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纳一部号称1.2亿美元投资的灾难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全球风暴》
这部巨片已经蝉联了5个单日的票房冠军,很多朋友问我好看不?
已经看过电影的杉姐表示:
你们看过的所有灾难场景在这里都能再看到一遍——
墨西哥寒潮,冻冰人的手指一碰就掉。
莫斯科红场大雪融化,瞬间一片火海。
迪拜海啸,标志性的摩天大楼秒速崩塌。
香港地面忽然升温到可以煎鸡蛋,火星四溅。
所以,这是一部把海啸、寒潮、冰雹、龙卷风、地裂、高温、雷暴等极端天气打包组合一起砸向了银幕的电影
世界地标级城市迪拜、里约、东京、孟买、香港、莫斯科、奥兰多被花式摧毁,所到之处一片废墟。
被网友戏称是:《后天》、《2012》、《地心引力》和《伦敦陷落》的灾难重组片。
这样一部制作在本土遭到了票房口碑双渣。
先在北美票房遇冷,在3246家影院开画的情况下只收获了 1371万美元的周票房。
烂番茄影评人对《全球风暴》的评价极其苛刻:
《全球风暴》用特效毁掉了许多城市,也用混乱的剧本毁掉了这几位优秀演员的尊严。
这是一部跟灾难本身有仇的灾难片。
我很希望所有东西原地爆炸,然后直接剧终算了。
华纳兄弟的发行主席不得不寄希望于海外市场,当然就是中国喽。
果然,本片在国内两天的首映票房就已经远超北美的周票房。
一想到中国成为国外烂片的还魂丹,杉姐气就不打一处来。
本来是扛着炸药包去的,然而在观看完本片之后,杉姐不免叹息:就算它有太多硬伤和套路,这仍然不失是一部能看,甚至好看的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未来的XXXX年,环境恶化越演越烈,美国人牵头和中国合作(植入,除了吴彦祖和开篇的估计是后加的上海画面,通篇和我们大中国没什么关系),倾全世界之力共同建造了可以调节地球气候的卫星网——荷兰男孩。
电影一开始,就来了两场极端天气,墨西哥寒流和香港地陷。
随后,世界各地又接连爆发一系列的极端天气。
(看着画面,说五毛特效吧,冤枉了,但是说一线大片特效,肯定亏心)
官方媒体以类似“天然气泄露”等借口掩盖了事实真相。
中国科学家郑龙(吴彦祖饰)发现了这些极端天气的出现是因为有破坏者在背后操纵“荷兰男孩”。
查清真相的郑龙与美国助理国务卿麦克斯.罗森(吉姆·斯特吉斯饰演)约见,却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车阻挡了去路。
麦克斯·罗森只能联合自己的特工女友莎拉·威尔逊(艾比·考尼什)一起查案,最后发现惊天阴谋毁灭世界的地质风暴即将来临。
“荷兰男孩”开始出现状况,地球各种灾难天气频繁,进入毁灭节奏。
男主(杰拉德·巴特勒饰演), “荷兰男孩”的建造者奉命重回太空修复“荷兰男孩”。
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表演。
说实话,这部电影最开始吸引杉姐的不是灾难片,而是吴彦祖。
吴彦祖混好莱坞已有一年。
然而,男神在《魔兽世界》中的造型就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这次,《全球风暴》中,吴彦祖的出场倒十分直接。
一句香港话,交代了人物的身份。
我们通常以出场时间和对剧情的作用来评判中国演员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分量。
吴彦祖这次出场时间并不算长,但身份却至关重要。文文弱弱的宅男科学家是正义的化身。
只可惜,还是打了酱油。
电影集合了灾难、科幻、情感、绑架总统的犯罪元素,在视效上做到了排山倒海炸死你的群像式毁灭。
只可惜,集体毁灭出了一个问题,节奏太快。
观众几乎还没有闹清楚“荷兰男孩”的运行原理时,它就已经开始搞破坏了。
谁在这场灾难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我们不知道。
一次又一次的冰雹、火海、巨浪的来袭,群像式的破坏除了给你带来视觉疲惫之余,没有让人感觉到这与我有关。
除此之外,灾难现场的人完全是脸谱化的牺牲者。
仿佛那些在大街上逃跑的人类是外星人,没有任何情感的代入。
《后天》中的温室效应和《2012》中的玛雅预言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当观众与影片对视时,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而《全球风暴》几乎没有。
它在讲述别人家的故事,基本上是为了毁灭而毁灭。
全世界联网共同操控天气的设定并非不可能达到情感的共鸣,但需要一定的铺垫。
如果《全球风暴》也能如《后天》一样,注重剧情逻辑,在自然、气象科普及和悬疑营造上下足功夫的话,那这个全球性的群像式毁灭就会成功地成为所有电影院观众的噩梦。
此外,大反派的暴露过快。
在灾难开始之初就暴露出了这是一场人为的阴谋而非大自然的惩罚,编剧你咋这么着急。
影片中最爽的一段就是美女特工贡献的一段劫持总统戏。
女性的魅力和暴力美学在此井喷。
当她听到男友劫持总统保卫地球的脑洞想法后。
牛B战士半秒都没犹豫,甩出一句:“你去找车接应,我去绑架总统。”
随后妹子在大选会场突然宣称有人刺杀总统、直接向天鸣枪、会场旋即大乱,然后干净利落脆的劫持了总统。
这一段美艳又凶狠,帅炸。
总统难掩迷妹的眼神,对国务卿男助理说:“把她娶回家吧”。
惊喜捂到刚刚好。
除了美女特工戏抢镜之外,全片最让人燃炸的就是“荷兰男孩”的自毁戏。
男主孤身留在空间站,为了拯救地球而牺牲自己。
因为他要等从地球上传来的密码,被大反派植入的病毒需要重新启动才能清除,而重新启动则需要人类手动操作(编剧,我就服你)。
尽管已经被无数次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套路,这段杉姐还是看得眼睛湿了。
显然,这是一部由硬伤、套路构成的影片。
可杉姐要说的是,即便是这样一部内容空洞的电影,中国导演依然拍不出来。
你可以说,这不是一部顶级大片特效,可比我们的五毛特效好上何止十万八千里。
你可以说,它全是套路,可就是能让你该笑的时候笑,该惊叫的时候惊叫,该感动的时候感动。
这样的电影谈不上不高级,但绝对是合格的商品。
我们在谈论电影工业差距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我们欠缺的并不是艺术,而是让观众满足的合格商品。
最重要的是《全球风暴》是一部酷感十足的爽片。
而我们上次拍了一部爽片,就拿去参战奥斯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