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无名电影路透「无名九大细节解读公爵被杀很严重王一博江疏影背景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52更新:2023-04-25 03:14:28

《无名》是一部历史背景相当宏大的谍战电影,如果拍成五十集的电视剧,相信九个主要人物也能把剧情撑起来。

电影容量有限,于是《无名》选了无数个谍战故事中的一个作为电影核心展开,浓缩了剧情同时也带来一个影响,有些观众可能看不太懂某些细节。

本文详细解读一下《无名》九大细节,希望可以帮观众理解电影,为了方便读者,还是老办法,用演员名字代表角色,谁让他们没有名字呢。

一、王传君为什么杀张婧仪?

《无名》一开头,汪伪特务王传君给另一个特务王一博讲了一个听来的故事:日本兵吉川以前是个农民,应征入伍随日军打到武汉,他们闯进了一家金店,店主哀求他们可以把所有东西都拿走,请放过他的两个女儿。

日军不仅抢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还侮辱了店主的两个女儿,最后将一家四口人扔到了井里。这就是王传君杀张婧仪的心理铺垫。

如果张婧仪不是地下特工,凭借她和王一博的关系,王传君绝不敢下手。但王传君发现张婧仪是特工,于是他凭借自己的身份就敢侮辱漂亮的张婧仪,最后还杀了她。

之后,王传君还想杀王一博,然后拿张婧仪的身份为自己开脱,结果被王一博反杀。

王一博是店主,张婧仪是店主的女儿,王传君就是日本兵。王传君在内心深处也把自己当成了“征服者”,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一种变态的汉奸心理。

二、“弃暗投明”

梁朝伟去酒店房间里审问黄磊,一个问题不仅把黄磊问懵了,连观众也懵圈了,这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弃暗投明?

黄磊懵圈是因为在他心目中,从地下党叛变到汉奸组织汪伪政权怎么能算“弃暗投明”呢?这不是说反了吗?

观众懵圈是因为一时间突然分不清梁朝伟和黄磊到底是什么身份。

实际上,汪伪政权是一个很善于自我欺骗的组织,他们用“曲线救国”洗脑别人的同时也洗脑了自己,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所以用词也都是“弃暗投明”。

三、黄磊叛变的原因

面对梁朝伟的问题,黄磊一时语塞,他回答了一个关于回家种地的答案。

为什么他这时候突然回答不上来?《无名》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悬念和铺垫,之后的情节显示,黄磊想带周迅走的时候说了同样一段回家种地的话。

显然,对于黄磊来说,他一开始只是被日军的报复屠杀吓怕了,准备跑路却又不舍得朝夕相处的周迅,想带她一起走。

但是,周迅不仅不同意,还告诉黄磊她有丈夫,黄磊那颗脆弱的心崩溃了,感情上的塌方让他走向了反面选择了叛变。

问题是,一个地位不低的高级特工人员,对自己的搭档自作多情就已经够丢人了,因为被人家拒绝就选择叛变,这就更丢人了,所以黄磊一时回答不上来。

四、梁朝伟审讯军统站长

梁朝伟的身份是汪伪特务高官,在历史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中统和军统叛变过去的,他们对汪蒋双方都很了解,因此他们在策反和审讯时非常有策略。

面对被抓捕的军统南京站长,梁朝伟第一个审讯策略就是把老蒋打入“地方政权”,把汪精卫算作中央政权,毕竟他占着南京。第二个审讯策略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曲线救国”,由汪伪当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所谓“屏障”。

不得不说,梁朝伟这套审讯话术非常高明,军统站长当时就动摇了。

细节来了,此时原来在梁朝伟身后站着的日军特务机关长森博之看到审讯基本完成,他转身走了出去,梁朝伟立刻不露声色对军统站长换了语气:你也可以再想想。

虽然军统和地下党也是对头,但在日军面前,大家都是战友。

五、审讯江疏影

梁朝伟在审讯江疏影时的开场白和审讯南京军统站长的开场白一模一样,这就说明了他那套审讯方法就是设计好的话术,换个人来估计也是一样。

当然,这也同时说明梁朝伟对待审讯江疏影这件事的态度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毕竟江疏影的背景相当深厚。

六、江疏影的背景

江疏影的原型是历史上的著名中统女特工郑苹如,根据这个原型改编的影视剧人物很多,比如《色戒》里的王佳芝(汤唯饰)和《女子别动队》里的林曼云(何晴饰),再加上江疏影,美女如云,符合真实的郑苹如形象。

郑苹如是中日混血儿,家庭在上海滩有一定地位,她本人也曾因为登上过杂志封面成为名媛,由于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同时对日本非常熟悉,因此她得到了日本方面很多人的青睐,其中就包括日军特务机关长片山大佐。

