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仙侠剧「30年前我们有部cult仙侠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52更新:2023-04-19 21:24:08

欢迎来到“国产cult”专题

暑期来了,每日三问已开启:

电影什么时候上?暑期档不好吗?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等乌尔善[封神三部曲]上映的影迷们,等的心焦焦、小脸黄,半天连妲己正脸儿还没见着呢。

真是捂得够严实的。

不过,在等大片到来之前,暑假不妨重温这部童年回(阴)忆(影)电视剧版《封神榜》啊。

傅艺伟版的妲己、蓝天野版的姜子牙。

因为太深入人心了,后来再拍了多少版都觉着角色有...违和感。

况且,暑期酷热,老剧新看,清凉一夏(吓)。

清凉其一。

看剧里男男女女们晃着大腿、袒胸露背,踏一双长及小腿肚的凉鞋,时不时在荷叶浴场,贪欢一晌。

清凉其二。

1990版《封神榜》以一种粗糙的现实主义美学,还原了人类早前对酷刑的热爱。堪称一部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类酷刑大赏。

于是,说童年回忆太美好,说童年阴影太慎重。

《封神榜》大概是我们这代人心里的“童年疑问”。

怎......怎么就搞出了这种不伦不类、奇葩混搭的邪典cult美学?

谜之混搭

关于“童年疑问”之一,便是本剧的服装风格。

现在仍然能看到有人在讨论:

这版《封神榜》是什么服装风格啊?我一直觉得很仙呢。就连纣王都穿的挺希腊仙女的。

有人表示认同:是古希腊风。

有人表示:NO!明明是圣斗士风。

还有人一本正经“科普”:是考证过的风格。商周奴隶社会穿戴就这样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说,《封神榜》是一部什么电视剧呢?

神话剧。

还是八、九十年代国产神话剧代表作花开两朵中的一只,一朵艳色奇葩。

另一朵,则是更著名的86版《西游记》。

当年《封神榜》项目的启动,绝对和《西游记》获得的巨大成功分不开关系。

中央电视台六年磨一剑,用一部《西游记》彻底引爆了观众对神话剧的热情。

上海电视台眼红啊,咱也要拍啊。那用啥来打擂台呢?——

神魔小说两座高峰中的另一座:《封神演义》。

但是吧。

如果说央视《西游记》代表了神话剧古典、正统之美;那上海电视台《封神榜》则代表了剑走偏锋、前卫诡异之邪典美。

何以见得?

1989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正是《封神榜》正式开机的日子。

不少记者受到邀请,前往片场参观报道。

可据这些人回忆,当天,就算自诩最是见多识广之人,也被这剧的美学风格惊(更可能是惊吓)到了。

这是什么地方?气度非凡的商纣王大殿混搭了中式和希腊风格。

四周高大的立柱是古希腊风味的,但大殿的那一排排青铜巨兽又纯粹中式的;

角色们更是奇奇怪怪,衣服艳色又轻薄,各个装扮得似人似仙,又非人非仙;

这剧大概是《太子妃升职记》服装美学鼻祖

两旁侍卫们身材魁伟,但各个袒胸露腿,更手持从未见过的兵器......

整个剧组,仿佛都是从外星球上穿越来的。

愚人节特供深井冰吗?(×)

其实,这风格不仅惊吓了记者们,就连出演本剧的演员们,也接受得有些困难。

饰演姜子牙的老演员、有“东方甘道夫”之称的蓝天野,就曾在采访里一脸不忍回忆:

对,就是那个刚刚获得“七一勋章”的老艺术家蓝天野

“我一进门看那满排服装,挂得那叫五颜六色呀。还有那些饰品,都是塑料做的,花里胡哨。”

达咩!!!

很多人说,这都得怪香港那边的制作团队。

上海电视台拍《封神榜》,野心整很大。

大多数台前演员和幕后人员,都来自各个制片厂和人艺等老牌机构。导演是著名电视剧女导演郭信玲。

还请来了香港演员和制作团队,来协助拍摄。

这片的超现实、后现代服装与置景,便来自香港那边的设计师。

咱也说不好。是香港设计师对商周历史和服装缺乏考据,还是故意要整个大新闻。

总之,设计师们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杂糅了中国古典美学、古希腊风、日漫风、80年代迪斯科和时装美学。

圣斗士风头套、超级赛亚人风雷震子

80年代健美迪斯科美学+20年代流苏风

制造了一代人的“童年疑问”。

以及后来回忆起来,竟然觉得相当另类、有点上头的服装美学。

可能,这服装、这剧还是一部分人的性启蒙。

毕竟,那......那白花花的肉体,在你眼前晃啊晃。

女人穿着露背纱裙、花朵缀接比基尼、时尚豹纹小短裙,勾人;男人裸着胳膊胸肌小肚腩,还有行走的腿毛,招摇。

妲己和纣王,不是在古罗马浴场风的商周浴场边泡温泉、边打情骂俏;

就是歪倚在床,看美少年、少女们的双人“裸体”健美舞,对视羞涩一笑。

于是,难怪有人发出了此般感慨:以为在看[罗马帝国艳情史]!

