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山水画「艺术家陈可的清醒成长路她如何做到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更新:2023-04-14 13:05:16

文 | 潇雲 主播 | 千遥 编辑 | 山月后院、简单就好

要说今年夏天最火的女画家,非陈可莫属。她的新作《包豪斯女孩》前不久在上海展出。

在今年春季艺术拍卖最火热的“70后80后”板块,她的作品拍出的总金额位列第八,在女画家中排名前列。

早在2010年,她的画作《蜗牛的家》就拍出了135万的高价。

可能会有人不知道陈可是谁。她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父亲是美术教师,她从小耳濡目染,对画画有独特的爱好。

她考上四川美院附中、又一路攻读四川美院的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北漂”,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在“艺术家不能单纯靠艺术谋生”的质疑中,这个不算漂亮的70后中年女画家怎么会多产又多金?

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可的艺术之旅。

一、20岁的她,孤独、迷茫,却依然保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2005年,她们那届毕业生中很多人选择当老师,陈可却毅然选择“北漂”。

这源于她想做“当代艺术的艺术家”的梦想。

以自拍闻名的辛迪·舍尔曼、南·戈尔丁就是她的偶像,她觉得当艺术家太酷了!

可现实偏偏给喜欢浪漫幻想的她泼了一盆冷水。面对诺大的北京城,20多岁的陈可发现她很不适应。

周围全是优秀的艺术家,她感到自己特别渺小。

她想要实现梦想,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何其难!孤独和迷茫如影随形。

都说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他的心路历程,是对外部世界感知的过程。这话一点都不假。

陈可这时期的作品,常常透露着孤独和迷茫的气息。

她的画里,常常会出现一个忧郁、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孩。

亦真亦幻,无边的孤寂与怅惘让观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陈可曾说:

“她会有我的影子,因为我的画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出发。”

2005年,她受邀参与星空间画廊的开幕展《下一站,卡通吗?》

在简单亲切又张扬的卡通形象里,她感受到青春的美丽纯净,如梦如幻的沉醉……

从此,她被卷入“卡通一代”的风潮,踏上浪尖起舞。

由于工作室较远,她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开车来工作室开始创作,风雨不改。

这段青春岁月里,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工作室,中午饿了塞几口面包,每天要画到很晚才回去。

她知道,在优秀艺术家云集的境况中,自己只能加倍努力,拼命工作,才能拼出一条血路来。古人有云:

“静水流深,智者无言。”

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在于天资的强弱,而在于层次的高低。

层次高者低调,善于藏拙,厚积则薄发;而普通人则容易被浮躁所裹挟,容易知难而退。

虽然,陈可曾经也有孤独和迷茫,但正是对艺术的热爱,才让她一日日地坚持下来。

之后的10年,卡通绘画市场经历井喷与寒冬,陈可便是大浪淘沙后坚挺下来的少数者。

二、30岁,以敏锐成熟的女性视角审视生活,体现艺术家对人类整体和世界命运的关怀

30岁以后,陈可的艺术生涯可谓风生水起,她的作品在国外认可度很高。

2010年,她的个人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开幕当天,所有作品全部售罄。

法国影星苏菲·玛索还收藏了她的作品。

在创作了十几年后,她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对艺术的理解有了疑惑。她常常想:

“我为什么会成为艺术家?我到底要什么?”,

她迫切要找到支撑她走下去的理由。于是,她写了一本自传书《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

通过这本10万字的梳理,她更懂自己了,她又看到了心中那个对艺术狂热的女孩。

作为30岁的女人,她更成熟了,对生活、对人性有了更敏锐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天,陈可看到一本影集《弗里达·卡罗》。主人公弗里达是一位墨西哥女画家。

她自幼小儿麻痹、成年后又被一场可怕的车祸撞得人事不省。

当时医生都认为她很难苏醒,但是她却奇迹般活了下来,并成为一代天才画家。

陈可在钦佩、感动之余,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她是女性,我也是女性,从她身上我看到艺术成为一个人的支撑。”

她在弗里达身上找到了共鸣,从此,她开始关注真实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

她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人在社会或大自然中的一种处境。

三、40岁,艺术和生命的价值,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激励更多的人前行

说到今夏爆火的《包豪斯女孩》的创作灵感,陈可坦诚其源于无意中看到的一本《包豪斯女孩》的影集。

包豪斯是一所德国艺术设计院校,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学校。

虽然只存在了十几年,但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

2020年时,陈可搜集了足足400张在包豪斯设计院待过的女孩肖像照。

她们的神情都非常放松,也非常自信,这是完全接纳自己的一种状态。

她们看起来前卫、勇敢,是一群思想敏锐、对未来充满希望,敢于突破女性身份的女孩。

陈可很惊讶那个年代竟然有这么多女生投身于艺术中,从她们身上,陈可看到之前的自己和无数女孩奋斗的样子。

因此,在创作包豪斯女孩的过程中,陈可让女孩们的造型棱角分明、颜色鲜明、复古与先锋交替。

人们欣赏画作时,会感到一种有梦想、有力量的女性气息扑面而来。陈可就是想以此激励所有为梦想奋斗的女性。

艺术家的价值,在于用艺术作品激励更多的人前行。

他们用独有的表现手法,带给观众共鸣,带给人们感。

然后潜移默化间改变他们的观念,不管这种改变是热血沸腾还是轻松愉悦的。

结语:

相比陈可笔下那些或惊心动魄或轰轰烈烈或朝气蓬勃的人物,她说,我只愿平平静静地生活。

所以,她拒绝了络绎不绝的访客们和每周的赶场活动,她更喜欢在光影斑驳的午后,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

这样一个安安静静的画家,十多年走下来,她越来越冷静,越来越清醒。

从迷茫到平静,从盛名到回归, 陈可在光影中舞动,在记忆中徘徊。

她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想要获得和激发更多女性的力量。

这无外乎是一种内心的坚持和坚韧,无外乎是一种践行自己内心的极致表现。

在浮躁和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走进陈可和她的包豪斯女孩的世界。

感受一种特有的静美和力量,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前行的力量。

END

插图 | 青青

本文首发于“山月铺子”,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