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得兔好不好看「比得兔116岁的萌兔子为何三观有点歪」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36更新:2023-04-27 01:36:41

作者/丁尼生

2017年12月《帕丁顿熊2》在内地小小爆冷,拿下2亿票房后,英国又一本土IP《比得兔》由索尼改编,在近日正式登陆院线,在银幕上掀起一场“吸兔热潮”。

这部由美国索尼出品,威尔·古勒执导的真人动画电影,讲述了田园冒险大王比得兔,为争夺菜园和美丽画家姑娘贝伊的喜爱,和麦格雷戈先生斗智斗勇,展开一场“人兔大战”的故事。

《比得兔》是威尔·古勒的第一部真人动画电影,在此之前,他曾经执导过《啦啦队夏令营》、《绯闻计划》、《炮友》等喜剧爱情片。《比得兔》的视觉特效由Animal Logic承担,他们曾经参与制作过《英雄》、《黑客帝国》和 《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知名影片。

威尔·古勒形容自己是个“想做就做”的导演,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将大量镜头以实景拍摄的方式加以处理,无论何时有CG角色在镜头里,他们都会将画面落实到分镜。“我们于1月28日晚上交付影片。而在交付影片的前一周,我们还在继续修改。”

兔子比得由脱口秀主持人詹姆斯·柯登配音,剧本中的不少台词为詹姆斯·柯登量身订做。比得的三个姐妹:莫普西,弗洛普西和棉尾巴,则分别由《了不起的盖茨比》伊丽莎白·德比齐,“小丑女”玛格特·罗比和《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蕾伊”黛西·雷德利出演。然而内地院线中,英文配音播放场次占比不多,令人感到些许遗憾。

英国百年IP比得兔的诞生历史

比得兔这一英伦IP从百年就已经风靡全球,它于1902年在毕翠克丝·波特的笔下诞生。最开始,这只兔子源于她给朋友写的一封信,信中她讲述了一只淘气兔子闯进麦格雷戈先生菜园子的故事。故事中的麦格雷戈先生,其实是以毕翠克丝·波特的老师,查尔斯·麦克因托奇为原型。

毕翠克丝·波特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商业头脑的女性,在从1902 年到1913 年的11年时间内,她出版了20多本绘本。虽然当时插画业涌现出不少出色的儿童绘本作家,但她仍是历史上第一位集图文于一体的儿童绘本作家。

在比得兔诞生那一刻起,这位聪明的女性就为它赋予了商业的价值。从《兔子彼得的故事》的第一版开始,她就牢牢地控制了这只小兔子的模样——无论是兔子的颜色,还是绘本的字体,她都亲自掌控。此后,她更是亲自设计了彼得兔的玩偶,开始了周边产业链的开发。在比得兔风行的多年时间内,她授权并开发了大量的比得兔周边,包括海报、玩偶、纸牌,甚至到各类家居用品。当时英国人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这只萌兔的身影。

萌萌的比得兔不止吸引了英国人,连大洋彼岸的影视创作者也向它伸出了橄榄枝。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曾在1938年,试图将这只兔子以《白雪公主》的续集长篇电影的形式搬上银幕。但当时波特小姐因为在创作权的独立性问题上,与迪士尼发生了争执。因此,彼得兔也非常遗憾地没能以三维的形式风靡全球。直到威尔·古勒的剧本正式出炉,毕翠克丝·波特的版权公司才同意,由他来经手进行彼得兔的影视化创作。

腹黑雅痞式的英伦风改编

对英国观众来说,“比得兔”是家喻户晓的国民IP级别,有不少媒体把这只兔子称为“祖母曾经喜爱的童话形象”。比得兔不仅要面向儿童观众,更是不少成年观众幼年时睡前故事中的主角。要把这一IP搬上银幕,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比得兔》中,威尔·古勒的改编尺度显然有些惊人。如果说,憨态可掬温文尔雅的帕丁顿熊,像是伦敦乃至英国现代都市里的“城里人”,向观众展示了伦敦这座历史名城的现代风情,剧中真人还带着些许绅士风味的自嘲和高傲。那么比得兔就更像是英格兰湖区放荡不羁的乡下小青年。片中倒霉的小麦格雷戈先生被耙子反复打脸、被铁丝网电得从房顶上掉下来,这些桥段让对《猫和老鼠》的成年观众大可在电影院里会心一笑,但对于年幼的儿童观众来说,就显得不太友好,甚至带了些许诱导儿童的嫌疑。

《比得兔》在IMDB上得分不尽如人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部片子在IMDB上的得分仅有6.3分,而影评人为主的Metascore更苛刻地给出了52分,反倒是国内豆瓣用户觉得无伤大雅,给出了7.6的评分。大部分反对的声音认为,将原本萌度爆表、温柔可爱的比得兔变身叛逆青年,不是什么合适的改编方式。英国的《卫报》就认为把比得兔改变成鲁莽自大的流氓形象,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彼得变得更有侵略性,甚至有点虐待狂。波特不可能让她珍爱的兔子利用麦格雷戈先生的黑莓过敏,或者哄骗他的房子,让他反复触电。”

相比之下,由多姆纳尔·格里森饰演的麦格雷戈先生可谓人气极高,这位兢兢业业在哈罗德百货工作的经理,一天之间从伦敦青年变成了乡下别墅的继承人。这位强迫症爱打扫的小麦格雷戈先生,对于成年人来说,恰好切中了观影人群对于现代生活的渴求和向往——体面的工作、被需求的需要和足够的自由空间。

比得兔所代表的的小镇青年,和麦格雷戈先生这位被叫做“乡下人”会十分恼怒的大城市白领,分属都市和乡村不同生活方式,在爱情和“胡萝卜”的争夺战中,形成了有趣又令人深思的对照。

当我们重新审视《比得兔》这部电影时,不难发现,虽然《比得兔》由美国索尼制作,但作为一部改编自英国IP的电影,它仍然隐晦地包含了某些英式喜剧的传统特色:从“我以为‘去法国’是‘他死了’的委婉说法”,到兔子敢打破第四面墙对小麦格雷戈的过敏问题发出讽刺,甚至是电影中若有若无的性话题擦边球,都体现出了英式幽默的大胆、放肆、毫无顾忌。

这类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天线宝宝》等时有出现的黑色英式幽默,虽然“三观不正确”,甚至有点拿普世价值观肆意嘲讽的优越感,但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影片中独特的亮点。

经典IP的改编向来不易。英国经典近些年被搬上银幕的改编作品为数不少,2017年由盖里奇执导的的《亚瑟王:斗兽争霸》就与《比得兔》走了相同风格的改编:摇滚、朋克、叛逆青年。这类从年轻受众出发的改编模式,将旧有IP进行改头换面,甚至还加入了《Remeber The Name》等摇滚改编歌曲,由此也引发大量争议:

用另一种手法解剖经典作品,为传统形象注入全新内核的作品,究竟是落伍的、充斥着不当暴力式《猫和老鼠》的弊病再现,还是娱乐摇滚的现代社会风格的时髦改编?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代观众曾经看着动物形象被击打成几何体而哈哈大笑,而另一代观众,也曾对“用平底锅殴打反派”这类剧情感到不适和担忧。哪些情节儿童可以接受,而哪些不能接受,或许是创作者即将思考的问题。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