咳咳、可不是嘛。

就连本剧中的香港演员汤镇宗(饰演伯邑考),也曾震惊盖章表示:比港剧还会玩。

不过,你的记忆也可能骗了人。

以前只记得香艳无边,让人脸红心跳。

长大重温才发现,本剧最大耻度亲密戏也不过是妲己和纣王脸颊上的轻轻一吻。

可见,拍戏的暧昧与性感度,与亲密戏尺度干系并不大。

清凉的服装风格、后现代的置景,以及不同时空美学的混搭时尚。

除了香港团队,也与本剧女导演郭信玲的理念有关。

从一开始,她就没想“复制”《西游记》,反而对它完成了一次“反叛”。

“我不要那些别人司空见惯的老一套的陈旧的东西出现。”

“三千年前纣王、妲己 、姜子牙,那么多仙人道长妖魔鬼怪,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兵器什么、坐骑什么、谁也不曾见过。

我要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古朴粗狂的风格,创造一种原始纯真的美.......”

可以说,正是郭信玲以超前的朋克理念,才搞出了这版邪典《封神榜》。

邪典cult

朋友,听过炮烙之刑吗?

知道虿(chài)盆之刑吗?

晓得酒池肉林吗?

......

现在想来,《封神榜》这是一部真·神仙恐怖片,真·人类酷刑奇观大赏。

是的,三千年前,酷刑的盛世。酷刑,反人类、反文明的,却也算是某种延续生命痛苦的“艺术”。

《封神演义》是神魔文。神魔的另一面,便是人间的惨烈,以人间酷刑作为代表。

这版《封神榜》粗糙。尤以五毛特效闻名。

封神封出“星战”的赶脚;

妖魔现身如跳迪斯科;

变身如天雷版日漫真人版;

还有镭射眼魂灵附身;

五彩斑斓彩虹线大发功。

一看就是穷困的神魔剧,颇得特摄片精髓。

但也粗糙得如此有想象力。以及。

后来,再没在别的版本里见过如此原生态、超现实的酷刑奇观了。

比如,比干挖心。

比干挖心这段,多少年都忘不了的。不是那颗被剜出来肉感跳动、红彤彤的赤忱心。

更是剜出了心,还能裹紧衣袍上路,却路遇卖菜农妇。

一句“菜无心可活,人无心怎能活”的对话之后,比干终于喷血倒地而亡。

太。奇。观。了。

我小时候都看了些啥???

被荼毒过的孩子们长大了也都记得这阴影

除了挖心死,《封神榜》毫不意外的简直是各类死法大全。

梅伯受炮烙之刑,从肉身到骷髅,也不过短短几秒,太瘆人了。

伯邑考受醢(hǎi)刑,被锻为肉饼,给他爹吃下去了。

吃完了还要托梦,青面白眼,七窍流血,再吓一遍。

唉。

姜王后被挖了一只眼和炮烙了双手,挨不住死去。

她的侍女还要受虿盆刑,也就是被扔蛇坑、导致万虫残身而死。

这版吧。就连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都割得如此纯天然而惊心动魄。

就。很痛。

怎么能这么粗糙,又如此精细呢。

还有梦。各种梦。

鬼片拍法,阴间打光,鬼气森森,电子颤音叫魂。

诡异清奇,Cult神剧。

先看了这版,再看别的版本,果然都觉太清汤寡水了点。

也确实相信了,本剧完成了导演所说“扑朔迷离、古朴粗狂之美”。

或说,“一种原始纯真的美”。

而一个常被忽略的幕后事实是,创造86版《西游记》和90版《封神榜》的,都是女导演。

两位女导演,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两条美学路子。

和杨洁导演拍摄《西游记》花了六年时间不同,郭信玲只有一年时间去完成拍摄。

于是,反传统的剑走偏锋,几乎也成为条件所限下的必然选择。

郭信玲甚至做好了播出被骂的准备。

当年播出之后,也的确毁誉参半。但时间过去,什么都会过时。

只有剧版创造的角色们永垂不朽。

狐媚清纯苏妲己,仙风道骨姜子牙,忠臣义士黄飞虎......他们早被铭刻在了国剧史上。

还有朋克邪典美学的进击。

以小博大,不走寻常路。

既是八、九十年代怪奇文化氛围下的产物,也是影视人们自我放飞从而诞生的脑洞杰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