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她们说让新媒介赋能演出行业助推文艺发展新格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49更新:2023-04-20 15:01:3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历史大考,传统演出行业遭到重创,怎么应对?如何破局?危中寻机,借力网络新媒介,从“云练功”“云创作”到“云排练”“云演出”,全国各大文艺院团求思求变,勇往直前。上海芭蕾舞团“云练功”中的“口罩芭蕾”刷遍网络;国家京剧院联合全国18家京剧院开展的“京剧的夏天”线上抗疫展演月火遍夏天;中国歌剧舞剧院首部线上音乐剧《一爱千年》开启“线上先首演、线下再巡演”全新理念;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全国助残日首推线上“云演出”;延边歌舞团推出“数字院团”“云剧场”……他们着力开辟演播渠道拓展发展模式,他们努力利用“互联网 ”催生的新业态,他们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延伸演艺产业链,挑战在他们的努力中变成机遇。这些院团铿锵实践背后,一批巾帼院团领军人在携众前行。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怎样蓄势待发,着力以5G时代网络新技术新媒介赋能演出行业,让线上和线下联动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业态创新重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文艺新发展格局?值此全国两会召开和“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版专访作为全国5家文艺院团负责人的5位代表委员,与她们,一起发现和思考。

——编 者

她们说——

让新媒介赋能演出行业,

助推文艺发展新格局

辛丽丽

让互联网更好地为

艺术创作和演出赋能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上海市舞协主席、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记者:去年上芭应对疫情挑战主动开辟新的排演路径,“口罩芭蕾”彼时成为网络话题,让人看到上芭借助新媒介展现的活动和魅力。

辛丽丽:抗疫期间,大量“云”文艺作品应运而生,“云演播”以互联网为艺术创作演出赋能,给文艺行业带来许多发展新机和可喜变化。上芭积极探索“云上起舞”,从“云练功”“云创作”,到“云排练”“云演出”,再到“云考核”“云授课”,抗疫主题作品云端首演,新创舞剧首次全球直播,多场线上演出轮番呈现,吸引广大网友数千万次点击观看。去年,“口罩芭蕾”“停工不停功”“艺起前行”等关键词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华为公司还将上芭3次线上公开课直播视频、照片编辑成“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短视频发布在华为官方公众号,并翻译成10种语言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全球超过6600万人观看了短视频,超过300多家媒体报道了身处逆境不言弃的“口罩芭蕾”精神。同时,“云传播”还使舞蹈演员与观众们“见屏如面”,增强了互动交流。上芭官方抖音号粉丝数已达25.2万,点赞数77.2万,荣获抖音2020年度十大艺术机构称号。

记者:去年,上芭对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演出传播模式做出有益探索,比如现代芭蕾《绽放》上演时全媒体平台直播,让这台优雅的海派芭蕾在剧场和云端同时“绽放”。

辛丽丽:去年9月29日、30日,现代芭蕾《绽放》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和世界各地近38万观众一起共庆节日。同时,《绽放》作为2020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庆中秋、迎国庆暨中心成立5周年庆典”线上专场演出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在10个海内外媒体平台上播出。牛年春节大年初五,由上芭自主创作团队打造的“云演出”王牌剧目现代芭蕾《绽放》再次在上芭官方抖音平台录播,寄托了新的一年中国芭蕾之花随时代、祖国和人民共同绽放的美好寓意。

记者:去年上芭的种种努力实践尝试中,您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辛丽丽:2020年,上芭坚持疫情防控和文艺创作“两手抓、两不误”,及时调整安排,探索“云演出”新模式,线上演出场次12次,努力为广大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文化服务,不断提高艺术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去年一年,围绕建党百年、抗击疫情等主题,新创并首演大戏1部,首演抗疫主题芭蕾作品2部,沉浸式芭蕾1部,现代芭蕾1部,线上芭蕾专场演出2部,复排芭蕾舞剧7部,同时启动大型红色题材芭蕾舞剧《宝塔山》的创排以及《陈树湘(暂名)》的孵化工作。全年完成演出场次105场。

记者:今年上芭有何新的创排计划?将在哪些方面更加着力?

