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cny牛掰「牛掰我从未如此害怕一个女演员」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66更新:2023-04-25 20:38:06

「理智追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似乎并不见效。

如今连两会都已经开始重视。

追星的意义原是和偶像共同进步,粉丝「用爱发电」,情绪热情可以理解。

做数据、刷评论、买专辑;

看演唱会、见面会、握手会等。

只要不过度影响自己和他人,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私生饭」却已经到了畸形和侵权的程度。

Ta们对偶像的生活有迫切窥探的心思,甚至有干涉、控制偶像的企图。

欲望的驱使下,粉丝的行为愈发极端。

跟踪,偷拍,录音,追车,蹲守,安装摄像头,等等。

口上以爱之名,实际上却是肆意妄为,游离于法律之外。

这些都让鱼叔想到了一部30年前的惊悚电影——

《危情十日》

Misery

导演罗伯·莱纳,代表作几乎都是经典:

《怦然心动》《伴我同行》《遗愿清单》《当哈利遇上莎莉》等等。

《危情十日》作为他作品里少有的惊悚类型电影,水准也依然很高。

男主詹姆斯·肯恩,最知名的代表角色是《教父》中脾气火爆的教父长子桑尼·柯里昂。

左一为詹姆斯·凯恩

女主凯西•贝茨,凭借片中的精湛演技,成功斩获奥斯卡与金球奖双料影后。

教科书级别的表演令人印象极其深刻。

说实话,鱼叔从未如此害怕过一个女演员,但凯西·贝茨做到了。

堪比容嬷嬷扎紫薇的一幕

《危情十日》根据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内容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一个疯狂女粉绑架偶像作家的故事。

影片开始。

因《米瑟莉》系列小说大火的畅销书作家保罗开车在暴雪中飞驰。

岂料途中失控翻车,浑身是血。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人予以抢救。

此人就是女主角,安妮。

保罗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卧室里,浑身是伤,动弹不得。

「救命恩人」安妮告诉他,因为暴雪,救护车无法到来,电话线路也失灵,目前只能静待。

同时兴奋地介绍自己是他的头号书、忠实读者。

保罗并没有起丝毫的疑心。

毕竟,哪个粉丝会伤害自己喜欢的偶像呢?

保罗颇为感激地接受了安妮的照顾。

她替他刮胡子、喂药、喂饭,无微不至。

当安妮提出是否可以试读他的新作初稿时,保罗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全球首读。

无比荣幸。

安妮毫不避讳地向保罗传达浓烈的爱意。

甚至说出,自己之所以能够及时救下保罗,就是因为她一直都有关注他的身影。

等等。

换句话说,她在跟踪保罗?

然而,这样的和谐并没有持续多久。

安妮在试读新作的时候发现,她最爱的人物「米瑟莉」竟然被写死了!

安妮顿时遭到了暴击!

其实保罗决定米瑟莉的死亡时也是纠结的,毕竟她为自己带来了无数财富和赞美。

但同时,她的存在也是一种枷锁。

为此,保罗打算停笔这个系列,继而发展其他作品。

但他从未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当晚,安妮变脸。

令鱼叔害怕.gif

安妮真正的可怕之处终于暴露出来。

她直接坦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医生会来,她也没按承诺的那样去打电话联系经纪人。

