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演员「他演的祝福红遍海内外弥留之际依然想着演戏一生中有过3个女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91更新:2023-04-14 00:38:38

魏鹤龄

魏鹤龄,以其凌云之壮志,包藏四海之胸襟,在朝则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在野则潇洒恣意,大放艺术之雄风。无论是仇虎、报贩老王、贺老六,还是刘振声、鲁班,贫农、名优、历史人物……角色各异,身份迥然,却经魏鹤龄的演绎成了一个个有力量的音符,每一个跳动都这般掷地有声!这些角色,是小人物,魏鹤龄也是平凡人,而当每一个小角色始终守其本心而有所成或有所获时,他们便成了大人物或平民英雄,魏鹤龄,便是这样的英雄。

本文节选自《人民艺术家》杂志第202106期,内容有删改。

1

赵丹曾经说过,他一生只佩服两位中国演员,一位是金山,另一位是魏鹤龄。

1907年1月14日,魏鹤龄出生于天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时,因为魏鹤龄的二叔家没有男孩,所以他的生父就把他过继给了二叔。

因家境贫寒,魏鹤龄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谋生。他做过小买卖,在天津码头扛过货,去杂货店当过差,尝尽了旧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只求有口饭吃。当然,这些经历也为他日后自然、生活化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魏鹤龄

就在他山穷水尽身无分文时,命运之手把他推上了演艺之路。一则注明有生活补贴的招生广告让魏鹤龄在1928年6月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表演,走上了演艺道路。他不仅有了饭吃,每月还有4块大洋的收入。

魏鹤龄学习刻苦,很快在学员中崭露头角,获得登台演出的机会。他在剧院的实习作品有《苏州夜话》《江村小景》《获虎之夜》等。

1930年6月,山东实验剧院遭军阀强迫关闭,继任院长王泊生成立了“海明剧社”,魏鹤龄随之辗转北平,公演话剧《醉了》《东北之旅》等。

1932年4月,经好友介绍,魏鹤龄加入上海集美剧社,赴杭州演出。5月,他在杭州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五月花剧社,参加《乱神》《战友》等抗日进步话剧的演出。6月,他又在湖州负责“葡萄剧社”辅导当地的民众排演话剧。

《燎原》剧照

1933年,魏鹤龄主演了田汉先生的名作《名优之死》,演得极富感情,将刘振声临死前的台词“好玩意儿是压不下的”说得铿锵有力、动人心魄,从此在话剧界名声大噪;继而,著名导演史东山邀他担任电影《人之初》的男主角,这是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大获成功,让他成了影剧界的名角,事业上可谓一发不可收也。

1937年,魏鹤龄与赵丹、周璇主演了名片《马路天使》,他演绎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报贩老王,表演朴实含蓄,深受好评。

抗战爆发后,魏鹤龄参加了救亡演出队四队,辗转于上海、武汉、重庆,参加抗日宣传,后来进入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火的洗礼》《青年中国》等影片。他在拍电影的同时,还在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中电剧团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风云》等话剧。

魏鹤龄

抗战胜利后,魏鹤龄在北平“中电”三厂拍摄了《圣城记》《郎才女貌》《青梅竹马》等影片。

1949年,魏鹤龄与赵丹、黄宗英等人主演了昆仑影业公司的《乌鸦与麻雀》,扮演胆小怕事的报馆校对孔有文,凭借这部影片,魏鹤龄在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荣获个人一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鹤龄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我这一辈子》《祝福》《家》《常青树》《鲁班的传说》《血碑》等电影,尤其是《祝福》,最为经典。

《祝福》剧照

1956年3月15日,魏鹤龄突然接到电影局的指示,让他和白杨拍摄电影《祝福》。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从1905年的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诞生,到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进步,一统天下的黑白电影时代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以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改编的电影《祝福》,以崭新的艺术形象和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赢得世界影坛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同时,魏鹤龄也成功地塑造了影片中忠厚勤劳的贫苦农民贺老六的形象,尽管戏份很少,没有几句台词,但他演绎得丝丝入扣,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就连周总理也不禁赞叹:“真奇怪,这老魏演什么像什么,他把衣服一换,你就相信他就是那个角色。”

1957年5月,电影《祝福》在苏联举办了首映式,同年获得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影片又获得了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摩雅傣》剧照

