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忙出脑鸣误当耳鸣险抑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63更新:2023-04-28 11:26:50

退休教师闲不下来“忙”出怪病,耳边似续航不停的火车般始终响鸣不止。好在经医生去伪存真才知,竟是长期情绪、睡眠不畅引发了脑鸣。“完全消失了,终于能摆脱恼人的声响了!”昨日来院复查,病愈的许老惊喜不已。

原来,今年63岁的许老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因其做人做事细致负责、事事追求完美,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学生,是大家公认的良师益友。热心快肠的他即便退休了也尽情发挥着余热,无时无刻不充当着学生们学习乃至工作的顾问,睡觉之前他还喜欢回顾总结一天的答疑成果,如果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他更是操心得辗转难眠。

半年前,许老的左耳附近开始出现似蚊虫绕耳般的嗡嗡声,当辗转看了不少医院五官科确诊耳朵没毛病后,他也没太在意。哪知后来声响不仅越来越大,还持续不断,就像耳边装了台续航不停的火车般始终轰鸣不止,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扰得人心烦意乱、难以成眠。白天无精打采、头昏脑闷不已,最令许老难以接受的是记性变差了,有时一天会忘记回复十余次学生提问。“难道是老年痴呆了?”担心的老人于上月初慕名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看病。

经详细问诊,接诊专家李进副主任医师发现困扰许老的声音并不是从耳朵发出,而是从头顶部及左侧颞部发出来的,结合发病症状,许老被诊断为脑鸣。平时又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怎么好好地脑袋就响了呢?许老和家人表示不解。结合详细检查,排除了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血管病变等危险病因后,李进认为患者是长期的情绪、睡眠问题引发的脑鸣。过于较真、执着的个性及对自己严苛的要求,使得患者长期处于一种心理负压的亚健康状态,李进解释,由于情绪没有得到适时的舒缓以及长期睡眠不佳,使其生物节律、神经及精神功能紊乱、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这才导致了脑鸣。

为避免症状持续加重并引发心理及心脑血管病风险,李进建议老人接受改善睡眠及情绪的药物治疗,并详细指导许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同时辅以心理及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经过一个月的综合治疗,昨日,如约来院复查的许老已恢复正常。

脑鸣、耳鸣傻傻分不清,像许老一样误将脑鸣当耳鸣的患者不在少数。李进表示,“脑鸣”这一词语来源于明朝《医学纲目》,西医并无“脑鸣”的正式描述及定义,就诊时被告知脑鸣原因为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不在少数,也有直接当做耳鸣来治疗的,但治疗效果一般都较差。与耳鸣不同的是,脑鸣的位置通常不明确,常涉及整个头部或多处,症状持续不间断,一般白天轻、晚上重,多伴有抑郁情绪、头昏及头闷不适。李进强调,虽然发病过程中不会伴随听力下降,但严重时会合并抑郁症,长期脑鸣还会影响记忆力及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至正规医院神经专科明确诊断,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因情绪、精神压力和睡眠问题引发的脑鸣,占所有致病原因的多数,李进指出,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是预防此类脑鸣发生的关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