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片尾曲苏州河「电影八佰片尾曲苏州河越过烽烟重回1937年的上海闸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30更新:2023-04-26 07:23:15

上海闸北,苏州河两岸。

这里如同一部上海百年来历史的电影,是上海发展的缩影;这里楼群临水而立、新老建筑相映成趣,又被称作连云楼阁、万国建筑博览会;有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文汇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邮政局大楼、天后宫、河滨大楼、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等格局风格的建筑;苏州河两岸的园林、书画、出版、教育、电影等文化事业也相当发达,因此她也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苏州河是黄浦江支流吴淞江在上海市境内段的别称,近代上海辟为商埠后,以吴淞江上通苏州,故称苏州河。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以及吴王夫差建姑苏台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苏州:因姑苏山(姑胥山、姑余山、胥台山)为名;姑苏一词具体含义历来又多种说法,明朝卢熊的《苏州府志》上说:故胥台,台因山名,合作胥,今作苏,盖吴音声重,凡胥须字皆转而为苏,故后人直曰姑苏。

吴淞江因位于古代吴国境内,得名吴江、吴淞江;另说以在吴郡而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似因吴江县和松陵镇首字得名,或因古称吴江、松江,合称为吴淞江;或因源于太湖,以太湖古称得名笠泽江;水势恢宏如松柏苍郁,太湖水又源于浙西广生松柏之天目山丘,也称松陵江;又说因发源于苏州市附近的松陵地区,亦名松陵江、松江。

苏州河畔以时光为轴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签定扩大英租界协议时,第一次正式把吴淞江写作了苏州河,自此苏州河之名逐渐流行。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400余战士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战士们对外称仓库内有800人,在敌人的包围进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因而被称为八百壮士。

1938年由应云卫执导,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以及文化部电影局首任局长袁牧之、陈波儿、洪虹主演的电影《八百壮士》上映,第一次将八百壮士的故事搬上银幕。

1975年是丁善玺执导的剧情影片《八百壮士》上映,由林青霞、张艾嘉等主演,该片获得第22届亚太电影节 (1976)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林青霞)。

1998年娄烨导演拍摄由周迅主演的电影《苏州河》。

2004年初出版的《上海通志》确指为上海境内的河段。

2017年9月由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在苏州开机。

2018年4月,历时230天的拍摄之后,电影《八佰》正式杀青。

2020年8月6日战争题材电影《八佰》公开片尾曲《苏州河》MV,计划于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八佰》与《苏州河》

管虎执导战争片《八佰》(又名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八百启示录)是2020年首部华语战争巨制,影片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时间河环境切入,讲述了八百壮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筹备超过十年时间,拍摄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聚集了黄志忠、张俊一、欧豪、张承、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陆思宇、张宥浩、魏晨、李晨、白恩、余皑磊、俞灏明、郑恺等演员;其中有7个影帝参演,因而被誉为最值得期待的国产战争片。导演表示自己是受到父亲和抗日英烈的启发而准备拍摄影片。片的主要场景四行仓库与上海公共租界之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战斗经过被租界中的群众和外国人士尽收眼底,这也可能是史上唯一有观众的战斗。

由华语歌坛实力歌手那英和被誉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也因电影的主要场景在苏州河畔而得名。歌曲改编自世界十大名曲之一《伦敦德里小调》,这首哀而不伤的爱尔兰民谣经过改编之后,再加上两位的震撼人心的演唱,显得更有意境,展现了苏州河北岸战士与南岸群众遥望盼愿再无喧嚣的期盼,又是对脚下土地的坚守、对家国山河的眷恋;而中外合唱的形式又表现东西方共同交流对唱和平之声。歌曲一经发布过后,获得较大的关注,或许也是因为她唱出了对于和平的向往,通过歌声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那场战斗中每一个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