1959年,魏鹤龄在田汉名剧《关汉卿》中饰演“关汉卿”一角,这是他的最后一部话剧。1965年,他参演的电影《柜台》,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特殊时期,魏鹤龄一度从银幕上消失。在生命最后几年,他只有一个愿望——重返银幕。但1966年之后,魏鹤龄再也没有重返银幕。但是,在女儿魏芙的眼里,父亲真正的谢幕是在1975年。

那一年,一个叫谢荣生的小摄影师(原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邀请了魏鹤龄这位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名的大演员来当自己的摄影模特。谢荣生有些诚惶诚恐,他想参加摄影大赛,命题是《新生》,他认为只有魏鹤龄能够胜任。一向不接受任何采访的魏鹤龄,竟然欣然允诺。

就这样,1975年的那个夏天,在一家无人知晓的小照相馆,一个老演员在那里留下了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主人公叫魏鹤龄,他第一次扮演自己,演得如此逼真,他的眼里有留恋,有渴望,以质朴含蓄的表演诉说了一个老演员的心路历程。

魏鹤龄剧照

1979年10月2日,魏鹤龄在上海龙华医院逝世,享年72岁。弥留之际的他,在女儿的帮扶下,写下了四个字——我是演员。

1995年12月28日,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年、中国电影90周年,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电影世纪之星”颁奖大会,由时任总理朱镕基颁奖,魏鹤龄获“世纪之星”称号。

2005年11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授予魏鹤龄“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称号。

2

魏鹤龄的一生中有过三个女人。

20岁出头时的一场包办婚姻几乎断送了两个青年男女的一生幸福,魏鹤龄为躲避这种压抑痛苦的处境,选择了离家出走。他为了生存,就像时下外出奋斗的民工一样,今天在码头扛货,明天又去了杂货店当差,只求有口饭吃。

魏鹤龄与袁蓉

成为演员后,魏鹤龄和同是演员的刘莉影相识,又让他第一次真正萌发了爱情,好运好似接踵而来。哪承想,这却是一场有缘无分的情感悲剧。

据魏鹤龄女儿魏芙所说:“这段感情与电视剧情节相似:原本A和B是一对,突然B失踪了,杳无音信了,A就跟了C, C却并不知道A与B的关系,突然某一天,B回来了,一切都乱套了。也不知道月老为什么这么不尽职,总弄出些阴差阳错,让真情修不成正果。父亲与这女子没有婚约,却有了我的大姐。这也可以说是父亲的初恋,既甜美又悲怆。刘莉影的离走让父亲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绝望之中,刻骨铭心的恋情和有愧朋友的自责,甚至让这个痴情而厚道的男人有了轻生的念头……”

魏鹤龄与袁蓉

第三个女人便是与他相伴余生的袁世蓉(后改名为袁蓉),袁世蓉是在他困扰与孤寂的情感漂泊时出现的。蓝为洁女士为此曾写过一篇文章《袁公主下嫁穷艺人》,“公主”之称是指袁蓉是袁世凯的族妹,是否属实,没有人认真去调查过,最多也是八竿子还打得着的关系。

袁蓉是当时苏州美专的学生。战乱时期,该校暂迁至昆明,茫茫人海中,她与当时在昆明拍外景的魏鹤龄邂逅了。魏鹤龄当时根本不了解袁蓉的家世,要知道的话,也许会犹豫。

魏鹤龄一家魏鹤龄一家 魏鹤龄一家

魏鹤龄对袁蓉的求婚也十分“罗曼蒂克”。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世外桃源般宁静的校园生活突然起了波澜,一位英俊男子骑着马来找袁蓉小姐,女学生们 都惊呆了,虽然不及现下粉丝见到明星那般疯狂,但足以让情窦初开的她们心跳,那是一张她们熟悉的脸,少女们向往中的白马王子出现了……突如其来的求婚,让信守家规的袁小姐乱了方寸,她能想象到,家长们若得知她要嫁给一个“戏子”,那可真要气疯。“当时父亲离开时只丢下一句话:‘你再想想。’可第二天清晨,这男人又敲响了学校的大门。后来父亲坦言,他根本没有离开,而是在校外的草堆上睡了一宿。谁能抵挡这般执着和坦诚?年仅二十岁的母亲,一夜之间就毅然地把自己嫁了出去。”

1940年4月4日,由郭沫若先生担任证婚人,魏鹤龄和袁蓉在重庆举办了盛大的婚礼,从此,无论贫穷富有,无论健康疾苦,两人相伴一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