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中萧燕燕的扮演者「燕云台中大女主萧燕燕历史上是个十足的34狠角色34」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3更新:2023-04-27 02:51:31

热播剧《燕云台》中的女主萧燕燕

《燕云台》是一部大制作的电视剧,无论从场景布置还是服饰道具,都能看出很多端倪,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对于大辽历史都是下过功夫的,对于当时礼仪也是做过研究的。最为可贵的是,该剧主线基本符合历史真实的发展,很多人物形象也基本符合典籍的记载,并非凭空捏造,也非子虚乌有,这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以大辽历史为背景的影视剧相对较少,这一题材也掀起了大家对于游牧民族契丹发展史的兴趣,更是对这个“镔铁政权”产生了无限遐想,引发了各界的广泛热议。

大辽契丹起源于一个“白马青牛”的美丽传说

而大辽帝国在千百年前被灭亡,契丹民族也神秘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他们到底去往何方,他们的后裔下落如何了,我们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为何没有契丹族,而辽帝国又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哪些财富呢?

文学作品妖魔存在 真实历史关系混乱

带着对大辽帝国的种种疑问,留着对契丹民族的时时惦念,我们希望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希望揭开这个曾经十分强盛之国度的神秘面纱,而有一个特殊的女性,始终贯穿着这段过往,也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人物,在演义小说里,她是一个被“妖魔化”的人物,但是在契丹国史中,她却是一个帝国“灵魂般”的存在。

影视剧中的大辽“萧太后”萧绰形象

在《杨家将演义》里,她是一个阴险狡诈、杀人如麻的“狠角色”,更是一个野心勃勃、颇有手段的“女强人”,在文学作品里她都是作为反面人物而存在,害得杨老令公撞死在李陵墓前,也让杨家其子折去过半,她是一位侵略者,更是一位毒妇人,而在《燕云台》中,她却是大女主,美丽而聪慧,骁勇而善谋,拥有游牧民族的豪爽,也拥有南人汉民的温雅,她是萧家最小的女儿,也曾跟韩德让有过一段旷世奇恋,成为皇后与太后的她,又能辅佐君王,锐意改革,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她是一个极其多面的人物,也充满莫衷一是的话题,那么她是谁呢,历史真实中的她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萧燕燕是大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太后”,当然辽国除了世宗甄皇后之外,皇后都为萧氏,而她却是最有名的那位太后,她是萧绰,小字燕燕,是大辽后族重臣萧思温与燕国大长公主耶律吕不谷的第三女,她还有两位年长的姐姐,大姐萧胡辇,二姐萧伊勒兰;她后来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生了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就是大辽帝国最强盛时期的君主辽圣宗耶律隆绪,女儿也有三个,其中长女最有名,即耶律观音女,她在历史上还有一位有名的情人,那就是韩德让。

萧思温有三女,长女萧胡辇、次女萧伊勒兰、三女萧燕燕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萧燕燕一家混乱的婚姻关系,这可能也是游牧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但在汉人看来,尤其是今天的我们来看,是很不可思议的,萧燕燕的母亲燕国大长公主实际上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女,也是辽穆宗耶律璟和太平王耶律罨撒葛的亲姐姐,也就是说耶律璟和耶律罨撒葛其实是萧燕燕三姐妹的亲舅舅,而萧燕燕嫁给了其母族兄弟的堂侄景宗耶律贤,耶律贤同时也是她的表弟;而更令人咋舌的是萧燕燕的大姐萧胡辇竟然嫁给了亲舅舅太平王也是齐王的耶律罨撒葛,二姐萧伊勒兰也就是《燕云台》中乌骨里的原型,也嫁给了自己舅舅辈的赵王,即后来改封宋王的耶律喜隐,而耶律喜隐则是太祖耶律阿保机三子耶律李胡之后。

萧燕燕大姐萧胡辇历史上确实是嫁给了齐王耶律罨撒葛

表现优秀深受喜爱 机缘巧合成为皇后

正如《燕云台》里表现得那样,萧燕燕从小就继承了草原民族的粗犷与勇武,骑马射猎,自然不在话下,而且她从小聪明伶俐,看事情很透彻,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比如历史上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萧燕燕跟大姐与二姐等宗族姐妹一起劳动,她大姐二姐草草了事,比较敷衍,而只有她坚持认真仔细,把家具也收拾得井然有序,因此她作为老幺,也在三姐妹中最受父亲萧思温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萧思温曾评价过萧燕燕:

“此女必成大事。”

《燕云台》中萧燕燕与韩德让有一段非常凄美的爱情

根据相关记载,萧燕燕曾经与南人韩德让订立过婚约,两个人的感情想必也确实是如胶似漆,十分融洽,这一点其实《燕云台》中进行了艺术再现,萧燕燕与韩德让的爱情十分甜蜜,感动天地,他们一起对付昏聩之君,一起除掉巫医肖古,共同谋划黑山之变,一起帮助耶律明扆登基为帝,成为天赞皇帝耶律贤。

《燕云台》中的“睡王”耶律璟,他暴戾好杀,经常宰杀近侍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萧燕燕并没有嫁给韩德让,而耶律贤在穆宗耶律璟被近侍刺杀后,由燕燕父亲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拥戴为君;处于政治联姻的目的,也为了表示恩宠,耶律贤登基后便召萧燕燕入宫,先是封为贵妃,当年又封为皇后,令其母仪天下,而对于国丈萧思温,耶律贤感念其拥立之功,先后封他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魏王等。

《燕云台》中的“北府宰相”、燕燕之父萧思温

在历史上,也确如《燕云台》里展示得那样,萧思温因为是国丈又是功臣,位高权重,很被妒忌;在景宗耶律贤闾山游猎之际,萧思温被高勋和女里算计,由萧海只与萧海里实施,他们成功刺杀萧思温,燕燕也就此失去父亲庇佑。

承担重任治国有道 如同武曌执掌权柄

在历史上,辽世宗耶律阮在火神淀之乱中被耶律察割所弑

但是,萧燕燕成长得很快,要不是这样,也不会被景宗耶律贤所看重。因为耶律贤在其父皇世宗耶律阮被弑的火神淀之乱,即《燕云台》一开始所提的祥古山之变中受到惊吓,他的身体一直很不好,所以自从萧燕燕成为皇后,她就承担了重要的治国理政之责任,耶律贤曾下令,萧燕燕的决定就是他的决定,让萧燕燕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亦称‘朕’暨‘予’,着为定式。”

《燕云台》中,辽景宗耶律贤与皇后萧燕燕

正如同唐高宗晚年,他受伤病影响,一切军国大事皆由武则天处理,不知是不是学习到了前朝的这种做法,耶律贤也是极其放心地把政事交给了萧燕燕,自己最多听听汇报,乐得清闲,而萧燕燕逐渐走向了政治舞台的最中心,同时主持了各项政治改革,着力发展经济生产。

辽景宗耶律贤与皇后萧燕燕共同祭拜

景宗驾崩独撑危局 重用贤臣励精图治

在景宗耶律贤焦山驾崩以后,圣宗耶律隆绪继位,而萧燕燕成为太后,就此开启了二十多年的临朝称制的政治生涯,耶律贤临终的时候曾交代今后一切军国大事应皆出皇后所命,同时令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辅政大臣,韩德让作为汉人在此时被如此器重,可以看出此人的能力之强,受信之深,而这也为他与太后萧燕燕的暧昧关系与情义发展做下了铺垫,根据历史记载,萧燕燕的表现是十分老道的,她作为政治家,知道主少国疑的凶险,也知道宗族实力的强大,为了更好地拉拢韩德让等人,她痛哭流涕地说:

“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萧绰在景宗驾崩后,临朝称制,辅佐圣宗二十多年

萧燕燕作为太后执掌国政以后,被上尊号“承天皇太后”,同时广开言路,锐意革新,她重用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等人,加强军事,防范北宋,同时提防贵族,亲善汉人,而且决定契丹与汉人同罪同罚,对于燕云十六州的长期保持和拥有,是起到特别积极作用的;而且她对于韩德让也是大加任用、极为宠信,并且接受了他的很多建议:

“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

在辽圣宗以前,辽国宗室贵族内部叛乱不断,攻伐此起彼伏,自从萧燕燕当政以后,对于宗室贵族的处理非常奏效,让他们把亲属送到宫中做人质,很好的解决了内部斗争的痼疾,奠定了辽圣宗全盛时期的基础。

《燕云台》中萧燕燕与自己的挚爱德让哥哥

对宋作战留下威名 澶渊之盟百年和平

萧燕燕作为太后,最被人所熟知的是她与北宋的数次作战,北宋的人听说萧太后与韩德让的风流韵事以后,觉得辽国国内无人,是大举攻打的好机会,因此他们向当时的宋太宗进言:

“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

因此赵光义发起“雍熙北伐”,其实赵光义之前对于辽军作战并没讨得什么便宜,虽然他任内灭掉北汉,焚烧了太原城,而且围困幽州,曾兵威很盛,但后来又在高粱河之战中惨败,最后竟然狼狈得靠驴车才得以逃出生天,这是在景宗时期他就领会过辽国的厉害。

北宋的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好了伤疤忘了疼”,宋太宗虽然也派出了曹彬、潘美、杨业等名将征战,但是一时也没讨得便宜,而萧燕燕则跟辽圣宗御驾亲征,同时韩德让也随驾征讨,但在拒马河之战中,北宋军队大败,被淹死者不计其数,丢盔弃甲,被辽军杀得白骨累累;随后的宋辽战争中,杨老令公杨业被擒,绝食而亡,萧燕燕甚至狠毒地下令枭首杨业,以示国威,一举收复了所有被宋军占领的疆土,萧太后也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此后,宋辽两国征战不断,边关烽火狼烟,萧绰燕燕太后,经常与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督军,取得了狼山大捷、益津关大捷等重大胜利。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辽百年的边境和平,历史意义重大

而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恒继位,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教科书中曾专门讲过,那就是“澶渊之盟”,当时萧太后与圣宗主动伐宋,想要收复关南十县,而宋真宗赵恒在丞相寇准等人的坚持下,被迫御驾亲征,因为赵恒在澶渊出现,宋军士气大振,再加上此前也斩杀了辽军大将,一时间占据了兵锋优势,在宋辽两国使者的斡旋下,双方决定了停战,达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因为这是和平协定,开启了宋辽边境百年的稳定,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涂炭之苦,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功莫大焉之事。

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疆界就此划定,不再互相攻伐,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萧绰太后为叔母,宋每年向辽交纳银子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金帛换回百年和平,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很划算。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两国边境居民安居乐业,互通贸易,留下佳话

后来宋辽两国十分交好,来往密切,经贸繁荣,两国都得以休养生息,在边境发生饥荒的时候,也都能迅速赈济,不分你我,这对于北方民族的交融也起到了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宋真宗赵恒驾崩后,辽圣宗带领辽国君臣也是多有祭奠,显示了很深的兄弟情义,这一点历史有对辽圣宗的特别记载:

“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澶渊之盟,让宋辽两国不再征战,两国也都“武备松弛”,尤其是北宋在军事优势的前提下,以财物换取和平,没有牢记“忘战必危”的教训,导致了对外作战的节节失利,而后来辽宋两国分别都被女真金国所灭,留下千古遗憾。

还政圣宗颐养天年 宠信汉臣迷之暧昧

辽代主上登基上位,需要经过独特的“燔柴礼”

而在临朝称制二十七年之久后,萧燕燕太后也把权柄让了出来,她为圣宗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燔柴礼”,正式让圣宗上位,把政权还于耶律正统,而她来到辽之南京、今之北京颐养天年,当年,也就是辽统和二十七年冬,萧燕燕,也就是萧绰太后病逝,结束了荡气回肠、经略天地的辉煌一生。萧太后崩逝以后,圣宗耶律隆绪极尽人子之礼,服丧三年,而北宋、高丽等国也专门派大臣前来吊唁,后来萧太后被葬于乾陵,她与景宗的陵寝竟然与武则天、唐高宗的陵寝一个名字,都是“乾陵”,而两个人的手腕与经历又很有相似之处,莫不是百年后的巧合与呼应。

韩德让在大辽位极人臣,且颇受重用,成为太后萧燕燕的情人

正如《燕云台》被青年男女所喜爱的一样,历史上的萧燕燕与韩德让也确实总有一段美丽的爱情,这一点在《宋朝事实类苑》中曾专门记载过,萧燕燕曾经许配给韩德让,未及成婚,却奉诏入宫,她曾对韩德让这么样说过:

“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燕云台》中,韩德让与李氏成婚

《燕云台》里,韩德让娶了一位汉家妻子李思,但耶律喜隐在叛乱之际,他假借萧燕燕的侍女送毒酒,将韩德让之妻李思杀死,市面有主上与皇后第三子胡都堇是韩德让与萧燕燕的私生子的流言,其实对于这些也有历史根据的,根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萧燕燕曾毒杀韩德让原配之妻李氏,耶律隆祐胡都堇的生父是韩德让,这是非官方典籍记载,历史真相到底怎样,尚有争议。

