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电影音乐「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火了我们的青春都藏在那些电影的配乐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69更新:2023-04-22 23:41:58

作者 | 黑白灰

最近,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火了。

只是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高,口碑分化却越来越严重。

一部分人觉得电影三观有问题,另一部分人被剧中凄美的爱情感动到落泪。

电影的争议还在延续,但电影的主题曲《有一种悲伤》却毫无争议的火了,抖音里、朋友圈都被这首歌刷屏了。

歌曲的评论区,电影之外,不少人都在里面回忆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听到一丁点青春的旋律,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在怀旧这件事上,好像我们一直都是同舟共济的。

这些年,各种各样的青春片层出不穷,关于青春的音乐也越听越多。

有时候,就算知道电影是烂片,可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去看。

因为那些青春的旋律一响,不自觉的我们就又回到了那个莽撞的的时代。

即使有时候电影会让我们失望,可在音乐里,我们已经找回了逝去的青春。

01

2005年,一个作家参加前女友的婚礼,看着昔日的女友与新郎在台上亲吻,心中感慨万分,就动笔写下了自己和女友的故事。

六年后,故事被他搬上了大荧幕,取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事简化,写了一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

那首歌就是胡夏唱的《那些年》。

因为干净清澈的声音,几年后他又为青春片《同桌的你》翻唱了老狼的《同桌的你》作主题曲。

两部电影最后都在一个婚礼上,但周小栀没有嫁给林一,柯景腾和沈佳宜也没有走到一起。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在婚礼上相遇,伴随着《那些年》、《同桌的你》的旋律,往事一幕幕浮现。

从他借她一本英文书开始,到她给他出一份数学试卷,再到一起半蹲,一起毕业,一起旅行…

但最后,两个人走散了,故事结束了。

事隔经年,不知当柯景腾再想到那个下雨的夜晚,想到为她办的那一场格斗比赛,心中作何感想。

以沉默,以眼泪?还是就像林一那样淡淡一笑。

林一和周小栀,两个人分享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婚礼上他看着她一步步的走向自己的人生,心中所有的情感最终化成了淡淡一笑。

《同桌的你》里唱: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中

爱哭的她,最终又遇到了安慰她的人。

《那些年》里有一句: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好多青春的故事,都以遗憾潦草收场。

所有的不舍和怀念,最终都化为了一句祝福: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在《杀鹌鹑的少女》里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对郑微来说,许多年前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真的是相当的沉闷。

不仅没能和男朋友如愿以偿的相聚,还遇到了油嘴滑舌的张开、许开阳,和一个同样优秀的室友阮菀。

故事从这里开始,却还没有完全开始。直到她遇到了陈孝正,在最好的年纪里,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算是故事的起始。

只不过有些事,隆重的开幕,结果却是一场闹剧。

赵薇的处女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王菲用清脆的嗓音唱: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

电影里,阮菀用了整个青春,去陪伴男朋友长大,张开一直爱着阮菀,为了她,他愿意当配角,默默的守在她身后。

他们疯狂过、疲倦过、痛过,到最后所有人都以青春为代价,学会了成长。

所以许多年后,当郑微、陈孝正再碰面时,郑微对他说:

“曾经以为没有你的爱会死,其实爱情是死不了人的。陈孝正,我很庆幸自己可以不爱你了。”

电影里,赵薇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让剧中的几个人物经历了青春成长了起来。

而电影外,赵薇同样用青春让自己成长了起来,从小燕子变成了实力派的演员、歌手、导演。

看着这一边“小燕子”慢慢成长了起来,“五阿哥”也不甘落后,面对逝去的青春,苏有朋也拍了一部电影来纪念。

电影的名字是《左耳》,赵薇为了支持这位老朋友,还唱了主题曲《左耳》。

故事中几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机缘巧合之下走到了一起,青涩的年龄,他们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

但总奈流光容易把人抛,就好像赵薇在《左耳》中唱的那样:

青春的旅途没有红灯,越走越快你也成了过来人。

随着青春的散场,故事中的人,现实中的我们,都要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人生。

用青春来成长,荧幕前的这批人,有一天都将成为过来人。只是当某一天再听到《致青春》、《左耳》…一瞬间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昨天。

