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 陈坤「小娇妻把他当作宝受黄晓明陈坤爱戴丑角李明有何魅力」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29更新:2023-04-21 21:37:30

1993年,李明第一次登门拜访未来的丈母娘,谁料他刚坐下,未来丈母娘偷偷把女儿叫到一边,一脸惊讶的问道:“怎么这么丑啊?”

“见过丑的,没见过这么丑的!”

“丑”这个字自李明一出生就伴随着他,可谁能知道他丑陋的面庞下藏着一颗温暖的心。

小他7岁的娇妻更是把他当成宝宠着。

那李明究竟有何魅力呢?

今天就和酒叔一起看一看“金牌丑角”李明的人生。

01

1966年,李明出生在新疆库尔勒一户军人家庭,可他并不是新疆人,老家是山西甘肃。

12岁的时候,李明才跟着父母转业回到山西永济电机厂。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明的人生都和电机厂绑在一起。

小学、初中,李明都在电机厂子弟学校就读,初中毕业后,他听从家里的安排,考进了电机厂技工学校。

家人希望李明能够有一手谋生的技术,所以还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他学的是车工,一毕业就进入到工厂干活。

不出意外的话,李明会安安稳稳的在工厂做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只可惜,李明志不在此。

在工厂干了两三年,李明发现自己对技术工并不感兴趣,反而对三线工厂的文工团格外向往。

每当工厂有任何文娱活动,李明一定是冲在前面的那个,说到他是如何在工厂“走红”的,还缘于他演的小品《卖羊肉串》。

李明是在新疆长大的,他在小品中饰演卖羊肉串的小贩栩栩如生,吆喝声尤其地道,赢得阵阵掌声。

从那时起,他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成为优秀工人,而是成为优秀演员,他发光的地方应该是舞台。

1980年,20岁的李明毅然决然的辞去了铁饭碗,背起行囊来到北京演艺圈发展。

可仅凭对表演感兴趣就能出名吗?简直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娱乐圈这么一个看脸的地方,李明的长相跟帅气根本挂不上钩,没有人请他演戏,一开始,他只能给剧组打杂,做一些端茶送水的工作。

即使这样,李明也没有回老家的想法,他势要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

他的勤奋被剧组的人看在眼里,1990年,在拍摄《非常刑警》的时候,导演邀请他出演一个非常小的反派角色,李明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这是他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幕。

除了做客串演员,李明还和导演、场记非常聊得来,跟他们拜师学艺,身兼数职。

“老师让你干活越多,说明他越重视你,提携你,想让你进步的更快。”不管做多少工作,李明从不喊累。

当剧组的人说起李明时,总会竖起大拇指:“李明这小伙子,真不赖!”

有了良好的口碑,李明的戏份也多了起来,相继出演过《北洋水师》、《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他和唐国强、陈道明等大腕都有了合作。

慢慢地,李明发现自己和他们的演技天差地别,他意识到自身有很大的问题,这时,李明又做了一个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

02

1996年,李明考上了北电表演系进修班,这一年,他已经三十岁,到了而立之年。而他们的同班同学是小燕子、黄晓明、陈坤这样的俊男美女们。

因为李明是班里年纪最大的,而且长相也不占优势,开学后,大家都不太看好他,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李明也只做了个生活委员,和他在剧组时做的工作一样。

后来偶然间,班里的两个班长都外出拍戏了,群龙无首,班主任就找到李明,希望他可以组织同学学习。

李明接下了这个任务,他非常认真的带着班里的同学们上早自习、上自习,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训练。

慢慢的,同学们对他改变了看法,黄晓明、陈坤等人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仗义认真、还非常贴心的好李哥。

最终,在李明的带领下,北电96届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成了腕儿。而李明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1999年,李明接到了《黄河绝恋》剧组的邀请,请他出演农民三炮的角色,李明从外形到内在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电影上映后,万人空巷,而圈内导演们都看到了李明这个“丑角”,他也就此开启了反派之路。

《神雕侠侣》中的裘千仞、《大宅门》中的金二、《举起手来》中的翻译官,一个又一个的角色被千万观众记住。

而他浑然天成的表演更是让无数观众恨得牙痒痒,在他打车的时候,司机看到他会说:“你演的坏蛋太讨厌了,不拉你。”

就连他的外甥女,在看过他演的话剧《白毛女》中的穆仁智后,哭着说:“我再也不喜欢舅舅了,舅舅太讨厌了。”

这些都足以证明李明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在演艺圈有了一席之地,所以他面对这些干扰,不仅不生气,反而觉得很自豪:“他们讨厌我,证明我的演技非常成功。”

对于李明而言,他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所谓的“角”,也没有为成角做过不可言说的事情,他只能纯粹的过一把演戏的瘾。

荧幕上是坏蛋的李明,生活中却是娱乐圈公认的老好人。这都和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很深的关系。

03

前文提到他出生在军人家庭,父母非常忙,李明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姥姥一辈子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她教育李明要细水长流,温和待人,李明也在姥姥身上学到了对家人的爱和责任。

