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感情「心理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她与她一步即彼岸两步是深渊」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61更新:2023-04-26 09:37:37

写在前面:

作者: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研习者@鹿黎说。本文纯属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欢迎关注转发。

本文5399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读完这篇文章你可以收获:

▪通过两部经典作品的底层逻辑,认识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

▪从情感心理角度,了解“第三者”的背后真相

▪知道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爱情的温度

引言:

在一段稳定的爱情关系中,你还会爱上其他人吗?

缪塞说,如果有一天我真正生活过,那必然是自己萌生爱情的那一天。

我们如此珍视爱情,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爱人是少有的可以自己选择的亲人,所以在选择伴侣时,人们总是慎之又慎。

但即使谨小慎微,选了又选,还是会有一些人在和伴侣在一起时,却“爱上”了第三个人。

这样的表现无疑是越轨的,而紧随其后的处理方式,更是决定了它的危险指数。这是昨天读小说时带来的一点思考,小说的名字叫《跳来跳去的女人》,是契诃夫于1892年创作的经典短篇。

《跳来跳去的女人》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女主人公形象——奥莉加▪伊凡诺夫娜,她美丽、可爱,有着自己的艺术品位与追求,也一直在生活中寻觅,那个能够让自己跻身于上流社会的“英雄”。

她在22岁的时候,嫁给了31岁的戴莫夫,他是一名医生,是她想要的“英雄”。可是婚后不久她却发现,丈夫太过于普通,不太像她想要的英雄,所以,奥莉加▪伊凡诺夫娜又把寻找的目光抛向婚外。

这样一个女主人公,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经典之作——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这部电影上映于2006年,由大卫·弗兰科尔执导,女主角安迪的扮演者是安妮·海瑟薇。影片中的安迪,既聪明又有着自己的职业追求,在职场新领域里更是过关斩将。

和安迪比起来,她的男友却显得有些平庸,在安迪的职场角色不断升级时,她与男友间的问题亦逐渐显现,而这时她身边也出现了一位更优秀的男士。

这两部作品,虽然相隔114年,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女主人公都有着很高的个人能力,而她们的伴侣却看起来比较寻常。比如,在她们身边,都恰好出现了一位更“优秀”的男士,来考验着她们和伴侣的爱情。

但是,相似的开头,却因为她们与他们的不同抉择,让故事的结局天差地别,人物的命运更是天壤之别,有的人在爱情中收获成长,有的人为此付出生命。其背后心理学的逻辑是很值得探讨的,这也是我想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讨论的原因。

接下来,我会以两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为线索,以情感心理学的角度从四个层面逐步剖析:1.什么是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2.为什么在优质的伴侣面前,她们还会“爱上”第三者?、3.面对“第三者”,为什么TA们的抉择不同、4.应该怎样保持爱情的温度。

01 什么是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

那么,什么是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呢?在解释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个老师,工作很稳定,但是TA却想辞职去追求艺术梦想,你会支持TA跳槽吗?

或者,如果你和伴侣的经济情况都比较拮据,但是TA特别喜欢弹吉他,你会支持TA学习吗?

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但现实生活总与理想存在偏差。在爱情中,当伴侣鼓励我们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时,比如支持我们去学习新的技能,比如赞同我们去闯荡新的领域,那么通常情况下,不仅我们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会更加紧密,个人的幸福指数也会因此提升。

这种追求爱情伴侣的理想形象而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米开朗基罗现象(Michelangelo phenomenon)。

这一现象在两部作品中,都有很明显的展示。

在《跳来跳去的女人》中,妻子奥莉加▪伊凡诺夫娜一直幻想着自己的艺术梦想,还特别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她每天早上都要十一点才起床,之后就会去弹钢琴、画油画、看画展,丈夫还会和她一起用日常开支中有限的钱,把妻子装扮的优雅而美丽。

为了满足妻子的艺术追求,丈夫每周都会支持妻子在家里举办晚会,晚会邀请的都是从事各种艺术创作的人,不知是恭维还是夸奖,晚会上大家都说:以奥莉加▪伊凡诺夫娜的兴趣和才智,还有她的天赋,只要她再专心一些,将来一定大有成就。妻子备受鼓舞,她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也因此更喜欢支持自己的丈夫。看到妻子如此兴致盎然,丈夫戴莫夫也感觉更幸福了。

类似的情形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也有出现,刚刚大学毕业的安迪,原本想当一名记者,可找工作时却屡战屡败,最后只能转行,做了一个顶级时尚杂志主编的助手。面对一个新的领域,以及非常严苛的上司,安迪每天都如履薄冰,还好她有一个贴心的男友作为精神后盾。

面对在工作里受了委屈的安迪,情感上他是她的情绪“垃圾桶”,生活上他细心的配合着安迪的改变,安迪也终于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初露头角。看见这样的进步,安迪很欣喜,男友也很欣慰。

