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故事「王小波情史他和李银河两个不美的人为什么会有美好的爱情」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59更新:2023-04-16 05:30:08

王小波

一、

王小波离开人间已经二十余年了,王蒙说他是个明白人,明白真实而不是臆想的人生世界。

他是一个被边缘化、被遗忘的作家,在港澳台,他被看作是一个色情小说家。

他唯一让人记得起来的,是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闲言少叙,下面说说他的身前身后事。

童年王小波(下图)

今日头条公子误

二、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是家里的第二个男孩,所以他的小说里,几乎所有主人公都叫王二。

王小波出生以后,身体先天不足,因为缺钙,顶了个大脑袋,吃钙片吃到他去上小学为止。

他的父亲叫王方名,是一名大学教授。

他发起火来,老是去揪王小波的耳朵。

久而久之,王小波练出缩耳神功,老爸的手一伸过来,他的耳朵滋溜一下,能变成黄豆大小。

就和匹诺曹的鼻子一个样。

今日头条公子误

读小学时,因为饥饿,王小波把自己的作业本、课本嚼吧嚼吧吃了,只有铅笔没有吃下肚子,他嫌铅笔芯嚼起来舌头冰凉。

他和哥哥去人大校园里偷枣,拔萝卜,偷回来不敢开灯,在黑暗里吃得一嘴泥。

老师给他的评价是——蔫坏。

他像一头二哈一样,如果不是王方名的拳头、巴掌够狠,王小波会把这个家给拆散了。

今日头条公子误

三、

1968年,王小波去了云南。

他像一堆货物一样,被铲上货运火车,在他满怀浪漫主义的青年时代,去吃最难吃的东西,怀着拯救世界的渴望。

这个插队知青,顶着一个沉重的脑瓜子,走起路来会顺拐。

在生产队,他的工作是撅着屁股插秧。

他身高1米84,像头野牛,常常打架。

他几乎不洗衣服,衣服脏了晾几天,下次要穿的时候,往身上一套就完事。

有个姓段的职工,忍受不了他的邋遢,一周帮他洗一次衣服。

他睡觉的床上,散落着锤子钳子这些工具,他也不嫌床铺硌人。

今日头条公子误

生产队没书看,他带来的一本《变形记》,被翻成海带模样。

他只好和伙伴们下象棋。

他下棋的水平越来越臭,最后连刚学会下棋的新手都下不过。

夜里,王小波常去偷农场的菠萝解馋,一脚踩进蚂蚁窝里,他的两只脚都得了脚气病,皮肤溃烂,蚂蚁涌上来咬他,犹如万箭穿心。

在这片野性的土地上,革命道德荡然无存,偷鸡摸狗盛行。

王小波偷过老乡的鸡,被当场逮住,挂上牌子,没日没夜地批斗。

一些伙伴越境去当缅共人民军,回来后成了鸦片烟鬼,眼窝凹陷,口吐白沫。

军代表把各种丑事坏事,都赖在他的头上,反正他是坏分子。

他被罚去扛两百斤一袋的麻包,扛到他差点吐血。

今日头条公子误

在绝望苦闷中,他啥也没学会,只学会了抽烟,没钱,就用茶叶卷烟抽。

抽一口,血就往脑门上涌。

一天晚上,他半夜里爬起来,避开所有人,悄悄走到窗前。

一地烂水银般的月光。

借着月光,他用一枝水笔,在镜子上写诗,写了涂,涂了写,天亮后,整面镜子成了一片蓝色海洋。

他得了怪病,动不了。他被抬到赤脚医生那里,赤脚医生比比划划,想在他身上动手术,把他的肝摘了。

他一阵风似的逃走了。

他吃了点维生素,怪病不治而愈。

1971年,王小波从云南回到北京。他是逃走的,丢盔弃甲。

他苦学英语,没命地抄写英语单词,光会写,说就不会了。

今日头条公子误

四、

那时,王小波二十出头,那是他的黄金时代。

他喜欢上了一个姓温的姑娘,她住在教育部大院里。

这个姑娘走路悄无声息,蹑手蹑脚。

她出门从来不带锁匙,出入家门,只把身影贴在墙上,人就消失了,在墙的另一面,你会发现她在踽踽独行。

王小波和她交往了两年之久。

姓温的姑娘患上了脑瘤,住院。

王小波经常去医院看望她,鼓励他和病魔做斗争。

为了户口的事,王小波去妈妈的老家,山东牟平县青虎山落了户,干了好长一段时间农活,推大粪上山顶,推到腿抽筋。

书记见他不是干农活的料,让他去当地小学教书。

他听说温姑娘去世了。

脑后一阵冰凉,无穷无尽的悲凉涌上心头。

