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生电影观后感800字「电影李学生首映引发网友热议中原文化孕育无数出彩李学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30更新:2023-04-25 04:23:55

扫描二维码观看H5精彩报道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

李学生女儿李敏(中)被邀请到首映式现场。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陈海峰摄

李学生像。资料图片

《李学生》电影海报截图。河南手机报供图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祝传鹏 何心悦

点击事实

7月16日,备受关注的电影故事片《李学生》在温州首映,来自社会各界的干部群众观看了影片。这部根据商丘籍务工青年李学生英勇救人的真实事迹改编的一部弘扬“河南好人”精神的教育题材影片,时长100分钟,再现了李学生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经历和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在全省上下争做出彩河南人的当下,《李学生》的上映再次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网聚观点

观影时感觉心被偷走了,瞬间泪奔

大河网友“豫韵风尚”:这部电影感染力很强,100分钟的影片,看得聚精会神,跟着影片的剧情时而掩面哭泣、时而为李学生的憨厚而开怀。看完后感觉心被偷走了,止不住泪流,是中原文化孕育了无数出彩的“李学生”。

腾讯网友“常道非道”:影片没有枯燥的说教,情节生动流畅,再现了李学生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他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草根阶层,依然能够坚守真我,像星星一样发光发热,温暖我们。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大河网友“诺亚方舟”:一个好人,就是一支火炬,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电影中的李学生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不同的操守,不同的结局,有现实中的碰撞,有艺术上的冲突,感人至深,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今日头条网友“黄河独钓人”: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因为李学生的出现,商丘与温州成为友好城市,“好人”概念才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正能量的代名词。

商丘网网友“万斌斌”:看了这个电影之后感觉特别感动,就好像他就在我们身边,从没离开过,李学生就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人。作为商丘人,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商丘好人精神发扬光大,让全国人民看到咱商丘人的性情、品格!争做出彩河南人,精彩有我!

商丘网网友“鼓声阵阵”:我上初中那会儿就经常听老师讲起他的事迹,如今英雄的电影上映了。今天看到一句话,可以说是对英雄恰如其分的注解——名叫学生,却能当千万人的老师。

212次

在今年3月29日阿里巴巴首次揭晓的“天天正能量五年公益报告”上,河南省以212次的获奖次数荣膺5年来全国正能量省份之首。

838人

6月29日,2018年6月“中国好人榜”发布,河南省有9人光荣上榜。而自“中国好人榜”推出至2017年12月底,河南省已有838人入选。

专家观点

河南英雄层出不穷离不开中原文化孕育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英基认为,电影《李学生》的放映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位河南人在危急关头舍身救人的英雄的记忆。以李学生为代表的河南英雄现象已经成为神州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事实上,无论是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河南人几乎每年都不缺席,还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中国好人榜’中的河南人高居榜首,都反复证明,河南英雄现象不是偶然,而是中原文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舍生取义、扶危救难精神彰显的必然。”刘英基说,如李学生,从小就有乐于助人的好传统。河南英雄现象之所以成为彰显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标志之一,其原因之一是中原文化的扶危救难、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在传承;之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河南人骨子中的“善”与“义”在逐渐外化,从而形成在多个场合、多个河南人挺身而出的群体特征;之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众多河南人民心中的内化。淳朴、善良、正直、勇敢,将因为河南英雄现象的发展而成为河南人的标志与品牌。相信会有更多善良的河南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

河南英雄现象不是偶然,而是中原文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舍生取义、扶危救难精神彰显的必然。(刘英基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