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斯瓦尔达作品「阿涅斯瓦尔达电影合集女权主义的簇拥者她的一生优雅如少女」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9更新:2023-04-25 13:43:47

1928年,阿涅斯·瓦尔达出生在布鲁塞尔,她的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法国人。

为了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家人在法国南部避难。

战后,阿涅斯·瓦尔达在巴黎获得了文学和心理学的学士学位,并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她成为了一名职业摄影师。

从那以后,瓦尔达认识了阿伦·雷乃,并在他的指导下进入了电影界。

刚入电影圈的瓦尔达,除了对电影的热爱,没有任何经验。

拍第一部电影《短角情事》的时候,她连导演工作证都没有,对拍摄器材也只是略知一二。

她自己承认,她甚至不能指导一个演员表演,但不得不说,她凭着天生的艺术直觉,拍出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史佳作。

新浪潮导演不墨守成规,阿涅斯·瓦尔达也不例外,她的电影始终遵循着个人特色的表达和对“自我”的推崇。

在1955年这部的《短角情事》里,第一个镜头就吸引了我们,来自海边小村庄的黑白照片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出独特的纹理。

阳光、沙滩、海水、木头、贝壳都是独一无二的部分,既服务于整体又展现自我。这种拍摄是瓦尔达自己的想法。年纪大了,她回忆往事,对着镜头说:“既然福克纳能这么写,我也能这么拍。”

瓦尔达的短片、剧情片、纪录片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她的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经常融入文字、绘画和戏剧,在影像叙事上运用意识流和存在主义,因此,瓦尔达经常被归为“左岸派”电影人。

然而,瓦尔达的电影不是作家的电影,她会在影片中加入自己的经历和回忆,强调场景中其他事物对自己的影响。

哪怕是剧情片,她也会穿插大量的记录影像,刻意营造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摇摆。

从1981年《纪录说谎家》、1984年《家屋风景》、1986年《你知道,你的楼梯很漂亮》、1988年《千面珍宝金》,到1991年《南特的雅克·德米》和1995年《101夜》,再到2008年《阿涅斯的海滩》和2017年《脸庞,村庄》,这种摇摆越到后期越明显。

除此以外,瓦尔达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社会观察力,她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名非常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并试图将这种坚定融入到自己的电影创作中。

1962年,受福克纳小说的启发,瓦尔达拍摄了《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美丽的女歌手克莱奥在巴黎街头游荡,她的焦虑和恐惧来自一张癌症诊断书。

她不断向外人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片段,以此来驱散自己的焦虑。这部电影不同于其他关注女性周围世界的作品,它选择直击女性的内心世界:女性对丑陋和死亡的恐惧。

1965年,在《幸福》中,瓦尔达从出轨丈夫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男人徘徊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并毫无愧疚。甚至他也幻想三个人可以住在一起。

妻子突然去世,他的情人代替妻子进入了他的生活,个人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人们认为这是瓦尔达对男性世界的无声谴责,所以她借用了让雷诺阿《草地上的午餐》的话:“幸福可能就在向自然法则妥协的过程中。”

1985年,瓦尔达结合福克纳的多视角叙事方法,用自己的纪实风格拍摄了《天涯沦落女》,这应该是瓦尔达最认真的一部作品。

她经常在车站等拥挤的地方观察流浪的女孩,起初,她只有同情,直到后来她通过这些女孩创造了“莫娜”这个角色。

电影中“莫娜”的形象是一个绝望的女孩,她拒绝了嬉皮士歌手的爱,拒绝了哲学家夫妇的接纳,拒绝了同为边缘人的同化,最后孤独终老。

表面上讲的是女孩对世界的冷漠,实际上讲的是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瓦尔达的女性题材电影还有很多,比如1966年的《创造物》,1969年的《狮子、爱、谎言》,1975年的《女人之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性》、1977年的《一个唱一个不唱》、1988年的《功夫大师》等。

这些电影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方法、人物故事和影像技巧,以表达那个时代女性面临的问题,以及瓦尔达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瓦尔达的电影总是透露着一种轻盈和纯真。

在讨论严肃的女性生育权时,即使瓦尔达本人处于愤怒状态,她也会让自己的女主角在影片中用孩童般的口吻唱道:“没有父亲,没有教皇,没有国王,没有法官,没有医生,没有立法者,我说了算!”

