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的你开始「从少年的你到现在国产偶像变油了他就该崛起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43更新:2023-04-25 07:33:08

《您好!母亲大人》大结局了。

一部制作和情感上乘,但冷清到播出一个月豆瓣评价人数还不足以开分的剧。

△ 真的没人去看看么……

Sir已经写过一次。

今天Sir想写写剧中另一个主演,这段朴实真挚的母子情,怎么能少得了他:

丁小军的扮演者,尹昉。

01

《您好!母亲大人》不属于强冲突的剧,没撕逼,没狗血。

情节都很平淡,像散文。

主线还是毫无热搜体质的母子情……

但董洁和尹昉的对手戏,还是看得Sir好几次想泪目。

别说,接受这个设定还是有一定障碍的,摆在两个演员面前的是年龄关:

饰演母亲丁碧云的董洁,80年生,今年也不过41岁。

饰演儿子丁小军的尹昉,86年生,今年35岁。

两人之间,只相差6岁。

为什么要这样选角?

因为整部剧横跨30年,董洁要从角色20多岁的青春年华,演到老年。

儿子的角色除了童年由小演员扮演外,尹昉要担当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的戏份。

演与实际年龄有差距的角色,可以说是国产剧的一大雷区了,搞不好就要被骂“装嫩”。

但好在《您好!母亲大人》两位主演用形象的改变和自身演技,破除了年龄的封锁线,让观众没有违和地接受了角色。

比如这一幕。

尹昉骑着自行车,脸上干净阳光,演起高中生来可还行。

虽然但是,天天被题海摧残的高中生真有这么精神么?

这,是离开了家乡,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兴奋和踌躇满志。

但不要一说到少年气,就只有阳光、朝气、纯净。

真正的少年也不是全国统一配置,谁能没有自己的特质。

丁小军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从小有个不靠谱的爹,好赌出轨,妈妈选择离婚,独自把他抚养长大。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通常懂事......得让人心疼。

长大后的丁小军,来到了大城市,走进了大学生活,要开始谱写自己崭新的人生了。

但潜移默化中,家庭给他带来的印记是抹不掉的。

听话。

太听话了。

大学军训,他永远比教官早到五分钟,被吵醒的室友都在埋怨——你一个人想积极表现没人拦着你

守规矩。

显得不懂变通和不近人情。

舍友请他帮忙签到,好说歹说,他愣是不答应。

是丁小军不想和大家打成一片?

迟到、缺席,在别人看来无足轻重。

但“当个好学生”的信条,是刻进丁小军骨子里的。

因为家庭困难,他没有了像其他孩子一样调皮捣蛋的权利,他没法不听话、懂事、刻苦、上进。

这是他实现理想的途径。

也是一个穷孩子,从小到大唯一被外界认可的“人设”。

哪怕长大了,性格里也总有一抹灰色调,内向、刻板、不自信……

对待感情。

女生不理解他,为什么总是一副畏畏缩缩,躲躲闪闪的怂样。

内心虽然有阴影。

但丁小军又绝不阴郁消沉。

不声不响的性格里,有一份坚定的温厚善良。

室友徐天烧烤摊喝酒,吹嘘自己人脉,随便一个电话就有人雨中接送。

结果等了一整晚,都没人赶来。

反而是平时关系最为浅薄的丁小军,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眼前。

在Sir看来,丁小军这个角色立得住,不是演员年轻、少年气这么简单。

真正难得的是,你看不到明星的光环,而是看到了很多人青春里,真实而平凡的模样。

02

《您好!母亲大人》,不是最近尹昉给Sir留下的唯一印象。

巧的是,他的角色几乎都和“小”有关。

小年轻,小警察,社会新人。

《第一炉香》放出剧照。

下面留言都在说:

“这是拿错剧本了?”

“这才是乔琪乔啊......”

“这个好贴合原著啊。”

实际上,他在片中的扮演的是卢兆麟,一个嫩得可以掐出水的学生哥。

初到梁家住宅,他眼里的魂儿就被这华贵气息勾引。

他这种学生气,正是梁太太的菜。

为了出国的前程,他坦然接受了这场交易,从门外走进了门内那被葛薇龙称呼为“鬼气森森”的世界。

但细究起来。

导演要用的不是尹昉的“嫩”,而是需要他的挣扎。

尹昉的角色,通常横跨在理想与现实的分界线上,来回拉锯和撕扯。

《蓝色骨头》。

他是郁郁不得志,不愿与现实同流的独立音乐人。

他搞不懂,为什么追逐自由的母亲被主流“流放”,为什么纯粹的音乐演出要给记者塞红包,为什么爱音乐的人会满足于写垃圾歌。

《少年的你》。

他是隐形的第三个“少年”郑易。

他有成年人的迷失,却也有少年的纯粹。

跨入成人世界的过渡阶段,想得比少年长远,看得比成人透彻,因为无法妥协而狼狈、力不从心。

所以,导演才会让他说出:

我和你不会

但他们是少年

到了《您好!母亲大人》也是。

长大,就以为和周围人一样吗?

