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频频被点名肿瘤筛查这些知识你不可不知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45更新:2023-04-19 04:51:12

今年全国两会上,“肿瘤筛查”成为热点话题,多名代表、委员呼吁将肿瘤早筛纳入医保,加强肿瘤早筛工作。

我们现在碰到的大多数是晚期患者,希望能加大肿瘤早期筛查的力度,这样病人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于金明

全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然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适龄人群胃癌筛查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李兆申

如果将肺癌的早期筛查纳入医保,就有希望将肺癌“扼杀”在早期。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

把提高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规范诊疗率及5年生存率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

王贵齐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患了恶性肿瘤而不自知,一被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2021年2月,仅一个月内,就有两位知名艺人因为肝癌(肝脏恶性肿瘤)离开人世。

一位是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欢乐的“达叔”吴孟达,另一位谱写多部电影主题曲的赵英俊。

他们的离世令众人惋惜不已,同时再次向大家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做好肿瘤筛查至关重要!

被称为“健康第一杀手”的癌症,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噩梦。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全球平均每天超过5万人被确诊患癌,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3个确诊。数字的蹿升加剧了人们对癌症这类高致死率疾病的恐惧,也让肿瘤早期筛查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

肿瘤早期筛查有多重要?哪类人群需要筛查?小编都帮你整理好了!

   癌症筛查是防控癌症的有效策略

肿瘤筛查和早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四大癌症防控策略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因此,医学界格外看重肿瘤早期筛查。

   部分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 易被忽视

不同的肿瘤症状不同,有些早期不易发觉。

例如,肺癌、肝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对人体的生活和寿命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务必要做好这四种癌症的筛查,越早发现恶性肿瘤组织,越有利于增加患者存活机会。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于金明称,如果早期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再花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补救。

   早期发现恶性肿瘤能减轻经济负担

虽然目前癌症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希望,但与此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无数家庭“因癌致贫”。

而对于这些困境,如果能够做好肿瘤早期筛查,就有很大一部分能够避免。很多早期癌症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即可达到“治愈”,省去了后续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高额的治疗费用。

“癌症离我还远”“体检根本查不出癌症”“查出癌症也治不好,所以没必要筛查”……

即使认识到了肿瘤筛查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人存有侥幸心理,对肿瘤筛查技术了解有限,甚至将肿瘤筛查和常规体检混为一谈。

对此,有专家表示,肿瘤筛查是重点针对高发癌症的更专业的检查。虽然少数的早期癌症可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端倪,但也需要配合肿瘤筛查项目才能确诊。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癌症防治信息,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例如,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肿瘤筛查体检,哪些人群要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有讲究的,这也正是其与一般健康体检的根本区别所在。

具体需要做哪些筛查项目?小编为你整理了8种常见肿瘤筛查项目,赶快记笔记!↓

1、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

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

专家建议:

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2、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乳腺钼靶

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的,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现在的大医院里都不用这个方法做检测。

专家建议: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3、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 B超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专家建议:

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4、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检查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专家建议: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5、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用TCT

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

专家建议:

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6、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

专家指出,腹部彩超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7、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检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专家建议:

推荐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8、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专家建议:

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下滑查看全文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建立包括运动、饮食、作息

心理、体检等在内的

健康生活方式

才能把患癌风险降到最低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张庆

策划丨何肖南

编辑丨杨晓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