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里面的欧豪「八佰8大看点欧豪单枪匹马最震撼张译情感爆发最真实」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1更新:2023-04-26 06:46:19

电影《八佰》于今日开启全国公映,引起强烈反响。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18点07分02秒,《八佰》点映票房突破2亿,现猫眼评分高达9.2分,可谓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一部佳片,成为今年本土票房的一匹黑马。

这是一部有深度有内涵的商业巨制,电影在剧情、人物刻画、镜头方面都做得十分优秀。该片是全球第三部也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宽画幅的画面结构能够直观地带给观众更饱和的信息量,同时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电影的宏观与微观。想必大家都十分期待这部电影,那么《八佰》到底如何呢?以下从八个方面来展开描述。

选题:罕见而典型,充满戏剧张力

苏州河岸一面天堂一面地狱,一边上演着腥风血雨,一边的人欢声笑语隔岸观火,这样的场景罕见而又极具有典型性和戏剧张力。

导演管虎通过苏州河两岸的军民互动和人物蜕变来由小见大,描绘整场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塑造和淬炼,影片中的人物来自各个省份和各个阶层,讲着各种方言,报着各个地名,而河对岸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中国人从旁观者蜕变成参与者,从麻木到觉醒,这种典型性不言而喻。

真实:枪炮与鲜血,最激烈的战争场面

在电影中有大量的战斗场景,飞机扫射战士,战士被炮弹碎片击伤,前一秒还充满斗志的战士后一秒就血流不止不省人事,这充分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性。

但是生命却又能创造出巨大的能量,电影中有这么一个感人的场景:日军用铁板护住队伍前进打算用炸药炸开仓库墙壁,国军在尝试多种办法都无法攻破铁板防御的时候,一位年轻的战士毫不犹豫地举起沉甸甸的炸药往身上绑,然后奔着日军用铁板保护的队伍跳了下去,脸上没有犹豫没有悔意也没有胆怯,用生命换来了日军队伍的溃散。

一位位战士身上绑满了炸药纷纷跳下楼,战场上留下炸药爆炸的巨响还有那些勇士们的呐喊:"孩儿不孝","兄弟们来世再见",每个鲜活的人物都给观众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

对比: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

在镜头方面,管虎运用了大量对比蒙太奇的镜头。其中带有讽刺意味的一个便是苏州河两岸对比的镜头:"河的那边是天堂,而这边,却是地狱"。仓库中的战士们看着河对岸的灯红酒绿,那里的人们快活安详地生活着。赌场生意兴隆,戏台前人们大声叫好,优美的歌声从楼里徐徐传出听得军人们如痴如醉。

但随着这句话,镜头一转转向了苏州河的另一半:一片死气沉沉的城市废墟。看不见灯光,只有仓库中的四百多名国军以及在黑暗中潜伏着的数十万日本敌军。如此鲜明的对比再加上IMAX的巨大画幅和恰到好处的配乐,给观众十足的震撼感。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对比镜头来描绘两岸之间的落差感,麻将桌上的女人们轻描淡写地讨论着对岸的战争,楼顶的外国人拿战争的结果开起了赌局,大学教授的妻子不停唠叨着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仿佛对岸的战争与自己毫不相关,仓库中拼死拼活的军人与自己没有联系;而河那边的仓库中的战士们无时无刻应对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和毒气,身边尸体成堆,有人为了突破敌人的防护装置,在身上绑满了炸药排队跳楼,有人用肉体抵抗飞机的炮火只为让国旗不倒。

带着小湖北一起干活的年轻小伙,见到小湖北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是我死了,我的活就交给你干了",他说出这与自己生命挂钩的话就仿佛是在和小湖北拉家常一般,他早已做好了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决定,管虎用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就把战士们的视死如归展现的淋漓尽致。

