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焚烧教皇令「德意志最强神父路德火烧教皇令与教廷斗争」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9更新:2023-04-20 14:42:53

rrrrr r r r/**/r rrrr 第三章 风起云涌——宗教改革的震荡rr

伴随着帝国的衰落,天主教会加紧了对德意志地区的掠夺,引发了新兴阶层的不满,从而导致了震撼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运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1517年为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而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成为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

rr

伴随着帝国的衰落,天主教会加紧了对德意志地区的掠夺,引发了新兴阶层的不满,从而导致了震撼西方世界的宗教改革运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1517年为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而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成为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承认世俗生活的正当性,要求摆脱传统宗教束缚,同时反对教廷干涉德意志政治。新教势力同教廷展开坚决斗争。宗教改革虽有助于清除腐败教会的罪恶,却也撕裂了德意志社会。宗教改革家托马斯·闵采尔,提出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宗教改革观点,在1524—1526年的德意志农民战争中,领导了缪尔豪森的革命政权。十七世纪前期,在宗教纷争的外衣下,德意志又陷入了三十年的战争,新教阵营与天主教阵营两军对垒,并且其中一方勾结外敌进入德意志,破坏极大。农民战争与宗教纷争震撼着德国大地,一片乱象中,容克地主支撑的普鲁士王国逐渐兴起,成为未来德国统一的推动力量。

rr 第一节 赎罪券风波:宗教改革之缘起rr

中世纪晚期,罗马教廷的腐败日益加剧。从教皇到各级教士,无不巧立名目,榨取民财。他们以圣物的名义骗人,拿出一根鸟的羽毛,说是天使米迦勒的翼羽,或者随便找些干草放在小匣子里,说这些干草来自耶稣诞生的马槽。教士们胡扯说抚摸这些圣物就可以治愈疾病,骗取人民钱财。大发横财的同时,教士们却声称《圣经》禁止他们缴纳赋税,教产只向罗马纳税,世俗政权碰不得半分,借此逃避任何经济负担。

rr

教会高层的生活穷奢极欲,丑闻不断。有不少高级教士甚至教皇都有私生子。教皇利奥十世每年收入高达40万到45万杜卡托金币,超过西欧所有君主。而他侄子结婚就用掉了30万杜卡托。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马丁·路德去罗马旅行后的感想是:“如果有地狱的话,那么罗马便是地狱。”意大利文学名著《十日谈》里有个黑色幽默,说一位天主教徒劝朋友信教,这位朋友跑到罗马考察,天主教徒以为他见到腐化的教会一定不愿皈依了,不料这位朋友反而决定入教,理由是教会这样黑暗还没有灭亡,一定有真神庇佑。

rr

受教会危害最深的地区就是德意志。由于政治上不统一,教廷在德意志的势力特别大。15世纪末,几乎每一个小村子都有教会。科隆有11个大教堂和22个修道院,每天做弥撒1000多次。小城布伦瑞克也有15个教堂、20多个礼拜堂和5个修道院。德意志被当作“教皇的奶牛”,教皇拥有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每年搜刮的财富多达30万个古尔登金币。德皇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惊呼,教皇在德意志的收入比他高100倍。每位教区主教就职,都需要向罗马支付1.5万到2万古尔登的上任年贡,这笔钱无疑要转嫁在民众头上。迈因茨大主教制作礼服也要收税两万古尔登,由辖区分担。在政治上教会也有重要影响,教皇代表一度有权出席帝国议会,如果教皇代表不到,帝国议会就不能召开。揭露教会腐败、要求改革的进步人士,结局往往是上火刑架。人民诅咒僧侣说:“他们的权力是上帝给的,可是他们同上帝距离那么远,以致他们成了恶魔的雇佣兵,而撒旦成了他们的首领。”由此可见,不驱除教会势力,德意志就没有未来。

rr

教廷为了聚敛财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赎罪券”。教廷向信徒推销赎罪券,宣称教皇掌管的功库里有基督、圣母和圣徒的无量功德,只要购买,就能减轻在地狱里的刑罚。教士们宣传说,买券的钱投入钱柜当啷作响,买主灵魂即可升上天堂。1517年,为了重修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再次掀起赎罪券的出售高潮。教皇派遣数百名教士前往各地兜售赎罪券,宣称它不仅可以赎过去的、逝者的罪,也可以赎未来的、自己的罪。这种生意受到整个欧洲的鄙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清赎罪券的本质,这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索。

rr

rr

教会兜售赎...

rr

1517年10月31日,威滕伯格宫廷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一篇雄文:《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文章公然质疑,既然教皇已经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那他为何不自己出钱修建教堂,而要出售赎罪券。文章提出,教皇出售赎罪券违背基督教原理。“当金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欲和贪心!”文中还说,真诚的基督徒只要忏悔,即使没有赎罪券也能得救。这篇文章效果惊人,在一个月内传遍了基督教世界,导致赎罪券迅速滞销,教廷和各级“承包商”收入锐减。教廷找到了这个给赎罪券写“差评”的家伙——马丁·路德。威滕伯格大学神学教授路德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九十五条论纲》。

rr

路德出身于富裕的平民家庭,父亲拥有8个矿井。但他的童年似乎很不幸福,由于家教严格,曾经因为偷了个果子被妈妈打到流血。7岁时他上了学,当时的学校流行体罚,路德有一个上午挨了15次打。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差不多就是地狱了。十几岁时,路德进入爱尔福特大学攻读法律。他成为教士的契机十分灵异,据说某天上学路上,突然一道闪电打在路德身边,差点把他劈死。路德在惊恐中大喊:“圣安娜(圣母玛丽亚的母亲,耶稣的“外婆”)保佑,我愿成为一个修士。”就这样,他顿悟到上帝的能量,进入修道院去拯救自己的灵魂了。在修道院里,路德虔诚地苦修,按时祈祷、斋戒、念经,有时还要抽自己一顿鞭子。他亲身体验了修道生活的痛苦,经过多年潜心隐修和研习,终于发展出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宗教学说。