从小李明就会做各种家务,买菜、做饭、各种各样的菜他都可以信手拈来。可李明的长相非常影响他的感情生活。

他也曾追求过许多女孩,但都是无疾而终,谁也没想到媒人给他介绍的、最漂亮的姑娘——孙淑琴,对他一见钟情。

当媒人介绍两个人认识的时候,他们同时惊呼“原来是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两人早在之前就认识了。那是一场联谊舞会,当时的李明刚从北京回家,打扮的非常时髦,孙淑琴是纺织厂的普通员工。

孙淑琴的同行伙伴非常傲慢,李明和他的朋友就非常不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他们打算戏弄她一下。

打扮时髦的李明走上前邀请孙淑琴的伙伴跳了一支舞,没想到,对方正跳的开心的时候,李明突然跑了,留女孩子一个人在舞场中间尴尬的扣手指头。

没过多久,那个女孩就带着朋友找李明讨个说法,那个来给朋友出气的女孩就是孙淑琴。

就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非常像偶像剧的剧情。

李明和孙淑琴相亲认识后,孙淑琴被他的幽默朴实打动了,她想和李明进行下一步。

当媒人询问李明的想法时,他却“怂”了。

缘分真正来临的时候,李明不敢相信,他想先立业再成家,想拒绝孙淑琴。

知道儿子有这个想法后,李明的父亲操着一口甘肃话说道:“就你这个瓜怂样子,你还想啥呢?”

那一年,孙淑琴刚刚20岁,而李明已经27岁了,两人在交往三个月后就在父母的见证下结婚了。

当时的孙淑琴嫩的可以掐出水,像十五岁的小姑娘,李明没有眉毛的丑样子和妻子站在一起,在外人看来非常不搭,甚至还有朋友调侃他“癞蛤蟆吃了天鹅肉”。

要说孙淑琴貌美如花,为什么会看上其貌不扬的李明?

04

她觉得男人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

“我喜欢他演的戏,她在我心里不丑,关键是我们同心,而且他父母对我也很好。”

而李明对孙淑琴的照顾,就连孙淑琴自己都自愧不如。只要他在家,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李明来做,小到做饭、洗衣拖地,大到装修房子。

李明对孙淑琴付出的真心也收获到了孙淑琴的真心相待。

那时候的李明还没有成名,经常要在北京、甘肃两头跑,新婚夫妻经常分居两地。但孙淑琴很支持他追求自己的事业。

为了让李明放心,孙淑琴把家里照顾的非常好,上到他的姥姥姥爷,下到哥哥姐姐,孙淑琴一个人照顾着一家子。

她给自己下了命令: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打扰李明拍戏。

有了孙淑琴这个贤内助,李明才可以安心在北京追求他的事业,才可以在娱乐圈站有一席之地。

婚后不久,两人就生下两个女儿,这俩小孩和李明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女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性格像孙淑琴温柔安稳,而二女儿就像李明,古灵精怪。

当然,牙齿和嘴巴还有打架的时候,这一家人也会有争吵的时候。

当李明和妻子吵架后,他们会冷战,毕竟那时候讲道理就是火上浇油。

不一会,李明就会认为自己做的太过分了,他就会站在一旁低着头,甚至会偷听妻子是不是在和陌生人打电话,是不是在咨询关于离婚的事情。

在节目《你看谁来了》中,李明第一次透露自己的隐私,说出自己的顾忌。

孙淑琴听到后只想笑,她每次吵架后只是在分析原因,等两个人坐下来后指出对方的错误。

每次他们因为小事争吵的时候,一心学习的大女儿会呵斥两人小点声;小女儿会跟爸爸妈妈说:“出气出气,别生气啦!”

看着俩女儿如此可爱,李明和孙淑琴气就消了一半。

05

除了对家庭付出百分之百的爱,李明对家乡山西的感情也让人动容。

前文提到他跟着导演、策划学习过拍摄电视剧,成名后,基于对家乡的人文历史的喜爱,他策划、拍摄了电视剧《黄河英雄》,并且担任了主演。

这个电视剧讲的是山西民族英雄杨振邦的事迹,剧中的景都是实地实拍,还原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再现当年英雄事迹。

知道李明为宣传家乡拍电视剧的时候,同乡人们积极性非常高,都为李明感到兴奋和自豪。

《黄河英雄》只是个开始,李明坦言:

“山西有很多素材值得深入研究创作,我希望能够把家乡尘封多年的故事重新整理挖掘,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山西,了解真正的山西人和山西事。”

说的没错,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非摆脱贫困的家乡。

李明这样一个从不因为样貌自卑,反而给朋友、家庭、家乡带去欢乐的人值得大家的称赞,也值得被娇妻宠成宝贝。

而今李明时常活跃在大荧幕上,空闲时间回山西陪伴家人、宣传家乡,生活过的安稳且踏实,好不让人羡慕。

因为外貌问题,他受到过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可李明却坦言:以美丽容貌受到人们喜爱是一种福气,以品德高尚赢得尊重与接纳靠一种志气!

李明做到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样貌是父母给的,但是你的性格却是后天培养的,强大而又沉稳的内心才是受人喜欢的重要因素,莫要因为没见到阳光生气,这样你也会错过漫天的繁星。

笑对生活,生活也会回馈你笑脸!

文|酒叔

图源网络,侵删

或许你还想看往期精彩:

谢园至死无儿无女,去世一年多后,“小娇妻”邱悦后悔丁克了吗?

任帅:现实中娶了“德华”,38岁得子乐开怀,爱哈尔滨也爱上海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