他在供销社没买到线香,就用白纸卷成线香的模样,烧了。

今日头条公子误

五、

回城后,他也不得安生。

在窗帘后面,他看到街上的战斗十分惨烈。

有人把书籍缝在衣服上当盔甲,使用巨型弹弓,巨型投石机作战。

公交车被改装成坦克,还有生化武器,玻璃瓶里装上巨臭的大粪。

人大发明的投石机,有风速测算仪,拉力测算仪,光学测算仪。

对方有个战斗成员试图逃跑,坐上了北京站的绿皮火车,四个手指被投石机扔出的石块砸个稀巴烂。

王小波贴过大字报,标题是《牛头.马面.判官.小鬼》,讽刺武斗。

由于是匿名,他侥幸地逃脱了惩罚,继续躲在窗帘后面观战。

今日头条公子误

他又谈了一个女朋友,家里人都知道。

那女孩来他家找过他,

她是一个苗条,文静的女孩,娉娉婷婷,像是大明湖上耸立着的一朵莲花蓓蕾。

她的母亲对王小波不大满意。

王小波在街道小厂当工人,他父亲的政治问题没有解决。

再一个,嫌他丑。

他们没成。

1975年的时候,政策有所松动,王小波解决了户口问题,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今日头条公子误

他到一家糖厂工作,在那里吃了不少糖。

他拿起糖块就啃,旁若无人。

后来,他转入一家生产可控硅的电子厂,这个厂生产砂纸。

王小波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写了短篇《绿毛水怪》,此外还有《歌仙》,讲丑女刘三姐的爱情故事。

还有短篇《这是真的》,讲述农村生活。

短篇《变形记》描写一个男人,突然变成一个女人之后,委屈巴巴的生活。

《绿毛水怪》被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他的好友胡贝手上有一份。

少女李银河(下图)

今日头条公子误

六、

李银河,女,1952年2月4日出生于北京。

李银河从胡贝手里看到了《绿毛水怪》的手抄本,被字里行间的才气所震惊。

她想认识这个奇人。

她就读于山西大学,看了《绿毛水怪》,觉得自己和小说作者心灵息息相通,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竟然被他一字不漏地说出来了。

她跟着一个朋友去拜访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李银河和王方明聊了一阵子,到王小波的房间,见到了这个大脑袋的妖怪。

她的第一印象糟透了,王小波长得太难看,对她也不是很热情,和她随便打了个招呼,没了。

李银河、王小波(下图)

今日头条公子误

1977年,李银河大学毕业,去《光明日报》当编辑,分配到历史学组。

王小波单独和她见过一面,聊了一会儿天,没聊多久呢,王小波问她:

“你有男朋友没有?”

李银河觉得十分意外,他问这个问题干嘛呀?

王小波单刀直入:

“你看我怎么样?”

李银河傻了,这么一头癞蛤蟆,竟然想吃天鹅肉!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文章,是全国青年关心政治标兵,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要用麻袋来装,其中不乏求爱信。

王小波是个前途暗淡的工人,两人地位有天壤之别。

王小波显得非常自信,自信得像公元1815年,在滑铁卢下令部队向欧洲联军冲锋的拿破仑。

李银河没有回答王小波的问题,她去南方出差。

王小波开始写信给她,寄到她的单位。

一封接一封。

李银河没有给他回信,

王小波在信里谈到自己,零零碎碎的词句,用围炉漫谈的亲切口吻。

他在爱情里没一点后悔劲儿,有的倒是狂热。

就像堂吉诃德想念杜尔西内娅。

出差回来后,李银河收到厚厚的一摞信,这是爱神给她设下的陷阱。

今日头条公子误

有一封信,是写在五线谱上的。

她做梦也想不到,信居然可以写在无线谱上。

信里说: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写给你的信,是值得写在五线谱上的。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品尝,看它里面有多少甜。”