辛丽丽:随着国内演出市场的逐渐恢复,2021年上芭将围绕建党100周年,以3部大型“红色芭蕾舞剧”《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宝塔山》全国巡演为工作重点,预计“红色芭蕾舞剧”演出场次达80场。同时赴各地舞台上演经典版《天鹅湖》《吉赛尔》等10余部代表上芭不同时期创作水平的芭蕾佳作。

记者:在新的一年,上芭将如何再上台阶?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院团“走出去”仍可能受影响的形势,上芭如何寻求突破?

辛丽丽:在无法实施境外演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线上演出的文化传播功能,将部分“走出去”演出调整为线上直播。从2020年12月30日起,芭蕾“云演出”《绽放》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中蒙文化节”活动,在蒙古国6个电视频道及网络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线上展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芭将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一团一策”工作方案,对标世界顶尖芭蕾院团,坚持出人出戏,继承发扬经典芭蕾,不断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创新和拓展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演出模式,让中国的芭蕾艺术走得更宽更远。

袁慧琴

让古老戏曲插上现代传媒的翅膀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记者:去年国家京剧院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收效颇丰,尤其是“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吸粉无数,让人看到了古老国粹的新能量和国家院团的新突破。

袁慧琴:这次活动是京剧院团首次联合以线上形式开展的全国性展演。在剧院党委书记张亚峰以及全体班子成员带领下,去年从8月至9月,我院与湖北省京剧院联合全国共18家京剧院团参与的这次抗疫展演月活动,共开展直播场次30场,累计观看人数逾7997万,点赞超3036万,平均每场观看量285.7万人。以梅兰芳大剧院为例,全场开放共可售票900张,按此计算,线下需要一年365日天天演出,场场爆满,连续不断8年零8个月,才能达到线上一场的观看量。这是令我们始料未及的,充分体现了以“互联网 ”思维积极开辟新的演出渠道,既固本剧场实体演出,又发挥了高科技、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产生了几何式覆盖能量。

记者:直播过程中,您与朱世慧、宋小川等多位京剧名家多次进入直播间,全程在线与观众互动,有何感受?

袁慧琴:多年来我们大多是在剧场以舞台演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这次活动中走进直播间,现场解答网友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戏迷和普通观众的观剧热情,观看量不断攀升。在“梅兰芳大剧院”快手账号上线的我和京剧名家张建国、李海燕录制的《杨门女将》《空城计》《锁麟囊》唱段视频,邀请观众参与演唱中,充分带动观众的积极性。直播虽相隔屏幕,但“弹幕”“实时留言”一改剧场演出的单向输出模式,真正实现了实时双向交流、观演互动,这让古老的京剧走到了信息传播前端。

记者:经过去年实践的收获和经验,应该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助益未来发展。

袁慧琴:是的,2021年新春伊始,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以“云大戏,过大年”为主题,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国家京剧院与咪咕联合推出5G 4K“云演播”的全新模式的经典大戏《龙凤呈祥》,共同打造5G时代“云演播”行业新标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出演的此次“云演播”是践行“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并探索演播商业模式的尝试。这次实践不仅创造了京剧4K超高清制作和呈现的新纪录,也以连接、智能、沉浸、互动为特征,以多视角、云互动、云导赏、跨界传播为实施要点,吸引了更多网生代和海外华人的关注。

记者:从传统的面对面,到5G时代的屏对屏,线上观赏是大众,尤其是网生代享受文娱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去年的探索和尝试有何启发?

袁慧琴:在“京剧的夏天”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互联网时代不能墨守成规。京剧艺术只有坚持与时代同步向前,转变传播方式和载体,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合新科技、新媒介,才能历久弥新。我们将总结线上演出经验,在坚守京剧艺术内核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数字艺术,让剧场呈现与在线传播相得益彰;积极适应演艺行业新业态,探索演播商业模式,培育京剧艺术演播消费新习惯,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满足智能移动端的观众审美需求。

记者:我了解到,国家京剧院在促进戏曲数字化发展方面也有诸多策略,具体如何依托现代科技让传统国粹散发时代魅力?