此外,郑苹如还曾和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交往,所以,《无名》中江疏影提供给梁朝伟一本《日本驻沪要人录》,这个小册子不论是来自片山大佐还是来自近卫文隆都不算奇怪。

历史上的郑苹如接近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是为了刺杀他,失败之后她没有逃跑,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偷袭丁默邨,不幸被丁默邨识破,之后被杀害在一片荒地里。

《无名》中江疏影的目标是大鹏饰演的部长,她说自己不忍心下手,这个细节不是来自郑苹如,而是来自《色戒》王佳芝。

江疏影最后死了吗?有些观众认为她被梁朝伟救了,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

实际上,江疏影这种有着明确历史原型的人物结局一般都不会违背历史,此外,梁朝伟自己也很危险,犯不上为了搭救一个身份背景复杂的中统女特工搭上自己的性命,没有上级指令,他是不能擅自搞这么大行动的,这是地下工作的铁律。

七、石原派

日军特务机关长森博之的原型就是那位和郑苹如来往甚密的片山大佐,所以在《无名》中他和梁朝伟商量想放过江疏影。

森博之在电影中曾多次提到他是日本军方石原派,而不是东条派,这段历史细节非常重要,不理解这个就难以理解森博之这个人物。

石原派的灵魂人物是石原莞尔,他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他的长远计划是占领并巩固满蒙,然后以此为基地,北上可配合德军进攻苏联,南下则可蚕食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石原莞尔反对侵华战争扩大化,但日本陆军部长杉山元(片中有提到)号称三个月解决问题,结果日军就在中国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石原莞尔有一个死对头东条英机,他看不起东条,称呼他为上等兵东条,两人之间的战略规划也是矛盾的,因此石原派和东条派自然也是对头。

正因为森博之是石原派,所以他是支持大鹏这个骑墙派代表重庆和日军和谈的,这个细节非常重要,不交代清楚是不行的。此外,森博之也更愿意去东北发展,因为那是石原派一直坚持的战略基地。

八、公爵被杀

《无名》故事的核心点是一名日本公爵被杀,他是真的公爵,家族是日本贵族,虽然身份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的身份不是假的,确实非常高。

日本贵族当兵这种事并不罕见,英国王室也这么干,区别只是在于有些贵族是真当兵,有些贵族是做做样子。日本有个西竹一男爵,他是奥运会马术冠军,最后死在硫磺岛。

历史上的郑苹如曾经计划绑架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试图用儿子的命逼迫近卫首相停战,郑苹如灌醉近卫文隆后却接到命令放弃计划,郑苹如改绑架为约会,没有引起对方怀疑。这么看的话,电影中公爵的原型可能就是近卫文隆。

《无名》中江疏影将她掌握的“要人录”送给梁朝伟,而梁朝伟则根据要人录记载得知了公爵的存在,他立刻送出情报,上级安排黄磊配合其他地下党同志开车带着机枪去拦截,将公爵所在的那个小队全部杀死在海滩上。

公爵的死亡激怒了日本贵族和驻沪高层,他们放弃了和重庆方面的和谈阴谋,在压力之下,森博之没有选择剖腹谢罪而是大肆屠杀地下党,以此来向上级交代。

所以,公爵被杀这件事确实很严重,但地下党用生命为代价挫败了汪蒋日之间的密谈阴谋,也是奇功一件。

九、王一博的背景

王一博在《无名》中的人设让有些观众看不懂,他年纪轻轻,平时西装革履,看起来是和王传君一样的汪伪小特务,搞不懂为什么梁朝伟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王一博。

原因就在于,王一博的背景更为深厚。

王一博的原型是汪精卫的秘书汪锦元,中日混血,外表风度翩翩非常善于交际,他有一口流利的日本话,和日本军方高层交往甚密,也非常受汪精卫的信任,但他的实际身份是1936年就加入组织的地下党。

《无名》中的王一博日本话非常流利,估计其人设也是中日混血,因为出身较好同时备受上层信任,因此他在汪伪那里也很拽,生气了就去揍日本兵解气,最多关个禁闭就完事,像他这样的情况,王传君当然羡慕嫉妒恨。

梁朝伟牺牲自己帮王一博上位,在接任梁朝伟的职位后王一博获得了更高的信任,森博一要带他去伪满洲国上任时甚至将关东军的布防图给他看了。

要人录,布防图,这么重要的文件为什么会被地下党获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疏影和王一博这两个人物本身就具有极深的背景。

了解了以上这些电影细节,看懂《无名》也就不费事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