rr

rr

马丁·路德肖像

rr

路德特地挑在万圣节前夜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很快就被大众关注了。他此前还给迈因茨大主教快递了一份。这位大主教靠贿选上位,希望靠发售赎罪券来弥补,引发了路德的反抗,人们争相传抄,斯特拉斯堡的市民家家户户都在大门贴上《九十五条论纲》。路德的“异端邪说”自然被教会痛恨,宗教法庭叫嚣要烧死路德。罗马教廷决心认真对待路德的发难。1519年7月,红衣主教约翰·埃克同路德在莱比锡公开辩论。根据旁观者描述,埃克气势汹汹,身材高大,在辩论中强词夺理;路德呢,也许是苦修时间太长,身体瘦弱得几乎能数出骨头,但他镇定自若,旁征博引。他手持一束鲜花,时而看看、闻闻,颇有佛祖拈花之态。辩论的核心是教皇权问题。路德在辩论中公开说,教皇的权力并非神授。只有耶稣自己奠定了基督教会基础,这意味着不从属于教皇仍然可以得救,而且教会也不一定是永远正确的。路德大义凛然地表示,就算没有别人支持,他也要一人对抗到底,真乃“虽千万人吾往矣”。但是,路德顺应历史潮流的英勇举动,怎么会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呢?这次辩论会上,有200名学生戴着头盔、手持长戟,武装保护路德。他的追随者热情地称他是“天使的化身”“神学家中的凤凰”“基督教世界之花”。路德的著作一版再版,从1517年到1520年,销售了30多万册。

rr

莱比锡辩论以后,路德与教廷的决裂已经成为定局。路德抓紧时间又创作了不少小册子,完善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路德的宗教观点核心是“因信称义”。据说他有一天看《圣经》,读到“义人必因信得生”时恍然大悟,领悟到信徒实现救赎的关键不在积善行德,而在于内心对上帝的信仰。所谓善功,不是给教会捐钱做功德,而是根据信仰采取行动。它不仅包括祈祷、斋戒和施舍,经商、交往、吃喝、睡觉,凡是有益的事情均为善功。路德引用《圣经》论证,吃饭喝酒、把衣服整理干净、头上擦油、和爱妻快活度日都是善功。相反,如果斋戒伤害了身体,就不应该勉强。所以根据他的新理论,好好生活就是虔信上帝,不需要搞那么多宗教仪式,这就从根本上抹消了教廷存在的意义。路德又提出,基督徒拥有同样的洗礼、福音、信仰,因此除了职务不同,没有等级差别:“凡经过施洗的人,都可以自豪地说,他已是一个被授予圣职的神甫、主教和教皇。”根据路德的观点,善功是平等的、不需要教会引导的。反映到现实中,就是说教会不再是沟通人神的唯一纽带,大家有《圣经》就够了,不用供养教皇。路德进而提出减少或取消弥撒,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两项的观点。

rr

路德还特别提出允许教士结婚。他本人与一位非常爱他的年轻女性结为连理。路德的妻子本是一位修女,路德帮助她从修道院逃出。1525年两人结婚,当时路德已经年过40,而他的妻子只有26岁。他们十分恩爱,生育了六个孩子。在路德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教士没有妻子是多么危险》这类轻小说标题风的小册子,封面画还是两个僧侣结婚。不少受到鼓舞的教士离开修道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有的修道院不得不严加守卫,不然人就跑光了。

rr

路德公开反对教皇干预世俗政治和掠夺德意志。他痛骂罗马有“恐吓胁迫、生意交易、欺诈行骗、信口撒谎、偷摸盗窃、伤风败俗、腐化堕落和各种亵渎上帝”的行为,说教廷比异教徒土耳其人还坏。他要求:“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归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为此,路德提出,禁止向罗马缴纳上任年贡和其他一切收入,取消罗马任命德意志神职人员的权力,教权服从皇权,取消皇帝吻教皇的脚、为教皇拿缰绳等侮辱性规定。

rr

简而言之,路德是一位市民阶层出身的宗教改革家,他的思想体现出从天主教会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和人道主义原则,代表着市民阶级对廉价教会和民族教会的诉求。他创造的是一种新宗教,这种宗教以理性为基础,不排斥世俗的享受,承认世俗生活的正当性,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rr 第二节 火烧教皇令:路德与教廷的斗争rr

事已至此,教廷绝不会轻易放过路德。1520年6月,教皇下令谴责和焚毁路德的著作,并限路德在60天内改过自新,否则将他革出教门。但教皇没有料到,此刻德意志民族情绪空前高涨。教皇的使者发现,禁绝路德著作的训令遭到抵制。有的人把贴出的训令撕毁,有的人甚至指责使者假传圣旨。有人劝路德写信同教皇和解,路德倒是写了封信,可信里是这么说的:“请相信我从来没有攻击过您本人,虽然我承认讲过反对罗马教廷的话。您自己也不能否认,罗马教廷已经成为索多玛、格莫拉和巴比伦,照我看来已经不可救药了。……教皇的职位应当留给犹大和被主抛弃之流。罗马教廷的邪恶胜过土耳其人。它曾是通向天国之门,现在正是地狱的入口。”

rr

决裂时刻终于到来了。路德表示,教皇烧他的著作,那他也要烧教皇的书。1520年12月10日,路德在威滕伯格一个空广场上点燃了一堆干柴,当着几百名威滕伯格学生和市民的面,把教令集、谴责自己的教皇令还有红衣主教的书投入火中烧毁。他本来还想连教会经典、托马斯·阿基纳的《神学大全》一起烧,可惜没找着。路德解释说,这样做是符合《圣经》精神的,因为圣保罗就允许当众烧毁邪书。路德一边烧一边还念念有词:“正像你一心折磨上帝一样,让永恒之火也折磨你。”意思是我在代表上帝惩罚你!围观的学生为教皇令唱起了送葬曲。有人又用大车拉来了一大堆教廷人士的书,一并投入火堆。路德几天后总结说:“这样做非常必要,教皇制及其全部教义和可恶的东西都应当统统烧掉。”

rr

路德此举震撼了整个欧洲,区区一个普通修士竟敢公开烧毁教皇令,这在欧洲是破天荒的大事。罗马教廷震怒下正式将“异端分子路德”开除出教。路德的反应是:“真正的反基督者控制了罗马教廷,我认为他比任何土耳其人还糟糕。”他甚至给“未来的宗教会议”写了一份声明,根本不把现在的教会放在眼里。

