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霸凌的孩子「被霸凌对孩子影响有多大这部剧直击校园灰色地带」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8更新:2023-04-18 01:36:05

近期,校园欺凌的话题

再次进入网友的视线

孩子的成长路上

危险总是防不胜防

家长更是处处提心吊胆

今年,网络上有一部大火的电视剧——《猎罪图鉴》,其中有一个案例直击校园的灰色地带,讲述了学生在经历校园欺凌的悲惨经历。

故事从北江七中的操场上挖出一具白骨说起,经过刑警队调查,揭开主角任晓玄受校园霸凌的陈旧伤疤。

在剧中,任晓玄是一个喜欢画画且性格孤僻的女生,在一次绘画过程中,任晓玄的美术老师趁着教室只有她一人,就对其进行性骚扰,此时一位长相秀气的同学——瞿蓝心的出现,拯救了差点惨遭美术老师魔爪的任晓玄。

瞿蓝心和晓玄一样,都是内向孤独的孩子,两个没有朋友的人成为了朋友,两人的命运渐渐有了交集。在晓玄的心中,瞿蓝心就是她灰暗的生命中唯一的光亮,然而在晓玄即将转学的时候,她们相约一见。

在榕树下,瞿蓝心穿了一条裙子赴约,但一直把蓝心当成男孩子爱慕的晓玄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于是在榕树下用美工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案件持续调查中,警方很快锁定了另一个嫌疑人——田林,带头霸凌晓玄的男生。而田林霸凌晓玄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嫉妒。他原本以为晓玄喜欢自己,但是在偷看了晓玄的日记后,发现晓玄喜欢的不是自己,于是开始对晓玄进行霸凌。

警察给嫌疑人念任晓玄生前写的日记

什么是校园霸凌?

很多人可能认为校园霸凌仅仅是身体伤害的相关暴力行为,但如今,校园欺凌的范围已经扩展到精神层面的欺凌行为,包括曝光别人隐私,起绰号,存在语言侮辱性的暴力行为(辱骂、威胁、嘲笑等行为)。

2019 年 5 月,根据我国最新发布的《校园欺凌暴力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对校园欺凌暴力行为进行了比较权威的解读和释义: 校园欺凌行为指的是发生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行为,肇事者有意以肢体、语言或者网络等方式方法对学生施加欺辱,从而给他们造成人身或心理伤害的行为。

在剧中,田林偷看晓玄的日记,并将其公布与众,在其他同学中进行传阅、嘲笑,在晓玄的课本上夹杂死鸟对其进行恐吓等行为,虽然没有给晓玄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但是却给晓玄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仍属于校园霸凌的范畴。

实施校园霸凌的原因

1、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阶段,其三观仍在塑造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诱因影响,通过校园欺凌宣泄情绪。

2、心理障碍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导致其性格特点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任性、缺乏责任感与包容心等心理问题。

3、家庭环境

家长的日常冲突容易给孩子在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情感上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孩子容易模仿家长在家庭中的暴力言语或行为。

4、社会环境

外界环境也是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网络游戏、电影、动漫中,会出现一些暴力情节与画面,这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初中生的心理认知。

抵抗校园欺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但家长也可以对孩子多上心,对孩子受霸凌早有预防。

在剧中,晓玄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再婚并生了一个儿子。在母亲的口中晓玄是一个“不好相处的孩子”。

而晓玄在学校的种种遭遇,孩子形成孤僻性格,“不好相处”的原因,即使在女儿逝世多年,母亲都是一无所知,直到案件再次调查,母亲才发现了女儿的日记本以及女儿的一切遭遇。

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多加上心,尽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积极解决,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

2、孩子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3、如厕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

4、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

5、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

6、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

7、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来替换被盗的钱或物。

8、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

9、携带或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去学校,并且表现出“受害者”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

10、失眠、噩梦、尿床等。

面对校园霸凌,家长与孩子积极面对才能共同抵抗校园欺凌。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孩子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叫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地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即使找老师解决。

5、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地创伤。

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受害者家长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

2、确认学校是否对施暴行为有所处置且学校对学生的管教和注意是适当的。

3、如果事情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

4、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助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让孩子掌握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施暴者是校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施暴者家长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绝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5、避免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6、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抵制校园霸凌

守护孩子成长的光亮!

资料来源:

[1]彭莉.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2022(34):238-240.

[2]人民日报

南都校探(nanduxiaotan)出品

统筹:游曼妮 揭琪

撰稿:实习生 严冰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