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当代画家「除了埃利亚松北欧还有哪些著名的当代艺术家」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18更新:2023-04-18 10:08:57

志慧

Tori Wrånes,Troll Atlantic 2015,Aurora

提起北欧,这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美轮美奂的海岸风景、无处不在的绿色能源、高福利的国家政策、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大气优雅的极简设计……其实,北欧政府也相当支持艺术的发展。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和冰岛,有很多人在自由地追求着艺术。

不过,北欧在艺术界的存在感并不强。在历史上,只出过一个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那就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从小体弱多病,加上童年就相继失去亲人,蒙克的艺术敏感而悲观。其名作《呐喊》,如同鲁迅的那本同名小说集一样,表达着作者因现实世界的压抑而发出的痛苦呼喊。他的艺术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起到了重大影响。

Edvard Munch,Workers Returning Home, 1913-15

如今,谈到北欧的艺术家,风头正劲的非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莫属了。埃利亚松1967年出生于丹麦,父亲是冰岛人,母亲是丹麦人。他以创作装置作品为主,尤擅使用灯光制造沉浸式效果。埃利亚松在中国的名气并不小。近四年来,他在中国已经举行了三场大型个展,分别为2015年广州维他命空间的《我们始终形神一体》,2016年上海龙美术馆的《无相万象》和2018年北京红砖美术馆的《道隐无名》。这些展览均受到不俗的评价,参观人数也非常可观。

Olafur Eliasson,The Weather Project,2003

Tate Modern, London

但是除了埃利亚松之外,中国民众对北欧的当代艺术就知之甚少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北欧还有哪些其他著名的当代艺术家。

妮娜·贝尔

Nina Beier

丹麦

Nina Beier,Heavy Hand Installation View, Standard , Oslo, 2013

Photo:艺术家官网

Nina Beier,Solo show Installation View, David Roberts Art Foundation, London, 2014

Photo:艺术家官网

Nina Beier,Allegory of Charity,2015

Photo:艺术家官网

妮娜·贝尔1975年出生于丹麦奥尔胡斯,目前生活、工作于柏林和纽约。

贝尔大部分的作品主题都有关历史,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呈现来接近历史。她的兴趣从流行文化,比如动画片,到“高雅”艺术,比如当代舞等。她的创作方式以雕塑、摄影、装置和表演为主。

在创作装置作品时,贝尔常常将寻常物品,如酒杯、瓷器,置入非寻常的背景之中,从而让观众重新思考物品的社会历史意义。这些作品往往由体量较小的诸多部分组成,置于展厅时,形成一种松散的连结。这些作品常常是颜色寡淡的“北欧色”,并不给人极强的冲击力和压迫感——不过,艺术家对寻常物品意义的再发现,已经潜藏于作品之中了。

贾尼·汉宁

Jani Hänninen

芬兰

Jani Hänninen,Act Like A Criminal,2009

Photo:互联网

Jani Hänninen,Full Circle, 2010

Photo:互联网

Jani Hänninen,Untitled, 2016

Photo:互联网

贾尼·汉宁1974年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毕业于芬兰美术学院。

汉宁最初是一位街头涂鸦艺术家。因此,尽管他的作品已经从户外走向画廊,从墙壁走向架上,从快速完成走向深思熟虑,但画面中那种即时性和激情迸发的感觉却并未改变。骷髅、武器、符号、卡通人物……都彰显着大众流行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关注。

商店扒手

Shoplifter

冰岛

Shoplifter,Nervescape V, 2016

Photo:艺术家官网

Shoplifter,Nervescape VII, 2017

Photo:艺术家官网

Shoplifter,Nervelings, 2018

Photo:艺术家官网

艺术家Hrafnhildur Arnardottir 1969年出生于冰岛,现主要在纽约活动。一直以来,她都以Shoplifter(商店扒手)的名字在艺术界行走江湖。2019年,她将代表冰岛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

Shoplifter作品的最显著之处在于,它们常常是用毛发组成的。艺术家声称,自从小时候看到祖母将长长的头发剪掉,并将之藏进抽屉里时,她便爱上了头发。在其创作生涯的早期,她常用摄影蒙太奇表现交织的辫子图案。而假如现在去参观她的工作室,你会发现,到处都是荧光色的毛发(真毛发或者人工合成毛发),仿佛进入一个加工厂一般。在展览场地,它们被织在一起,变成雕塑和装置,像藤蔓、细菌或者外生物一样,爬满整个空间。

托里·维罗纳斯

Tori Wrånes

挪威

Tori Wrånes, Hot Pocket. Tenniscat, 2015.

