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鞋与玫瑰花的故事「水晶鞋与玫瑰花45周年灰姑娘和王子怎么样了细说经典幕后」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更新:2023-04-15 12:11:36

作者|林小野

《水晶鞋与玫瑰花》The Slipper and the Rose (上映于1976年3月25日)

这依然是“上译”好声音系列。如果您想全程欣赏童自荣老师的声音,那就点开《佐罗》或是这部《水晶鞋与玫瑰花》。

许多只看过小人儿书的朋友大概还不知道,《水晶鞋与玫瑰花》其实是一部歌舞片。

在我们眼里,或许这是一部美轮美奂华丽丽的糖水片、一个真人版《花仙子》、青山绿水换衣服,给女孩子们看着玩的。

可在英国人眼里,这部电影的制作可是件严肃的事情,这是一个大部头,前前后后筹备了四年,用现在的话讲——年度巨献。

我感觉英国人是要跟《音乐之声》正杠的,因为拍摄地点同为奥地利萨尔茨堡。

整部电影充斥着豪华奢靡的气息,光是贵妇人们的裙子就制作了三百多套。服装设计师朱莉·哈里斯哀叹——“我把所有的颜色都用完了。”

最后灵感枯竭的设计师只能去古典油画里偷造型。

灰姑娘的秋千造型

这场戏造型源自洛可可派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作品《秋千》(The Swing)。

片中,灰姑娘的南瓜车全部由工匠们手工打造,就连拉车的四匹白马、马蹄都被漆上银粉。

而舞会一场戏动用了一万余支蜡烛。据说光是剧组成员吃掉的汉堡包前前后后就多达13412个。

如果说影片有什么凸显的风格,那就是两字儿——钱多。

《水晶鞋与玫瑰花》上映之日被指定为“1976年度皇家电影”,并在拍摄伊始政府就给予了大量资金和方方面面的协助。

英国皇室真是排场,别人家的皇室都是订制珠宝、箱包、时装,英国皇室干脆订制电影。

1979年5月,这部先于《尼罗河上的惨案》两个月上映的英国电影,在国内也同样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潮。

发行于1979年5月杂志《大众电影》

在许多70后老女孩儿心目中,《水晶鞋与玫瑰花》是童年一抹难以褪去的亮色,许多年后,它依然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

直至今天,《水晶鞋与玫瑰花》仍是西方文艺界一枚耀眼的影像符号。2008年电影《对话尼克松》曾引用部分片段,用来影射水门事件之后的尼克松,仿佛过了半夜十二点的灰姑娘。

OK,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详细聊聊《水晶鞋与玫瑰花》各种幕后花絮、演员阵容、周边轶事,说点你不知道的。

Ⅰ. 这个导演看上去为什么这么眼熟?

布莱恩·福布斯 Bryan Forbes(1926年7月22日-2013年5月9日)

《水晶鞋与玫瑰花》导演布莱恩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

发张图给您提示一下——

亨利:“我想先记个账,一个月以后再来结。你知道,很不巧,我没带零钱。”

小裁缝:“哦?是吗?我在想像您这样的绅士是从来不带零钱的。”

亨利:“小伙子,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单凭穿着来判断一个陌生人。我只是不愿意让您因为找不开钱而难堪。”

小裁缝:“我不想冒犯您,可我还想冒昧地问一句,您怎么知道我们找不开呢?告诉你吧,我们可以。”

亨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随后亨利掏出一张大钞——

然后,小裁缝就哭了,还哭得很伤心。

然后,电影院里的观众就笑了,还笑得很开心。

对,没错,这是电影《百万英镑》(1954年)。

而片中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裁缝托塔,就是《水晶鞋与玫瑰花》的导演布莱恩·福布斯。

布莱恩在中国观众心里可能就是个小跑龙套的,但在欧美影坛却是有一号的、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人物。

远的不说,单说他在1955年8月27日二婚时,他的伴郎是罗杰·摩尔。

虽然两人二战时是战友,可罗杰·摩尔也不是随随便便给哪个战友当伴郎的。

好玩的是,这一段被算在罗杰·摩尔本人的业绩上,有关罗杰·摩尔的小传里提到——“他可是给布莱恩·福布斯当过伴郎的。”

布莱恩早先是一个小作家,为了糊口又去当演员、跑龙套,用微薄的片酬养活自己的写作生涯。才步入影坛时,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认为他形象一般,相比起别的龙套只是会写上那么几笔。