rr

1521年,亲天主教的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帝国议会,准备对路德加以迫害,扼杀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勇敢地应召到会参加辩论。4月16日,在两千多名群众的簇拥下,路德进入了沃姆斯城。第二天,路德微笑地走进会场,这个普通修士站在了帝国皇帝面前。他的支持者呼喊着:“鼓起勇气,不要怕死;杀害一个躯体,生命仍然存在。”会场内座无虚席,有的人还只能站着。教廷代表、路德的老对手埃克,把路德的一大堆著作摆在桌子上,要他撤回并承认错误。当着皇帝和诸侯的面,路德说,如果有人能根据《圣经》指出他的错误,他第一个把那些书投入火中烧掉,除此以外他坚持不屈服,因为他不能违背良心行事,屈从于经常出错且互相矛盾的教皇和宗教会议。埃克大怒:“别说你的良心了,承认错误你就平安无事,你绝对无法证明任何一次宗教会议是错误的。”路德回了一句:“能证明。”现场有人大喊要烧死他。现场极度混乱,会议没法开下去了,皇帝宣布会议结束。路德高呼:“上帝会保佑我的!”

rr

rr

路德在沃姆斯会议上

rr

几天后,路德离开了沃姆斯。路德及其支持者离开后,皇帝和教会操纵议会发布“沃姆斯敕令”,宣布路德是一个“被砍下脱离上帝的枯枝,一个顽固不化的裂教者和公然的异端分子”。他的著作也遭到取缔。敕令还规定任何人都有权抓住路德送往罗马。有人谣传说,路德在归途上遇到五名骑士,他们一把抓起路德扬长而去,还有人说路德已经被教皇的密探刺死,尸体在一个矿坑里被找到。其实,是一些诸侯把路德保护了起来,让他隐居在爱森纳赫附近的瓦特堡。路德说:“我现在不受任何法律和暴君的约束,过的是真正基督徒的自由生活。”路德在隐居的地方,天天做两件事:喝着美味的葡萄酒,读着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圣经》。路德特别钟爱葡萄酒,据说他认为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还说:“谁若不爱美酒、女人和歌,他就终生是个傻瓜。”有时他也忏悔似的感慨:“我们德意志人的罪孽可以在葡萄酒囊中找到,称作‘豪饮’。”至于《圣经》,它的旧约部分原文是希伯来文写成的,新约部分是希腊语写成的。路德很重视这两种语言,把它们比作藏有圣灵宝剑的剑鞘、放着珍珠的匣子、盛着美酒的瓶子和囤积粮食的仓库。但为了打破神职人员对教义的垄断,路德组织将《圣经》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德语。路德从事这项工作十分严谨,有时为了翻译一个字,他们要研究几个星期,往往一天还翻译不到一行。随着路德翻译的《圣经》译本流行全国,德意志语言的统一也得到促进。

rr

路德的英勇斗争感染了德国人民,他深受群众爱戴。教皇特使回报说,全德国都在造反,十分之九的人的口号是“路德”,剩下十分之一没有直接支持路德,他们的口号是“罗马教廷该死!”路德的著作仍然畅销无阻。人们还抢购头上自带光环的路德像。讽刺教会的漫画和小书到处流行,有的漫画里,教皇、红衣主教和大主教被用铁链捆在马尾巴上拖着,有的漫画画了一群长着猪、牛、猫脑袋的教士。路德亲自设计了一册名叫《基督受难和反基督者》的书,配上插图,将耶稣和教皇加以对比:耶稣为门徒洗脚,教皇让人吻他的脚;耶稣给伤者治疗,教皇让人比武取乐;耶稣把钱商赶出圣殿,教皇把教堂变成买卖赎罪券的场所。人们非常喜欢这些小册子,他们给讨厌的教士起了各种外号,比如讨饭袋子、干酪猎犬、魔鬼喂养的肥猪等等。特使哀叹:“我对这样的人民失去了信心!”

rr

由于路德的巨大影响和广泛宣传,在沃姆斯会议之后,支持宗教改革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城邦对沃姆斯会议上的敕令进行抗议,宣布不受其约束。他们建立的改革教会因此得名“抗议宗”(Protestant),中文一般译为“新教”。路德宗、瑞士的加尔文宗还有英国国教,都是新教的重要宗派。大体上,北德意志诸侯更倾向于新教,而南方则比较保守。

rr

宗教改革是历史大势的产物。教皇代理人在给教皇的信里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是路德的后盾,觉醒的人们都自觉地同他站在一起。因此,路德作为一介普通教士却能“怒怼”教皇,把所有的天主教会反对派团结起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当时的诗人把路德比作一只夜莺,用自己的歌声宣告黑夜即将结束,清晨的阳光就要升起了。

rr

但是,路德在反对罗马教廷的同时,却号召人民服从政府、皇帝和贵族,哪怕他们多行不义也不能反抗。他担心:“假如我煽动叛乱,我带给德意志的会是一场大流血。”而觉醒的群众已经不甘心仅仅是抗议和辩论,他们要求解决更深远的社会问题,为此不惜流血牺牲。路德就这样又落到了群众后头。

rr 第三节 人间与天国:德国农民战争史rr

“上帝高居九重天,可怜农民苦无边。若非地主剥净皮,苦干许能混人间。耕田、播种、收割忙,惊看来了地方官。宣布老爷一道令:一切工作扔一边。立即套马上堡寨,那里有活要你干。运柴运草运粪便,一车接着一车装。农活未停犁在田,这和老爷何相干?农民如果有怨言,皮鞭猛抽脊骨断。”

rr

——十五世纪德国流行的民歌《魔网》

rr

路德宗的宗教合法性最终得到承认,新教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宗教改革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宗教革新,它逐渐发展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德意志尖锐的社会矛盾在宗教外衣下显露出来。1524—1526年的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最高潮。

