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演员该有的样子「张颂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演员该有的样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68更新:2023-04-17 20:24:02

最近看《我就是演员》,成功被其中一名评委圈粉,同为导师的章子怡和郝蕾或多或少言语都有些激烈,唯独张颂文给出的建议润物细无声,让人很受鼓舞和启发,但是我就在想,假如我是一为对表演无比热爱的人,我会希望在我追逐梦想的路上遇到这样一位老师。

或许是自己的追梦之路太过于艰辛,看到这些依然迷茫,还备受争议的孩子,更多的是从内心的关怀。

第一场考核中,演员李汶翰表演的可以说十分急躁,没进入状态,张颂文亲自上台演了一段面试韦小宝的戏,事后,张颂文说那个人的原型是包贝尔,而现实说话中这样的戏码只是张颂文生活中的冰山一角。

张颂文出生于广东韶关一个农村家庭,尽管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城里,可终究没能改变贫穷家庭孩子该有的命运。

家里条件不好,从小吃饱都困难,小孩子喝的奶粉,得一勺兑上一瓶水,完全喝不饱,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张颂文经常被托付给邻居老大爷看管,老大爷是电影院的守门人,这也算是张颂文爱上电影的启蒙了。

母亲是镇上的中医大夫,经常满地跑给人看病,有一次张颂文跟在妈妈身边,听见妈妈对一个老奶奶说:可以停药了,没事可以多晒太阳。当时母亲脸上挂着笑,语气很平静,张颂文理解不了。

直到后来这种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母亲一向心善行医,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病魔会找上自己。母亲病了,躺在床上,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可终究回天乏术。还在上初中的张颂文想为母亲做些什么,听说山上有种草药管用,他四处去找,后来又听说哪个神医管用...

该想的法子都想了,母亲在床上躺了两年,走了...

少年失去母亲,对一个孩子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他甚至不敢回家,家里的一方一木都是母亲的影子,离家成了那个年纪的张颂文内心抹不去的躁动。

16岁那年,读完职高之后,张颂文离开了家开始谋生,没有学历没有依靠,靠着经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安装空调,印刷挂历,贩卖饮料,还当过服务员。

后来90年代旅游业兴起,张颂文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导游,尽管当时只有19岁,可那是他已经是工作过好几年的老职场人了。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每年的休假时间不超过三天,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张颂文拿到了高昂的报酬,还升了职,在当时国民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块的年代,张颂文已经能月入2万了。

只是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同事和他聊起了梦想。

他开始思索起自己想做的事,迟疑了一会儿,他落寞地说:"我想做的恐怕难以实现,离我太遥远了。"他一直想做的是有关电影的工作。

女同事建议他:"你可以去考电影学院。"

这句话让他重新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他果断辞掉了高薪的工作,飞到了北京,那个装得下电影梦想的地方。

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这条路看似简单,可没那么容易。

各种限制下,张颂文只能报考电影学院的表演班,而她原本想成为一名导演,那年张颂文25岁。

开学第一课,老师递给他一张纸,让他照着读,张颂文心想,这不是侮辱我吗?字还能不认识?出生于广东的他第一天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了洋相。

"四是四,十是十...."

一段别扭的绕口令惹得满堂大笑,要命的是,作为当事人,他完全听不出来。

那天起,它就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臭毛病,他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暗暗对自己说:"练不好就回家。"

之后的每个晚上,北电的操场上总会有三个人的声音,97班的黄海波、海清,再一个就是他。

有区别的是,人家两人练的是剧本,他还在苦苦地矫正发音,当时张颂文就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到那个段位?"

事实证明,这一天来得太晚太晚。

为了纠正发音,张颂文拿着报纸一念就是几个小时,凌晨一两点才回寝室,他听同学说,将小石子含在舌头下面可以有效果,张颂文不知道因此吞了多少石头。

因为学习刻苦,入学年纪最大,张颂文成了班长,学校的戏剧大赛上,张颂文第一次有了演戏的机会,他饰演"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一举夺下了一等奖,这次的经历让他倍加有信心。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脚,有句话叫你明明很优秀,就是不是我想要的,当时这句话张颂文听了不下千次。

有一次剧组来学校挑人,张颂文信心满满,这是第一次有人找他,他设想了千万种开场白:片酬多少?什么角色?要不要请假?

结果等来了一句:班长,麻烦你你把名单上的人叫过来一下。

从天堂掉落地狱的滋味,刻骨铭心。

那天,他踌躇地拿着名单,在门口徘徊了好久,再假装平静地回过头对同学说,那些角色不适合自己。

即便如此,张颂文一直保持优秀,他最终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了,被留校任教,老师对他寄予厚望,但没有戏拍依旧是他人生的常态。

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背包里装着自己的照片和简历,点头哈腰地满剧组跑,不管场地多远,只要一个电话,他立马过去,谦卑地递上自己的资料,再碰一鼻子灰,有时候对方连资料都懒得收,灰头土脸地被回来。

有一次,他和周一围在剧组恰逢几位副导演在聊天,他们识相地准备离开,后面有人叫住了他们,原以为是有了转机,可谁曾想这几个人指着他俩对着旁边人说教:

"他俩不是演员了的料,一个侏儒,大脑门,跟猿人一个样,那个高个的,嘴巴像香肠..."