王小波向她袒露着心扉,有些幼稚和傻气,他说他活在世间的意义,是创造一点美好的东西,存留在世界上。

李银河这个女人,没能抵挡得住王小波的浪漫攻势。

她觉得,王小波一生中写得最美的作品,就是写给自己的这些情书。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提出过一次分手。

嫌他难看,一个男人,怎么能丑成这样。

他的脸色墨黄,嘴唇发紫,上半身比下半身长,坐在凳子上,像一个怒目天尊。

大老远一看,就觉得他不像个好人。

李银河的话,挫伤了他的自尊心。

王小波喝了许多酒,在酒醉后写信给李银河,他要去恐龙馆,看看自己比恐龙丑多少。

这封信把李银河逗笑了,于是他们又和好了。

他们有精神上平等交流的愉悦,思想缠绕在一起,像伏羲女娲。

今日头条公子误

七、

1977年恢复高考后,王小波和兄弟姐妹们都去赶考,成绩不错,在政审时被刷了下来。

1978年,王小波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时被主考官刷掉了。

一个月后,他参加普通高考,考上人民大学。

李银河看好王小波,觉得他好好写,没准哪天能写出个诺贝尔文学奖。

在大学里,王小波继续过着懒散的生活,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

1980年,王小波在《丑小鸭》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地久天长》,描写苦难生活里发生过的爱情故事。

书里,主人公小红患上脑瘤去世了,小红有温姑娘的影子。

杂志编辑对这篇小说评价很高,加了编辑按语。

可是这篇小说反响寥寥。

李银河的父母对他们的恋情并不看好,气急败坏。

他们认为王小波是个坏孩子,存了拐卖妇女的心思。

王小波思想出格,是个危险人物,女儿嫁给他不会幸福。

今日头条公子误

八、

王小波愤怒了,他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只猪我行我素,蔑视生活的阉割,饥则食渴则饮,春天的时候还要谈谈爱情。

李银河在爱情面前不顾一切,说自己是自由身,谁也管不着。

李银河害怕堕入俗套,尤其害怕她的爱情堕入俗套。

参差多态,是世界幸福的本源。

对世界的看法,她和王小波是完全一致的。

她看到了王小波佯癫佯狂的一面。

思想的自由,才是人生幸福的根基。

他们彼此呼应,彼此酬唱,爱情降临在他们身上,犹如团团雾气降临博斯普鲁斯海峡。

对待爱情,王小波是认真的。

谈恋爱的时候,王小波开始写《黄金时代》。

他要无忧无虑地去抒情,去狂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是个热情的女人,她的热情仅仅是三分钟热度。

王小波是一个飞速转动的陀螺。

李银河受不了冷落,希望王小波时时刻刻爱她神经质的灵魂,把王小波折腾得够呛。

她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是从一而终,还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换衣服式的爱情。

没了爱情,她马上会和王小波分手。

她对王小波引以为豪,他是一个身上充满诗意的人,热爱幻想,向往美好,容易灰心,有些许傻气。

面对爱情,她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自己会幸福吗?

王小波爱她爱得要死,视她为无价之宝。

他们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变,如果分手,也会做好朋友,并且有安慰对方的义务。

今日头条公子误

这些,是山盟海誓吗?