rr

rr

中世纪欧洲农民的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不同的活儿干

rr

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人数最多、受苦最深的是农民阶级。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劳役和赋税,供养光吃饭不劳动的贵族和教士。当时一摩尔根土地价值2~3个弗罗林,而一件贵族的女装竟然价值9~10个弗罗林。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他们想尽办法压榨农民的血汗。农民如果不向地主交钱,非但不能种地、娶妻,连死亡都不行——要交继承税。有的地方农民晴天必须为领主劳动,雨天才能给自己干活。多数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四世纪上半叶起,饥荒和瘟疫笼罩着德意志大地。1348年开始的黑死病夺走了德意志近三分之一的人口。1502年,因为粮食歉收,广大德国农民纷纷吃草(非比喻)。人民中流传着怨气冲天的传单:“……我们穷人应当被驱逐去为他们刈草、晒草、耕地、播种亚麻、拔麻、梳麻、烘烤、洗濯、切断、纺织、采摘豌豆、拔胡萝卜和芦笋。上帝保佑,哪里曾听到过这样悲惨的事呢?他们敲骨吸髓地课征与掠夺穷人,而我们必须交付利息。”人们在背后议论贵族:“他们不仅享用了老百姓的羊毛和牛奶,而且也吸干了老百姓的血,最后还啃尽了骨头上的肉。”穷苦的汉斯们渴望取消捐税和什一税,渴望消灭压迫他们的贵族。他们等待着揭竿而起的机会。十六世纪初,“鞋会”“穷康拉德”等农民和平民密谋组织纷纷出现,当局残酷地进行镇压,将其首领五马分尸,但不满的暗流仍然在德意志涌动。

rr

宗教改革一通辩论,送来了农民急需的理论指导。福音书现在变成了军旗。人民不仅把新教教义理解为从教会的枷锁中解放,而且还理解为要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群众比路德走得更远了。这时候,青年教士托马斯·闵采尔脱颖而出。他学识渊博,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获得过神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还能为人治病。闵采尔真诚地鼓吹宗教改革思想,他与路德合作,在各地奔走宣传,路德还给他介绍了一个新教牧师的工作。但他的思想比路德更激进。他认为,反对教皇的权力和赎罪券只意味着改革了一半。他发展出充满革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和政治观点,依托早期基督教财产公有的精神,主张用暴力消灭旧教会、诸侯和贵族,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差别的人间天堂。这样伟大的理想至少超越同时代三个世纪,后来英国和法国的革命领袖、潘恩与卢梭等大思想家都继承和发展了闵采尔的部分思想。

rr

闵采尔带着内心如火的激情,用越来越激烈的语言布道。他宣讲的题目很明晰:为人民争取自由,为天国争得人间的统治。他的著作封面上印着带铁锤的闵采尔。他在讲坛上用雷霆般的词句轰击现存制度,当着萨克森选侯的面说,贵族是盘剥、偷盗、抢劫的祸首。闵采尔逐渐成了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思想领袖。同时他也被不少人记恨,受到迫害,他被许多城市驱逐出境,书籍被没收,为他印刷的工人被关进地牢。有的领主禁止臣民去闵采尔那里做礼拜,违者罚款。群众的反应是派使者向闵采尔诉苦,表示希望结成同盟反对领主。

rr

闵采尔和路德也逐渐产生了分歧,尽管他一度视路德为“上帝之友的典范和灯塔”。路德给闵采尔送上外号“叛逆的妖精”,说他是假先知,应该被驱逐出境。路德还向当局告密说,闵采尔的活动“除导致杀人、暴动和流血外,不能有别的结果”。闵采尔也大肆嘲讽,说路德是“一个蹩脚的改革家”,他的信徒除了揶揄修道士和僧侣以外毫无作为。保守的神学家不能理解闵采尔的演讲为何受群众欢迎,他们造谣说,闵采尔在演讲前让城里最漂亮的妇女们围着他,在她们身边他就全身充满上帝的气息。他们不明白,闵采尔的教义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契合德意志人民时刻感受到的残酷现实。闵采尔虽然一文不名,连吃饭都成问题,但他却对贵族和教会发出了豪言:“如果说上一次我用火枪谴责了他们,那么现在我则要在天上同上帝一起雷击他们,他们早已恶贯满盈了。”这即将击打德国统治阶级的天雷,就是兴起中的农民运动。

rr

1524年夏天,南德意志农民开始抗租抗税,农民战争终于爆发。随后,起义风暴席卷全德。起义主要分布在士瓦本、法兰克尼亚和图林根-萨克森三个地域。仅士瓦本地区就至少有四万五千人拿起了武器。农民们占领了千百座城堡和教堂,捣毁贵族的庄园,惩办恶霸领主,焚烧债券和地契。德国农民战争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兼有宗教斗争、民族解放战争和社会运动三重性质。起义者提出的斗争纲领囊括了进步与统一的诉求,要求废除一切关税、杂税,取消地租,统一全国货币和度量衡等等。

rr

闵采尔直接推动了萨克森-图林根地区的起义。他相信只有消灭僧侣、贵族才能拯救人民,只有在旧世界的墓地上才能建立新世界。他在德意志各地旅行,进行革命宣传,拥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闵采尔发布文告说,真正的基督徒绝不应该服从官府,因为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强盗,是当地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1525年春,在闵采尔的指挥下,缪尔豪森城市民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永久议会”。这位起义领袖品行严谨,只穿一件朴素的毛皮边上衣或者肥大的先知外套。他既非主席,也不当市长,仅仅以牧师身份出席市政会议。但是,成千上万的农民被吸引进城,如饥似渴地听他关于新天国的布道。闵采尔号召革命者没收教会财产,废除封建特权,以暴力推翻封建制度。然而,这种过激的纲领,脱离了当时一般农民和市民的认识。大部分群众还是满足于改善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比如废除农奴制,取消过重的劳役和地租等。士瓦本农民军提出了温和的纲领“十二条款”,主要要求取消苛捐杂税和限制劳役。

rr

rr

“十二书简”扉页

rr

起义是农民的自我解放,他们要求夺回自己的劳动果实。教会和贵族的不义之财成为斗争对象。群众打碎了圣像,抢走了上面的装饰品,撕毁地契和债券,还把贵族的酒窖喝了个干净。缪尔豪森的妇女们“洗劫”了教堂,用教会的弥撒服给自己做了漂亮的衣服。闵采尔派弟子到各地去发动群众建立新天国,他本人带义军出击,攻占了许多修道院和贵族的宫城。当地群众赶着大车来投奔他,帮助没收领主的财物,比如粮食、家具、金银器皿,还有教堂的大钟。闵采尔骑着马给他们讲道,把缴获的物资分给他们,号召群众:“让你们的宝剑染上热血……把恶人打烂,把他们的碉楼掀翻。”革命的烈火由缪尔豪森向四面八方蔓延。