JHOEKO

Tori Wrånes, Your Next Vacation is Calling, 2014

Photo: Monika Lyko

Tori Wrånes, The Eccentrics Performance, 2016

Photo: Joanne O’Connor

托里·维罗纳斯1978年出生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既是歌手,又是艺术家,两种身份的不断转换,使得她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个独特存在。

到目前为止,维罗纳斯的艺术几乎都是围绕着北欧神话故事中的巨魔(Troll)来创作的。她常常使用服装和道具,装扮成巨魔的样子,来进行行为艺术表演;又或者,以巨魔为主题,将展览空间打造成一个惊奇怪异的奇幻场地。在2017年奥斯陆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个展“热口袋”(Hot Pocket)上,维罗纳斯用影片、摄影、雕塑等方式,表现了这个神秘生物在不同背景下的状态。

汉娜·林登

Hanna Liden

瑞典

Hanna Liden,Self-Portrait with Rat, 2010

Photo: Artsy

Hanna Liden,Blown Out Candles (Yellow), 2010

Photo: Salon 94

Hanna Liden,Fang Life (Gum), 2010

Photo: Salon 94

汉娜·林登1976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她主要以摄影师的身份活动。

林登首次引起关注是在2005年。她拍摄了一系列蒙面的青年人,他们在瑞典的乡村田野间如同鬼魂般游荡。这让人想起某些巫术和宗教仪式,又或者北欧的恐怖电影。近年来,她的拍摄主要在工作室进行,拍摄对象主要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主。和早期作品一样,画面通常有一种黑暗的意味。

埃亚-丽萨·阿提拉

Eija-Liisa Ahtila

芬兰

Eija-Liisa Ahtila, Potentiality for Love - Mahdollinen Rakkaus, 2018

Moving image sculpture in 4 silent parts

Photo: Artsy

Eija-Liisa Ahtila, Studies on the Ecology of Drama,2014 | 25 min 40 sec

Photo: 艺术家官网

Eija-Liisa Ahtila, The Annunciation,2010

Photo: 艺术家官网

埃亚-丽萨·阿提拉1959年出生于芬兰海门林纳。她的录像装置多为叙事实验,涵盖了众多领域。基督肖像、芬兰南部的风景、杂技演员、黑猩猩……这些都出现在她的录像之中。

阿提拉的早期作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冲突,例如青少年性行为、家庭关系、精神崩溃和死亡等内容。近期作品则更为关注基本而深刻的艺术议题,如殖民主义、信仰和后现代主义等。阿提拉的录像作品常常是多屏播放,展示故事不同的叙事视角。这种表达方式有意地淹没观众的感官,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影响。

塔尔·R

Tal R

丹麦

Tal R,svensk softice, 2017

Photo: Artsy

Tal R,Paris Chic, 2017

Photo: Artsy

Tal R, The Japan, 2009

Photo: Victoria Miro

塔尔·R 1967年出生于以色列,现工作、生活于丹麦哥本哈根。他的母亲是丹麦人,父亲是捷克斯洛伐克犹太人,犹太清洗运动的幸存者。在上学时,其身份让他无法融入周围同学的环境,绘画则成为他逃离生活的出口。而塔尔也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界外者,一个夹在艺术景观和真实世界的边缘人。

塔尔身份的二元性在其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这些作品常常是既欢快又邪恶的:饱和明艳的颜色常常被阴影衬托;热闹的街头场景常常也是令人无所适从的迷宫。其作品受到表现主义、野兽派和象征主义的影响。

雅恩·梅尔加德

Bjarne Melgaard

挪威

Bjarne Melgaard, Untitled

Photo: Artsy

Bjarne Melgaard, Untitled, 2016

Photo: Artsy

Bjarne Melgaard, Untitled

Photo: Artsy

雅恩·梅尔加德1967年出生于悉尼,随后在挪威的奥斯陆长大,现主要生活、工作于纽约。

自其艺术家生涯伊始,作品就具有非常强的颠覆性,常常探讨性虐、重金属音乐等话题。如今,他主要以创作表现性绘画为主,画面中常常包含文字。这些作品画面松散、幽默、颜色丰富,尽管依旧探讨性、毒品、欲望,但却包含着很多赎罪、忏悔的内容。

艾吉尔·萨比杨森

Egill Sæbjörnsson

冰岛

Egill Sæbjörnsson, The Mind III, 2009

Egill Sæbjörnsson, Original Handbags, 2008

Egill Sæbjörnsson, Out of Shoes Humans Grow, 2014

艾吉尔·萨比杨森生于1973年,现生活、工作于柏林和雷克雅未克。他的艺术创作极具实验性,常常将音乐、雕塑、视频投影、动画以及他自己的行为表演结合在一起(他可能扮演小丑、演说家、演员、音乐家、歌手……),从而创造一个虚构的故事。

从1999年开始,萨比杨森开始用他的绘画来制作动画MV,并逐渐将各种元素加入MV当中,各种事物的奇妙组合,成为他关注的重点。戏剧化、诗意、幽默——北欧的空灵幻想在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萨比杨森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件如塑料水桶、墙、石头、包包等,把观众带到了一个现实和想象相碰撞的奇想世界。

马马·安德森

Mamma Andersson

瑞典

Mamma Andersson, About a girl, 2005

Courtesy of Magnus Karlsson, Stockholm

Mamma Andersson, Touched by Gods, 2002

Courtesy of Magnus Karlsson, Stockholm

Mamma Andersson, Stairway to the Stars, 2002

Moderna Museet

马马·安德森1962年出生于近北极圈的吕勒奥,其夫也是一名艺术家。

安德森的画作多表现家庭内部、风景和风俗画场景,超然而浪漫的氛围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她的木质版画常常让人想起蒙克的创作。她曾说:“我的风格延续了北欧绘画的传统:风景、内部、关系,以及戏剧化场景。我受戏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她常常在作品中添加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其整体构图的一部分。比如,在《通向星星的阶梯》(Stairway to the Stars)中,黑色的天空中出现了马奈、霍普、莫奈、高更和多伊格的绘画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