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 西尔莎罗南「专访34布鲁克林34西尔莎罗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28更新:2023-04-27 09:50:20

《布鲁克林》海报

时光网讯 最近一部电影《布鲁克林》将女演员西尔莎·罗南再次推进观众们的视线。说起来可能有点让人吃惊,尽管从还是个小姑娘时就开始演电影,但西尔莎·罗南此前还从未扮演过一个爱尔兰角色,但这种情况现在终于结束了。这位现年21岁的年轻女演员凭借在乔·赖特2007年的热门影片《赎罪》中饰演主要角色而打响了知名度。而在今年的《布鲁克林》中,她终于在大银幕上与自己的祖国产生了联系。该片是最近的伦敦电影节上的亮点之一,并为罗南赢得了2015年好莱坞电影奖的新人奖。

在上个月的伦敦电影节上,西尔莎·罗南接受了时光网的专访,她告诉我们:“虽然我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角色带了一点口音,但这次这个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爱尔兰角色。”

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著名小说,《布鲁克林》由编剧尼克·霍恩比(《成长教育》、《涉足荒野》)和导演约翰·克劳利(《男孩A》)搬上大银幕。该片聚焦于一个年轻的爱尔兰女性,她必须在两个男人、两个国家和两种命运间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发生在50年代移民潮期间的关于离别、憧憬和隐忍的爱情故事。

本片的核心是以一种鲜为人知的声音所讲述的一段经典的移民故事。以往,大量的这类题材作品都是关于野心勃勃或是满心绝望的年轻男性来到美国寻找财富,而《布鲁克林》的主人公则是一个安静、谦逊同时又散发着光芒的年轻女性Eilis。对于罗南(《微光城市》、《可爱的骨头》、《汉娜》、《拜占庭客栈》)来说,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她的个人经历相关。

西尔莎·罗南写真

Mtime:这个故事和你本人的经历有什么样的关联?

西尔莎·罗南:我出生于纽约。我的父母在八十年代早期搬到了那里,和Eilis去美国的原因一样——为了工作。那个时候,在我们的家乡没有人尊重年轻人。这就是我们(爱尔兰人)的情况。我们离开,然后我们又回来。我们是一个离乡者的国家。我父母去了美国,生下我,然后在我三岁那年我们又搬回了爱尔兰。所以纽约和爱尔兰对我来说是两种重要的个人定义。

Mtime:这是你想要接演这个角色的原因吗?

西尔莎·罗南:是的,我想是这样的。以这部电影作为我的第一部爱尔兰影片是完美的开端,因为它与我熟悉的美国也有关系。但开拍以后,就不仅仅是如此了。拍摄时距离我签下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一年左右,我在这期间搬到了伦敦。所以开拍后我陷入了浓重的思乡之情中。你能感受到那种沉重,那种不确定自己到底属于哪里的感觉。在我自己经历这种情绪的同时扮演一个同样经历这种情绪的角色是很过瘾、让人无法抗拒的。

《布鲁克林》剧照

Mtime:你一直都知道自己需要离开爱尔兰吗?

西尔莎·罗南:是的,我想,而且我需要。我太爱爱尔兰了,我无法想象在别的地方养育自己的孩子。但我也想去探索更多,随着工作的展开我已经习惯了在不同的地方安营扎寨。能去很多不同的地方工作是一件很棒的事,但真正生活在一个地方的经历对人的意义是巨大的。对我而言,伦敦一直都是一块踏脚石。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这听起来是走得很聪明的一步。但纽约一直都是我无法绕过的地方,现在我正在准备一月份搬家去那里(开始在百老汇表演阿瑟·米勒的作品《The Crucible》)。

Mtime:你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之内都生活在纽约吗?你会选择布鲁克林区居住吗?

西尔莎·罗南:我在演舞台剧期间没法搬去布鲁克林住。我得待在曼哈顿,因为这样每天赶往剧院会方便些。我想在歇演之后我有可能搬去布鲁克林。我爱布鲁克林,那里有一种村庄的感觉。爱尔兰和纽约很好地互补。我不再感到自己需要逃离爱尔兰了,19岁时我有过那种感觉。但现在我已经经历过了完全的自由,所以我更愿意在爱尔兰和美国两个地方生活。

西尔莎带着淡淡乡愁的思绪出演这部影片

Mtime:当乡愁浮现时你最怀念的是什么?

