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天使时代背景「马路天使旧中国都市挽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80更新:2023-04-25 04:50:44

私认为中国电影有两段黄金时期,一是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注入新思想、新观念,让整个电影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焕然一新;另一时期便是三十年代,左翼艺术家们为对抗腐朽国民政府与外来侵略者而开创的左翼电影时期。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于《马路天使》。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世界电影史》作者,乔治·萨杜尔曾评价说:

谁要是看过袁牧之的《马路天使》,如果不知道该片是在1937年出自一个对法国电影一无所知的年轻导演之手,他一定会以为这部影片直接受让·雷诺阿或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如此看来,《马路天使》或许能与同时期的《大幻影》《游戏规则》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峰,也是这个时期现实主义电影的成熟象征。

《马路天使》的故事在现今的我们看来,似乎有点俗套。我们仍能在当代都市青春剧和我们周边的人与事中窥见其影子。(时代似乎变了,似乎也没变)

小云、小红两姐妹被人骗到上海卖给琴师和妓院老鸨夫妇,小云被迫做了暗娼,小红年纪尚小,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便随琴师去茶楼终日卖唱。姐妹两人住在贫民窟,在她们对面,住的分别是报贩老王和吹鼓手小陈。因为闲来无事时,小陈常同小红对窗玩闹,两人渐生情愫。

小红卖唱时被流氓古成龙缠上,对方欲强霸她为妾,小红找小陈商量对策,两人本想借助律师将正义伸张,不想律师双眼只认钱,无奈之下只得逃走,而这一过程中,老王对小云由怜生爱,可是小云却因自卑不敢正视。琴师偶知小陈与小红下落,放风给古成龙,古成龙赶到小红住处,小云帮助小红逃脱,自己却被刺伤。老王本想请医生为小云疗伤,却因没钱请不到医生,最终回到家中时,小云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简单概括即为:底层小人物渴望在大都市寻得一处安生之所却不得的悲惨命运。

主题也非常明确,通过展现都市上层人的繁华奢靡、罪恶阴险与下层人的穷苦落魄、善良单纯的强烈对比,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抗议与讽刺。

与口号式的、教条式的同类型影片不同,《马路天使》的表达是建立在尊重历史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剧中的人物不会直白地批判社会,而是通过视听语言,让观众进入到人物的生活环境中,切实感受到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上层人的恶毒。

影片一开场,导演就用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剪辑配合急促的音乐,将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影像仿佛是每一个初入都市的底层人的所见所闻,也展现出了繁华都市的两面性:诱惑力十足同时暗藏凶险。

在欣赏完都市光鲜亮丽的一面之后,我们的目光从高楼大厦转向社会的底层,通过一场略显荒诞的迎亲,不仅将主要人物引出,而且很好地展现了底层百姓的市井风情。此段落在简单地描摹出底层人民群像的同时,也点明了小陈和老王各自的特点和二者之间的兄弟情谊。

随后,酒楼阳台上冲出一名少女向下张望,女主小红登场。镜头开始在小红和小陈之间你来我往,一方面表现出少女的天真可爱,另一方面也暗示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对于小红的刻画还未结束,回到酒楼为客人演唱的《四季歌》似乎为我们补充了小红的过往:

春季到来绿满窗

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

打得鸳鸯各一方

唱词配上“闪回”画面,让我们明白小红是因家乡沦陷,不得已流落到南方卖唱为生。然而,歌曲的最后,仿佛这段回忆不仅仅是属于小红的。

冬季到来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筑出长城长

侬愿做当年小孟姜

配合着画面,我们不难明白这段唱词不仅暗示出小红的身世,还含蓄地表达创作者对民族危机的担忧与唤醒民众的期望。同样的,影片的另一名曲《天涯歌女》也在承担叙事表意功能(展现小红与小陈的爱情变化)的同时,也隐晦地表达创作者的进步主题。

与小红的活泼天真相对的,是她的姐姐小云。小云似乎代表着底层人民不远的将来:充满阴暗与苦难。小云的出场,意在打破影片开场十几分钟营造出的欢乐氛围,将所有人拉回到残酷的现实生活。她常身穿黑衣,出现的场景也集中在黑夜与阴影中,通过醒目的造型视觉设计把一个受尽苦难,对生活绝望的女子形象呈现到我们眼前。

此外,小云在片中还扮演着一个“底层中的底层”角色。同样作为底层,小云受控于鸨母,受到过琴师的侮辱,遭到小陈的鄙夷。活着对她来说,只意味无尽的苦难,在影片最后她没有选择和小红一起逃离,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黑夜中一个孤独的游魂,这世上没有她的容身之所,所以她选择自我放逐,也许被琴师刺死是她最好的结局。

小云在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大家都是一样的苦命,谁也说不上原谅谁。”

小陈最终接纳小云,并坦言“我对不起你”,间接表达出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非对等关系,小陈的原谅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接纳,这种非对等关系不是由阶级所致,而是性别。女性在艺术作品中常作为苦难命运的代表,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女性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压迫会更多,在创作者表面的同情之下,掩盖着一层不自觉的性别偏见。

影片虽然以悲剧结尾,但影片的整体却是充满喜剧感的,颇有点卓氏喜剧的意蕴。小陈和小红之间的爱情,欢快浪漫、天真活泼,让人不禁短暂地忘记他们所处的艰苦环境。与之相对照的,是小云对小陈的爱慕和老王对小云的苦涩爱恋。

这种悲喜穿插对比的手法贯穿整部影片,在维持一定娱乐性的同时,也将对现实社会的客观审视与对小人物的怜悯同情自然地流露出来。(为什么现在的商业片都不会弄了呢)

例如小陈和老王去找律师打官司时,进入摩天大楼,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出尽了洋相。然而细究起来,这是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下层人根本无法接触到上层生活,后面二人与律师的对话也可以看出,律师所代表的上层人(精英阶级)对下层人的蔑视与不屑。

种种的滑稽场面,是底层居民的苦中作乐,也是面对艰难生活的无奈之举。愿每一个善良可爱的人都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再次回看《马路天使》,单论故事与主题,不觉初看时惊艳,但其开场一段颇似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的都市快闪和迎亲片段依旧令我惊叹不已。人物的刻画也让我印象深刻,基本出场就把人物的大致形象勾勒出来。对底层环境的描绘也贴近现实,没有现在的伪现实剧的造作感。再次感叹一下那个佳作频出的年代,与之相似的《都市风光》《十字街头》也都是在艺术与商业间做到了较好的平衡,活泼有趣又引人深思。

一点随想,泛泛而谈,希望你也喜欢《马路天使》,希望你永远爱电影、爱艺术、爱生活。

最后说一句:赵丹真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