显然,在两个故事的前半段,两对伴侣似乎都在米开朗基罗现象里,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给予支持的那一方默默付出着,而被鼓励的那一方也因此获得了新的成长。

心理学家说,当伴侣关系刚刚建立时,人们很少能真正成长和改变,而当伴侣帮助对方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时,他们对亲密关系则更为忠诚。

忠诚是爱情成分中很重要的一环,没有忠诚的爱情通常是“快餐式”的,但如果伴侣间的忠诚度不匹配,也会让爱情逐渐消亡。

就像米开朗基罗现象,它让我们看到爱情中一个刚刚好的美妙瞬间,但是如果伴侣间的付出不平衡,反而会让二人渐行渐远,单方面的付出向前一步是彼岸,再前一步可能就是深渊。

02 为什么在优质的伴侣面前,她们还会“爱上”第三者呢?

那么,面对那些长久以来,给予我们力量的伴侣,为什么TA们还会在短时间内“爱上”第三者呢?

一项对于爱情的经典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源于两个因素:1、生理唤醒,比如脉搏、心跳加快;2、相信另一个人是唤醒你的原因。

心理学家称,如果你的唤醒是由于另一个有魅力之人的出现,那么浪漫的爱情就会由此发生。但是因为吸引力是受两个因素影响的,所以人们就很有可能因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而造成兴奋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

兴奋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就是说由一个事件引起的唤醒,与另一个事件引发的附件唤醒结合在一起,个体却忽视了第一个事件。个体会认为自己的情感仅仅是由第二个事件所引起的,这样第二个事件看起来就会比实际情形更加重要。

就比如,你刚刚因为玩了过山车,而导致惊吓、心跳加速这样的生理唤醒,刚好这时出现了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人,如果平时TA对你的吸引力是5分,那么这时TA的魅力值很可能会上升到7分,因为人可能会错把第一个自然事件带来的生理唤醒,归因到刚刚出现的这个人身上,这就是错误归因导致的兴奋转移。

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也都是在类似这样的自然事件中,“爱”上了第三者。

《跳来跳去的女人》中,这一天,奥莉加▪伊凡诺夫娜站在一条行在伏尔加河上的游轮甲板上,平静的水面,蔚蓝的天空,美丽的河岸,这些都让她不由自主的喜悦,她也幻想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正在她因眼前的美景与对未来的期望所兴奋时,身边那个画家和她表白了,起初她并没有同意,但是在这样的美景以及画家的甜言蜜语下,她最终还是沦陷了。可能她也不清楚,她爱上的到底是如画般的美景还是那个告白的画家。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这一天,安迪终于来到了时尚行业从业者都梦寐以求的巴黎,这晚,刚刚经历的一切事情都让她胆战心惊却又兴奋不已,她有点微醺的和那个一直追求她的男人走在街道上。

这时候的安迪,虽然答应了和男友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但是心里面依旧是爱着他的。可是,不知是刚刚发生的事带来的兴奋,还是美丽的街景带来的心跳,在巴黎星光闪闪的夜景里,她答应了身边的那位追求者。

两位女主人公就这样,在错误归因带来的兴奋转移里,“爱”上了眼前的这个第三者。

03 面对“第三者”,为什么TA们的抉择不同

可是面对伴侣中的第三者,TA们后续的选择又有所不同,因为决定爱情的不只是「唤醒」造成的肾上腺素飙升,更重要是人自己的思维。

①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她们的选择不同的改变

在《跳来跳去的女人》中,妻子奥莉加▪伊凡诺夫娜一直沉浸于画家带给她的浪漫幻想中,完全不顾丈夫的感受,即便她追求中艺术的所有活动都是丈夫支持的,即便她和画家们的出门写生,都是丈夫负责的相关费用。

起初东窗事发时,她还对丈夫很是愧疚,但是在丈夫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她后,妻子奥莉加▪伊凡诺夫娜却将那些背叛的事情,做得更加明目张胆。显然,她的思维方式里,她把自己的欲望看得最重要。

而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安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第二天醒来时,她再看那个一直追求她的男人,没有巴黎夜色的映衬,俨然一个中年油腻版的花花公子。

她清醒的意识到,即便他看起来再优秀,真正爱自己的依然是那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男朋友。

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有的人选择一直沉溺于爱情的激情里,也让有的人可以透过激情的外衣看清自己的内心。

前者不懂克制欲望,后者知道及时内省,这一前一后的差距,决定了她们不同的结局。

②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选择不同的宽恕

面对伴侣对自己的伤害,如果亲密关系仍要继续发展的话,宽恕就必不可少。

心理学上,对宽恕是这样解释的:

首先,宽恕是一个过程,是伴侣双方都确认了有害的行为的前提下,由受害的一方,给予行为不端的一方以不应该得到的宽容的过程。其次,当你宽恕别人时,就丢弃了报复的欲望,但你并不是赦免伴侣,也不是忘记这次事件,而是表示要退出互相凌辱和指责的恶性循环。

