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动物惊悚片的奠基者是什么「大白鲨动物惊悚片的奠基者」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17更新:2023-04-22 17:48:07

1975年夏季,一头来自“艾米蒂岛”的巨型大白鲨让那一年美国沿海城市的旅游业变得惨淡,甚至很多美国民众都对沙滩、海水产生了恐惧感!这头给美国民众带来恐惧感的巨型大白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来自于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动物惊悚片《大白鲨》。

电影中的大白鲨

这部改编自彼得•本奇利同名畅销小说,由环球影业发行,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动物惊悚片一经上映就引发了观影狂潮,最终拿下了4.71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成功的超越了1972年《教父》的2.45亿美元,位居世界电影票房榜榜首。

1972年的《教父》

电影《大白鲨》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模式和商业模式,而且还使得“动物惊悚片”这一惊悚类型片(亦或恐怖类型片)得以正式的确立。因此,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大白鲨》称得上是动物惊悚片的奠基者!

电影《大白鲨》的宣传海报

所谓动物惊悚片,即电影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大自然中动物,由于某种原因,在人类社会或者人类之间引发了一连串的惊悚事件。因为惊悚的起源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动物,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宠物,而不是外太空的怪物(如异形)、基因突变的怪兽(如哥斯拉)、虚构出来的远古生物(如金刚),所以相比较而言,观众观影时能够更有代入感和真实感,仿佛电影中发生的故事会在现实中出现一样!

从电影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怪兽惊悚片(也属于动物惊悚片)是1925年由哈里•O•霍伊特执导的默片《失落的世界》。自从默片《失落的世界》问世后,随后的几十年间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也拍摄了多部以“变异动物”为主题的惊悚片:例如1941年由乔治•瓦格纳执导的电影《狼人》;1955年由罗伯特•戈登执导的《深海怪物》,以八爪章鱼为故事原型;1957年由纳森•朱兰执导的《致命螳螂》。但是,上述所提及的影片多为B级片,制作算不上精良,类型上主要以科幻为主,内容上更偏向于“变异怪物”,与如今所提及的动物惊悚片并不相同。

影史上第一部“怪物惊悚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动物惊悚片是1963年由希区柯克执导的《群鸟》。电影《群鸟》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所在的小镇遭遇到了群鸟的袭击,主人公及其家人不得不逃离小镇的故事。该片通过群鸟迫害人类的画面,表现出了此类型的精髓,被称为现代动物惊悚片的缔造者!

《群鸟》中的惊悚场面

1975年《大白鲨》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动物惊悚类型片的确立,使得这个类型在内容上不断地丰富,在商业地位上不得地向主流靠拢。这个类型发展至今,已经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且极具商业价值的作品:例如以蟒蛇为原型的《狂蟒之灾》系列(1977年);以狗为原型的《狂犬惊魂》(1983年);以恐龙为原型的《侏罗纪公园》系列(1993年);以章鱼为原型的《极度深寒》(1998年);以鲨鱼为原型的《深海狂鲨》(1999年);以鳄鱼为原型的《史前巨鳄》(1999年)。

《狂蟒之灾》中的“名场面”

那么这部由环球影业出品,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惊悚片是怎么从一众B级片中脱颖而出,并且还使得动物惊悚片这一类型得以确立?

在我看来,电影《大白鲨》能够在商业层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导演拍摄风格与配乐的相得益彰。深层次的角色塑造和角色之间的对位关系。

作为动物惊悚片的《大白鲨》,在导演拍摄风格与配乐相互结合的情况下,使得影片的惊悚氛围得到极大的渲染,使得“大白鲨”的形象印象更加的深刻。在电影《大白鲨》之前,以“变异动物”为主的惊悚片从制作规格上看,多数为B级片,整体的制作算不上精良。从内容上来看,影片中的惊悚情节主要是靠夸张的造型设计和演员浮夸的表演。而电影《大白鲨》则不同,作为整部影片绝对主角的“大白鲨”,导演在影片的前半段没有给到任何全景,只有一些特写镜头。即便是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大白鲨”大部分时间也是处于暗处,更多的镜头给到了布洛迪警官一行人的反应。直到影片最后的“大决战”时刻,体型巨大的大白鲨才算是真正的出现在了大银幕上。

影片最后的“大决战”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作为一部惊悚片,电影《大白鲨》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概念,并且通过这种拍摄方法使影片始终保持一种悬念,让未知的惊悚感伴随整部电影!

与影片拍摄方式相结合的是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从影片的幕后花絮中可以得知,斯皮尔伯格原本是打算使用舒缓的配乐来缓和影片中残暴的画面,但是配乐师约翰威廉姆斯最终采用了E和F两个半音关系的音符交替使用的模式来作为大白鲨的主题曲,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本人形容为:“就像鲨鱼一样,本能、无情,势不可挡地朝你靠近”。

约翰与斯皮尔伯格的合影

这种带有伯纳德•赫尔曼风格的配乐加之始终带有悬念感的拍摄方式,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步的将影片的惊悚氛围推向极致!

该片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角色的塑造和角色之间的对位关系,仅凭借这一点《大白鲨》在内容层面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惊悚片。

在角色塑造方面,老渔人昆特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富有层次感的角色。影片中,老渔人昆特第一次出场给人的印象是傲慢、自大的“反面角色”。当警长和胡珀寻求昆特帮助,并走进昆特的住处时,老渔人昆特又带给观众一种残忍、嗜血的感觉。但是,当昆特给警长和胡珀讲述他曾经的遭遇时,昆特这个角色的层次感立马体现了出来,而他之前的种种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理解”。最后他不幸命丧大白鲨之口,颇有一丝反战的深意!

老渔人昆特

在角色关系方面,海洋生物学家胡珀和老渔人昆特之间的对峙关系是整部电影在角色关系设置上最出色的。有着现代科学知识的胡珀和经验主义的昆特两者之间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新旧两代人之间的对峙,而影片的最后,昆特命丧于大白鲨之口,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创作者对于这种关系的态度。

新旧两代人

从上述的两个方面,足以看出电影《大白鲨》的优越之处,也足以证明其在动物惊悚类型片史上奠基者的历史地位。

时过境迁,四十五年过去了,电影《大白鲨》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内容层面都被后世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甚至于很多官方平台都在质疑其“经典”的历史地位。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类型,跟小说、散文、诗歌一样,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的局限性,人们不应该用现代的审美来看待以前的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