“有童子一人,年十余岁,胡帽锦衣,嬉戏国母前,其状类韩丞相,盖国母所生韩氏子也。”

历史上,大辽太后萧燕燕与汉族官员韩德让确实有一段爱情

历史上基本认为萧燕燕与韩德让确实是有私情的,他们是一种半公开的情人关系,这或许是一种政治需要,也可能确实是互相欣赏,当然这也不违反草原民族的风俗,他们的收继婚制度,加上亲戚之间的联姻,倒也能解释通韩德让与萧燕燕的关系。

根据记载,萧燕燕曾经专门到韩德让府上大宴群臣,而不是在皇宫之中,而且对于重臣恩赏不断,“下嫁意味”十分明显,在后世看来这特别像是萧燕燕与韩德让迟到多年的婚宴,而《燕云台》中对于这些基本是按照历史来展现的,萧燕燕终于穿上了自己封箱多年的嫁衣,嫁给得让哥哥的夙愿终于得偿。

据记载,萧燕燕曾在韩德让帐中大宴群臣,被视为他们二人的婚宴

历史上,韩德让确实曾经公开出入过寡居的萧太后之帐,两个人无论是外出打猎,还是处理政事,也经常一起坐着吃饭,所以他们的关系应该确实不一般,澶渊之盟签订的时候,宋朝曹利用曾亲眼所见,而有其他典籍也宁缺记载了两人的亲密:

“利用见虏母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

“虏所止之处,官属皆从,城中无馆舍,但于城外就车帐而居焉 。”

《燕云台》中的男主韩德让

萧燕燕对于自己的男人韩德让有多宠爱和倚重,还有其他事可以证明,耶律虎古是大辽重臣,就因为言语上冲撞了韩德让,竟然被活活打死;后来韩德让打马球的时候,宗室胡里室不小心把他撞下马,萧燕燕竟然把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萧燕燕对于韩德让的恩宠这还不算,她甚至让圣宗耶律隆绪改称韩德让为“叔叔”,而且赐姓韩德让为皇族之姓“耶律”,她甚至把圣宗与韩德让的君臣名分都废除了,直接让韩德让成为圣宗的“父亲”,而且为韩德让改名为“耶律隆运”,同时还给韩德让设立了“斡鲁朵”,让他拥有了如帝王般的宫帐、属城与卫队。

韩德让作为汉人,却能在大辽帝国中与太后萧燕燕拥有一段爱情

正如电视剧《燕云台》里展现得那样,李思被毒杀后,韩德让也没了子嗣,历史上的萧燕燕太后为老情人想得很周到,而且更令后人惊讶,那就是她下令大辽皇族每一代都要过继一个亲王给韩德让作为子嗣后代,让他永享香火祭祀,对于韩德让的爱与情,其实已然无以复加。

萧燕燕与韩德让的爱情故事,有着政治操纵的需要,可能也确实是天造地设的姻缘,一位杀伐决断的太后,更有着饱受争议的评价,她的身后被历代史学家的评价也呈现两个极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历史功绩与不朽人生。

后世评价褒贬不一 流传建筑多有纪念

萧绰是大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与改革家

后世对其评价的学者有很多,比如清朝史学家赵翼对她的评价就特别高:

“辽正后所生太子多不吉,惟景宗后萧燕燕正位中宫后,始生圣宗。圣宗以冢嫡嗣位,享国四十九年,令名遐福,最称贤主,此为古今来正后所生储君继体者之第一。”

《燕云台》中美丽而聪慧、勇武且善谋的萧燕燕

萧燕燕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可以从现今很多地名皆由她来,可见一斑,萧太后河、萧太后桥、萧太后梳妆楼、辽太后城、萧家坡等地都是缘她而闻名,最为著名的是“滦河母亲像”,那就是后世为了纪念她而塑立的,一位母亲怀抱婴儿,且都契丹民族装扮,也宣示了她曾丰功伟绩的不凡人生,她是一位不世出的女政治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改革家,她也有着人情味,更有烟火气,最被人称道的自然还是那段她跟韩德让的可歌可泣之爱情。

原创文章,欢迎交流,喜欢就请点上方的关注,支持一下作者,谢谢大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