但是宽恕也应该是有限度的,就像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好的伴侣会鼓励另一半成为更好的自己,可是如果对方实现理想的方式是在践踏你的尊严,或者对方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已经迷失了自己,这时候的支持就应适可而止,宽恕也应有所保留。

两部作品中的男主角,就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宽恕方式,而让自己的结局截然不同。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起初男友是非常支持安迪的改变的,但是当安迪逐渐变成朋友口中

那个肤浅的,因为工作需要就可以“随随便便勾搭某个时髦帅哥的美女”时,他决定认真和安迪谈一谈。

但是在他们的谈话中,安迪并似乎没有认知到自己的问题,她觉得自己的改变只是为了工作,男友这次没有再支持她的想法,也没有宽容她的改变,他真诚的说:“你知道,我不会介意哪怕你在外面跳舞跳通宵,只要你的心依然清澈诚实,你以前会说这不过是份工作,你以前会取笑杂志社的那些女孩……你现在已经变得和她们一样了,我们也不用再装得好像我们还有什么共同点了……”

正是男友的这段话,让安迪有了后来的醒悟。可是另一部作品中的故事走向却让人唏嘘。

在《跳来跳去的女人》中,丈夫戴莫夫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后,并没有将事情拿到表面上来谈,也没有问妻子是不是已经认知到了对自己的伤害,就单方面选择宽恕了对方,甚至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加小心翼翼。

看见丈夫这样轻易的原谅了自己,妻子更加变本加厉,尽管丈夫一直在为这个家苦苦付出着,也在自己医生的岗位上认真努力着,但在妻子看来他只是个好欺负又平凡的普通人,她连一点友好式的夸奖都不想给到丈夫。面对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丈夫在一次给患者的治疗中染上重病,最后撒手人寰,在离开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没忍心指责妻子一句。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指的是忠诚的伴侣会以积极的错觉来考虑彼此,让彼此理想化,并尽可能以最好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亲密关系。

在积极错觉的影响下,伴侣中忠诚的那一方对另一方的过失不会过分强调,TA认为关系的缺陷无足轻重,甚至对伴侣的不端行为不屑一顾,认为TA们只不过是无心之失或一时冲动。

这很可能会导致被纵容的那一方在任性妄为的路上越走越偏,而自我牺牲的一方则遍体鳞伤。

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两部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选择了不同的支持与宽容,也让我们知道有原则的支持,以及有节制的宽容才是伴侣间更健康的相处模式。

04 应该怎样保持爱情的温度?

记得作家刘瑜在 《余欢》中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用想象维持对你的爱情,还是在用你维持想象的能力。

也有人说,我好想是和一个幻觉结婚了,药效退了后,却觉得TA糟糕透顶。

心理学家说,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

而当我们在爱情中惊醒,发现对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爱情的温度呢,可以试试这三种方法:

①减少之于对方情绪的需求

克里斯多夫▪孟说,这些对于伴侣情绪上的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要。幼儿的两大主要需求,第一个是归属感,第二个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但是自己身上缺少的东西,又怎么会从对方身上找回呢。

所以,尽早的减少之于对方的情绪需求,才不会有后来的幻灭与失望。

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

心理学界有这样一个理论,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就在于三个步骤: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以上两步。

智慧的人会让自己与伴侣在互相欣赏中,变得越来越亲密。

愚笨的人则如《跳来跳去的女人》里女主人公一般,不仅吝啬于对丈夫的夸奖,还一直在婚外找寻自己的“英雄”,殊不知她身边这个勤勤恳恳、普普通通的丈夫,其实是名优秀又受人敬仰的医生,他一直都是其他人眼中真正的英雄。

③有原则的支持对方

爱情中的米开朗基罗现象,需要一个刚刚好的状态,我们可以鼓励和支持伴侣成为TA所期望的人,但当发现对方走向岔路时也应该及时提醒。

就像《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安迪的男友一样,有原则的支持,才是爱情更好样子。

其实,爱情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呢?

托尔斯泰说,如果有多少脑袋就有多少种思想,那么有多少心就有多少种爱情。

莫泊桑说,我们所爱的,常常不是一个男人,而是爱情本身。那天晚上,月光才是你的真正情人。

爱情可能有千万种模样,但是,不论你的爱情是哪一种,好的爱情一定是带你去幸福的彼岸,而不是拉你到苦难的深渊。愿我们都可以在爱情中变好,在亲密关系中继续成长。


参考文献:Berscheid & Walster, 1974;Zillmann, 1984;Dutton & Aron, 1974;Foster et al. , 1998;Acker & Davis, 1992;Mitchell, 2002, p.94;Couch et al. ,1999;Metts, 1994;McCullough, 2008;Markman et al. ,1994, p.217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