所以现在的人们,更要珍惜现在的日子,不要荒废时光,想要做什么,就要争分夺秒地去做。”

电影层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为了同一个梦想而不停歇的努力奋斗着,纵使如今的电影圈充斥着许多不可言说的秘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这样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坚持才让电影行业熠熠生辉,电影中所展现的悲欢离合,又何尝不是小人物,或大人物所经历着的生活呢?

跨过艰难的岁月,挺过战火的喧嚣,张辉从一个“放牛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戏剧表演者,无论是在他所钟爱的话剧舞台上,还是在“明星梦”的影片上,张辉一直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

观众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张辉的出色演技,为人温和,几十年的相依相偎,也许只有同样身为话剧演员的田野才知道自己丈夫对“戏剧”的热情。

张辉的离世对田野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对“戏剧事业”来说是一大损失,但是张辉的“觉慧”形象却能够一直留存在观众的心中。

江湖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时代在更迭,所有观看过1956年《家》的观众不会忘记觉慧,中国的戏剧行业也不会忘记张辉。

参考文献:

《张辉——英姿勃发影剧情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