1998年冬天,年过七旬的瓦尔达拿着摄像机拍摄了当代法国社会拾荒者的生存状态:流浪汉和穷人在垃圾中寻找可以继续使用的生活用品,艺术家在寻找用废金属创作艺术作品的原材料,还有人出于公德心捡拾垃圾。

在电影《草地上的午餐》中,瓦尔达不仅表现了社会问题,也表达了她顽童的一面。

影片中有关于心形土豆的片段,瓦尔达不仅拍摄了捡拾这些土豆的片段,还拍摄了自己照顾它们直到它们发芽的过程。

在展厅展出自己的作品时,瓦尔达给自己做了一件土豆形状的衣服,微笑着迎接参观者。

2008年,瓦尔达为庆祝80岁生日拍摄了《阿涅斯的海滩》,还在海边建了一个塑料蓝鲸屋。

在这部纪录片中,瓦尔达用一些片段回忆了她和丈夫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在温暖与幽默中,她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天真的视角探索了人性的奇妙。

既然提到了《阿涅斯的海滩》,就不得不提《南特的雅克·德米》。电影史上有无数耀眼的情侣,但像瓦尔达夫妇这样的却少之又少。

1962年,阿涅斯·瓦尔达和雅克德米喜结连理,这对志同道合的恋人相爱相守,给法国和好莱坞留下了两个人的身影。

德米去世之后,瓦尔达为德米完成了纪录片《南特的雅克·德米》。她在镜头中穿插了一些老德米的特写:干枯的手指,花白的头发,皱巴巴的皮肤,沧桑却睿智的眼睛,真爱是无声的,永恒的。

瓦尔达夫妇因为彼此了解而相爱,因为彼此相爱而在一起,德米是瓦尔达的知己和守护者,活着的时候,他为妻子提供支持,充当保护伞,让她即使在暮年也保持童心,还记得瓦尔达曾经对着镜头说:德米死后,我会学着长大。

2017年,89岁的瓦尔达带着年轻的艺术家JR,开着一辆兼具摄影和印刷技术的面包车,开始了《脸庞,村庄》之旅。

他们去乡下体验慢节奏的生活,寻找普通人的故事,然后把照片放大在建筑物上。

影片中,瓦尔达还带着JR去拜访戈达尔,可惜被“拒之门外”。瓦尔达和戈达尔是新浪潮朋友,友谊深厚;但比起戈达尔的深度,瓦尔达更纯粹,像玩游戏一样纯粹。

当年拍《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的时候,瓦尔达开玩笑地让戈达尔把墨镜摘下来,并且高呼:是墨镜让我黯然失色!透过镜头,似乎还能看到镜头后面的瓦尔达在笑。

2018年,瓦尔达90岁,奥斯卡授予他终身成就奖,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她艺术生涯的终结,都认为《脸庞,村庄》会是她最后的作品。

没想到,老太太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巴黎、洛杉矶、北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

这部纪录片是对瓦尔达整个创作生涯的系统总结,就像一部回忆录,从“灵感、创作、分享”三个部分,论述了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介绍了早期作品的拍摄过程和涉及的一些电影人。

虽然要把瓦尔达放在奶奶那一代,但她的创造力和热情甚至远超大多数年轻人。时间没有带走她的灵感,也没有让她措手不及。

好像事先预知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发布完最后一部影片《阿涅斯论瓦尔达》瓦尔达说:“我确实要准备说再见了。”

在为60年的执导生涯交上最后一份答卷后,瓦尔达也即将走向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梦想,平静地离开。

万千浩渺,我们只是很短暂地存在着,然后在沙尘和狂风中找寻到宁静,并最终在模糊中消失。

“所有死亡都将我引回雅克,每一滴泪,每一束花,每一支玫瑰,每一朵秋海棠,都是献给雅克的花。”

瓦尔达一生挚爱德米,她正一步步走向她的爱人,以一种童趣的方式怀念他的老伙伴

2019年3月28日,上帝带走了这位可爱的蘑菇头老少女,时隔28年,终于,她与德米重聚,有趣的灵魂永远无惧衰老,死亡也不过是与旧人久别重逢。

漫漫人生,有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日子过得单调无趣;有人80岁,依然眼里有光。愿你我都能成为后者,日子过得明艳快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