袁慧琴:剧院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典藏珍贵资料进行转化修复、活态传承,摄录名家表演、传艺过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院内现存剧本600多部、曲谱2000多册、照片4万多张,以及大量的艺术文献史料和老唱片、录音、录像带等音像资料。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对剧院文献、文物、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施精品资料出版计划,让沉睡的戏曲文物文献“活”起来。

记者:国家京剧院在国际传播方面又是如何推进的?

袁慧琴:我们院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合作,利用海外社交媒体推广京剧艺术和传统文化,为京剧搭建平台。国家京剧院将利用互联网直播、Vlog、TikTok短视频、全景VR视频、AI动作分解、H5交互页面等形式,推出系列篇幅较短、节奏明快、主题突出、创意新颖的微视频,多角度展现京剧艺术魅力。内容发布结合不同海外社交媒体的平台特征和受众圈层,实行以“YouTube为主,Facebook和Instagram为辅”的多平台账号矩阵的模式,不同账号优势互补、细分受众属性。除了社交集群,也在CGTN电视频道、CGTN官网及客户端等进行跨平台全媒介传播,多方位协同联动推广,实现粉丝基数叠加,传播效果增量的内容输出。

记者:网络技术赋能古老戏曲发展传播,我们将如何走得更远?

袁慧琴: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京剧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是时代新课题,但线上传播只是线下舞台艺术的有力补充,舞台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永远无法被替代,因此,我们将着力探索线上线下有机互动互补,让古老戏曲插上现代传媒的翅膀,更好地焕发青春魅力。

徐丽桥

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徐丽桥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记者:在去年演出行业共同面临的困境中,中国歌剧舞剧院获得了哪些突破?

徐丽桥:一是尝试“线上线下”演出模式。剧院在5月率先推出全国首部线上音乐剧《一爱千年》,提出“线上先首演、线下再巡演”的全新演出理念,试水互联网收费演出。去年5月线上首演当天直播关注度破20万,点赞数近45万,网络平台浏览量突破400万。“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新演出模式对线下票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仅七夕节开票当天票房破60万。用事实证明,线上传播和线下演出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是推动“演出演播”双向联动。舞剧《英雄儿女》在剧场演出的同时,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23家主流媒体同步在线演播,观看总人数近2000万,新华社视频直播线路点击量达430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话题“抗美援朝70周年舞剧英雄儿女”,推荐量达到2.3亿人次,参与人次达834.4万。

记者:主动求思求变谋新路,是贵院收获的根本和作为国家院团的担当,也是演艺行业在当下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徐丽桥:以剧场艺术为核,用大数据锁定精准人群,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在自己的手机终端就可以得到信息和欣赏最新艺术产品,有助于打破场域限制对演出的束缚,形成充满活力的混合体系。我们也尝试《一爱千年》的文创产品同步上线,演出产业和相邻产业联动发展,增强了艺术演出的生命力。

“线下演出线上展演”“直播不等于直接播”“云演艺培育”等,是行业升级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必须思考的,我们作为国家院团会积极布局,在新发展理念中做好新内容新发展,发挥国家院团的导向性、示范性、代表性作用。

记者:在特殊时期,对于国际传播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徐丽桥:我们借助网络媒介积极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传播模式,开设了剧院海外网络传播账号,通过社交平台以短视频方式输出中国文化。在中秋节以及春节、元宵节等佳节与有关驻外单位也多次发起线上民族音乐会。在Facebook、YouTube等开设了剧院账号。艺术抗疫国韵流芳——中法云端民族音乐会播放观看人数达500万,巴拿马国庆线上音乐会——丝路交响音乐会播放观看人数达454.7万。“五洲同月情满中华”中秋主题线上民族音乐会在多个国家线上推广。同时,“欢乐春节”活动大年初一在全世界近百家驻外机构同步上线,我院民族乐团音乐会“春之序曲”与全球华人以及各国友人共庆新春、共度佳节。

记者:面对当下依托互联网演艺的新趋势新业态,未来贵院在创作排演和运营等方面会有哪些新思路?

