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多为通城男儿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94更新:2023-04-26 07:27:25

8月17日,电影《八佰》在鄂南通城县点映。这部以抗战时期淞沪会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真实故事编剧的电影,因“八百壮士”中大多为通城男儿,一下子点燃了当地人观影热情,当天,通城状元国际影城的3场点映影票全部售罄。

8月17日19时45分,通城状元国际影城一号厅,《八佰》在通城的第一场点映开始放映。影城经理杨飞红对记者说:“我们影城就没见过这么火爆的点映。”杨飞红介绍,影片如果不是对票房有十足把握,一般不会做点映。“这个片子是疫情之后第一部大片,又和我们通城有这么深的渊源,此前我们在影城的公众号上有针对性地推送,果然观众反映很好。”当日,影城一共安排三场点映,“8月15日放出票来,16日就几乎没有票了,目前按防控要求人数,全部满场。”杨飞红介绍,“8月21日该片正式上映后,我们的排片肯定会更多,这部片子会是电影票房的强心剂。”

在影城取票机前,杜先生取出自己8月15日买好的电影票,他说:“我本来就喜欢战争题材片,这个片子拍摄时我就一直关注,片子里有我们通城的壮士。”黄女士一家四口来看首场点映,“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我爸爸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我带孩子们来看《八佰》,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并不是所有人一生下来就过着幸福的日子。片子里的通城壮士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更有亲切感,他们能够更好理解。”

“片子里通城话一说,我就心里一热。”虽然一直收集研究“八百壮士”史料,看完电影,通城县档案馆馆员冯立群还是很激动,“片子与史料记载有出入,但壮士们一下子就立在我眼前了。我们在史料看到过壮士余新品牺牲的记载:守仓库大门牺牲,再没有多的描述,电影把壮士们的群像活生生地送到我们眼前。片子里的‘小湖北’就有壮士万连卿的影子。希望今天大家来看电影,也能感知壮士们的精神和力量。”

相关新闻>>

在幕阜山的群峰中寻访壮士遗韵

1995年央视采访万连卿(右)。

8月17日,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黄袍山上树木葱茏。我们手脚并用爬上半山腰,站在了万顺富、万连卿父子墓前。

李斌朝着墓碑大声喊到:“万爹,我们来看你来了!”1995年以前,李斌不知道自己和书本上的“八百壮士”是如此亲近。1995年,李斌作为小康扶贫工作队队长来到塘湖镇(当时为黄袍乡),偶然听说,乡养鸡场场长万连卿是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我特别崇拜英雄,发现老人爱喝酒,就经常晚上拎着壶酒去找万爹。万爹喝多了就嚎啕大哭,我也不劝。一次,万爹哭完之后,抹一把眼泪对我说,‘有什么事,你问吧。’这之后,我才知道万爹很多的事情。”

万连卿本是烈士遗孤。1927年罗荣桓元帅在通城发动鄂南暴动时,万连卿的父亲万顺富是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被捕牺牲。当年15岁的万连卿,因年幼被保了下来,后送至通城保安大队。抗战爆发后,该大队开赴上海参战。从四行仓库保卫战到撤退至租界内的“孤军营”,万连卿一直给团长谢晋元当勤务兵。“孤军营”被破后,万连卿等8人被日寇抓到南京做劳工。他们于1942年11月成功逃脱,辗转来到重庆,万连卿旋即被编入中国远征军,开赴滇缅战场。

谢晋元纪念章。

日本投降后,万连卿在上海任铁路警长。解放后,万连卿只字不提自己是“八百壮士”,也没有讲自己是烈士遗孤,被送到新疆改造,直至1979年特赦获释。

1979年,通城县黄袍公社有人到新疆推销茶叶,邂逅万连卿。几十年来第一次听到乡音,万连卿老泪纵横。他在农场办理迁移手续,于1983年回到老家通城。

2001年,万连卿在通城县望湖村外甥女家中,因病去世。

2009年清明,李斌和几个朋友筹钱将万顺富、万连卿的合葬墓修缮一新。墓碑上刻着:“革命烈士万公顺富、八百壮士万公连卿”,旁边有对联云:“土地革命创伟业,淞沪会战传英名!”

“一个山区小子,被历史的潮流裹挟,历经亲人、战友生离死别,一会儿在荣耀的巅峰,一会儿又在人生的低谷,万爹不愿意讲过去的事情,也从不抱怨。”李斌说,万连卿去新疆前,把唯一的女儿张美云托付给朋友照顾,回乡后,李斌曾劝说老人找回女儿,万连卿说,不找了,一来不知道女儿生死,二来如果女儿还在人世,自己什么也不能给她,还会让她背上包袱。2016年清明节,67岁的张美云才回到故乡,给父亲万连卿扫墓。

得知万连卿获释后一直在新疆,时任黄袍公社党委书记舒祖宁就一句话:“打日本鬼子的就是英雄,叫他回来!”并安排人去新疆接回了万连卿。公社给万连卿买来200只鸡仔,安排他当公社养鸡场场长,住在公社财政所,吃饭就在公社食堂,每月还有工资。万连卿80岁生日,公社给他摆寿宴,乡亲们都来了,“万爹当时说,活了80年从来没过过生日。”李斌说,万连卿的晚年是温暖的,“平凡的生活,是万爹想过的日子。”

壮士获得的忠贞奖章。

通城县档案馆馆员冯立群从1995年开始,深入整理研究通城“八百壮士”史料。8月17日,他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说是‘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多人,为了迷惑敌人他们对外号称八百人。”

冯立群说,上世纪80年代,通城县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一条史料:淞沪会战期间,通城两个保安中队共200余人跟随湖北保安第5团增援抗日前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的主力来自原通城保安大队一、三中队,‘八百壮士’里湖北人占一半以上,其中200多人是通城人。”

通城一直在寻找“八百壮士”中湖北勇士的资料,不少学者都围绕这条线索进行史料挖掘,冯立群说:“我们县成立了‘八百壮士’史料挖掘办公室,通过调查走访,逐步完善‘八百壮士’的史料信息,后来整理出了一份300多人的壮士名单,其中大多是湖北籍。”

目前所有参与过“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通城壮士都已辞世。冯立群2005年最后一次见过“八百壮士”中的周福奇,“当时他去上海参加淞沪会战68周年纪念活动,在四行仓库,周老在谢晋元团长铜像前只有一句话:‘团长,我来看您了!’从上海回来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我们再也听不到这些当事人讲述‘八百壮士’的传奇了。好在这些年我们与各方人士一起搜寻了大量史料,编写了书籍,还拍摄了纪录片,可以让后代永远铭记。”冯立群说。

站在万氏父子墓前,记者看到,山下稻田里的稻谷就要成熟了,村里的孩子不知暑热正在嬉闹,幕阜山的群峰宁静雍容。岁月静好,壮士安眠!

(图片由通城县档案馆提供)

来源:湖北日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