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配上震撼音乐「八佰电影配乐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的爱国情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96更新:2023-04-16 18:22:19

电影《八佰》已于8月21日全国公映,也是影院复业上映的第一部电影。目前已经达到了18.66亿了。《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

密密麻麻的弹孔

《八佰》是亚洲首部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为影院复工带来最强视听盛宴,堪称中国电影工业化里程碑之作。

战争影片配乐的方向:音乐使用非常克制,除非是必要的地方,否则很多地方都不用音乐。

在电影《八佰》开头,士兵以吹口琴的方式所演奏的曲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其实是伦敦德里小调。

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电影片尾曲《苏州河》,就是改编的这个著名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也成为了电影音乐的一大亮点。

从那英低沉深情的吟唱,到世界著名盲人男高音波切利高亢厚重的歌声,二人用厚实有力、充满故事的演唱,带领观众一步步走进1937年的苏州河的南北两岸。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88师524团400余战士奉命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作为全上海最后的防线,战士们对外称仓库内有800人,在敌人的包围进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四行仓库与上海公共租界之间,只相隔一条苏州河,因为这条苏州河,战斗经过被租界中的群众和外国人士尽收眼底,这场战事被全程“直播”。片尾曲《苏州河》的命名正来源于此。

电影配乐也很好的借鉴了经典战争影片《血战钢锯岭》和《敦刻尔克》的配乐。比如三小时大战、升旗护旗场面,以及最后的冲桥段落;涉及日本人的音乐部分尽量音效化,要造成压迫与心理不适感。

正如影片名字一样,这部片子要塑造的是每一个战士的心路历程,没有一个绝对的主角,这也就决定了影片很难用常规的人物主题曲的形式。

八佰壮士都是英雄

为了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在《八佰》的结尾,于飞希再次使用这个旋律。“歌曲依然用口琴引入,采用了男女对唱的方式,像苏州河南北岸之间的对话,像阴阳两界之间的呼唤,更像是在叩问战争的残酷与奋勇,更是对和平的渴望与祈求。

心怀对和平的渴望与祈求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