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霍金夫妇拍了一部恐高症患者慎入的电影英语「这对霍金夫妇拍了一部恐高症患者慎入的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8更新:2023-04-15 04:56:07

明日将会上映一部特别精彩的电影——[热气球飞行家]。

这部由“小雀斑”和菲丽希缇·琼斯主演的电影,用视觉奇观再现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的勇气。

当然如此有特点的电影,阿看自然要采访下他们的主创(导演汤姆·哈伯 菲丽希缇·琼斯),听听他们的想法。

专访导演汤姆·哈伯

需要注意的是,本片导演汤姆·哈伯,跟[悲惨世界]导演汤姆·霍伯并不是一个人。

尽管两个人姓氏音近(前者Harper,后者是Hooper)。

哈伯是英国电视剧界老手,《浴血黑帮》和 BBC 新版《战争与和平》均出自他手。

2019年,再次回到电影圈的他,两部长片同年上映(另一部是[野玫瑰]),展现出惊人的细腻和多样性。

既然是虚构,无所谓男女

■在拍摄这部作品之前,你知道影片中发生的这些故事吗?因为剧中的角色是有一定历史原型的。

汤姆·哈伯:其实我是不太了解的。

是我一直合作的摄影师乔治·斯蒂尔,在广播中听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内容。

很兴奋地跟我说,如果能在高空拍一部电影,想想我们可能完成的那些视觉效果。

所以我就买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吸引了我。

就是两个人乘坐热气球达到了36000英尺(约10972米)的高空,其中一位是科学家,另一位是他的搭档。

科学家詹姆斯·格雷舍是个非常严谨的人,每隔一秒就要读一下数据。

他们做到的事情很伟大,但是只拍一个人记录了90分钟的数据也不行啊。

当时我想太可惜了,虽然故事很棒,但是没法拍成电影。

我读完了这本书,全是关于热气球飞行的故事,有些记录了高空的闪电,有些记录了他们怎样穿越风暴。

每个故事中都有闪光点。

我就想如果把这些故事拼凑在一起一定会是个精彩的故事,还很有画面感,也能够撑起90分钟的电影时长,这个项目的缘起大概是这样的。

■你为何做出决定将历史上另一位男性角色亨利·考克斯威尔(Henry Coxwell)改为了一位虚构的女性角色艾米丽娅?

汤姆·哈伯:原因挺多的。

但本质上,因为我们本来也是从不同的故事中选取元素组成这个完整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女性热气球飞行员索菲·布兰奇阿德(Sophie Blanchard),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是个杂技演员。

和一个法国人皮埃尔·布兰奇阿德(PierreBlanchard)结了婚。

但是他们经历了一次悲剧性的事故,他在飞行中受了伤,后来去世了。

丈夫去世之后,她依然坚持进行热气球飞行的事业。

最后她也殒命在热气球上。

在巴黎她试图在气球上放烟花,但是烟花不小心撞上了气球,就爆炸了。

我觉得我可以虚构这样一个角色。

当然,我可以拍两个老男人全程都在读数据做笔记,但是太没戏剧张力了。

我就想设置一个严谨的科学家角色,特别在意他的数据。

然后另一边是这个夸张的、野性的、爆竹一样的女人,把他们放在一个小篮子里,面对彼此,戏剧感就产生了。

这就是故事的灵感来源。

而且我觉得太多年代戏都是拍男人,我们拍的不是一部博物馆里的纪录片。

我们可以加入自己虚构的内容,两者相比之下,我们选择了这个强悍又有趣的女性角色,也让影片更有当代感。

■ 会有一些人说为什么你不去拍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有女性角色参与的历史故事吗?你会担心人们对这种改动的反应吗?