布莱恩并不气馁,在业务上勤恳钻研,每个小角色经过他的精心刻画都能带给导演们惊喜。

演出间歇他坚持创作剧本,虽然历经无数失败,但布莱恩很快在1961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凭借电影《怒而不发》拿到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一举成名!而且因为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获得第八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导演与《音乐之声》编舞马克·布雷奥在《水晶鞋与玫瑰花》拍摄现场

那以后布莱恩正式得到欧美影界同仁的认可,他的人生至此开挂,一直到他去世,他在编、导、演三个岗位上全部拿过国际大奖!有四位女演员因他执导的电影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或是提名。

他的精力是如此旺盛,年近古稀还创作了剧本《卓别林》。这部电影大概是《巴顿将军》、《弗兰西丝》之后我看过的最好的传记片。

电影《卓别林》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是如此之重以至于主演小罗伯特·唐尼后来去演《复仇者联盟》我很生他的气,我认为他抛弃了人文电影。

通过《卓别林》不难看出,编剧内心的童真还在,某些部分我依然能看到《水晶鞋与玫瑰花》的影子。

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电影《卓别林》(1992年)

布莱恩生前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他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太太。

拍摄《水晶鞋与玫瑰花》时,布莱恩还不忘带上自己的小女儿,就是片尾教堂婚礼这场戏里的花童——九岁的艾玛·福布斯。

片中仙姑送给灰姑娘辛黛瑞拉的这条小狗,是小姑娘艾玛自己的小狗——弗莱德。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拍片过程中,当时英国女王的妈妈、七十五岁的老太后伊丽莎白二世还带着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前来探班。

老太后由布莱恩陪同参观了整个片场,还接见了几位影片主演。

1975年 七十五岁的老太后前来剧组探班

女王的母亲(中)伊丽莎白二世皇太后(1901年-2002年3月15日)

此等殊荣令多少英伦电影界同仁羡慕嫉妒恨。

也只能说,只要肯努力上进、自强不息,小裁缝也有春天。

Ⅱ. 灰姑娘这个角色历经了一场残酷的海选

角色:辛黛瑞拉 Cinderella

演员:杰玛·克雷文 Gemma Craven

出生日期:1950年6月1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

配音:丁建华

当年我们在看《水晶鞋与玫瑰花》时,真没计较女演员到底够不够格扮演灰姑娘、是否还有更漂亮的?

观众的心早已被她纯真的笑容融化。

中国观众感觉这女孩儿跟我们是一伙的,朴实、善良、看着亲,不似别的外国女星,总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拒人千里之外之感。

灰姑娘这个角色大概在全世界都很有代入感吧,吃苦受罪成天加班996,而且连个清明小长假都没有。

就跟片中围绕王子展开的一场选美大赛一样,“灰姑娘”这个格林童话里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人物,引发无数英伦少女的觊觎、拉开了一场争夺大战!

首先,有数百位姑娘的自荐信犹如雪片一般飞进帕拉丁(Paradine)制片厂,最后局面有些惨烈,八百余名女演员中有一百五十多位参与了试镜,其中不少姑娘提前向媒体表达了“即将出演灰姑娘的激动心情”。

然而导演还没发话,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某夜,导演布莱恩像往常那样前往伦敦著名的老维克剧院观看演出,劳伦斯·奥立弗曾经经常在这里表演莎士比亚话剧,而这一晚的剧目是《三分钱的歌剧》。

布莱恩先是被女演员玫瑰花般娇柔的声音打动,随后又被她的形象所吸引,这个女孩子叫做杰玛·克雷文。

很快,杰玛被安排试镜,虽然她身高只有1米57(王子1米85),但整个人看起来娇小可爱,受到制片人及公司决策层的一致认可。

于是制片方正式向媒体宣布——“灰姑娘找到了,虽然不是特别的选择,但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杰玛这一年刚刚二十五岁,跟灰姑娘一样,她出身贫寒。

爸爸是都柏林一个巴士总站的调度员,妈妈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偶尔能得到伴舞或是伴唱的工作。

这位妈妈有感青春不再,于是悉心栽培女儿。杰玛三岁时就带她参加了一项本地儿童唱歌比赛,结果杰玛得到了第一名。

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培育女儿成材,干脆搬到生活费用更为低廉的滨海韦斯特克利夫,爸爸靠在福特汽车流水线上辛苦操劳,为女儿赚取音乐学费。

好在这个女儿十分争气,十岁那年便已拿到演出合同——在韦斯特克利夫皇宫出演《灰姑娘》。

第一次演电影的小姑娘初到剧组便吓了一跳,她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人,灯光、服装、舞美、道具、摄影师,似乎每个人都在围着她团团转,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英国重量级演员,杰玛怀着紧张和兴奋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扮演王子的理查德·张伯伦很欣赏杰玛——“她非常专业化、演技精湛,表演得适当有力,扣人心弦。我认为她很出色。”

