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中国骊歌的极品之作「送别中国骊歌的极品之作」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75更新:2023-04-18 04:51:00

《送别》——中国骊歌的极品之作

今天的钢琴入门谈,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首边弹边唱版的《送别》。

《送别》是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唱,深受大众的喜爱。《送别》的原始曲调是十九世纪美国作曲家J·P·奥德威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填词。

离情别绪,是最能触动中国人心弦的情感。《送别》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词浅意深却哀而不伤,是古今骊歌当中的极品之作。

《送别》一方面借鉴了西洋音乐的成就,另一方面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尤其在歌词创作方面,《送别》的歌词有古典诗词的风雅气韵,类似中国古诗词中的长短句,通过运用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象,将人间的离别之情寓于其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辞隽永,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整首歌的歌词与优美的曲调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新填词的再创作歌曲。一曲意蕴独特、意境优美、平白易懂的《送别》,用心倾听,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的,或许不仅仅有作别友人的不舍离情,更有从心底涌出的对人生前路的迷茫和惆怅之意,这种心灵的契合,才是《送别》从民国传唱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奥秘吧。

1983年吴贻弓导演的电影《城南旧事》将《送别》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借景抒情的歌曲内容与影片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深相契合,对电影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随着影片在国内外的上映,《送别》的传播更为广泛,成为随口传唱的大众经典。

弹奏小贴士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首尾呼应,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关于《送别》的话题01——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效法欧美,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逐渐普及,中国现代教育也由此发轫。当时把这类新式学校叫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谓学堂乐歌,就是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里,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美,由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也叫选曲填词。我们也可以把学堂乐歌理解成清末民初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

02——“悲欣交集”李叔同

李叔同(弘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被尊为弘一大师的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本人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造诣和成就。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西方乐理、话剧等引入国内,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绚丽华彩的高光时刻,也有归于平淡之后的静修笃行。剃度出家的李叔同(弘一),最终成为了世人敬仰的一代佛教宗师。其实,世人可以敬仰于大师的成就,却未必能够明白大师的内心,1942年,他在圆寂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悲欣交集。当是他对自己一生恰如其分的诠释。

如果你喜欢钢琴,却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学习,请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让我们一起走近钢琴,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