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电影剧情「无名电影里的镜头隐喻详细分析与其他电影的关联」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3更新:2023-04-23 15:13:25

关于电影《无名》的镜头感语言和隐喻分析,干练、优雅、高级和清冷的镜头,很少见。

第二次看,发现基本上一帧的疑惑,下一帧出现的人都会给出暗示。

挺喜欢程耳导演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非线性的叙述乍看起来非常乱,但其实互相之间都有逻辑,比如上一帧的谜底基本下一个剪辑就会给出暗示。

比如张先生的被杀,下一秒则是何主任吃饭时发现衬衫袖子上沾了血迹,用力擦拭后,血迹迅速熏染,暗示此次刺杀事件会演变为一个无法遮掩的大事。

当然,最大的暗示则是影片里的受害者和反抗者都是没有姓名的,只有姓氏,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们;而所有的加害者和侵略者则必须清晰地陈列和展览他们的恶名,历史不会被掩埋,罪恶需要被铭记。

一、 隐喻的镜头语言分析

1. 狗

影片里出现了几次狗,比如日军飞行员穿戴整齐的柴犬,在侵略掠夺的物资包装下,狗也狐假虎威,与日本兵一起轰炸广州,但结局也是随着其主人飞机坠毁,而一起扑向死亡。狗的名字叫罗斯福,这里就不必展开了。

第二次出现是广州沦陷区的瘸腿狗,只是为了半块肉饼就死于敌机无差别的轰炸,多么像当时无辜的毫无避所的人民。

第三次则是伪政府监狱里的恶犬,它们张牙舞爪,为虎作伥,叫声越大,越是虚弱。但同时在阴森不见底的恐怖监狱里,它们也曾作为屠刀,对准自己的国民。

第四次则是渡部告诫大鹏饰演的唐部长,我感觉唐部长身上集具了几个人的影子,有战争中的投机者周佛海,还有残忍的丁默邨,“历史上骑墙派是没有好下场的”,镜头给到门口一直彷徨无措却慌不择路的狗,也暗示了他的结局。

当然关于唐部长是骑墙派,有个镜头非常妙,他站在日本国旗和国民党军旗中间的分水岭处,左右摇摆,他背对着镜头,谁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2. 井里的四具浮尸

王传君饰演的王队长在吃早饭时和王一博饰演的叶先生聊天,说到日军撤离时,一户富裕人家愿意交出全部家财,只求别玷污自己两个女儿,结果几个人当着父母的面奸杀两个女孩子,最后也杀了两口,尸体随意扔到井里,对应后期几个骑车的日本兵看到井里漂浮着四个日本人的尸体。这样的对照,有一种血债血偿的意味。

其实二人吃饭的场景,已经暗示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王队长像说笑话一样讲着同胞的灭门惨案,而叶先生则是不忍继续听,于是用催菜来转移话题。

3. 羊

日本兵用水泥坑埋劳工时,屋里是惨绝人寰的世间悲剧,屋外仍是懵懂无辜纯白的小样,有着清澈的眼神。而下一个镜头则是羊肉汤。

在战乱里苦难的中国人民,不正是手无寸铁的嗷嗷待宰的羊吗?

4. 镜子

影片里用镜子展示演员最多的场景就是给到叶先生,除了之前说的他不忍听悲剧的细节,还有就是他无论是自己观察自己,还是未婚妻方小姐看他,始终是透过镜子。在电影里,镜子如果对照人一般则是一种投射,他者看到镜子中的演员则大多数代表一种幻象和不真实,也就是这是你以为的演员形象,实则不是。而演员自己看向镜中的自己,则多表示内心反省和确认。

所以,导演反复让方小姐只看到镜中的叶先生,也就是伪政府的打手,就是暗示你误会他了,这不是他的真身。而叶先生反复看镜中的自己,则是潜伏太久,需要不断确认自己的初心以及自我见证。

5. 杯子

叶先生初次单独和渡部吃饭,二人杯子和酒壶颜色刚好相反,叶先生是白色;而渡部则是黑色,也暗示二人一开始就是相反的对立的人。后来叶先生潜伏成功,二人在渡部家里饮酒,只有渡部有黑色酒壶,二人均使用黑色杯子,不仅表示叶先生成功打入敌人内部,而且这次二人没有分别使用酒壶,共喝一壶酒,更是体现了叶先生取得了渡部巨大的信任。

6. 粉蒸排骨

王队长和叶先生早饭时,王队长多叫了一份粉蒸排骨,叶先生初听鄙夷和讪笑,但结果他吃的最多。二人谈话时,是轻松默契的,可见王队长曾真的珍惜这份友谊。

但是,江疏影饰演的江小姐被问话时提到“朋友的背叛是最不可原谅的”,也是在远程的点破为何王队长后期会如此刀刃向内。

首先,他因为长期执行刺杀任务,早已被战争摧残得PTSD,毫无人性,内心仅有的温柔给了家人以及难得的朋友叶先生。而叶先生与方小姐的事情,以及叶先生关心她,并默默帮她善后,他应该已经暗中查明。