rr

成千上万的农民奋起反抗封建压迫,让各路诸侯惊恐不已。残暴的黑尔芬施泰因伯爵被农民军俘虏并判处死刑,他请求用3万古尔登买命,农民军表示血债血偿,给两吨黄金也没用。有的贵族害怕了,给农民送去了大炮和弹药。还有的干脆换上农民的服装表示归顺。许多贵族宣誓遵守“十二条款”。

rr

宗教改革先驱路德此时站在了起义的对立面。他写了篇文章《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咒骂起义军是一群盗贼,呼吁诸侯像打死疯狗一样镇压农民。遗憾的是,这位曾经的宗教改革权威,如今劝说人民服从天命却收效甚微,讲道时他甚至遭到唾骂和石子。连他的诞生地埃斯勒本和隐居翻译《圣经》的瓦特堡都爆发了起义。路德恼羞成怒说:“那些人骂我是献媚者,很好,我喜欢听这话。我一定要弄到很多皮革,把他们的嘴一个个都封死。”路德说到做到,他在威滕伯格成立了新的市政会,驱逐激进的宗教改革家,查禁他们的著作。路德这头“粗暴的黑熊”成了威滕伯格的新教皇。路德似乎从来没有政治改革乃至革命的意愿和自觉。究其原因,他本人毕竟是市民民主阵营的代表,是站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立场上和教会斗争。一旦这个阶层认为起义威胁了自己的特权,就会表现出对革命农民赤裸裸的憎恨。路德或许不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教会变革必然与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他想扑灭自己点起的这把火已经办不到了。

rr

rr

德国农民军

rr

德意志诸侯并非软弱无用之徒,他们迅速拼凑起联军镇压起义。黑森伯爵菲利普认识到了闵采尔的首脑作用:“缪尔豪森是一切冲突和不满的根基和发源地,一切叛乱行为像泉水一样从那里涌出。”1525年4月底,他带领诸侯联军开始进攻闵采尔。诸侯军拥有六千步兵和两千六百骑兵,还配备了大炮。三百年后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闵采尔是天才的理论家和宣传家,掌握“批判的武器”,现在却要面对“武器的批判”。他的部队有八千人之多,可是均为装备恶劣的乌合之众。他派一个瑞士人带900古尔登金币去纽伦堡购买火药,但这人不厚道地卷款潜逃了。5月16日,两军在弗兰肯豪森展开会战。起义军在一个名叫“战斗山”的高地上扎营,在周围设置了车垒和壕沟。尽管人数相差不多,但起义军多是新兵,缺乏武器和训练,更没有合格的军事人才。很多人看到诸侯势大,感到害怕。诸侯同意给他们三个小时的时间考虑是否投降,条件是交出闵采尔。中午,蔚蓝色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这恰巧是闵采尔军旗上的图案。闵采尔最后一次向起义者讲述了他们的神圣使命,宣称天降吉兆意味着上帝与他们同在:“你们看天上这个彩虹,它说明上帝要保佑我们军旗上带彩虹的人,残暴的诸侯就要受到审判和惩罚。”原先动摇的人现在勇敢起来,信徒们高呼:“我们愿意在这儿团结一起,同生共死。”“奋勇前进,绝不饶恕那些暴徒!”突然,诸侯不顾休战的约定向他们开炮。上帝没有拯救这些农民军。诸侯的军队突破了车垒,起义者全面溃败,有的逃进弗兰肯豪森城内,有的逃进山间的林地。诸侯骑兵逢人便杀,城内和四郊一片血海,死亡的农民有五千多人。诸侯军队进而攻打缪尔豪森。5月25日,缪尔豪森市民决定投降。诸侯向他们勒索了全部的武器、马匹、库藏财宝和四万古尔登。

rr

闵采尔也在逃亡中被捕遇害了。他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没供出一个活着的同伴。在死刑前,闵采尔挺起被铁链绑住的身体,大声演讲。他认为他做了过于伟大、超乎他个人力量的事情,并警告诸侯不应再虐待他们的穷苦臣民。在他死后很久,还有大批秘密信徒把他当作圣人一样尊敬。

rr

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诸侯又采取了收买、欺骗和分化瓦解的手段,其他各路农民军也纷纷失败。到1526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逐渐平息。胜利的贵族得意洋洋地说:“每个贵族在猎枪上插九个农民,天公地道。”“应该把这些大坏蛋一律赶下大池塘淹死。”伟大的农民战争失败了,至少十万至十五万农民被杀害。德国农民再一次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士瓦本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谁要是在1523年没有病死,1524年没有溺死,1525年没有被打死,谁就能讲述奇迹。”农民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分裂状态造成的狭隘性,还有农民政治觉悟的低下。他们基本只在自己家乡的狭小地域作战,不能对诸侯组织有效的进攻。缪尔豪森陷入危机时,曾向上法兰克尼亚农民军求援,而这支农民军却忙着打劫小贵族和畅饮美酒,坐视诸侯将他们各个击破。农民军各自为战,互不支援,结果是一起垮台。

rr

虽然农民战争没消灭德国原有的社会秩序,也没能发展出新的道路,但它强烈冲击了旧制度。伟大的农民战争是十六世纪德国革命运动的顶点。一方面由于农民战争的冲击,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动摇,德国进一步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另一方面,天主教诸侯认为,镇压农民战争是对“路德教”的胜利。随着起义失败,许多地区都在追捕和消灭新教牧师,将他们车裂、烧死或斩首。新旧教诸侯间的政治分裂加深了,新的冲突阴云出现在德意志的地平线上。