徐丽桥:未来,我们首先努力实现艺术生产与市场需求互动互促。剧院将继续大力弘扬具有精神力量的作品,用剧院近些年创排的优秀作品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同时,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新创致敬“红船”精神的舞剧《秀水泱泱》等,并全力完成国家重大演出任务。

同时,完善线上线下和演出演播模式联动。歌剧、舞剧直播不能是简单地直接播,而是要根据视频直播的优点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导赏,传递多角度的现场感和舞台近距离的视觉冲击力。剧院将结合现阶段“线上线下”“演出演播”的有益探索,进一步完善线上演出方案,推广优秀剧目。用剧院精品充实线上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降低演艺消费门槛,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并且,努力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发展,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剧院将举办“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舞剧演出季”。继续做好优秀剧目的全国大巡演,努力做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繁荣国内演出市场。持续拓展国际市场,让更多优秀剧目在海外平台展示,通过与《中国日报》(ChinaDaily)合作,带领海外观众“走进”台前幕后,展现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诸多方面,我们都在摸索、探索和尝试中,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努力中加强和提升,以寻求更高更远的发展。

邰丽华

线上线下联动,

让特殊人群更好地享受艺术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记者:在去年特殊的经历和努力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最大的收获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邰丽华:疫情虽造成冲击,但一定意义上可以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创编。去年,围绕着全国助残日,我们5月17日第一次在线上做了一个“云演出”,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以及全国残疾预防日、教师节等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了不同主题的线上演出。同时,去年主要抓艺术团的创作,新创作了《守护生命》《我和我的祖国》《月光》等歌曲和舞蹈类作品,并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以及“云演出”把特殊艺术传得更广甚至送到海外。

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尝试开辟了云上演出。同时,我们加强了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运营,去年我们的新媒体平台累计约有1.2亿浏览量。同时,牛年春节我们举办了首届残疾人的春晚,即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特别策划的2021年“共享芬芳”残健融合春节文艺晚会在湖北卫视播出,并通过网络传播。据调查,晚会在35个城市中收视率达到全国卫视同时段播放量第十位。

同时,我们也感受了相应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如何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线上演出也有局限,比如线下观看可以全方位欣赏舞台上的表演,更能感受表演的气息,更有冲击力,但线上观看目前相对形式较单一。虽然可以通过多机位录制尽量多角度地呈现舞台演出,但目前在技术上还是会有较难突破的局限,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记者:是的,这样的挑战应该不仅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目前面对的,也是各大文艺院团都不同程度要应对的课题。

邰丽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生存和发展,对每一个文艺团体都是一个新的课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文艺团体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线上演出最初是身不由己,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也慢慢地探索,深深感到线上演出不是孤立的演出打开方式,能否更好地进行线上和线下并存联动,还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特点与需求,更好地提供演出。

记者:面对当下趋势,未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将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着力点,以更好地为特殊人群和广大受众呈现特殊艺术的魅力?

邰丽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团要继续更好地苦练内功,在我看来影响我们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创新”,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作,提高编导、演员和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通过线上演出,我们发现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未来应着力用新科技助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我们需要努力了解观众需求,特别是残疾人朋友的想法和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今年,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我们推出了“手语唱红歌,无声传经典”的主题宣传活动,每周会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经典的手语版,我带着我的学生已推出4首歌,包括她们参加牛年春晚表演的手语歌《明天会更好》。我们想通过传承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让更多人真正了解手语的意义。

记者:5G时代,移动客户端极大丰富了大众和特殊人群的文化生活和文艺需求,更好地利用网络新媒介满足和提升更多人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是广大文艺院团的使命。

邰丽华: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感受到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将继续通过网络传播艺术,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文化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继续在线下深入基层,把特殊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同时,我们会加强和各大院团开展合作和人才培养,并着力创作残疾人题材艺术作品。这些创作在线上线下演出,我们都考虑到无障碍问题,即如何让更多残疾人朋友能够走出门,享受文化文艺的滋养。比如肢残朋友能够走进剧场,电影院能够有解说让盲人朋友欣赏电影,演出能够为聋人朋友配字幕等等,让更多残疾朋友们能够走进去,这是他们文艺追求最基本的条件。另外一个细节,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口罩必不可少,但戴上口罩,会使聋人和健全人产生交流的隔阂和障碍,因为大部分聋人现在是经过语言康复训练的,有一定的口语基础,他们要看到对方的口型和唇语。因此,我们期待摘下口罩的一天早日到来,不仅因为那意味着疫情已经消散,更意味着我们和大众之间、和艺术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对话。