镜头:战士顶天立地,一幕震撼人心

在IMAX特效上,能直观体现其带来的震撼感受便少不了端午穿着戏服扮演赵云,在辽阔的草原上独自一人面对前方无尽敌人的场景。

那一刻,战士们的身影像凝聚在端午一个人身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一人面对千万人马,他也一脸无畏。他提起枪做好战斗的准备,眼神坚毅地望向那看不见尽头的敌军阵营,IMAX的宽画幅融合了端午的无畏和豪迈,以及前方浩瀚大军的气势,甚至连叠叠群山和乌云艳阳都包含其中。逼真的效果仿佛置观众于战场,和"赵云"一同面对黑压压的敌军。

角色:每个人都是主角,变化展现本性

在人物塑造方面,管虎并没有对某几个角色给予较多的镜头刻画,而是对处于不同环境,有着不同心态的十几个人物统一进行深度刻画。

在部分角色人物的刻画中,管虎突出了他们的前后变化,原本胆小怯懦想要逃跑的端午和老铁,最后都成了勇敢的战士,原本冷漠无情的"刀子",却为了将电话线送给国军而冒着生命危险跑上了被狙击手架住的桥,一开始抱着隔岸观火心态的租界里的人后来也为纷纷对岸的战士们捐献物资。

情感:面对生死的真情吐露,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

电影并没有一味地塑造抗日英雄无私与伟大的形象,而是更加真实地还原了战争,还原了在战争中人们的真实感受。

有一场景突出了人物情感的真实性:端午发现老算盘想要做逃兵,拿着枪威胁着他不让他走,但是老算盘的真情吐露让端午这位视死如归的战士也动容了:"你有家吗,家里有地吧,在我走之前家里人帮我定了一门亲事,听他们说,我的老婆肉乎乎的,可是我还没见过她,我不想死啊。"

张译对老算盘这一人物的诠释十分精彩,充沛复杂的情感通过几近崩溃的表情传达出来。部分网友看完评论道:"太好哭了。"

这和大多数人认为的抗日战士形象大相径庭,许多影视作品把军人都塑造成视死如归的无畏形象,但是不是每个人在面对生死的时候都能泰然自若。战争是残酷的,人心是脆弱的,老算盘和端午的这一部分对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剧情:跌宕起伏,紧凑不拖沓

电影的主要情节围绕着日军对仓库的袭击以及军队的抵抗来叙述。每一次的袭击与反抗,都是一次将观众紧张感拉满的高潮点。激烈的拼杀,血腥的场面,英勇的壮举,都让观众的心弦紧紧绷住。

但是这样的剧情并不会持续太久,而是在一次次的高潮之间恰到好处的安排了一段较为平缓的桥段来过渡。正当观众们的心情平复之时,气氛又突然一转,进入了令人紧张的气氛中。管虎把剧情设计得如此跌宕起伏,并且整部电影下来剧情十分连贯紧凑,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音效:对比凸显主题,鼓声恰到好处

电影中用到了声音大小的对比,一边是震耳欲聋的枪火声,而另一边却像是远方不惹人在意的鞭炮声,租界中人们那隔岸观火的态度,在此处体现得较为明显。这样的对比,更加凸显出仓库内战士们的艰难处境,还有大部分国人对此冷漠态度的悲哀。

管虎还在电影中加入了不少鼓声来增加感染力:突然响起的一声重鼓,立马抓起观众的注意力,增强观影的代入感;较为缓慢的沉重大鼓声,更加凸显剧情紧张感和场景的震撼;而不断响起的快节奏鼓点,则跟着镜头的移动不断加速,推动着剧情的前进。

电影的最后,是国民政府对军人的抛弃,外人对四百勇士英勇壮举的不堪评价,特派员一大串虚伪的讲话,谢团长对小湖北语重心长的教导,还有军人们在枪林弹雨中冲桥的场景,是那个遍布高楼大厦的上海,以及经受炮火摧残的银行仓库。

《八佰》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场悲壮的战役,它描写了真实的恐惧和胆怯,也展示不遮掩的困惑和私心,它歌颂了战士的真诚与热血,也赞叹了无畏和决绝。快去影院享受这场盛大的视听盛宴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