理查德也不是随随便便夸人的,一会儿我再告诉你他是如何评价莎朗·斯通的,你就知道这位老哥有多毒舌,跟电影里的王子一样直来直去、炮筒子脾气。

杰玛仿佛灰姑娘一样,一夜之间闪耀世界。影片发行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尤其是日本、东南亚一带的观众对杰玛更是喜爱有加。

日本人以往追捧的欧美明星一个是奥黛丽·赫本,另一个是阿兰·德龙,他们喜欢那种五官精致、干净清透的形象,而杰玛正是这一路女孩儿。

从其后职业道路和个人婚姻选择方面,也能看出杰玛这个小姑娘为人过于单纯、没什么心计。

成名之后她依然默默表演舞台剧,在婚姻上她并没有选择过那种“坐在宝马里哭”的阔太生活,尽管当时她有数不清的机遇。很遗憾,两次她都嫁给了穷小子,一个是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弗雷泽·海因斯,另一个是并不富有的圈外人士大卫·比米什。从1984年至1996年离婚了两次,没有孩子。可以说两次选择了“坐在自行车后座哭”式婚姻。

好在杰玛有份成功的事业,她选择远离五光十色、玉体横陈的电影界,一心在舞台剧领域扎根耕耘。1980年,她凭借《他们正在演奏我们的歌曲》获得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英国人的“梅花奖”。

如今杰玛的身影依旧活跃在英伦音乐剧舞台上。

爱我所爱,安之若素,焉知非福?

Ⅲ. 王子原来只爱男人

角色:爱德华王子 Prince Edward

演员:理查德·张伯伦 Richard Chamberlain

出生日期:1934年3月31日出生于洛杉矶比佛利山庄

配音:童自荣

许多年后,人们回忆起王子,印象最深的是这场戏。

当他不得不听从父王安排,迎娶自己不爱的女人,王子跪在上帝面前痛苦地呓语——“只有在神话里,王子和他心爱的人结婚,可现实不这样。现实里没有爱情,只有义务。”

这段台词当时不知触动了多少国人的心弦。

影片筹备阶段理查德接受了大量的舞蹈训练

中国观众对这个男演员一点都不陌生,甚至他演的那些电影名字大家都忘了,但清晰地记得这个人。

还记得这部八十年代中期公映的影片吗?

拍摄于1977年的电影《铁面人》理查德·张伯伦一人分饰两角

直到今天,我在网上仍然不时看到同龄人在找一部电影——“情节是一男一女被原始人抓到,然后被扔进大罐子里煮。男人很机智,在罐子里游泳蹬踹,最后罐子滚到山下,男女拥吻,男主角对女主人公说:难道没人告诉你,你头发上挂着洋葱的样子很性感吗?求这部电影名字!男主演是《水晶鞋与玫瑰花》王子……”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提问,是因为我自己也在找,还找了好几年。

电影《所罗门宝藏》King Solomon's Mines(1985年)

功夫不负苦心人,某天这部电影终于被我找到,才发现女主角居然是——莎朗·斯通?![捂脸]

以前看她无感,毕竟那时候我只有小学五年级。

据说莎婆是理查德·张伯伦最为讨厌的女明星,某次他对媒体说道:“跟她合作真是好hard,她人缘很差,剧组里很多成员都不愿意跟她讲话,甚至还有人偷偷溜进她的房车,往她的浴缸里撒尿。某天莎朗·斯通正打算洗一个美美的牛奶浴,一脚踩进浴盆时她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尿骚味儿……”

理查德毫不买账是因为莎朗·斯通还没性感到能让他这个男同成功转性,对,理查德平生只爱男人。

理查德六十年代中期歌星出道,经常被人描述为——“善良的、腼腆的、具有常春藤大学男孩儿的气质”。

这真是一个刻骨讽刺,因为他不仅从没读过大学,甚至从没上过小学。

他跟大学唯一的交集就是在学校里当信差赚取生活费用。

别看他出生在赫赫有名的比佛利山庄,他的爸爸却是一个卑微的推销员。

“常春藤男孩儿”这个称谓某种程度刺痛了他的自尊,他一生似乎都在向世人证明着什么。

因为贫穷,1956年12月这个少年跑去南韩服役,因为意外受伤得到一笔补贴。理查德拿着这笔钱回国养伤,因为伤兵政策他在好莱坞谋取了一份差使。

真正令理查德成名的还是这部拍摄于1974年著名的灾难片《火烧摩天楼》,这部经典现在仍被各国影人扒版。

《火烧摩天楼》The Towering Inferno‎(1974年)

这部电影阵容豪华程度令人咋舌——保罗·纽曼、威廉·荷顿、O·J·辛普森、 费·唐纳薇、史蒂夫·麦奎因、珍妮弗·琼斯……甚至还有三十年代好莱坞歌舞大王弗雷德·阿斯泰尔!