汤姆·哈伯:我觉得不管怎样的决定,人们都会质疑说你为什么不选另外一个。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然后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飞行之旅。

你也可以选择讲述玛格丽特·格雷汉姆(Margaret Graham,一位杂耍艺人)的故事。

但那会是另外一部电影,可能就没有这么多冒险和动作的元素了。

我们拍摄的是一部有虚构成分的、有冒险元素的飞行影片。

如果我们是在拍纪录片,那么改动人物或者事件、或者声称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就会有问题。

但是我们最开始就强调这不是一部完全遵循历史的影片,虽然我们受到一些真实历史人物的启发。

但是看过电影,观众就会知道这和纪录片、博物馆影像资料或者历史书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电影史上也有过很多虚构的男性角色,所以我觉得本片这样做也没有不可以的。

■ 于剧本,你和杰克·索恩联合编剧,索恩为剧本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汤姆·哈伯:他很擅长挖掘人性,能够清晰地揭露真相。

最后你能看到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深化,他们从互看不顺眼,到互相尊重,还有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还有包括詹姆斯(埃迪·雷德梅恩 饰演)和他父亲的戏份,虽然只是简略一瞥。

但你体会到很多东西,他急于向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证明自己,虽然只是很短的一场戏,传达了很多情感。

索恩能够非常精准地捕捉这些。

剧本中,你是怎么平衡在高空中和地面上的戏份比例的?

汤姆·哈伯:确实挺难平衡的,我们尝试了好多方式,最终我们决定的版本是影片呈现那样的。

我最关心的是呈现实际的飞行时间,影片开始的时候气球升空,影片结束的时候气球落地。

所以影片的整个过程和实际的飞行时间是一致的。

闪回的桥段也要插入在精准的位置上,才能让逻辑通顺,而且我希望闪回的内容也可以支撑气球上发生的主线故事。

这些也是本片的核心内容。

所以这种平衡是很难把握的,我们不希望任何一边看起来戏份太多。

■ 这是一个没有保底的剧本,对吗?这种创作方式在行业内目前很普遍吗?

汤姆·哈伯:好问题。

说实话我不知道哎,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普遍。

但是我们合作了很多次,如果没有保底的话,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我们的创意。

如果有投资商介入的话,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剧本最终的呈现。

所以没有保底这种写作方式能够让我们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作品,然后再拿给制片人筹资。

托德·李伯曼(Todd Lieberman)是我们的制片人首选,同时选择最合适的团队,而不是屈从于资金来做这些选择。

■ 菲利斯提·琼斯和埃迪·雷德梅恩是你理想的选角吗?你在项目早期就设想他们重新在大银幕上二度合作?

汤姆·哈伯:其实并没有,我和杰克先写好了剧本,然后才考虑选角。

我认为有时候不要过早地设想谁来扮演这些角色,这样你可以自由地刻画角色,而不是为了某人量身定制。

■ 我们不是很经常在大银幕上看到有关热气球的题材。你和你的团队做了怎样的研究,让一切看起来栩栩如生呢?包括光影、风速之类的。

汤姆·哈伯:我们尽可能地调研,这是最基本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有多少内容需要实拍。

最初我没有期待很多,但是觉得最起码我们要到热气球上去试拍几次,最后实拍的部分比我预想的要多。

我们让演员真的站在热气球上,把他们带到高空中去拍摄,我想这大大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这也给我们一些参考的标准。

比如光是什么样的,风是什么样的,这些素材也变成了我们的标准。

通篇我们将这些实拍的素材和特效的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因为有些过于高难的镜头没法直接在高空拍摄。

但是我们有这些实拍素材作为参考,就能决定特效镜头中的光、风速等因素。

事实上特效镜头也有好些是实拍的,我们在一架直升飞机上跟拍他们。

■ 你怎么训练他们让他们找到热气球飞行员的感觉?

汤姆·哈伯:我们带菲丽希缇去德国接受短期的飞行员训练课程,试飞了几次。

埃迪想尝试缺氧是什么感觉,他去了国防部,他们有一种器械,一个巨大的船舱。

他们可以减少内部气压,模拟身处30000英尺(约9144米)高空的感受,你渐渐无法呼吸,缺氧难受。

他们用这个来训练飞行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是缺氧的症状。

我和埃迪一起尝试了这个体验。

事实证明,埃迪在缺氧的情况下变得非常亢奋,而我在缺氧的情况下只是感到恶心。

■ 你们也制作了一个等比例的热气球,是吗?手工完成的?

汤姆·哈伯:我们找了一家气球工厂,我觉得有一些材料确实是需要手工制作完成的。

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手工艺。

因为你知道,人们已经不再生产热气球了,尤其是那种上面还要覆盖一层编织网的。

我们能制作出这样一个气球本身也挺令人兴奋的。

■ 你自己也上了热气球吗?

