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小清新「影片中的小清新美学是世纪初市场的纠正掀起了审美生活浪潮」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55更新:2023-04-29 15:01:27

初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业是一个“以大为美”的大片时代,或许是出于对电影全球化浪潮来临的忧虑而陷入对好莱坞大片模式的模仿,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电影在影视特效与影像效果方面大步向前,在塑造“奇观”的路上越走越远。

但大片时代隐含的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却忽视对于故事情节的编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大荧幕充斥着空洞的形式主义。

如果说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仍有野心试图在小的、日常的青春生活中展现“大时代的沧桑”,只是不得已最终无奈落入对于形式化的“历史感”的生硬营造的话,青春电影中广泛弥漫着的“小清新”美学则体现出对《英雄》(2002)、《无极》(2005)、《赤壁》(2009)等大投入、大制作的商业电影的全力逃逸。

故事宏大,情节粗糙,人物形象单薄的大片在经历观众的视觉疲劳后陷入被另一类青春电影取代的境地。小清新风格的青春电影对于大银屏的占领是中国电影美学转向的一个缩影,个体的感性经历和生命体验成为对于高度程式化、平面化的奇观世界的替代。

相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青春怀旧,《星空》(2011)、《失恋三十三天》(2011)、《闪光少女》(2017)等电影更是剥除了厚重的历史对于现实的笼罩,更进一步落地于浅近的日常生活当下,关注普通人情感和生存境遇。

是小清新全面逼退了大片时代的电光火石,在“后大片时代”也正是小清新的青春电影贴合了观众新的观影期待,完成了对于青春的别样阐释。

“小清新”顾名思义其中的“小”所表达的便是这样一种在意识形态取向上对于微小的日常的倾斜,是一种对于宏大叙事的逃避。而“清”则带有“清爽”、“清澈”之意,体现出其与影响热烈的主流价值观的背道而驰。

“新”这一字又意为“新颖”、“新鲜”,体现出对于个性不落俗套的追求。小清新青春电影的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非无迹可寻,老庄的清静无为以及对于和谐的追求与小清新青春电影柔和清淡的画风,自然和谐的情绪相呼应。

小清新青春电影的审美诉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清丽、内敛的追求有所关联。中国传统审美在小清新青春电影精致细腻的画面,自然清新的形式上都得到了鲜明的显现。

“小清新”最早作为一种音乐类型在英国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发展,经由日本、台湾影响到大陆,载体则是与其一同舶来的关于青春的叙事。

小清新这一种关于青春的审美究其源头是一种舶来品,由音乐到影像,从欧洲到东亚,小清新带来了一种新的对于青春的描述,同时也掀起了一种审美和生活方式革新的浪潮。“小清新”这个词最早在国内媒体视野中出现是2003年对于香港流行乐的乐评。

作为一种音乐风格在《碟评:彭铃一枝花香港也有流行乐》中这样被提到,“小清新风格的音乐给香港乐坛带来一股淡雅之风,让人联想到绿草如茵、蓝天白云的画面”。小清新在其兴起之初呈现出一种对世俗化的大众潮流的逆反内涵。

最初“小清新”作为一种音乐类型的出现指的是兴起于1980年代的英国独立流行音乐(IndiePop)。从字面意义上看,Indiepop本身就存在一种矛盾和张力,“Indie”意味独立与小众,甚至在很多时候作为“地下”的同义词出现,而“pop”却又明显指向大众与流行。

将Indiepop与Indierock这一概念联系起来更易于理解独立流行音乐(Indiepop)的内涵。此种小清新的音乐风格所指的是一种突显音乐旋律之柔和与唯美的地下音乐,在风格上与当时流行的地下摇滚的嘈杂、愤怒、焦虑等等不同。

