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战场上为何总爱戴个黑面罩「俄军在战场上为何总爱戴个黑面罩」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99更新:2023-04-23 15:46:01

几个月来,大家肯定观察出了这么个很特别的现象——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几乎人手一个深色面罩。

他们的面罩以黑色和深褐色、深军绿色为主,共分为两类,一种是像下图这样,只露眼睛的;

从露出的条纹海魂衫判断,这位应该是个俄罗斯特有的“海军步兵”

或者是露出两眼一嘴的“三孔”面罩。

而且,以上两种款式,除了俄军,乌军那边也亦是如此。

比如,下图就是佩戴“三孔”面罩的乌克兰军队。

还有这样的。

如果没有国旗的标识,这么把脸一遮,确实不好辨认他们究竟是“大毛”家的,还是“二毛”家的。

那么,这就令人迷惑了,俄乌的正规军队,为何竟然跟那些打劫者和恐怖分子一个“审美”?

其实,这个头套叫做巴拉克拉瓦,它的诞生和使用目的,跟犯罪活动,没有半毛关系,本源于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这时候,沙俄帝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正在对峙包围此地的英土联军。

当年的英军为了抵御严寒和黑海刺骨的冷风,纷纷拿羊毛围巾蒙脸,只露出双眼。

那时,遭遇多国联军“群殴”的俄军,在此受到了重创,但最终通过战后和约,以放弃其他领土和权益为代价,还是收回了塞瓦斯托波尔。

意外的是,这个蒙脸的围巾,也随着战争被俄军吸收了过去,成为士兵和下级军官们防风御寒的利器。

因为当年和英军交战的地方,是个鞑靼人居住的,叫做巴拉克拉瓦的小镇。因此,俄军的面罩,就被冠于了这个带着些许穆斯林风情的名字。

鞑靼人,是广泛分布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之前的克里米亚汗国的建立者

不过,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此时,只有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才会蒙脸。而沙俄军里的中高级指挥官到了阵前,无论多冷,都会主动以“真容示人”,不但要露脸,还会穿着非常鲜艳的制服,挂满精美的配饰。

这个习惯,一方面是源自俄军军官身先士卒的风格,高级别指挥官亲临前线,属于他们的传统。

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当年西方战斗模式的考量。

现代人cosply的1850年代的英军

近代的西方流行“线式战术”,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排队枪毙”。

这主要受到了当年武器性能的限制——前装的滑膛枪精度低、射速慢,为了增加命中率,就得加大火力密度。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大搞人海战术,“排队枪毙”的情形——在平坦的野外,士兵们穿的花枝招展,踩着鼓点排成方阵列前行,双方逼近到射程内时,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向对方射击,逼到最近的时候,还会上刺刀肉搏。

战场上,枪炮一开,黑烟滚滚,那个能见度,基本就跟在重度雾霾天里打仗一般。

而且,这时候,也没有什么通信系统,传令兵只能靠本人骑马或者11路,用肉眼找到前线军官,接受指令,再传达给各个作战方队,方队们再以旗语、口令和鼓点的形式,告知每个参战官兵。

那么,为了增强敌我识别度,同时帮助传令兵尽可能快地识别到指挥的位置,战场上,带队的军官总会穿得非常显眼夸张,跟个彩色小公鸡一般骑着高头大马,来回穿梭在队列之中,控制速度,发号命令。

现代人cosplay1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

试想,如果那时候的军官穿得太低调,再戴个遮面的头套,等传令兵找到他的时候,估计仗都该打完了。

不过,虽然此时指挥官们的形象都非常狂拽帅酷,穿着鲜艳的军服,戴着夸张的帽子,坐在高头大马上,激情指挥士兵们互相攻击,但他们的阵亡率却并不太高。

这也是西方近代战场上的一个心照不宣的规矩——“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回我放了你,下次,大兄弟你也要手下留情啊。

尤其是各国的上层指挥官,他们大多出身都不低(像俄罗斯、普鲁士这样的国家,只有贵族才能有资格上军校,成为中高级军官),不少可能就是原先的老同学、国外的远方亲戚,或者共享过同一位“交际花”等等——大家原本都属于一个贵族圈子里的人,战后没准还得往来呢,怎么能上来先把对方弄死。

而且,当年欧洲各国的外交策略非常多变——今天你我阵前厮杀,以后没准还会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呢。

