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搭错车黄百鸣两天写完剧本一首酒干倘卖无火到现在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15更新:2023-01-15 17:54:49

每个年代的观众,都有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独特的观影记忆。

即便很多年过去,观众已经淡忘了电影的具体内容,但片中那些经典的音乐总是能唤起观众关于某部电影、某一时代的记忆。

比如由苏芮演唱的《酒干倘卖无》,每当听到这首歌,很多人脑海中便会浮现出80年代经典电影《搭错车》的感人片段。

电影《搭错车》讲述了退役老兵哑叔独自抚养弃婴阿美的感人故事,影片中对亲情、爱情、友情等朴实情感的真挚刻画,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当时的年代,《搭错车》的影响力可谓是盛况空前,不仅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电影中的插曲《请跟我来》《是否》《酒干倘卖无》等也随之爆火,在大街小巷广为传唱。

后来《搭错车》的故事还被改编成了其他不同的版本,在各大卫视轮番播放,得到新一代电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01、黄百鸣亲自参与,两个晚上写完剧本

《搭错车》从剧本策划到影片上映的过程中,其出品公司新艺城影业可谓是呕心沥血,公司三巨头之一的黄百鸣还亲自参与到本片的剧本创作,可以说是相当重视。

当时正值1983年,新艺城影业刚创立不久,为了打开中国台湾的电影市场,麦嘉、黄百鸣等人决定筹备拍摄一部关于台湾人生活故事的电影。

黄百鸣为了新电影能够顺利打开台湾市场,多次前往台湾取材,寻找创作的灵感,组织联系台湾电影的幕后团队。

整个筹备过程相当顺利,特别是在剧本策划阶段,一向追求高效率的黄百鸣仅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便和本片的导演虞戡平确定好了电影前半部分的剧情。

紧接着因为公司业务,黄百鸣第二天一早便回到香港处理事情,在香港黄百鸣又是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完成了剧本的后半部分。

就这样,《搭错车》的剧本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便确定了下来,黄百鸣如此高的工作效率一时间传遍了香港的电影圈,成为影坛的一段佳话。

作为新艺城影业进军台湾电影市场的第一枪,《搭错车》被寄予厚望,黄百鸣等人可谓是倾尽全力,几乎搭上了公司的全部身家,整部电影的幕后制作班底相当豪华。

比如麦嘉作为新艺城的另一位大佬,在当年拿下了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是本片的出品人之一。

而编剧团队除了黄百鸣,还请了台湾的编剧加盟,以此更能把握住台湾地区本土的生活特色。

此外,罗大佑、李寿全、梁弘志等台湾音乐界的这些殿堂级人物也被邀请来为电影的主题曲制作保驾护航,徐克、杜可风等人也被找来担任摄影指导。

如此顶级的人员配置,放到现在也绝对是商业大片“王炸”般的阵容。

顶级团队的强强联合奠定了电影《搭错车》的成功,影片在台湾地区五个月内重映8次,在内地也是连续上映三个月,几乎是场场爆满,赢得观众与业界一致好评。

02、电影音乐风靡两岸三地,成为时代经典

电影之外,影片中的歌曲也在当时流行开来,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由苏芮演唱的《酒干倘卖无》,这首歌是由罗大佑根据电影的故事情节为影片量身打造。

“酒干倘卖无”是一句闽南语,意思是“有酒瓶子要卖吗”,这是台湾、福建地区收废品的人常喊的一句话,这所指的正是男主角哑叔以拾破烂为生的工作。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整篇歌词其实就是片中哑叔与阿美之间故事的完美缩写,歌曲中的每句歌词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烈的情感,诠释着父亲与子女间浓浓的亲情。

苏芮高亢沧桑的嗓音,歌曲的情感表现得热烈又恰到好处,正中观众的泪点,令人潸然泪下。

《酒干倘卖无》随着电影的上映从港台一直火到了内地,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那个年代无人不晓的一首经典。

而且这首歌也带动了整个华语乐坛的转变,被视为校园民歌到流行音乐的分水岭,它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

感动了无数国人,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03、李立群定居上海,男主角已经去世

电影《搭错车》风靡的同时,也带火了电影中孙越、李立群等一众实力派演员。

李立群在《搭错车》中一人分饰两角,分别饰演了阿满和阿满的儿子两个角色,虽然两个角色在片中戏份不多,但他的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他饰演的阿满,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非常朴实接地气,在拍摄时导演一度担心李立群搞不定阿满这个山东大汉,没想到李立群经过几日的学习,说起山东话来非常自然流畅,把这个角色演绎的相当出彩。

原来李立群虽然生活在台湾,但他的父母却都是河南人,在家里父母经常用河南话交流。

而且河南方言与山东方言的发音非常相似,所以对从小听惯河南话的李立群来说,学说山东话并不是很难。

如今的李立群已经回到内地定居上海,年过花甲的他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经常使用社交软件与观众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另一位台湾老演员孙越在《搭错车》中饰演了退伍老兵哑叔,出道多年的孙越演技早已磨砺得非常纯熟,他把哑叔的朴实善良和卑微温厚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孙越因哑叔这一角色也深深震撼了观众,赢得业界认可,五十多岁的他头一次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