这大概是理查德·张伯伦人生最后的机遇,因为当时他已经四十岁了。

对!没错,如此推算,《水晶鞋与玫瑰花》里的王子已经四十二岁了!看不出来吧?

理查德·张伯伦为人正直,人缘不错,经常出任各种行业会长,比如夏威夷公共电视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之类。

晚年的理查德经常出演系列剧,被年轻一代昵称为“肥皂剧之王”。是为数不多的为中国老、中、青三代人熟知的欧美明星。

在他出演的所有“肥皂剧”中,我还是最爱《荆棘鸟》拉尔夫神父,能把一个爱情故事演绎得如此摄人心魄,至今难以释怀,说他是男同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四集电视剧《荆棘鸟》The Thorn Birds(1983年)

现年八十七岁的理查德·张伯伦终身未婚,但身边不缺伴侣,王子没有灰姑娘,但依然有爱情的滋养。

Ⅳ. 片中最大的腕儿是这个后妈

角色:继母 Stepmother

演员:玛格丽特·洛克伍德 Margaret Lockwood

生卒:1916年9月15日-1990年7月15日

配音:潘我源

小时候感觉这个恶毒的后妈,真是又可恨又可笑。尤其是当国王发布舞会消息后她带着两个亲生女儿去血拼,听说城里的衣料已被抢购一空,于是迁怒于绸缎庄老板。

老板:“都是那舞会,太太,我店门还没打开她们就冲进来了。”

后妈:“谁?谁冲进来了?”

老板:“所有的人都冲进来了,她们就像饿坏的老鹰,把我这儿一扫而光!”

后妈:“天下哪有这种事?你呀,应该学会怎么去分清,谁是暴发户、谁是我们这种上等人!”

哈哈,瞬间高级了啊!原来后妈是上等人,简直乐死我了。

事实上,《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组最大的腕儿是这个“后妈”——玛格丽特·洛克伍德。

这个女演员年轻时那种美是压倒一切的。

能骗到灰姑娘爸爸的一幢洋房,这个后妈当然不是一般的美艳妖冶。

后妈22岁那年出演了希区柯克指导的《贵妇失踪记》,一举成名,夺得“英国奥斯卡”英国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

《贵妇失踪记》The Lady Vanishes(亦称《失踪的女人》1938年)

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她和希区柯克都接到了来自好莱坞的邀请。虽然故土难离,无奈此时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版图。

与导演希区柯克在一起

背井离乡的希区柯克到了美国后第一件事给《乱世佳人》画了一部分脚本,第二件事指导《蝴蝶梦》。而后妈一样拿到了很好的资源,出演电影《小特使》,扮演秀兰·邓波的妈妈。

《小特使》很久以前央视放过,那时候名字还叫《小酋长》。

电影《小特使》Susannah of the Mounties(1939年)

这部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秀兰·邓波在现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坠马。

观众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十一岁的秀兰·邓波刚刚走下坡就要遭受如此待遇嘛?

资本嗜血啊!

在我看来即使那是一次高明的剪辑、一个替身,那也是个小孩儿啊。

再说回《水晶鞋与玫瑰花》,小时候我一直很好奇后妈左脸的黑痣是贴上去的还是天生的?

长大后我几乎翻遍了后妈所有作品所有剧照,发现大部分电影左脸都有个黑痣,几乎成了玛格丽特本人的招牌。只是第一部电影《失踪的贵妇》脸上没有。

拍摄《失踪的贵妇》时与希区柯克在一起

出演《水晶鞋与玫瑰花》这一年,后妈已经六十岁了,但依然面孔甜美、身材窈窕,不得不佩服这个英国女演员的自律。

《水晶鞋与玫瑰花》是玛格丽特·洛克伍德最后一部电影,那之后她过起隐居的生活。1981年她罕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接受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之后她没再露面,直到九年后因肝硬化在伦敦去世。

Ⅴ. 这位坏姐姐跟成龙一起演过电影

角色:继母长女伊莎贝拉 IsOBElla

演员:罗莎琳·艾尔斯 Rosalind Ayres

出生日期:1946年12月7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

配音:李梓

黑痣母女三件套真是够了,上来就欺负灰姑娘,威胁要把她送进孤儿院。

大姐伊莎贝拉还帮腔,保证灰姑娘在孤儿院里“亲亲热热跟耗子睡在一起”。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想把小人书扔了,啧啧啧,好恶心!