众目睽睽之下,两人只能相对视着,咧起嘴角苦笑一声,面对这些将自尊踩在脚底下的人,他们无能为力,这些人甚至没有看过他们的表演,连门缝都没有留下一丝。

那天,他和周一围拖着脚步,不知道怎么才走进了电梯,电梯门缓缓闭合,过了好久好久,才抬手按下了一层。

现如今在舞台上看到张颂文,他始终保持着谦卑地语调,指导每一位热爱表演的年轻人,这或许是一种长者心态,自己吃过的苦太多,他太知道那种不被认可的滋味,才会保持着慈悲。

被打击地体无完肤,但因为内心的热爱,他依旧坚持每天跑组,两年时间,跑了600多个组,成功率是零,看着这可怕的数字,外人都不禁战栗,不禁想是怎样一种信念才能一直坚持下来。

那几年,靠着学校1800的微薄工资,他过得非常艰辛,靠着原先做导游的收入勉强度日,可还是得想尽办法省钱。

无法开源就得节流,为了省钱,他每天晚上七点半之后才去买菜,最苦的时候,每天吃着校门口五块钱的饭。卖菜的小贩都记住他了,每次有剩下的菜,还会主动送给他。

即便生活至此,他始终坚信:一切都会过去。

于角色,张颂文从来不会在乎戏份的多少,相比之下他更加看重这场戏怎么能将它演好,每拿到一个角色,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这个人物本身。

为了活下去,张颂文不都不当起了群演,第一次演戏,他还是没有忘记心中的那团火,他坚信每一个角色都能出彩。

但是他的戏份是一个不需要任何表演技巧的背景板,可他依旧忍不住上前和副导演商讨起人物背景,他问这个人叫什么是什么性格,什么心情?

结果可想而知,他被嫌弃地赶出了片场,那时的他或许太久没有演戏,他想演好角色,可他的努力不被需要,唯独要做的,只是当一个没有灵魂的背景板,而张颂文怎么甘成为一个工具人,即便是他也就只能接到群演的戏了。

曙光出现在2004年,曾经作为一个广东人因为口音,他被全班人笑,可这次恰恰是因为他是广东人,剧组找上了他。

由南方电视台制作的古装粤语喜剧《乘龙快婿》深受欢迎,剧中他饰演老爸贾发,这部剧的主演都是些非专业出身的演员,张颂文自然而然成了整部剧的艺术指导,因为这部剧,他拿到了22.5万的片酬,算是正式打开的演员的大门。

凭借在剧中精彩的表现,张颂文成功在一批观众心中留下了印象。

广东人的身份,传奇的经历不断给他带来惊喜,来到内地发展的香港演员钟汉良、邓萃雯,还有同样不听话不好的田亮纷纷找上门来向他请教演戏,学生越来越多,张颂文干脆办起了国际演员培训班,他也因此被称为"明星教父"。

曾经在片场被当球踢的张颂文也开始被无数导演抢着要,有一次,演员李菲儿上门请教怎么演一个洗头妹,张颂文开着车带她去体验了一把上门叫做洗头妹,第二天陪着李菲儿去剧组,结果李菲儿没有试戏成功,站在一旁的张颂文被留下了。

观察生活,打磨演技是他2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没事去菜市场逛逛,观察身边普通人的生活,成了他的日常,这也是他每个角色都能打动观众的原因。

在拍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时,他饰演巩俐的丈夫,戏份不多,主要场景就是睡觉,人物的之间的关系,感情纠葛,两人什么时候离婚,多久没见了...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必须弄清楚。

为了演好《风中有多雨做的云》中的唐主任,开拍前,他专门跑去一个城建委上班,跟着主任上班下班,吃饭,回家,甚至一起帮老父亲送米。

开拍之前,他看到导演娄烨,学着唐主任的样子说:"你们这个戏好好拍,我希望能做出精品。"

娄烨止不住说"真像!"

拍摄隐秘的角落,张颂文饰演的水产老板朱永平,说着一个广东话,牌桌上抽着烟,眼神自如,拍戏之前,他问导演,朱永平的生意做得好吗?导演说好,这十年,他水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张颂文说,那麻将可不能打了,太耽误时间。

就这样,整场戏在他的建议下将麻将换成了扑克,每人抽三张牌,比大小,整个过程下来,节奏短快,更为贴合角色的身份,有钱小老板,自然少不了瞎嘚瑟。

女儿离开那场戏,张颂文买了三碗馄饨,有一碗被扔在了垃圾桶上,他不忍心又回到了桌子前开始吃,他大口吃着馄饨,眼中含泪,每一个细节都表露着一个父亲失去女儿的不舍与痛苦。

对于角色的研究足够深入,正因为这样,他每次的表演都能够真情实感地流露,当然角色的探讨中也难免有分歧。

同样在《隐秘的角落》里大放异彩的还有秦昊,两人在片场就发生了摩擦,还因此大吵了一架。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将朱永平绑架,关在冷库中,张颂文的理解是人被绑着肯定得发出"嗯嗯..."的声音求救,而秦昊说,这样会给对手造成干扰,影响发挥"你能不不要发出嗯嗯"。

张颂文意见不同:"我不是天天被绑,当然会发出嗯嗯地叫声。"

最后张颂文建议,拍我的时候我就嗯嗯,拍你的时候我就停止。这才达成了一致。

这样的场面太多太多,章子怡说,做演员要有信念感,这句话形容张颂文最合适,对于表演,他热爱,挚爱,尊重并坚信着,他不够幸运,不被认可时只有他自己坚信自己可以,迷茫挫败的时光一茬又一茬,

马东说,做艺术的人是抑郁的,苦闷的,他的作品就是在排解他们内心的忧愁,最后成功的都是那些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张颂文就是这样执着的人,每次听到他讲话,会倍感鼓舞,带给很多人力量,我想着不光是他演技足够出众,还是因为他走过的路让更多人相信努力值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