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时刻一场音乐剧与现实来回穿插的故事有关吗「倒数时刻一场音乐剧与现实来回穿插的故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09更新:2023-04-25 18:58:43

《倒数时刻》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导演并没有选取拉森人生最高光的时刻,而选择了他人生最难熬,困窘的时刻,包含人生的喜怒哀乐与潮起潮落。为什么他可以一直坚持音乐剧创作,他本可以选择一项工作安稳生活,但他没有放弃,他是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影片音乐剧和现实来回穿插,每一首歌都是拉森生活的点滴。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励志音乐电影。

该片改编自乔纳森·拉森的同名自传性质剧作《tick, tick…Boom!》,讲述才华横溢的年轻戏剧作曲家乔恩面对生活与梦想的考验时做出选择的故事。用剧作者自己的音乐剧来拍音乐剧传记片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Jonathan的天赋是无可比拟的,他的悲剧为Rent更是蒙上一丝传奇色彩。

而男主角加菲尔德把那种快30岁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丝毫不向现实低头的、脆弱的、神经质的、虚荣的、像孩子一般艺术家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在开篇时我第一反应是“加菲年纪这么大了,状态还这么年轻”。

电影中最让人泪目的那一段台词是:Jonathan的音乐剧演出之后,没有业内人士愿意投资,Jonathan问经纪人,“我该怎么做?” 经纪人回复说,“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地写作。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作为半个同行,简直太有共鸣了,无数次撞墙,无数次自我怀疑,依然还要忍受痛苦坚持写下去,因为放弃自己的天赋才是最大的悲剧。

说回电影本身,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戏剧感”极其严重,仿佛是一场切实的音乐剧。但同样的本片有着极多戏剧化高级的设计,就像男女主“say goodbye”前的那场戏,离别用这种处理方式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却又如此合情合理,肯定还要加上两位演员那“心口不一”的表演,那么平淡的对话却看得我内心汹涌。另一个让我震惊的就是,原来感情中的“第三者”,或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他的创作,他的世界是围绕着作品而活。

导演把电影分成三个维度表达,生活表达灵感来源,舞台剧表达高于生活的展示,坐在台上的娓娓道来恰如其分地把两部分缝到一起,既超越了舞台剧的限制,又增加了电影的表达边界。咖啡馆一幕把电影布景推开变成舞台剧,处处皆有着别样的风情。最喜欢的一幕是no more,配合现代舞编排,那真的是我们第一次拥有独立生活空间的欢欣雀跃。

很多生活灵感的记录,让我想起冬天我的厨房,阳光洒下,我特别想这样歌舞起来,它接近人的本能。最可贵的是它又兼有讽刺跟幽默,panel一幕那位口吐芬芳半句不离音乐理论跟分类的乐评人,几乎是豆瓣评论家们了,既幽默风趣又让人感慨,为什么乐评人就要理论向呢。整部电影着重表达生活灵感,就是告诉大家艺术之美,处处皆是生活的点滴。

以上两段是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对这部电影的解说词,但严格意义上这不算一部好电影,舞台感重,主人公的追求梦想路上的经历也不新鲜,哪个创作者不这样痛苦疯魔。但是Jon的结局太像命运玩笑了。早年知晓的惋惜和今夜看到加菲如此鲜活生动地复现时的心疼,暴击的我毫无抵抗。生命的确是有倒数器,30岁也终将会来,才华横溢满载掌声也没办法当下如愿实现梦想。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