汤姆·哈伯:有啊,好喜欢那种感受。

我觉得那是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了,简直想自己也成为一名热气球驾驶员。

我完全爱上了这种体验,完全的超现实又平静,有一种诗意的美好。

那种腾空而起,任风推着你,不知道自己会降落在何处的感觉。

就像是一次信仰之跃,但是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不过总归是要落在某个地方的。

在天上,听我的

专访主演菲丽希缇·琼斯

被影迷爱称为“兔牙”的菲丽希缇·琼斯在出演[侠盗一号]之后,似乎爱上了惊险和刺激。

接连出演了多部动作片,即便是传记片[以性为本],她也扮演“女英雄”鲁斯·贝德·金斯伯格。

这次站在热气球的篮子里,面对老搭档埃迪 · 雷德梅恩,她不再是英雄背后的女人,她是那个热血的勇士。

拍完“星战”,成了拼命三郎

■ 你本人恐高吗?你在片子中有好多惊险的动作场面,即便作为观众我都觉得有些手心冒汗

菲丽希缇·琼斯:我妈妈第一次看的时候,我问她喜欢吗?

她说:“我看不下去,一直攥着拳头,担心艾米丽娅(女主角)会出什么事儿。”

其实最开始拍摄的时候,我不怎么恐高,对于登上热气球这件事儿还挺兴奋的。

但是现在我再也不想上热气球了,完全从人生必做清单上划掉了。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 有多少是CGI/替身完成的,有多少是你亲自完成的呢?

菲丽希缇·琼斯:所有的动作特技都是真实的。

即便是艾米丽娅爬到热气球顶上的镜头,也是由我的替身演员海伦·贝利(Helen Bailey)完成的。

起飞之后她从热气球的篮子里爬出来,爬到气球顶端。

一切都是在5000英尺(约1500米)的高空完成的,身上只系着一条保险绳。

有很多实拍,第一天拍摄的时候我和埃迪(·雷德梅恩)都上了气球。

拍开头他们从伦敦起飞的镜头,发生了一点小意外,险些坠降。

事实上那是我们第二次坠降,我们之前还有一些试飞的经历。

所以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的技术方法,我们学到的第一课就是热气球飞行有相当的风险。

■ 坠降是怎么发生的?

菲丽希缇·琼斯:还挺可怕的,那个镜头已经拍完了。

直升机开走了,我们就很放松,以为只要降落到地面就可以。

不幸的是,驾驶员害怕我们撞到树上,叫我们把船舱里的沙子丢出去。

沙子是用来控制气球高低的嘛,我们就照做了。

当我们扔完的时候,驾驶员回过头来说你们怎么把沙子都丢了。

我们就说是你叫我们丢的啊。

他当时表情真叫一个惊恐。

他解释说我们扔的有点多。

最后我们还是和树枝缠在一起,埃迪和我只能互相搀扶着下到地面上。

下来的过程中我不小心滑了下去,有一些道具也掉了下来。

其中一个木制的道具还带着一个金属角,离我的眼睛只有这么近(比划五厘米)。

这就是我们拍摄第一天发生的事情,这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参与到一个怎样的项目当中。

■ 从替身海伦·贝利身上,你有学到什么吗?你们已经合作很长时间了吧?

菲丽希缇·琼斯:是的,我们从[侠盗一号]开始就一起工作,沟通还挺密切的。

我很讨厌在大全景中,观众完全能看出来是替身演的,因为肢体运动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经常沟通角色应该怎样行动,一起训练。

海伦会做一些示范,然后我尽可能自己去完成某些动作。

我的原则就是让两个人看起来完全是一个人的样子。

■ 哪些是你被允许上阵完成的?毕竟剧组不希望女主角受伤什么的。

菲丽希缇·琼斯:有一个场景我们把热气球吊在吊臂上,有2000英尺(约600米)那么高,这种我可以自己完成。

影片开头艾米丽娅做的那些杂耍动作,在热气球里外跳跃,假装自己要掉下去,都是我自己完成的。

我身上系了一根保护绳,但是过程挺有趣的。

■ 海伦有和你讲自己拍高空那场戏的感受吗?我知道特效演员一般都很勇敢,但是她不害怕吗?