在王小波看来,能够随时表演给人看的爱情,必定是肉麻的,而他最痛恨的是肉麻。

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待对方好,不会用夸张的语言,更不会手舞足蹈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

他傻里傻气,木木痴痴,不惯以世人的方式表达。

他绝不臣服于庸俗。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结婚了,当时的大学生是不允许结婚的,他们的婚礼秘密进行。

两家各自请了一桌客人,婚礼草草结束,没有婚纱照。

1982年,王小波着手写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今日头条公子误

九、

李银河在回娘家的时候,会打电话给王小波,指导他到冰箱里找吃的,不然他记不起吃饭这件事。

他们参加了“断子绝孙俱乐部”,相约丁克。

从人民大学毕业后,王小波被分配到人民大学分校当教师,他热衷于修理学校的下水道。

有个同事的眼镜坏了,他想帮人家修,那人不肯,怕他越修越坏。

他拿根棒子,趁同事不注意,一棒子把他打晕,在他醒来之前,把眼镜修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去了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是家庭与X。

1984年,王小波联系出国事宜,侥幸拿到签证。

他也去了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当一名研究生。

他的导师是许倬云,精专中国上古史,有个外孙叫王力宏。

王小波呆在匹兹堡大学,写了不少小说,包括中篇故事集《唐人故事》,在许倬云的指导下,修改《黄金时代》。

两人的生活费只有400美元,扣去医疗保险,只剩380,钱不够花。

王小波去餐馆里洗碗,这份工作又累又跌份。

他炒了老板的鱿鱼。

有个上海来的老板,餐馆要装修,包给王小波和另一人。

两人工具不全,惹来全匹兹堡的室内装修工来观摩。

为了遮羞,王小波说自己是艺术家,艺术风格曲高和寡。

他们装修出来的东西,被砸碎了重做。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不忍心让王小波做这些粗活,她包揽了家务,去做助教,周末去餐馆打工。

她活得特别累,晕倒在课堂上。

老师们吓坏了,让她门门功课都得A,免得出人命。

写完《唐人故事》后,王小波把书稿寄给丈母娘,寻找机会出版。

1988年,王小波、李银河回国。

李银河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跟着费孝通做博士后工作,王小波在北京大学计算机室工作。

由于经常在领导发言时讲怪话,他郁郁不得志,跳槽去了人大。

到了人大,他变得沉默,不再张狂。

他为北京煤气工程公司开发的软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今日头条公子误

十、

1992年,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由许倬云推荐,参加《联合报》小说征文活动,获得大奖,奖金25万新台币。

他拿这笔钱,在北京顺义买了套房子,手头不那么窘迫了。

《黄金时代》在港台地区出版时,是以色情小说的面目出现的,书名为《王二风流史》。

封面是一张女性全L体。

1992年9月份,王小波正式辞去在人民大学当教师的工作,去当一名自由撰稿人。

他日夜颠倒,废寝忘食,聚焦在写作上,不再跟着世俗的指挥棒走了。

今日头条公子误

李银河至始至终,都相信她的丈夫有写作天才,她是王小波的第一个读者,读完书稿,每每击节叹赏。

文无第一,她却相信王小波是天下第一。

王小波遭遇退稿,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李银河鼓励他,遵循自己的内心,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王小波没了后顾之忧,写出大量作品。

没有杂志肯发。

王小波全靠李银河养着。

王小波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唐人故事》,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总共印了一千册,为了增加卖点,取名为《唐人秘传故事》。

他写的书,许多东西越界了,包括X描写。

王小波的小说不正经,这是有定论的。

今日头条公子误

十一、

《黄金时代》在国内的出版,一拖再拖,最后由华夏出版社的编辑,赵洁平女士力排众议,当成波普政治学的学术著作出版了。

王小波得了稿费9000多元。

这本书,不能参加订货会,不能在新华书店售卖,不能打广告。

王小波和赵洁平看了堆积如山的样书,把书捆在自行车后座上,到处推销,有时白送。

他描写的青春,干净、坦率、蓬勃、纯粹。

他笔下描写的,是自由的人性。

1996年,王小波的中篇小说《未来世界》,再次获得《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

他用想象力构筑了一个古怪的城堡,读懂了这个城堡的人,寥寥无几。

今日头条公子误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为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

他不必再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了。

李银河从英国赶回来处理后事,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

泪水从她的脸上滑落,打在王小波的脸庞上。

王小波,樱花一般,短暂的一生。

我们急于成长,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以金钱恢复健康;对未来焦虑无比,却无视现在的幸福。

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我们永远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王小波在天堂,看我们的笑话呢。

今日头条公子误

(公子误撰写,感谢阅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