人气攀升之后,香港电影人纷纷找到他,之后又接拍了新艺城的《龙虎风云》和洪金宝的《群龙戏凤》。

时间来到90年代,孙越刻意减少工作量,渐渐淡出演艺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台湾的公益事业中。

一直到2018年去世前夕,孙越仍然在坚持做公益,还被誉为“台湾终身义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重温电影《搭错车》还是感动依旧,仿佛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也愈发闪亮。

镌刻记忆,留住感动,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撰文:皮皮虾)

电影《搭错车》主要内容是什么

电影《搭错车》剧情简介:

一个退役的台湾老兵是个哑巴,人称哑叔,以收购空酒瓶和捡破烂为生。1958年的一个冬日清晨,哑叔在高级住宅区的巷道里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取名阿美。为此,妻子与他发生冲突,并离家而去。哑叔又当爹又当娘,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在艰辛贫困的日子中挣扎。

为使阿美有更多的人生乐趣,哑叔在劳累之余,还为她吹奏美妙的乐曲。阿美高中毕业后,在某餐厅当歌手。后得到青年作曲家时君迈的帮助,提高了演唱的艺术水平,受到听众的称赞。娱乐公司老板余广泰,为了利用阿美赚钱,引诱她签订赴东南亚演出的合约。

阿美与哑叔商量,哑叔十分矛盾,他既希望女儿有一番作为,又怕女儿孤身在外遇到风险。最后,为了挣钱帮助父亲摆脱贫困,使其晚年得到一些幸福,阿美答应了签约。不想一纸合同,却断送了自己的自由。演出归来,阿美已成为红歌星,但却身不由己,不能同年迈的父亲见面。

哑叔因思念爱女,卧病在床。风雨交加之夜,阿美饱含不能奉养老父的辛酸,在台上唱出了怀念的心声。气息奄奄的哑叔,从收音机里听着女儿熟悉的歌声,怀着思念、悲愤的心情,离开了人世。

扩展资料:

一、影片介绍

《搭错车》是1983年香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台湾歌舞电影,由虞戡平执导,孙越、刘影片以台北市信义路眷村为背景,讲述了台湾退伍老兵哑叔养育养女阿美的感人故事。影片以台北市信义路眷村为背景,讲述了台湾退伍老兵哑叔养育养女阿美的感人故事。

《搭错车》是香港新艺城影业机构为了打开台湾电影市场,而特地创作的文艺题材影片,剧本的创作者就是后来通过《开心鬼》系列电影被一些人熟悉的香港电影人黄百鸣。据黄百鸣本人确认,他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整部影片的剧本,在台湾花一个晚上与原定导演讨论确定前半部,回香港后再用一个晚上完成后半部。

二、编剧介绍

黄百鸣,监制、编剧、演员,1946年04月0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九龙。1967年,他编剧的《搭错车》、《最佳拍档》《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四部作品他以编剧身份进入香港演艺圈。1991年创办东方电影集团;同年在香港东方日报撰写连载专栏,集结出版《新艺城神话》。

2009年担任《家有喜事2009》的制作人及主演;同年监制的电影《叶问》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奖。2012年,被选为香港行政长官选举会委员。2013年出演喜剧片《百星酒店》饰演可新。

2014年,出品的青春校园喜剧《青春斗》。2016年,出品《叶问3》及《赏金猎人》、《反贪风暴2》,总票房逼近15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搭错车

百度百科—黄百鸣

黄百鸣2天编出的戏,男主没有一句台词,《搭错车》为何感动了无数人?

说来有些意外,黄百鸣编剧的电影《搭错车》中的男主之所以没有一句台词,是因为黄百鸣的国语不好,担心写不好男主的台词,所以就把男主设定成“不会说一句话”的哑巴老兵。但也就是这种设定,使电影《搭错车》更戳人,更感动人。

第一,哑巴老兵和弃婴的设定,直戳泪点。

我们常说“老兵不死、老兵不死”,但“老兵”老了之后,如果没什么特别的生存技能,他所服务过的政权又管不了他的时候,他能怎么办?哑巴老兵给出的答案是“收买玻璃瓶”,在闽南语中,这五个字就是“酒干倘卖无”,靠“收买玻璃瓶”这种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来养活自己,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但哑巴老兵竟然还收养了一个弃婴。

第二,电影《搭错车》中的歌曲非常感人。

电影主创团队很大胆地启用了当时发过唱片但很不成功的青年歌手苏芮,苏芮为这部电影配了《一样的月光》、《是否》等脍炙人口的插曲,当然还有非常催人泪下的《酒干倘卖无》,这首《酒干倘卖无》很好地表现出了电影《搭错车》的主体,把哑巴老兵和弃婴的父女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演员、导演、编剧等创作团队的功力非常了得。

电影男主角孙越是台湾知名演员,孙越将哑巴老兵这个口不能言、这个把所有感情都藏匿在心底的父亲刻画的入木三分,细腻入微的表演深入人心。导演虞戡平以及咱们前文提到到的编剧黄百鸣,都是行内的“扛把子”,技术水平极高,经验丰富老道,这也是电影《搭错车》后来能受到市场、观众、评奖委员会认可的一个保证。

总而言之,电影《搭错车》既是意外之喜,又是实力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