西尔莎·罗南:我妈妈,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想念。在电影里有一场戏是Eilis第二次向她妈妈道别,而那也可能会是最后一次,那真的很让我心碎。我妈妈的中间名是Brennan,而在片中饰演我妈妈的演员恰好叫Jane Brennan。她的样子总是让我想起我妈妈,因为她居然长得也有点像我妈妈!所以我总是很想念妈妈,还有家里的饭菜和茶。

Mtime:为什么你以前从来没演过爱尔兰角色呢?

西尔莎·罗南:因为没有感觉很对的角色,都不适合我,那些故事也不适合那个年纪的我去演。我一直都非常想拍一部爱尔兰电影,因为我对自己的祖国非常自豪,我对自己的工作也充满热爱,所以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话将会很完美。但我并不想为做而做,而《布鲁克林》是个很适合我的故事。

Mtime:你在签约这部影片之前有读过《布鲁克林》的原著吗?

西尔莎罗南最喜欢的蓝色小墨镜

西尔莎·罗南:早在我得知它将会改编成电影的几年之前我就读过了。我非常喜欢。拍摄期间我只翻了一次书,是为了确定一下她和她父亲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点在电影里提到的不多。这是理解Eilis与其母亲之间的关系,以及Eilis与妹妹Rose的关系为何如此牢固而特别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Mtime:现在,国际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难民危机,你认为这部电影能够以某种方式安抚人们吗?

西尔莎·罗南: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移民个体、个人的故事,如果它能对人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产生影响的话,那么希望如此。有很多爱尔兰人都愿意尽力帮助移民,因为我们自己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移民。我们被驱逐过,被驱赶过,也离开过故土。所以当别人也陷入这种困境时我们能感同身受。如果这部电影能安抚一些人的话,那很棒。

Mtime:在爱尔兰大家有关注过为什么大批年轻人都离开祖国前往海外吗?

西尔莎·罗南:在爱尔兰有很多人在小镇长大,一辈子没出去过,在故乡生儿育女,那就是他们的生活。我想,人们很容易对此产生偏见。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是他们的幸福之所在,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尤其是如果你像我们一样,在各地旅行,在各地生活,会很容易这么想:“噢,他们在某些方面更加匮乏,因为他们都待在故乡。”但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这是很私人的事情。我认为在各地旅行和生活确实很重要,我也希望在爱尔兰国内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给年轻人,这样他们就不用离开了。但事实是,他们就是离开了,也许这也是件好事吧。

Mtime:你回家时会难以融入家乡的朋友之中吗?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有魅力的圈子。

西尔莎·罗南:我的朋友们或我自己都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不会自吹自擂,我不会利用自己的名人身份,我也不这样考虑问题。其他的那些人就只是普通人而已。我刚刚在走廊看到了柯林·法瑞尔和蕾切尔·薇姿(宣传他们的新电影《龙虾》),我和他们两位都合作过。他们都是普通人,都很正常,会和我做同样的事。我不认为演员是什么不可谈论的了不起的生物。但当我告诉我的朋友我正在和瑞恩·高斯林合作时(《迷河》),她的确兴奋极了,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不松开。

《布鲁克林》剧照

Mtime:什么人能让你产生追星族的热情?

西尔莎·罗南:可能是史蒂薇·妮克斯,我很爱她。她太棒了,她是我妈妈和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Fleetwood Mac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我见过他们三次。我认为她非常有才华。我更倾向于对电视领域的人和音乐家产生热情。《布鲁克林》里的合作者朱丽·沃特斯曾演过《Dinner Ladies》,所以也让我很兴奋。

Mtime:在这次伦敦电影节上你光彩照人,24小时内换了3套造型。

西尔莎·罗南:我有帮手,我和造型师一起合作。女性有很多额外的压力,男性的服装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我知道你没有恶意,但女性的穿着的确会吸引更多聚光灯。时尚确实是一件让人乐于参与的事,我喜欢衣服和时尚。在电影中穿上那些美丽的五十年代服装,勾勒出女性的曲线,这对我的帮助很大。Eilis在电影中所穿服装的改变反映了她越来越强大的自信心。所以在电影里也与时尚相关当然很棒。

Mtime:你的角色有哪套服装让你特别喜欢吗?

西尔莎·罗南:我喜欢那副蓝色的太阳镜。但我最喜欢的衣服是在海报上穿的那件,那是她穿过的唯一一件印花裙,非常漂亮。那件是我的最爱,她穿过好几次。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