我们用了整个青春去成长,却被一首歌一下子就带回了从前。

03

有人说:青春的残酷就在于,我们拥有最好的爱,也遇见了最好的人。

但是这些感情通常都没有结果,当它陨落消散的时候,甚至我们都来不及问一句为什么。

在那稍纵即逝的青春里,有人留有遗憾,有人经历成长,也有人在那里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电影《匆匆那年》里,相比于陈寻和方茴这一对,赵烨和林嘉茉的故事也很动人。

从高中到大学,赵烨都喜欢林嘉茉,无奈的是林嘉茉心中一直有一个男孩子,她不断的追寻男孩,但男孩却始终对她不管不顾。

多年以后再相见,赵烨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林嘉茉。

婚礼上,赵烨把媳妇丢的捧花抢了下来,送给林嘉茉。

他对她说:那年分开的太仓促了,我欠你一句话,祝你幸福。

在最好的时光里,他甘心做她的备胎。虽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那段美好的日子,他不会忘,她更不会忘。

电影的主题曲《匆匆那年》是王菲唱的,她的声音空灵,像极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睹了一切然后将这段故事唱了出来。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脸是否还能红着眼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

只不过有故事发生的地方,就会有喜怒哀乐伴随。

这几年,天后王菲唱了不少影片的主题曲。《匆匆那年》之后,她还为徐峥的《港囧》唱了《清风徐来》。

那也是一段初恋的故事,故事中已经结婚的徐来,费劲周折想要和初恋女友再见一面,完成那个一直没有完成的吻。

可当他终于找到了初恋女友的时候,脑海里都是妻子的影子。沉迷于过去,让他没有注意到眼前拿整个青春爱他的人。

《清风徐来》中王菲唱: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好像是在说青春的记忆虽然美好,可有一些美好,只适合永远的搁在心里,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

电影《后会无期》中苏米说: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

好像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听人讲道理、看别人的故事。只是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

都说青春很美好,可更多人的青春,不过是被洗得发白的宽大的丑陋的校服包裹着,普通的像学校门口每天被扔在垃圾桶里的矿泉水瓶子。

大人们永远都只有一句话,就是让我们乖、懂事。

就像《狗十三》中,李玩的父亲那样,挂在嘴边的都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该懂事了”之类的话。

电影里,那个十二岁的李玩,穿着宽大的校服,害羞似的驼着背,顶着一头的痘,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像极了我们的样子。

普普通通,没有一点主角光环,那才是我们的青春。

电影宣传时,曹保平导演特地选了窦唯94年唱的《噢!乖》,经过了谭维维和满舒克的翻唱,做了电影的宣传曲。

我那无可奈何的爸爸哦可爱可怜的妈妈被迫我接受你的错我的梦好难过对自己说这一切无所谓

窦唯用这首歌展示了一个不爱多说话,心中却充满了不满的孩子的内心。

经过新的改编后,软化了一些歌中的反抗,却多了一点看透之后的调侃和戏谑。

曹保平在电影上映的时候说:

希望大家在看过电影之后,都能回看并记住自己十几岁时那些与成长有关的故事。

与成长有关的故事,好像随着世俗的打磨,我们都将渐渐的遗忘。

不少人听了谭维维的翻唱之后,又翻出了窦唯的原唱。有的人听改编的有感觉,有的人听窦唯的想到了自己成长的故事。

电影之外,音乐也能让我们想到过去的故事,一首歌很短,但那些故事却很长。

虽然故事很平淡,但故事里却有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和最真实的青春。

青春像极了一场梦,不同人的梦里有不一样的故事。

有的人会有遗憾,有的人会有美好,有的人的梦里是成长的记忆,有的人的梦里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关于青春,高晓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你都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

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青春就没有了。

对生活的慌张,就是青春,它是一种心态,无关乎年龄。

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春的梦都将被叫醒,我们的额头都将爬上皱纹。

但在时间的长河里,那些梦都已经被默默的记下了。

那些青春的音乐,就像是一个勾起记忆的引子。

只要旋律一响,我们总会想到那些青春的故事,想到那个没有被世俗打磨的自己。

那时候,生活可能依旧会一成不变,可我们已经不会在庸庸碌碌中度过。

有一天,我们的额头终将被刻上皱纹,可至少不会让皱纹刻在心上。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