rr 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城头变幻大王旗rr

宗教改革开始后,德国北方几乎所有诸侯都成了路德派,建立起自己的教会组织。改宗后诸侯好处多多,自己成为本邦国教会首脑,可以不再向罗马纳税,顺势还可以夺取教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德意志诸侯为自己的利益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在1530年召开的帝国议会上,路德派正式将其系统主张提交皇帝。皇帝希望新教诸侯同他一道参加基督圣体节游行,遭到了拒绝。勃兰登堡侯爵站起来说:“我宁愿跪在陛下面前并砍下我的脑袋,也绝不违抗上帝和上帝的福音。”他居然真的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吓得皇帝连说“不要砍脑袋,不要砍脑袋”。同年,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在萨克森的施马卡尔登结盟。经过长期斗争,路德宗诸侯取得了合法地位。1555年,皇帝查理五世公布《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了“教随邦定”原则,各邦诸侯有权决定本国和臣民的宗教信仰。在谁的国家,信谁的宗教。路德宗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正式承认。路德本人此前于1546年去世,葬在他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那个威滕伯格教堂。他去世不到十年,路德宗就取得了和天主教在帝国内的平等地位,想必可以含笑九泉了。

rr

然而,“教随邦定”原则确定后,新旧教之争远没有就此结束。相反,邦国利益和地缘政治的矛盾开始披上宗教外衣。双方都在持续扩充地盘和势力。1608年,新教诸侯组建了军事联盟组织“新教联盟”。天主教一方也组建了“天主教同盟”。前者得到英国、法国、俄国、瑞典的支持,后者则有哈布斯堡皇帝、教皇和西班牙撑腰。德国正式分裂为两大宗教政治集团,一场欧洲范围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这就是著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rr

捷克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成为战争导火线。捷克在1526年失去独立,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十七世纪初,信仰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试图在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新教首领被投入监狱,教堂被拆毁,布拉格市长下达严令,禁止新教徒举行集会。布拉格群众愤怒了。1618年5月,布拉格新教徒举行起义,新教贵族冲进城堡,将两名帝国官员扔出了14米高的窗户。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那两个倒霉蛋被从五层楼的高度丢下,竟然都保住了性命,天主教徒宣传说他们得到了圣母的庇佑。不过据好事者考证,实情是他们掉到了城堡壕沟的一堆大粪上。

rr

把帝国官员丢出去以后,捷克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的统治。捷克人清楚要和皇帝做对必须要有强硬的靠山。新教联盟首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被他们钦定为捷克国王,高高兴兴地上任了,浑然不知此乃惹祸上身。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因而得名捷克-普法尔茨阶段。

rr

rr

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

rr

恰在此时,原来奥地利指定的捷克国王斐迪南,被推举为新皇帝,称斐迪南二世。皇帝陛下眼看自家领地失守,非常愤怒。他派遣名将蒂利率领天主教同盟军队进攻捷克。新教这边反而出于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坚定地支持捷克。1620年11月,捷克军在布拉格城下的“白山战役”中战败。天主教军队占领布拉格,大肆屠杀新教贵族。捷克沦为奥地利的一个省份。弗里德里希五世的普法尔茨选侯资格被剥夺,只好带领家族逃亡海牙。

rr

如果战争就此结束,史书上估计只会把它当作捷克一次失败的反抗。但树欲静而风不止,1625年,丹麦、英国与荷兰结盟反对哈布斯堡,并得到法国、瑞典和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借口支援德国新教徒,率领六万大军杀入德意志。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丹麦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三十年战争由德意志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

rr

丹麦军队初期进展顺利,占领了下萨克森。这时,烦恼中的皇帝斐迪南二世收到一封自荐信。写信人是个波希米亚小贵族,信里表示他不求名利,愿为皇帝效犬马之劳。他就是“三十年战争”名人阿尔布雷希特·瓦伦斯坦。

rr

瓦伦斯坦出身波希米亚贫穷贵族家庭,早年上大学攻读神学,结果因为打架被开除。通过改信天主教、靠拢耶稣会、迎娶有钱的寡妇、卖军火等一系列手段,瓦伦斯坦在40岁时成为波希米亚最富裕的地主。上书御前时他已经42岁。皇帝把他召到维也纳,要求他组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该知难而退了。但瓦伦斯坦绝不是一般人,他回答说:“陛下,两万人还不够,应该达到五万人。”他还承诺了至关重要的两点:几个月之内军队组建完毕,不动用国库资金。瓦伦斯坦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自己拥有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皇帝大喜过望,任命他为弗里德兰公爵、神圣罗马帝国全军统帅。

rr

rr

瓦伦斯坦

rr

瓦伦斯坦不是说空话的骗子,他很快组建起一支大军,还真没花国库的钱。秘诀就一条——以战养战。和平时期瓦伦斯坦向地方大肆摊派军饷,战时就纵兵抢劫补充军饷。瓦伦斯坦靠这种方式维持军队的日常运作。他的卫队比皇帝还风光,装备有1000匹战马和46辆战车,士兵衣服上绣金线,长矛尖上镀银。

rr

瓦伦斯坦的部队能抢劫也能打仗。1626年,瓦伦斯坦打败了丹麦军队,进而把新教势力赶出波罗的海沿岸。1629年,丹麦被迫签订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并退出所占土地。皇帝决心让德国重新天主教化。这年3月,他颁布《恢复教产敕令》,下令新教没收的财产一律返还天主教会。于是利益受损的新教诸侯又引来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这位国王信仰新教,能力出众,将瑞典打造成北方强国,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他也梦想有主宰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天。1630年7月,古斯塔夫二世在奥得河口登陆,很快得到勃兰登堡、萨克森等邦配合。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开始了。

rr

此时,皇帝收回了瓦伦斯坦的指挥权。接掌帝国军的蒂利将军屡战屡败。1631年,瑞典军深入德意志西南,次年又打进巴伐利亚,先后占领法兰克福、纽伦堡、慕尼黑等重要城市。蒂利也在一次战役中被炮弹炸死。无奈之下,斐迪南二世再次请瓦伦斯坦出山。这回瓦伦斯坦争取到几乎绝对自由的指挥大权,不受任何监视,甚至可以同外国谈判,作为全权代表签署和约。他很快组织了七万人的大军,并购买了80门大炮,准备与古斯塔夫二世一决雌雄。

rr

1632年11月,三十年战争中的两位“明星”在莱比锡和纽伦堡之间的吕岑展开决战。瓦伦斯坦身披猩红大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是,瑞典军是根据义务兵役制征召的农民子弟组成,战斗意志胜于德方的雇佣兵。瑞典一方在数量上也占有优势。结果瓦伦斯坦军损失了六千人,在援军和夜幕掩护下撤退到莱比锡。而瑞典也损失了四千人,更要命的是,古斯塔夫二世在混战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后背,落马死亡,尸体还被敌军抢去了。

