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历史的天空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46更新:2023-04-22 22:47:39

挚友李老师几次对我说,你应该去和我见两个人。一个是题字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书法大家赵普先生,一个是《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曲《历史的天空》词作者王健先生。我问其缘由,她答非所问,喃喃自言:中国的男人都去哪儿了?

后来明白,那是李老师敬佩中的感慨:那首荡气回肠,磅礴入心的《历史的天空》之作,怎么可能是一个身躯不伟的女性挥词而就的,它完全应该是一个雄视天下,肩挑昆仑的男人所作。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是的,王健先生珠落玉盘的歌词赋能了历史的张力,什么群雄逐鹿?什么三分归晋?“只要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这是历史的回音,所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曾改变的回音。

王健,192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歌词作家。她说:“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写歌词”。作品《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片尾歌《历史的天空》及剧中十首插曲歌词,《这一拜》 《貂蝉已随清风去》 《淯水吟》 《烈火雄风》 《有为歌》 《民得平安天下安》 《当阳常志此心丹》 《豹头环眼好兄弟》 《江上行》 《哭诸葛》。还有《绿叶对根的情谊》 《歌声与微笑》,电视剧《大雪无痕》主题歌《岁月有情》,电视剧《楚汉风云》之十首歌曲的作词,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主题歌《海梦》等等……一数再数,无需再数,在中国歌词璨若星河的天空中,王健先生当属恒星一颗。

再后来,李老师又给我发来两段视频,一段是她和京兰女士陪赵普先生去看望王健先生。二位前辈,四目相对,二十余年的友情在眼波中尽现。面对赵普,王健先生出语高昂,诵读着手稿中的作品,那种生命的脉动伴随着手势,演绎出了一代词家内心的壮阔和慈姐对贤弟的垂爱。

另一段视频是,疫情解禁后,二位前辈相见。由于92岁的王健先生出现了听力受阻的困扰,她与赵的交流变成了面对面的文字互动。其书写之状,可用驾驭二字形容,神与思,力与美高度融合。一幅我以我手写我口的经典画面令人共情。81岁的赵普先生啧啧有声,“这是92岁词家的硬笔书法”。

临别时,二位前辈依依不舍,相互九十度的鞠躬施礼,一派谦儒淡达之气象。这是一种久违了的修为,既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它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味道。于是关于回答李老师之问,便有了答案。《历史的天空》之作,只能出自这样深厚通达的先生之手,无关性别。

赵普先生是李老师颇为崇拜的大家,其单位的门匾之字即出自于赵老之手,我亦在她的中厅见过赵老的一幅佳作“居芝兰之室久,则不闻其香”。字迹如人,那是赵老的人品和功力合成的作品,貌端神正,力道不凡。

应了和李老师说的那句话,最好的相逢都是不期而遇。一段专门介绍赵老的文字,前日扑入我的眼帘,凝练而又清晰:赵普,北京人,1939年生,五岁描红,二十岁始临汉碑。书风自成一格,“中锋正,方为主,减蚕雁,融篆行”,被称为“赵隶”,作品陈列于天安门城楼、圆明园遗址公园、山东论语碑苑、元大都古城遗址公园、陶然亭公园等著名历史园馆。近年来,赵普以隶书先后书写了《金刚经》《道德经》和《论语》三部中国哲学代表性著作,创作了全新的隶书版本,将书法与经典著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谈及赵老,必涉其字。评论大家柯文辉对此曾有言论:“赵隶”骨骼坚稳,筋脉晓畅,抱璞怀真,气象壮穆。消化遗产,融汇增删,取精用宏,处心恭,求静谧,指死腕活,取法高, 结体质而严,铺毫沉,疾涩避设计,干湿浓淡,贯以中锋, 方笔方构,主宰临池,间有圆笔,聊为穿插,宾主随需施墨。存古拙神采,奉汉碑金梭,参证篆楷,自见流妍,调节经纬, 隐去斧痕。大字有小字凝聚意象;小件兼得巨幅奔腾。起承转合,飞扬跌宕,变异服从整体,明快含蓄携手同归。剪枝 蔓,突出主峰,令通书道者临别依依回眸,未习碑帖者雅兴不减。

此为专业视角的解读,亦是高山流水见知音的共鸣。

对于“赵隶”,王健之见亦不同凡响:“赵普先生的书法艺术,在书法界早已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他的隶书——恕我不能做出恰当的言说:他在坚实的取法传统、临池六十年之后,经过他智慧地思索,勤奋地践行,又加以对个体书法的融合、转化、发展、创新,如今赵普先生的隶书,已在规矩的基础上,为我们展现了一看便知是隶,再看却是全新面貌的极赋书法家个性的隶”。

赵老有德,挥毫泼墨间,吸引了一众同心者。以李老师为例,话涉书坛,言必赵普,其中德行之论每每则居主调。其意大概是说,在红尘弥漫,物质当道的今下,赵老何以静居一处大名之地,闭关十余载,不与浮名为伍,不与浮财对接,青灯黄卷,故纸神游,这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支撑呢?

其实李老师自知,能被称得起先生的人,首先是骨子里的端与正,其次是行事的执与着。他们施业的状态,可用一天就是十年,十年就是一天来定义。这是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学问坐标,人格风骨方能历久弥新。翻开赵老手书的典籍,一看便知,这不是一个传统成份里的套中人,这是一个用力透纸背的字与世界吐纳对接的师者,居尘不俗,翩若惊鸿。他的字里有大境界,大慧觉,他给后辈的习字者提供了一种时间、空间、方向的坐标。

同在历史的天空下,王健,赵普二位先生在各自的领域堪为大家,他们性别不同,性格各异,但经二十余载友情的浸润,仪态神韵颇有相似之处。若想把他们跃然纸上,并不是一件易事,用远去的胡适先生的话说“我的像很难画,因为我没有怪像”。

凡世之中不乏英杰,如何看待前辈之师,依然可用王健先生的一句话引伸回味“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为二位先生祈福,文字光明,书艺不朽!(文/龙言狮语)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