其实渡部也有所暗示,不和你一起杀人的人,都要怀疑,这里两处寓意,那天叶先生虽然随渡部去了,但没明显看出他也杀人了;其次,叶先生马上替王队长解释,说他父亲过生日了,所以没来。但我们都知道,其实王队长是杀方小姐去了。

因此,无论渡部这人多么愚昧无能,他的一些预言还是准的。

无论是职业上的背叛,而是友谊上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会使得他那颗暗无天日麻木不仁的心里一点点友谊的阳光所吞噬,剩下的就是变态的残忍的嗜血的报复。

大概就是,我曾如此大方向你让你吃我的粉蒸排骨,你却处心积虑隐瞒我,背叛我,那我也要吃你的东西,用你的东西,我们就一起堕入无边地狱吧。

过度解读一下,我觉得王传君这个角色跟程耳导演的上部电影有延续,都是视女性为玩物的凶残打手。

7. 领带

叶先生在去杀何主任之前戴的是白色领带,但是他照镜子后却毫无缘由的换下了黑色领带,结合后面剧情应当是二人商量好,扔他下楼的桥段,因此要换一个结实的领带。

此外,这处打戏,二人打得凶狠,真实且配乐紧张,结合最后说,我们把这件事作为一个引子,让你成功潜伏,可见他们是知道日本人会暗中考察他们,而且在打斗时,电影给了好几个俯视的,偷窥的视角,因此二人不得不真打。

8. 长衫和西装

张先生在投降之前,因为是我党人士,因此穿的都是长衫,而在去投降时,则换成了西装。而西装在本片里基本指代着反派或伪政府,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基本都不再穿西装了,这是一种身份的转变。

9.拿破仑糕点店

这明显就是他们交换情报的地方,所以从上海到中国香港,表示任务还在继续,吾辈仍需努力,至于为何叫拿破仑,首先传递信息的糕点就是拿破仑,其次,或许还带着某种精神上的暗示?

此外,中国香港那段放的是上海经典舞曲《夜来香》既是传承,也是延续。

10.打光

影片里的色调一直都是压抑、阴冷、沉闷的暗色调,但最后一幕,叶先生用切腹方式“成全”渡部时,渡部仍然是全黑的逆光,而叶先生则是脸部全光,仿佛站在阳光里,迎向新生。

但其实经历过战争苦难的无名英雄们,因为背负着太多的善良与遗憾,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自己呢?于是,在斑斓的寺庙里,角落处是诚心祷告的,满脸泪水的叶先生。

11.醉虾

两处醉虾,一处是王队长准备杀方小姐,那跳动的挣扎的醉虾,不正是毫不知情却如案板鱼肉的方小姐,以及无数被屠杀的中国人民吗?第二处则是,叶先生去了王队长父亲在香港开的上海餐馆,一来是看看他的家人;二来则是悼念他惨死的爱人方小姐,同样点了一份醉虾,不过这次是暗示,那些曾害你,和你们的人,尽管垂死挣扎,但终究逃不过审判。

其中一个细节,一只醉虾跳出了碗碟,但被叶先生拿回吃掉,我觉得这里是暗示渡部,尽管因为政治考量,得以逃脱一阵,但即使到天边,我也会抓住你,手刃你。

二、 与其他电影的关联

1.与程耳上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关联

何主任说他吃不惯日料,这与《罗曼蒂克消亡史》里袁泉那句台词有关,她说喜欢哪个地方,就喜欢哪个地方的菜;反之也是。葛优忽然想到他妹夫浅野忠信开了一家日料店,由此猜出家庭惨案的始作俑者。

此外,还有一处镜头联动,浅野忠信饰演的妹夫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对章子怡充满了情欲,扣动欲望扳机的就是夜晚的车里,章子怡那摇曳的耳环,第二天也是二人在车子外,只不过开始了他禁锢章子怡之路。

而本片里,何主任在江小姐的母亲用情报救女儿时,也是他坐在车里深思,车外也是红衣的江小姐,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放江小姐一条生路。

2.与《色戒》的关联

《色戒》的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原型是郑苹如和丁默邨,本片里的江小姐和唐部长也是。而江小姐同样也是刺杀唐部长失败被擒。而本片给了他对江小姐心路旅程的解读,就是她明明有各种途径各种时机可以杀唐部长,但功败垂成的原因也许是她内心向往失败。我觉得这个解读,给人性的复杂与脆弱,以及女性的情感充沛和细腻情愫,很好的安放。

最后,真诚赞美周迅女士的演技,她镜头不多,但她充满故事性的眼神,让你一下子就能读出她的美丽与哀愁,稳重成熟与理智坚定。但是,还是如之前电影一样,对多数女性角色过于工具化、片面化。

#大有学问#​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