菲丽希缇·琼斯:我不信她不害怕。

但是她说一切都提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我的意思不是你可以提前练习这些。

我不知道怎么能做到真的在高空练习,你只能练习攀爬这些动作。

但是替身演员真的都挺伟大的,勇气让他们能够搞定这些事情。

■ 影片中的雪和霜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菲丽希缇·琼斯:剧组经历过好多次的尝试和试错。

化妆师詹妮·舍扣(JennyShercore)绝对是个天才。

当我去试妆的时候,她们就在讨论用什么样的材质才能让“雪”在头发和眉毛上的样子显得真。

最后她们发现了一种喷雾。

就是在你皮肤结霜之前,上面会出现很多小疹子、水泡之类的,经过几次尝试我们终于找到了完美的效果。

我要说的是影片在每一个执行层面都囊括了巨大数量的真实细节,否则你会感到出戏的。

如果你在某个时刻看到了一个很失真的妆容,你可能就不会相信这个故事了。

所以每个细节都要很较真,才能说服观众。

■ 在有一些镜头里你看起来真的很冷

菲丽希缇·琼斯:最开始造雨机器,把我们淋个湿透。

然后是强风机,再后面就是冷冻室。

汤姆(·哈伯,本片导演)想办法弄了个冷冻室,能把气温降到零下一度。

我们大概有一周都待在里面。

但事实上,因为房间里人太多了,所以气温会有所上升,导致温度不够低。

后来我们只能在篮子里也放一些冰块。

我们把手放在上面,让自己回忆起冷的感觉。

(笑)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用身体本能去求生的故事。

我记得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荒野猎人]时候说过的一段话:

大概意思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自己会本能地学着如何去求生。

这是你能活下来的唯一方式,所以你必须尽全力去让自己变得机敏。

■ 我听导演说他允许你即兴发挥了一些地方,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菲丽希缇·琼斯:我想想,大多数都是在排练的时候出现的,我们大概排练了三个礼拜。

你记得开头的那个段落吗?

我们大多数时间在排练这段,尝试不同的方式,艾米丽娅怎么在篮子上面做的那段讲演。

基本是一个团体合作的成果,每个人都有提出想法,尤其是当她翻身向后一跃跳进篮子里那个动作。

所以有点难说哪个是我自己的想法。

但是大多数都是我们初期讨论过的。

比如我们讨论说艾米丽娅和詹姆斯应该站在篮子不同的角落,仿佛那个领地是他们自己的办公室,不容侵犯。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之间也能产生特别的情愫。

这也是我们花时间讨论和排练的结果,很多是无形的东西。

但是观众们潜意识里就会感觉到影片的质感,让他们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 你和埃迪应该在热气球里待了好长时间吧,感觉如何?

菲丽希缇·琼斯:我记得拍摄前期的时候,因为我们的角色本身也是性格迥异,埃迪扮演詹姆斯·格雷舍,性格严谨、事事都从科学角度出发的人;

艾米丽娅则是一个凭直觉的人,边走边看,看看事情可以发展到哪一步。

当你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你也会把自己的某种性格特质夸大。

我记得最开始有一次排练,埃迪的角色格雷舍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再来一次。”

而我的角色艾米丽娅就说:“不用,我们一次就能成功,咱们就随机应变。”

我们在影片当中也延续了这种角色之间的张力。

■ 你和埃迪的合作如何?在[万物理论]里面,你是站在“巨人”背后的那个女性。但是在这部影片里,艾米丽娅是焦点上的女英雄,你自己是什么感觉?

菲丽希缇·琼斯:我觉得我和埃迪只会在最合适的项目才会再次聚首。

如果跟[万物理论]一样,我们可能不会同意出演。

一定要是完全不同的设定。

全新的角色,和我们之前出演的角色都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一部完全符合这些标准。

将近六千字的采访,还是有很多精彩、有趣的幕后故事。

当然,配合电影“品尝”更好,而这类视效好,故事不错的电影去大银幕观看自然更佳。

喜欢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这部电影,11月13日[热气球飞行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