小清新的独立流行音乐以更加内敛的形式出现,曲调更为清新自然,相对也更加注重对于歌曲中歌词部分的编写,追求一种包含了积极的宁静与淡然。

在金属乐占据中心,乐坛充斥着失真吉他的混沌与愤怒之时,一批在听觉上坚持较为传统审美的音乐人在小众、孤独与清苦的氛围下蛰居于录音室,他们追求旋律上的精致与流畅,编曲的自然和谐,人声的清晰晓畅,并由此制作出了独立(Independent)加流行(Popular)风格的音乐。

Indiepop另辟蹊径,以更为柔和优美的风格在强噪音的重金属摇滚的主流乐坛之外独树一帜。80年代的英国社会正处于国内经济发展滞缓,世界美苏冷Z最后十年的大背景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在冷Z格局下英国经济经历了70年代可谓“残灯复明”般最后的辉煌。

再往后,经济滞胀越发严重,长期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不过是外强中干。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直接针对当下的经济困境,但在刺激经济与压制通胀的同时却也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

于此,英国工会力量被大大地削弱,国家社会福利也明显缩减,对于世界范围内原有的殖民地和国家的控制逐也渐减弱,与里根政府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一阶段,英美关系的情势对于英国经济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日不落帝国走向黄昏,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地位上明显下滑,也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了英国当时的音乐发展。

此前TheBeatles,PinkFloyd,TheQueen等等在欧美市场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巨大认可和商业成就的英国乐队成为了神话,英国国内的音乐整体环境从一片光明坠入黑暗,乐坛出现了一批表现为整体色调更加晦暗、阴郁的后朋克(PostPunk)风格的乐队。

这一类音乐更加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在风格上也不再张扬外放,体现为一种自省,甚至是对破碎和暗黑的美感的追求。

在这样整体低迷的色调中,暗流涌动着独立乐队的百花齐放,Indiepop就代表了其中阳光清新的音乐风格类型,作为灰暗背景下微弱的承上启下,Indiepop继承了早期英伦摇滚旋律流畅明晰,情调洒脱健康的风格,但因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在阳光和清新上则笼罩着一层特殊的反叛色彩。

从Indiepop开始小清新起初便是一种对“中心声音”的低调反抗,是较为边缘的,它在全球的发展最初也是在较为小众和边缘的范围内进行。与流行音乐主要发源并流行于欧美国家不同,Indiepop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与发展更加体现为一种地域上的“边缘化”。

日本、冰岛、澳大利亚等国家成为了IndiePop的主要阵地。随着其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和发展,小清新由一种音乐类型进而延伸到文学、绘画、摄影、电影乃至于室内设计、服饰设计等诸多领域。

其中电影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浓缩的视觉艺术,在综合的视听感官层面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小清新风格影像呈现方式,具有极强的整合性。小清新青春电影凸显出小清新情感细腻真诚、内心敏感丰富,追求唯美、阳光与淡雅的特质。

在小清新风格发展的早期,“日系”几乎是可以与之对等的概念。日本并不是小清新的发源地,但却是其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小清新通过日本流行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席卷亚洲,乃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巨大的影响。

在日本以导演岩井俊二为“教父”,出现了一批着力于书写青少年男女的成长历程,侧重表达单纯无杂的友谊与朦胧含蓄的爱情的日式纯爱青春电影,也由此发展出一批风格明晰的小清新青春电影,其中《情书》(1995)、《四月物语》(1998)以及《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2004)、《恋空》(2007)为代表的这一类纯爱故事是小清新青春电影之正宗。

90年代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壮大,在成就最突出的摄影和影视方面,小清新的审美风格也获得了稳定的积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并席卷亚洲。

在岩井俊二影响下,着力于描绘少男少女情感的,以“每一帧都可以做屏保”的精致画面以及夸张巧合的戏剧情节著称的动画电影导演新海诚的一系列作品,例如《秒速五厘米》(2007)、《言叶之庭》(2013)、《你的名字》(2016)等等一系列作品也广受好评。

