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叫声(岁月的呼唤歌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18更新:2023-04-22 08:24:40

作者:张书君

这是大兴安岭东麓,群山弥漫在大风大雪中。春节前夕到故乡来,唯一带着四十六年前奶奶临终的依恋。今天,让我最漫长的思念飞舞在风雪的相约中,在奶奶的坟头上把整个冬天点燃,照亮我童年时奶奶蹒跚的影子,还要温暖一下她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

童年的记忆,总是把蒙昧的天真嬉闹成日后清晰的印痕,这种记忆也就有了日益成长的深度。奶奶叫王万英,是后续到我家不是亲奶奶,她由于弯腰显得个子更矮了,面目白皙清秀,如山野阡陌纵横的皱纹在她脸上装扮得亲切动人,只是嘴巴因牙齿脱落有些凹陷;她的脚缠过,但没有缠好就放弃了,或是把旧社会害人的时髦丢在了一脚深一脚浅的故事里,我看到的仅是一只不大不小变了形的脚,她另一条腿因早年患天花病锯掉了,那条假腿上的脚我一直没有看清楚,但真脚和假脚在路上让我经常看的前仰后合,因为奶奶总是一手拽着假腿一手拽着我,这时我抬头又总是看到她那凝重的脸色和咬紧的牙关,就是这难于想象的姿态陪伴我走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在摇篮里就开始听到了她哼唱的歌谣:“小老妈呀,在上房啊,打扫尘土……”还有童谣:“车轱辘菜,野又野,南山来了个刘小姐……”我在后来写歌词也有了这样的节奏、韵味和情致。她每逢春节都要剪出各种花鸟图案的窗花剪纸来,后来在她剪不动的时候我也能剪出一些漂亮的东西了。有每年春节贴在门楣春联横批上的“挂钱”和亲友结婚新房窗户上配有龙凤花鸟的囍字等。

记得,她带领我们把偷偷捡拾回来的玉米粒藏在枕头里,并根据我们饿的程度,在夜深人静时摸黑炒熟分给每人一点偷偷吃,并每次都要给我多留出一点来,那个时候人们都挨饿,我没有饿着。有一年冬天母亲病重住院了,也是大雪飘飞时我和两个姐姐都没有了棉鞋穿,母亲在远方这座城市医院的病床上呻吟着孩子冬天没有棉鞋怎么过,是奶奶在几个寒冷夜晚的火盆边给我们姐弟三人用玉米叶编了三双草鞋,在那个冰封雪飘的季节里,我们穿着奶奶的草鞋竟温暖柔润地混过去了,还有那份得意的样子早已定格成了久远的回忆。

那时的冬天还真的是特别冷,可我们并不害怕,除了有草鞋,还有奶奶用黄泥掺和青麻做成的火盆,几双皲裂的小手围拢上去,温暖的欢笑就弥漫开来;我又总是想象灰烬里偶尔会埋着烧熟的土豆——那是奶奶藏在火盆里迷惑我的一种游戏。春天来了,我每年都能看到奶奶匍匐在铺满家禽粪肥的自家园田里摆弄着什么……再后来,她会突然在哪一天把我拽到早已是绿意葱茏彩蝶翩飞的园子里,亲手摘下第一个成熟的黄瓜或西红柿来给我吃,还要神秘地告诉我不要声张,最后也总是佯装严肃地说不能偷吃;秋天她又要在园子里摘下霜后的各种果菜储藏起来,让我尽情地翻腾,几乎这一个冬天都有奶奶为我预留的期待。

那时奶奶总是靠在窗前觊觎着我在窗外玩耍的方向,这时我便期待听到她那故意拉长的呼唤。在寒冷的冬天,我还在这院子里,这时覆满厚厚冰霜的窗户上每天都有奶奶用哈气嘘开一个圆圈,然后就是她那一双带着老花镜的眼睛——我的童年一直在她的眼睛里,也一直在她的呼唤中。

在我十岁那一年的秋天奶奶病了,几起几落,好了一些就让人喊我过去,主要是拿了亲友看她的东西给我吃,也要说一些过去经常重复的话,因为她的牙齿都没有了,说话是听不清的,可我都能听得懂。一天下午她昏迷醒来后暗示家人把我叫来,我提前擦干了眼泪,默默走近奶奶的身边……奶奶慢慢睁开了眼睛,脸上有了一丝唯有我能看懂的笑意。晚上她嘱咐把我送到了邻居家,我穿着她亲手剪裁的那件还带有动物图案的衣服睡到第二天清晨,还没醒来舅奶已经在我身边了,轻轻地唤着我的乳名:“你奶奶死了,你要过去看一眼的。”朦胧的预感依然像一场梦,不相信是真的,可我在远处看到了那口已经在仓房里放了好几年的紫红色棺材,是真的,奶奶真的远走了!这时奶奶没有入殓还停放在外屋,我只看到了奶奶为自己做的一双寿鞋,那用五色丝线绣出的荷花竟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奶奶死了,我才有机会看到她那最美的双脚,尽管有一只是假的。人们把奶奶抬到棺材里,在香火和烧纸的缭绕中,我还懵懵懂懂地猜想:奶奶,你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听不到了你的呼唤!在众人面前我一直没有哭,可经常仰卧在柴草垛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哭得天昏地暗。

在亲人的哭号和祭拜中,一直到第三天,我看到全村的青壮年男人们呼喊着把奶奶抬到了后山一个隆起的向阳南坡埋上了。我在远处望着,只望到了一个渐渐隆起的土丘,永远也望不见奶奶的身影了。

四十六年光阴漫漫,思念悠悠——我跪拜在奶奶的坟前,汹涌的热泪飘洒雪中,点点滴滴融化了一个漫长的季节,但永远也融不化这无奈的岁月阻隔。我在风雪里呼唤——奶奶,我想借呼啸的风雪为你梳一梳那一头飞扬的白发,还想借烧纸的火花为你点燃那一袋排解孤独的旱烟……臆想中的“孝心”在风雪里呼号,假如这一切真的能回到奶奶生前,或许思念的意义将更加敦实、丰厚和伟岸!

在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的“孝心”只传承着一种岁月阻隔的思念,又争先恐后把这种思念装扮成一脉炫目的文化景观,把后来的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但愿今后早日开通“时光隧道”,让原始的那份“孝心”冲破岁月的阻隔,回溯到人们只有一次生命的上游,让相似于“奶奶”的所有思念没有遗憾!

作者简介:

张书君,作家,词作家,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音协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顾问、齐齐哈尔市五届作协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散文、诗歌、歌词等作品。大量歌词获得全国各级各类奖项,主要是《冬天的爱》获第24届世界大冬会会歌评选三等奖、《这个冬天要飞翔》入选第11届全国冬运会大型开幕式晚会主题歌、《心想事成的播种》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歌曲十大金奖、《啊!延边啊延边》获延边州庆60周年全国主题歌曲征集三等奖、《我和绰尔有缘》入选全国首届大兴安岭森林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秋天的乡愁》获全国首届歌词大会优秀奖、《都说咱工人有力量》获全国总工会歌曲评选优秀奖等。歌词《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荣幸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朗诵词中。

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多年,在任职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体局局长期间挖掘保护的“罕伯岱村达斡尔族民歌”和“达斡尔族婚礼”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任职富拉尔基区文联主席期间创办了齐齐哈尔红岸版画院。

曾荣获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府文艺奖和齐齐哈尔市文艺奖突出文艺贡献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