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新中国老电影和解放军第55军「4部新中国老电影和解放军第55军」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94更新:2023-04-14 14:44:24

有4部上世纪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的电影的原型都和一个部队有关

55军历史

上世纪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的老电影中,有4部电影的故事原型都出自于同一支部队,这4部电影是《战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胆》《董存瑞》《翠岗红旗》。

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共有70个军,这70个军是在1948年底全国部队整编时逐步取得番号的,而在这之前各个军叫纵队(由于政治的原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却是在1952年正式取得番号的,它的前身是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等部。

有意思的是,这支部队的后两个师第215和219师来自于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

1952年,国民党起义将领陈明仁中将任55军军长。陈明仁在随后的1955年授衔时任解放军上将。

虽然众多电影的原型出自于55军,但是55军却没有参加过抗美援朝,1951年在中南地区剿匪。

55军一直属于默默无闻的部队,但是这支部队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却一战成名。

55军中的144师于1970年被改番号为55军163师,当时对越参战一共9个军(包括41、42军等多个比55军有辉煌战绩的优秀部队),其中55军战前并不被看好,战役中负责执行凭祥当面的牵制性进攻任务。

但是随后的战斗中55军却大发神威,经过24天激战,基本歼灭越军第3师、独立205营、高禄县独立第8营和4个公安屯。

大部歼灭公安12团,部分歼灭327师、337师52团和北太省197团,共毙敌10843人,俘敌108人,取得了同登、谅山地区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这也是整个作战中的最大胜利。

因此55军受到最高统帅部的高度肯定,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7个)和英模个人(14名)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979年参战部队从军师团到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记录,均由55军创造。

1985年,55军番号撤销,对此,网上有关的疑问和搜索最多。55军163师同期改编为42集团军163师,属于摩托化步兵师。

55军各师渊源

第144师的前身系1947年10月由冀察热辽军区乌丹军分区直属部队的热辽军分区一部合编组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

第145师的前身系抗战胜利后,在阿城成立的哈东保安司令部,何延川任司令员,下辖3个大队。

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前身均系1949年11月长沙起义之国民党军。

1952年10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

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仍辖第144、第215、第219师。

1953年2月,第55军奉中南军区命令,由广西桂林地区移防至广东湛江地区,担任守卫雷州半岛的任务

4部电影和55军的关系

《战火中的青春》

1959年长春电影制品厂摄制,描写了主人公高山女扮男装从地方部队加入解放军部队担任副排长,她和排长互相配合,弥补并教育了排长的粗心大意和骄傲自满的缺点,在战斗中和排长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由于战斗中负伤在医院被发现了真实的性别的故事。

故事原型

原型名叫郭俊卿,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化名郭富,从士兵一直干到班长,并带领全班对敌白刃格斗,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郭俊卿所在的部队,既是后来的东北野战军11纵,她和董存瑞是一个部队的(但未必认识),再后来的第48军,最终也注入在第55军的血液之中。

《英雄虎胆》

八一电影制品厂1958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化装潜伏到国民党残匪的老巢,协助大部队将匪徒一网打尽的故事。

故事原型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间,发生于广西十万大山的剿匪战斗。电影中我军的侦察科长“曾泰”的原型人物,就是参加广西剿匪的219师的侦察科长,他的真实姓名叫董绍堂。

董绍堂是当年十万大山剿匪期间我军唯一一位打入匪巢心脏并一度担任“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参谋长要职的战斗英雄。

1950年,“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女匪首韦秀英的势力最大。韦秀英的丈夫张瑞贵是国民党的一个军长,1949年溃逃台湾,韦秀英却执意留在家乡建立所谓的“国军游击根据地”。

1950年10月,我军从截获和破译的密电中得知,韦秀英急盼台湾军方派遣一名科班出身、富有军事知识和作战指挥能力的军官到她所统领的“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来担任“参谋长”,帮助她指挥调度十万大山的各股匪帮。

不久,我军在港深边境(一说在海南岛)捕获一名潜入的特务,经审讯,证实该特务的身份恰恰正是韦秀英多次向台湾要的那位“参谋长”。

这年11月,我解放军广西“剿总”和第219师的首长研究决定:命令时任第219师侦察科科长的董绍堂冒充台湾军方特派的“参谋长”身份,先跟女匪首韦秀英外围的联络人接头,尔后秘密打入十万大山中的“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

董绍堂顺利打入“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之后,很快便取得了女匪首韦秀英的信任,摸清了十万大山中各股匪帮的详细情报,多次及时地把重要情报传递到第219师的秘密联络站。

1950年12月在钦县(今钦州市)贵台山区的一次围剿战中,一批匪徒被我219师的官兵全部击毙,韦秀英和她的贴身丫头韦兰香(影视作品中阿兰小姐的原型)即在其中。

听后来验尸和清理战场的地方同志介绍,毙命的韦秀英身上布满了枪眼和手榴弹弹片。

这个电影正是第55军219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翠岗红旗》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出品。该片讲述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宁都的红军家属向五儿坚贞不屈,历经磨难,终于与丈夫团圆的故事。

故事原型

1949年8月至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4师在江西省宁都县翠微峰进行的剿匪战斗。

翠微峰,位于宁都城西北5公里处,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易守难攻。以原国民党豫章山绥靖区司令黄镇中为首的股匪约2000人盘踞此山,构筑坚固工事,并将发电厂、修械厂设备及大批粮物搬进翠微峰金精洞,企图据险顽抗。

8月29日,解放军第46军第144师解放宁都后,奉命围歼该股土匪。30日,解放军第144师完成包围部署,随即展开外围战斗。

此战共歼匪1960余人,消灭了赣西南地区最大的股匪,被华中军区誉为剿匪战斗中攻坚战的范例。

电影的背景融入了第55军144师的真实故事,但是更多的部分是红军家属历经磨难终于等到了参加红军的丈夫成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后解放家乡的情节。

《董存瑞》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电影就是根据英雄董存瑞的故事拍摄的,虽然剧情中个别细节与现实中的董存瑞略有出入,但是基本上忠实于原型。

董存瑞所在部队既是原东北野战军第11纵,第11纵随后于1948年底改编为解放军第48军,而第48军军部及所属的144师既是后来55军的一部分。

注:

曾经有说还有一部电影原型出自55军,那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但笔者仔细查找资料,也未发现狼牙山五壮士与55军的渊源,狼牙山五壮士属于杨成武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它的前身是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

当然由于部队的长期拆分,不乏有狼牙山五壮士部队逐渐融入进很多部队的血液之中的可能性,有可能包括55军。

但是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一般来讲现在是第65集团军某机械化步兵师。

无论如何,和55军联系到一起的资料基本上很少,也可能55军中有部分狼牙山五壮士部队的血液,但是,不是很明显,本文就不收录在内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