rr

然而,瑞典国王的宿敌也没能活多久,瓦伦斯坦现在已有功高震主之嫌。法国首相黎塞留甚至写来密信,提议他配合法国对德国的进攻,答应事成之后让瓦伦斯坦当波希米亚国王。瓦伦斯坦没有同意,而是同黎塞留虚与委蛇,但他们的定期通信引起了皇帝的警觉。皇帝在各种密报和谣言影响下,决心除掉瓦伦斯坦。1634年1月底,皇帝免去瓦伦斯坦的职务,将军权交给皇太子。瓦伦斯坦部下的一些军队发起暴动,拥戴他为波希米亚国王。尽管瓦伦斯坦没有公开支持这些下属,但这事本身已证明他具有谋反的实力。不久,瓦伦斯坦在流亡中被刺死。德国文豪席勒在历史剧《瓦伦斯坦》中将他描绘为具有统一理想、忧国忧民的伟大人物,有些不符合实际。但这位出身波希米亚小贵族的帝国军统帅,的确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段传奇。

rr

传说结束了,战争还在继续。1634年下半年,瑞典军战败退往莱茵河西岸,帝国军再次进占南德。然而,1635年,法国向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宣战,斐迪南二世只好出兵救援。“三十年战争”进入最后的法国-瑞典阶段。此时战场已经遍及欧洲,意大利、尼德兰、德意志到处燃起熊熊战火。

rr

德意志诸侯在长期战事中精疲力竭。1648年,各方终于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宣告战争结束。法国获利最多,取得了阿尔萨斯地区,把疆界东推到莱茵河。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得到承认,瑞典也获得不少实惠。最倒霉的还是德意志。经过此战,神圣罗马帝国受到致命打击,它无法像同时期的法国一样,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打造强盛国家。德意志在政治上进一步分裂,全境共有三百多个独立邦国,神圣罗马帝国完全“碎片化”,号称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小邦。此外,三十年战争把德意志当作主战场,各国军队大肆抢掠、屠杀,本国军队也是瓦伦斯坦这种以战养战的类型。德意志人民受尽了苦难,仅人口就损失了三分之一,从二千一百万下降到一千三百五十万。除了直接死于战场的33万人,大部分人死于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瘟疫。烧、杀、抢、掠成为常态,三百多座城市和两千多个村庄被毁,大片田园变成荒地,德意志许多地方呈现出一片凋敝景象。

rr

rr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

rr 第五节 普鲁士崛起:德意志统一的曙光rr

三十年战争几乎毁灭了德意志。但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德意志东北部的重要邦国普鲁士在混乱中崛起。它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日后一统德国奠定了基础。

rr

rr

深色部分是1618年的勃兰登堡-普鲁士,最右边的领地是普鲁士公国,中间是勃兰登堡

rr

(图片来源:“Deutschland: 1618-1648”, in: Josef Engel (ed.), Grosser Historischer we/tat/as, herausgegeben vom Bayerischen Schulbuch-Verlag: Dritter Teil, Neuzeit, Muich and Tübingen, 1967, P.122.)

rr

普鲁士人本是“蛮族”的一支,居住在维斯瓦河与涅曼河之间的地区。十三世纪时,德意志骑士团征服了这一带,大量移民使得该地区德意志化。后来因为打了败仗,骑士团把该地西部割让给波兰且向波兰臣服。1511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被推举为骑士团团长。阿尔布莱希特趁着宗教改革的东风宣布改信路德宗,并把骑士团的教会地产世俗化,东普鲁士也成了他们家族的世袭领地——普鲁士公国。可见宗教改革打造了不少既得利益群体,日后登基称帝的霍亨索伦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rr

另外,霍亨索伦家族自1415年起担任勃兰登堡选侯。十七世纪时,该家族将两个邦国合二为一,形成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还运用手段摆脱了波兰的宗主权。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就此成了日后普鲁士国家的龙兴之地。1650年,公国首府由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迁至勃兰登堡的柏林。此时三十年战争刚刚结束,勃兰登堡曾经是双方拉锯的战场,人口一度减少三分之二。但是,该邦国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易北河与奥得河,这两条河流都是德意志重要的贸易通道。作为新教邦国,公国还接纳了不少宗教难民。在其境内避难的法国胡格诺派新教徒就多达两万余人。这些人大多有资金、有技术,开办了好些手工工场,以至于柏林形成了繁华的“法国人区”。随着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勃兰登堡经济逐步恢复。三十年内,邦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七倍之多。

rr

进入十八世纪后,普鲁士在历史舞台上更加活跃了。勃兰登堡选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向皇帝出租军队,换来一个“普鲁士的国王”头衔。1701年1月18日,他在柯尼斯堡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成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弗里德里希一世绝对不会想到,170年后的同一天,他的子孙威廉一世竟在巴黎凡尔赛宫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rr

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对普鲁士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国王过着斯巴达式的节俭生活。他把王宫的奢侈品全部拍卖掉,自己用着木头桌子和小板凳,抽着陶土制的烟斗(这个似乎在今天反而是奢侈品)。国王省下的钱都去了哪里呢?答案是军队。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号称“军人国王”。普鲁士军队原有三万八千人,他把数字颠倒了一下,变成八万三千人。当时普鲁士在欧陆诸国中国土面积排第十,人口排第十三,可军队数量却能排第三。他的士兵来源于普鲁士境内各个征兵区,军官则主要是容克地主。

rr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容克。作为普鲁士国家的支柱力量,容克(Junker)在普鲁士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单词原意为地主之子或年轻贵族,泛指德意志东部的地主阶级。容克地主的特点是与军事活动关系密切。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子弟被要求参加军校,毕业后加入军官团。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方针是重用军官。普鲁士军官享有特殊地位,他们身着华丽的制服,佩挂肩章,有权直接上书国王。国王则定期同高级军官商讨军务。因此,容克贵族尚武,形成了一个忠于国王的普鲁士军官团。“只有上帝和普鲁士国王才是他们的主人”。容克军官长期保持着高傲的贵族派头,甚至有种说法:“普鲁士贵族永远不能步行!”1760年的一次战役中,一位将军的坐骑被打死,他本人又因为受伤不能骑马,于是就坐在一门炮上让士兵把他拖到前线。容克阶层对普鲁士和德国的政治军事都有着重大影响。容克传统带领德国走向统一与扩张,也推动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rr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僚制度。他设计了一套高效的行政机构,包括中央各部和地方省、县等基层行政机构。国王要求他的官员服从、尽职、勤政、节俭。他自己以身作则,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办公,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不过,官僚系统的发达也养成了德国人拘泥形式的弱点。传说德国军官甚至会认真辩论将行军速度由每分钟75步提升到76步的利弊。