服装设计师还很配合地给大姐穿上橙红色,再加上这张尖酸刻薄的脸,真是咄咄逼人。

大概演员罗莎琳·艾尔斯本人也是很会为自己打算的人,这辈子从来不缺戏演,外表并不美艳的她却总能接到大单,比如《泰坦尼克号》达芙·戈登女士。

达芙·戈登历史上真有其人,曾是老牌电影明星玛丽·碧克馥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角色也是势利孤寒上流贵妇那一戏路,在餐桌上对穷小子杰克报以轻蔑的笑。

这位站在她身边的老帅哥是罗莎琳真实的老公马丁·贾维斯。

他们从1974年结婚以来一直和和美美,总在影视剧里一起出现、总是扮演夫妻,真是驭夫有术啊。

罗莎琳·艾尔斯活动能量很大,《泰坦尼克号》之前她还出现在成龙《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里面,扮演大姐大“澳洲组1号”。

Ⅵ. 仙姑是英国邮政代言人

角色:仙女教母 Fairy Godmother

演员:安妮特·克罗斯比 Annette Crosbie

出生日期:1934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苏格兰洛锡安

配音:程晓桦

这里有谁跟我一样,小时候做梦都想拥有仙姑的玻璃小喇叭?

看电影时最盼着这个仙姑出现,每次对着壁炉吹一口气,炉火立刻就像交了燃气费一样火苗蹿得老高。

最搞笑的是仙姑吹牛,要施展魔法帮灰姑娘变出一套华丽的晚礼服——“不是每次都成功的,不过呢,还没失败过。”

结果比较打脸——

长大之后重新翻看《水晶鞋与玫瑰花》,有感仙姑似乎承包了本片所有金句,其中不少令人深省之余不免感伤。

——“有些事你不必明白,只要心平气和地听凭安排。”

——“你在生活里不必看事物的表面,事物也不像你想像的那样。”

——“人的天性……得了,我对人性的看法还是不谈的好。”

——“对人我得检验检验,你检验及格了。她们?那楼上的三位异己(指继母姐姐),我根本不花这功夫,不值得检验。”

……

虽然仙姑的扮演者安妮特本人身高只有1米52,但由于演技精湛二十六岁那年便拿了英国金鹰奖。

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是英国邮政的形象代言人。

在英国够格吃到这份皇粮的,都是一些资深老戏骨。

为了表彰安妮特对英国影视及邮政方面的贡献,1998年她被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

Ⅶ. 这位国王是理查德·伯顿的密友

角色:国王 King

演员:迈克尔·霍登 Michael Hordern

生卒日期:1911年10月3日-1995年5月2日

配音:富润生

这位傻里傻气的国王成天傻吃傻玩,跟个婴儿似的,再么就是巧立名目收税——“哼,我要发明一种趋炎附势税!”

不过老爷子也有明白的时候,有时说的话还挺有道理——

最搞笑的一句台词是当他对儿子催婚时,叮嘱儿子以国事为重——“我就是这样娶了你母亲的,我闭上眼睛,一心为了国家……”

哈哈,真是要笑死我了。不知道一旁的王后是怎么想的,其实王后也不错啊。

演员迈克尔·霍登本人也是傻里傻气的样子,不过傻人有傻福,正因为如此,自打六十年代初,他就是理查德·伯顿的御用小跟班儿。

两人在一起演了无数电影,包括我们熟悉的《埃及艳后》、《柏林谍影》、《血染雪山堡》、《安妮的一千日》……等等。

数十年下来迈克尔一直是理查德·伯顿忠实的朋友、同事、助手、小跟班外加剧组耳目等等。

《安妮的一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1969年)

大概他的工作做得不错,理查德不仅回回带着他演戏,还帮他介绍了很多业务,以至于迈克尔成了英国影坛的金牌大绿叶!哪部电影少了他仿佛少了点什么趣味,无酒不成席啊。

不过迈克尔本人是个很感恩的人,他屡次在公开场合感激理查德·伯顿——“要不是他,我根本接不到这么多工作。”

说到底国王还是个明白人!

好,今天的经典花絮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或许还有朋友会问,你还没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众电影》封底灰姑娘与王子的KISS风波呢。

我觉着那件事的结局很好啊,也很能说明问题,那位去信抗议正义感满满的叔叔,晚年也在沉迷交易舞啊,这个广场舞啊跳起来。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心底都是怀有真、善、美的,即使小偷强盗得来不义之财,也是为了去换取世上美丽的东东。

美能净化心灵,爱可以感化一切……


(全文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