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bgm「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那些插曲个个让人印象深刻你会唱几段」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58更新:2023-04-22 20:50:37

《团长》除了台词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大亮点,就是里面的那些插曲异常精彩。不管是军哥还是方言小曲儿,都非常好听,或气壮山河或令人潸然泪下,每次都会跟着电视里的角色不由自主的唱起来。下面就盘点一下那些插曲。

旗正飘飘

这首歌节奏铿锵有力,音调慷慨激昂。由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3年元月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期,同年9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共场所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作片中插曲,所以这首歌是很有来历的一首老歌。

这首歌在《团长》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在日军对歌中。虞啸卿的精锐们把这首歌唱的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相信听到这首歌的人没有不被震撼到的!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有何书光光着膀子在那指挥。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枪在肩 刀在腰 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好儿男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

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团结 快奋起 奋起 团结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枪在肩刀在腰 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好儿男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

挽沉沦全仗吾同胞

天仇怎不报 不杀敌人恨不消

快团结 快奋起 奋起 团结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枪在肩 刀在腰

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 马正萧萧

好儿男报国在今朝

中华民国陆军军歌

这首歌也是大有来历,是中华民国的陆军军歌,当然还有中华民国空军、海军军歌,有兴趣的可以网上听听。既然是中华民国的军歌,所以大家看看歌词中的那些显眼的词,比如黄埔军校,攘外必先安内等,以及三民主义的思想都是有的。

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尽忠。

金戈铁马,百战沙场,安内攘外作先锋。

纵横沙场,复兴中华,所向无敌,立大功。

旌旗耀,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壮,忠诚精实军纪扬。

机动攻势,勇敢沉着,奇袭主动智谋广。

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

中华民国远征军军歌

大家可以看看这首军歌,堪称最有文采和气质的军歌。里面的典故也是非常多的,“汉终军”,“班定远"都是有历史典故。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当这首充满了民族主义气概的军歌歌词再次在网络上出现时,有些网友就觉得歌词这么深奥,估计唱歌的士兵也不懂啥意思(都是些迂腐的人,活在抗日神剧中),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由剧的世界原创)

远征军是抗战时国民革命军的精锐,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很多青年学生和华侨青年积极从戎,所以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但是有多少离父别母的忧伤,有多少血肉横飞的惨烈,有多少长眠异国的悲痛,我们都已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当他们在走上战场的那一刻,他们没有回头。

但是这首歌过了60年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依然深深地被震撼着!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战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姬。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东北小调

我实在不知道这叫个啥歌,肯定是二人转了,东北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说一说,迷龙是这首歌的发扬光大者,这也是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一首歌。不说了,没人敢翻唱,太经典了!(由剧的世界原创)

都是看了3遍以上团长的人,哪个团粉知道迷龙唱了多少次?哈哈,不知道就继续看去吧!(由剧的世界原创)

葬心

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你看这个截图就知道了,网上能找到完整版的。但是我觉得还是阿译唱的最动情,自带留声机效果,尤其是在南天门上唱的让人流泪。

还有在祭旗坡与日本人对歌的时候,阿译更是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嘴对嘴的教会了一群“土包子”唱了一首日文《知识青年从军歌》,唱得对面的日军哑口无言。

剩下的你们唱吧,一定要自带颤音,有那种凄凉甚至是凄惨的感觉。

送别

大家还记得和尚炸桥那一段吧,“阿弥陀佛,远征军万岁,祖国昌盛,民族万岁! ”,而背景音乐就是《送别》,那情那景再没有比这首歌更合适的了。和尚真的是个好和尚。

还有小书虫出场也是这个背景音乐。

当然还有不辣的《刘海砍礁》,在和日本人对唱时完整的跳着唱过一遍。还有死啦死啦跳大神那一段,迷龙的《松花江上》,日本人唱的《故乡》等。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关注支持一下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