咸顺女

以媒体融合、

文旅融合推进民族艺术发展传播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舞协副主席、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

延边歌舞团副团长咸顺女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记者:在去年的特殊经历中,每个院团似乎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咸顺女:经过疫情冲击,最大的感受是,从停工到复工,我们的演员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很多。因为这些演员尤其是舞蹈演员基本都年龄较小,以往大都不同程度羡慕和崇尚国外,特别是我们离韩国较近,似乎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是通过疫情的挑战,看到国外遭受疫情危机,充分体会到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和强大威力,也备加珍惜当下的环境和安心从事艺术事业的幸福。以往排练时有畏难和抱怨情绪的孩子们,在这次疫情复工之后,竟然再也不叫苦叫累,即便是加班加点,有时赶上录制作品需要连轴转时也毫不含糊。从去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创排打磨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重点剧目——中国朝鲜族原创情景歌舞诗《海兰江畔稻花香》,牛年春节都没有休息,但大家都一直热情饱满。经历疫情的洗礼,大家的凝聚力、责任心更上升了,多了珍惜和感恩之情。

记者:面对挑战各院团都在尝试新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对于“互联网 ”的挖掘利用。

咸顺女:各大院团需要重新调整思路,深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团也在努力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路径。比如在抖音等平台以碎片化视频段落传播作品。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延边歌舞团与电视和网络文化传媒的合作,以及文旅融合的模式,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共同开发云端艺术形式,推出“数字院团”“云剧场”等,挖掘院团演员资源潜力,借助传媒广电和互联网平台资源,借助直播探索云端艺术模式,探索文化旅游与广播电视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记者:作为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前为数不多的老牌民族艺术院团,贵团如何以新技术和媒介为依托,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艺术?

咸顺女:延边歌舞团成立于1946年3月,是我国唯一传承、研究和发展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的综合性表演团体,也是中国朝鲜族艺术精品的生产基地和培养朝鲜族艺术人才的摇篮。近几年延边歌舞团努力打造高品质民族文艺佳作,从音乐、舞蹈、话剧、交响乐等创作入手,推出了富有中国朝鲜族民族特色的高品质民族文艺作品。同时,加强高水准演职人员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也在推文旅融合,近两年我团与农商银行艺企合作推出的金达莱音乐季演出活动,并参加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文化旅游主题演出活动,都是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这些尝试都还存在短板,未来需要努力突破。

记者:近几年,《长鼓行》《觅迹》等多部获得佳绩作品走进公众视野,不断提升大众对我国朝鲜族舞蹈的认知喜爱度,这也是对延边歌舞团种种努力的一种见证。

咸顺女:延边歌舞团是代表吉林省参加国家级会演、比赛和重大演出活动最多的文艺院团,艺术成果和殊荣越来越为人所知。但是我们团地处边疆,到大城市演出费用高,开拓市场比较艰难,因此我们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展现自己。比如央视和各大卫视等发出邀请,我们都会尽量参加,同时加大网络平台开拓力度,参与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等各类活动,锻炼队伍,检验艺术创作,开阔眼界,交流学习,并在这些过程中提升院团和我们朝鲜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曝光率,加深观众对我们的印象,打造品牌,提高大众对我们民族艺术的认知度。

记者:新的一年将如何发力,让延边歌舞团再创佳绩?

咸顺女: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延边歌舞团会抓住历史机遇,围绕重大主题等,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坚持线下与线上两条腿走路,尤其在媒体融合、文旅融合的认识上提高度、升力度,积极探寻发展新路,借助网络新媒介,打造延边歌舞团的艺术名片、文化名片,有效促进我们朝鲜民族文化和文艺的发展和传播。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