如果没有实现理想,那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这是在母子情之外,丁碧云和丁小军两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尹昉的表演,再次对应了生活的矛盾。

一个是寒假回苏北老家。

他和发小偷偷拿U盘去街边摆摊儿赚钱,好去网吧通宵,结果被家长抓包。

丁小军回到家,罕见地表现出不满与反叛的一面,冲着母亲叫嚷:

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我不需要你什么事情

都管着我

这代表着他不想再做一个“乖孩子”了。

一个人长大,注定要剥离它原有的壳,获得更大的自由,成为自我。

但这个过程中,又无法避免伤害。

丁小军的眼睛又自始至终不敢直视母亲,眼神里是怒气发泄后自责的内疚。

在Sir看来,最触动人心的青春,不是“少年气”。

而是你在青春时,第一次触碰到了自我与世界的边界。

是你在还没有反复经受社会钝击之前,那种清晰而锐利的疼痛。

母亲患癌后,刚长大的丁小军,被迫要加速成熟起来了。

载着化疗后的母亲去吃鲜肉汤圆。

她的腿被小石子颠到,疼痛不已。

丁小军不禁哽咽,却又立马扭头假借锁电动车的几秒钟缓和情绪,强忍着眼泪,担心母亲发现。

他还是和之前一样,不敢直视母亲的双眼。

但这次,是一种成年人努力抑制情绪的慌张,嘴角用尽力气憋出一丝苦笑。

这一前一后,观众可以真切感知到:

丁小军的沉重与成熟。

年少时的阴沉、迟来的反叛、意外来临后的一夜成长.....

尹昉提过自己的表演方式:

我如果没有办法理解和感同身受,我就觉得我好像不会演了,我就会想办法让它通畅,如果不通,我就会过不去,就要掰哧半天。

听起来,实际是最蠢的办法。

但好处是,哪怕技术不够,靠投入真实体验也能弥补。

真情实感还是走马观花,观众一目了然。

03

必须要承认,尹昉算不上是天赋型演员。

他的表演,对真实的情境有很强的依赖。

比如拍摄《路过未来》。

从开机的第一天,他就跟导演说明天不要让生活制片给自己放饭。

因为故事里的李新民跟着父亲来到深圳找母亲,靠着拉人“试药”赚钱,生活饥一顿饱一顿。

他应该是越来越消瘦的身体状态。

这种状态用单纯的几个表情或者肢体动作是演绎不出来的,所以他想从“折磨”自己达到至少形似的水准。

但这种“粗暴”的方法,也决定了尹昉大概是如今内娱市场最为稀缺的一类男演员。

有呼吸感,拿得出自然的反应,能以真实共情。

现实的他,没有多少明星感。

这一点,从他出道7年,应对媒体却始终如一的生疏、笨拙就知道。

访谈中,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独处时喜欢做什么?”

就能逼得他闭眼、瘫倒,脑子一片空白后“缴械投降”:

我不知道 好难啊

生活中,除了电影宣传必须的曝光,网络平台很少看到他的消息。

没有过多套路,也没有悬浮油腻的偶像包袱。

这一类型,正是“后小鲜肉时代”,越来越被国产影视青睐的演员。

尹昉舞蹈专业,非表演科班出身,但戏外的心思少,肯用功。

导演徐兵就曾回忆《新世界》杀青的那一天,拍到最后一条。

他如释重负,眼前的尹昉却止不住地泪崩。

舍不得告别角色,像个孩子一般抱着自己大哭,喊着“徐爸爸我不敢相信我不是徐天了”。

杨子姗聊过与尹昉拍戏的一个细节。

剧组拍摄尾声,尹昉比她早杀青一两天。

但是他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陪大家把戏拍完。

杨子姗的最后一场戏是在工厂晕倒,周边围着一堆穿着工服蒙着脸的工人,尹昉当时就混在工群中扮演了一个龙套角色。

回顾尹昉的角色,大多数还是配角。

但他在有限的戏份里,总能交出饱满的表现。

《火锅英雄》“劫匪F4”之一。

领带一扯,解开衣扣,歪着头,瞬间就散发出一股要和世界干一架的魄力,邪气满满。

以致于电影上映后大家议论的焦点不是主角,而是“小鲜肉劫匪”到底是谁。

《新世界》的徐天,是尹昉人设最不讨喜的一个角色,甚至有点欠揍,做事不过脑,总要两个哥哥收拾残局。

可他的存在,也让那个环境下不同的性情有了反差。

他心无城府,只认死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杀人就得偿命,作恶就得受处罚。

是个单纯天真,正义得有点轴的中二男。

尹昉是怎么表现的呢?

拿他只身闯入贼窝这一幕来说,看着一屋子的人,他若无其事地吃着面条,丝毫没有看出恐惧。

一抬头,眼神仍然锋利无比。

他的思路很简单,人再多,不阻挡我抓你归案。

但任务结束,扭头去找爱人贾小朵的时候,又变脸得让人措手不及。

憨笑的样子,俨然像是隔壁村二傻子。

就连坐下台阶,都是用蹦的。

这些细节,不是什么“演技炸裂”。

但一个角色要能够走进观众心里,靠的不就是一点一滴,肯去想,肯去做。

只要你还肯认真地付出汗水,没学会油腻耍滑。

只要你的兴趣还鲜活,梦想还在发热,身上还有想到就要去做的力气,这就是“少年感”。

所以如果你问,尹昉为什么总能不带老成地演出那些“小”角色。

Sir觉得恰恰不是演。

因为对于年轻的模仿,才是加倍油腻的表现,妥妥撞到“装嫩”的枪口。

你真正年轻的时候。

是来不及管自己多少岁。

也不管路有多远、天有多高,只管心无旁骛、拼命煽动翅膀就行。

当我们要冲往世界,成为自己,大多数人不也就只有这一条路吗?

这原本并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这么简单而真实的人,在现在的娱乐圈竟然是越来越难找到了。

那份超越年龄的少年感,难怪会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罐头盖的日与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