因此,大部分时候,两军交战之时,并不会优先去弄死指挥官——露脸,故意让对手知道是“熟人”,反而可以保命。

18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时的俄军

不过,到了20世纪初的一战,随着武器和战法战术的升级,战场状况又出现了新变化。

特别是马克沁机枪,直接将线式战术一脚踢进了坟墓。

近代的那种所谓的“交战风度”,更是被残酷的高烈度战场,扫得一干二净。

一旦陷入伏击,你根本没机会想清楚对方是个什么情况,呼啸而来的“弹幕”,就收割了你的生命。

这样的战场,熟人、外国的贵族亲戚这类的,都不管用了。

此时,虽然俄军仍旧延续着指挥官身先士卒的传统,但俄军和参战各国的军官一样,都低调了起来,尽量隐藏自己的军衔和身份。

电影《战马》中,前线的一战英军,军官都在尽可能的低调

恰好,这时候的通讯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传令兵也不用只靠肉眼去找指挥接受命令了。

于是,俄军的指挥官们,也开始接受了前面说的那个巴拉克拉瓦头套。

再往后,苏军同样延续了沙俄军队的巴拉克拉瓦头套,除了防风防尘保暖的需要,更将其用作了一种进行军事伪装的工具。

特别是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军的阿尔法小组、信号旗等特种部队,出任务的时候,都会佩戴巴拉克拉瓦头套。

而且,从这时起,北约各国的特种部队和一些场合下的执法人员,也纷纷开始戴面罩。

有了这种面罩,既可以保护脸部免遭高温、爆炸尘埃、闪光弹的伤害;又能隐蔽其面貌特征,以免事后遭到报复。

此外,面罩还遮蔽了行动人员的表情,从而不给对手从中分析、捕捉自己情绪变化的可乘之机~大家用了都说好。

美国特警

苏联解体后,俄军延续了巴拉克拉瓦头套,而且,还增加了阻燃材料~除了保暖 ,可一定程度的防尘、防爆炸烫伤等等。

当然,另一个重要作用,更是要隐藏真容和身份,防止自己和家人被报复;

另外,则是特殊战斗任务的需要了。

叙利亚战场上的俄军,沙漠迷彩配着同款头套,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带着“电焊头盔”的“土样子”了

非常近的一个例子,就是2014年3月,俄军对克里米亚的行动。

3月20日,克里米亚议会举行全民公投,96.77%的民众支持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

当天,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并批准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议案。

当时,很多戴着头套、身穿绿色迷彩的壮汉,出现在了克里米亚境内,并占领了自治共和国的政府大楼和一些重要设施。

他们被称为“小绿人”,还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积极配合。

北约方面马上指责,俄军正在“军事入侵”克里米亚。

但俄方对此说法表示“呵呵”,回答说——你怎么就是知道罩后面的人究竟是谁,这种巴拉克拉瓦头套和绿色迷彩服,在哪里都能买到。

最终,北约方面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搞清楚了俄军的出兵范围和规模。

但这时候,啥都晚了——正在在附近搞“军事演习”的俄武装力量,已经迅速转变为实战,他们在早些时候潜入克里米亚的“小绿人”的配合下,没费太大劲,就成功实现了对关键目标的控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当地的乌克兰政府武装。

这时,俄官方才承认俄军已部署到位。

显然,当年的巴拉克拉瓦头套,可是给乌克兰政府和隔岸观望的北约设置了不小的障碍,起码在俄罗斯到底派遣多大规模军队进入克里米亚的这个问题上,就显得扑朔迷离,很难弄清楚。

2014年,“小绿人”在克里米亚街头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面罩并非恐怖分子专用的元素,俄军的这个巴拉克拉瓦头套,就属于一些国家正规军队的必要配置,是寒带国家官兵们防风保暖的利器、防尘防烫伤的保护,更是一种巧妙的保护和伪装手段,能够巧妙地震慑敌人、防止身份泄露、让士兵更放松地投入战斗。

很明显,曾经和俄罗斯一起过了超过300年,真正做独立的国家才30来年的光景的乌克兰,在巴拉克拉瓦头套的装备上,跟俄军几乎是一样的。

这就有了如今俄乌战场上的两拨“蒙面大侠”。

不过,这互相伤害的“两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管是蒙着脸还是卸下巴拉克拉瓦头套,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