rr

历代普鲁士君主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普鲁士的霸业添砖加瓦。看似不起眼的长期积淀,终于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下一代结成硕果。他的儿子,鼎鼎有名的弗里德里希大王,即将继承父亲的财富与战士,带领普鲁士走向巅峰。

rr 特别专题 群星闪耀时——音乐大师们的故事rr

说到德国人,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许多伟大的哲学大师、科学大师和英勇善战的军队。但其实德国人也很有文艺细胞。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下,德国历史上诞生过不少著名的音乐家。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令音乐爱好者如痴如狂。这些音乐名家共同开创了西方音乐的德意志时代。本专题要介绍的就是德意志音乐大师们的多彩人生。

rr

被称为“音乐之父”的巴赫(1685—1750年),是大音乐家中年代最早的一位。巴赫出生在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他们家族在前后300多年里出了50多位音乐家。他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因此他由长兄抚养长大。巴赫从小就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常常趁着夜深人静,偷偷抄写曲谱,以至于把视力搞坏了。但他还是痴迷音乐,步行几十公里去听个音乐会是他的日常。20岁那年,为了向一位管风琴乐师求教,他不惜跑到300公里外的吕贝克。在音乐创作上,巴赫属于巴洛克流派,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创作的音乐以复调手法为主,气象深沉,富于感情,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在总结中世纪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巴赫成了古典音乐的创始人。因此他被尊为“音乐之父”。如今他的作品是音乐学校的必修课和国际大赛的保留曲目。

rr

rr

巴赫

rr

古典音乐以古希腊、古罗马美学传统为基础,具有严谨而和谐的特点,旋律优美,结构规整。古典音乐之花在十八世纪的维也纳绽放,催生了几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大师。其中,“交响乐之父”海顿(1732—1809年)出身贫寒,他“虽是坐在满是虫蛀的钢琴前,但也从未羡慕过王侯”。海顿一生不仅创作了100多部交响乐,还把交响曲的结构形式固定下来了。交响乐队的编制就是由海顿完善的,所以他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海顿还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为奥地利帝国国歌《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谱曲,这首庄严乐曲的旋律后来作为德国国歌沿用。

rr

rr

海顿

rr

海顿作为“交响乐之父”已经很厉害了,但他还带出了一位外号“音乐神童”的徒弟——莫扎特(1756—1791年)。莫扎特和巴赫前辈一样,也出身音乐世家。但他的天赋真是无与伦比,据说他四岁开始学钢琴,五岁作曲,八岁登台演出。父亲带着莫扎特和他姐姐环游欧洲进行旅行演出,这位音乐神童令全欧洲叹为观止。今天很多人能“盲打”,莫扎特的绝活却是“盲弹”,他将钢琴琴键盖上白布,照样能把曲子准确弹奏出来。莫扎特的音乐作品质量极佳。起初莫扎特师从海顿,可到了海顿晚年,他的作品反而受莫扎特影响了。莫扎特还创作了不少歌剧,比如《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都相当精彩。可惜他年仅35岁便去世了。在短暂的一生中,莫扎特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22部歌剧、27部钢琴协奏曲和41部交响曲。莫扎特的英年早逝成为世界音乐史的一大缺憾。

rr

rr

莫扎特

rr

8岁登台的莫扎特震撼了整个维也纳。才仅仅过了十多年,又一位莫扎特式的神童开始了音乐生涯,他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贝多芬。

rr

rr

贝多芬

rr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本是宫廷乐团的男高音歌手,但因酗酒成性,毁了自己的嗓子,家境也日益贫困。在儿子身上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那是多少父亲的期盼啊。在父亲的推动下,贝多芬走进了音乐王国。1792年他来到了维也纳,海顿和莫扎特都曾指导过他。

rr

长期从事音乐演奏和创作,为贝多芬带来了丰厚的名声和收益。可是这个人又笨拙又孤傲,不会与人交往,没多少朋友,更没有爱人——贝多芬到死都没有结婚。但他心里激荡着热烈的感情,贝多芬真诚地追求自由和平等,拥护法国大革命。他把拿破仑当作偶像,为这位革命英雄创作了第三交响曲《英雄》。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当听说拿破仑要加冕称帝时,贝多芬把写着献词的乐谱封面抓起来撕得粉碎,怒骂:“原来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在贝多芬的世界里,唯有音乐不会背叛他。

rr

遗憾的是,贝多芬拥有满腔的音乐才华, 却很早就耳聋了。28岁时,他渐渐发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不中用了。起初听不见高音,后来连低音也不行,治愈的希望完全没有。一个耳聋的音乐家还有生存意义么?贝多芬痛苦得一度准备自杀。但他终于醒悟:“假如我什么也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创作了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表现出与命运战斗的决心。这首交响曲以开头的“命运在敲门”而闻名,气势恢宏,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rr

贝多芬的音乐充斥着反对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饱含热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感染力。交响乐是贝多芬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数量不多,却代表着时代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出色。贝多芬为席勒的长诗《欢乐颂》谱曲,使之成为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第九交响曲》将合唱引入交响乐,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庄严气场,代表着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后来《欢乐颂》被欧盟选为盟歌。贝多芬还有一部《战争交响曲》,是为庆祝打败拿破仑创作的应景之作,受到达官贵人的热烈欢迎。

rr

晚年贝多芬已经完全聋了。第九交响曲演出时,他甚至听不到观众雷鸣般的掌声。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孤独中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作品永存于音乐殿堂的顶峰。他把一生的感情与才华融入了音乐创作,开创了偏重色彩与情感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在他身后,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一位位德国名家继续引导着世界音乐的潮流。德意志音乐呈现出群星璀璨的局面。

rrr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