谁都不会知道保罗的位置。

保罗怕了,试图逃跑。

他努力了很久……

跑了一米。

安妮开始通过各种手段向保罗施压。

威胁他要将原来的女主角米瑟莉复活。

保罗只能先假装妥协,同时又继续尝试一些逃跑计划。

比如,趁安妮不在家时,艰难地溜着轮椅去其他房间找电话。

结果发现电话压根就没安装线路。

又比如,将安妮每天给他的药丸掰开,将粉末搜集起来,待有机会共进晚餐时倒进她的酒杯。

然而不知道安妮她是有心还是无意,酒杯被撞倒,一滴不留。

而保罗妥协的方式则是按照安妮的意思,重新再写一遍,而且一定要将米瑟莉复活。

保罗疯狂输出,安妮又是第一时间阅读他的稿子。

当看到米瑟莉复活时,她似乎一瞬间又回归了正常人的样子。

然而,随着稿子逐渐要写完,保罗的身体也即将痊愈。

安妮自然知道,自己无法控制一个能行动自如的成年男性。

于是,为了防止保罗逃跑,安妮直接上大锤……

骨折,场面一度惊悚到爆。

保罗仍然没有放弃逃跑的希望。

他意识到,自己的手里还剩下一张「王牌」:米瑟莉。

至于他是如何反击和逃出的,大家可以自行去观看,鱼叔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在这部片中,安妮属于「私生饭」。

已经到了要将对方的一举一动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的变态程度。

不要以为电影里所讲的故事过于夸张,它所放大的正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前两天,黄明昊曾被私生饭围追堵截,工作进度甚至一度被中断。

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禁发出疑问:

「她们真的是喜欢我的吗?」

之前的鹿晗、王一博、TFboys、杨坤等诸多明星艺人,也都曾在微博上公开发表过对狂热粉丝不理智行为的警告。

优秀的人被喜欢这很正常。

但完全可以将偶像当成榜样去学习、靠近。

「离作品近一点,离生活远一点。」

粉丝首先应当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就像刘惜君与女粉丝的互动,曾打动过很多人。

因为偶像的鼓励,粉丝也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

相信看到这样优秀的粉丝,偶像们也会更乐意称之为「头号粉丝」。

另一方面,粉丝文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远不止于此。

其深层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下的人们,精神世界愈发变得「空虚」。

饭圈中的狂热者,可以为自己的爱豆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但当TA们把关注的重心高度集中于一个遥远的偶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抛弃了与自我、与身边人的交流。

畸形崇拜背后,是难以填补的空虚寂寞。

更是忽视了现实中真正亲密的关爱。

就像影片中的安妮,独自一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家中,过着封闭、压抑的生活。

爱情、事业、家庭,一无所有。

只有保罗笔下的小说,可以让她感到满足,感到美好。

这是她唯一可以寄托的精神世界。

积极的态度,应当是受作品力量的鼓舞,从观察人物到内观自我,汲取精神力量,走出心理上的封闭圈。

喜欢的作品、崇拜的偶像,都只是我们去了解世界的一个途径,一种映射。

目的,是更勇敢地面对现实人生。

但安妮却走了相反的路,把自我价值挂靠在了虚拟的角色身上。

自己怎样无所谓,只想看着角色和偶像永远光鲜亮丽地存在着。

因此,她才会因为作家将主人公写死而失控暴走。

对她而言,这无异于是杀了她。

当一个人把别人的人生当作自己的人生,就会生发出可怕的窥探欲和控制欲。

恐惧,让她的内心日益扭曲。

她极度地害怕失去,所以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

当我们在讨论不可思议的饭圈现象时,实际上讨论的应该是乱象背后的粉丝心理——

那些空虚、极端的病态心理。

安妮曾对保罗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知道你不会爱我的,不要说你会爱我。

你是如此迷人、聪明、有名的人物,而我不是电影明星那种类型。

像你这种人永远不会知道失去一个人的恐惧,如果你有一点点像我的话。」

从这个难得一见的安妮正常的时刻,我们也能看出——

安妮心中的自卑和脆弱。

而造成这种结果,社会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些艺人工作室非但没有阻拦这种行为,而是利用这种狂热的心理,为艺人自己所用。

打榜,控评,应援,造声势,提热度,最后再割一波「韭菜」。

谁让粉丝的钱那么好赚!

一切的背后,都有「利益关系」在驱动。

控制饭圈乱象,不应只是治标而不治本。

仅仅呼吁粉丝理智追星,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从多方面的角度,思考解决的办法。

只不过,这将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