日本影像研究家叶精二曾将新海诚的作品评价为“比真实的景色更唯美”,新海诚作为一个动画电影的导演真正将小清新在影像呈现上的独特风格推到了极致。日式纯爱青春电影发展出的一类小清新青春电影在亚洲产生巨大影响,为各国电影业竞相追捧。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与所有集大成者一样,在视觉画面呈现、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等等各角度摸索和建立起明显的风格之时,日式小清新在更为广泛的亚洲市场打开局面的背后也隐藏着腐朽与僵化的趋势。

对此,在发展衍生过程中,小清新青春电影在日本本土也由感伤纯爱发展出热血与伤痛等不同的特质。例如《热血高校》(2007)、《扶桑花女孩》(2006)、《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想在柬埔寨建一所学校》(2011)等等在小清新的影像呈现基础上表达出对于青春热血的赞扬。

更具有典型性的是将小清新的视觉表现与日本文化中常见的对残酷、忧伤、反叛等情绪的表现粘合在一起。

此类带有伤感与疗愈气质的小清新青春电影的代表有《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深呼吸的必要》(2004)、《花与爱丽丝》(2004)、《春雪》(2005),《五年后的青春》(2010)。这是专属于日式小清新的表现风格,亦或者说是小清新在日本的发展与创新。

故事表层的淡然与清新之下暗藏着反叛与残酷的内核,现实生活在唯美画面中的缺位将青春中隐秘而又强力的现实挤压包裹在明媚绚丽的色彩之下。这是日本小清新青春电影处理细微片段时对于深层内涵的挖掘,也是其在唯美画面中保留的对现实真相的清醒。

除此之外,小清新青春电影成为风潮风靡各国的同时也在不同地域或国家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变体,这亦可以视为对抗模式化的创新与努力,通过不同元素的融入小清新青春片保持了短暂的生命活力。

二十一世纪初,小清新风格在中国的全面兴起与台湾的青春电影潮流紧密相关,小清新青春电影经历了从日本传入台湾再由台湾影响大陆的过程。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将台湾与澎湖主权交由日本监管的《马关条约》,从此开始了日本政府对台湾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

期间日本政府不仅在军事和政治上实行严格管制,而且对于台湾的社会文化也强力介入,推行所谓的“皇名化”运动,不但积极宣传日本本国的风俗文化,而且一度规定日语为“国语”,强制废除汉语。

50年的殖民统治斩不断台湾与大陆之间同祖同宗的深远历史文脉,也无法撼动其间一衣带水的天然联系,但长期、严格的殖民政策对台湾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乃至于风俗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台湾电影在这样一场文化的迷失与追寻中探索着自己的精神内核。进入新世纪,以《蓝色大门》(2002)为首,讲述青春记忆的小清新青春电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台湾电影萧瑟中的一声歌号。

与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提倡的人文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不同,亦不同于90年代呈现青春的挣扎与迷茫,少年的伤痛与自弃的现实视角。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影像风格、叙事表达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小清新气质,量化生产的小清新青春电影如《十七岁的天空》(2004)、《盛夏光年》(2006)、《最遥远的距离》(2007)、《不能说的秘密》(2007)、《渺渺》(2008)、《第36个故事》(2010)……

到《那些年》达到巅峰在票房和影响力上都获得了傲人成绩,以《那些年》和《蓝色大门》为代表,台湾小清新青春电影成功打入大陆市场,也日益取代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导演,甚至成为台湾电影的一个风格标签。

小清新风格在音乐领域兴起,蔓延到文学、绘画、摄影、电影乃至于生活审美等等方面,最终走向繁盛却是在影像画面领域。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于小清新电影的定义尚不明确,大部分研究认为小清新电影只是对具小清新风格或含有小清新元素的电影的统称。

其中王垚的定义最为全面,被广泛认可,他认为小清新青春电影“视听语言上注重唯美造型,十分偏爱侧逆光的使用,大量使用情绪音乐;主人公不超过三十岁,主要描写校园及毕业后几年爱情故事为主线,价值观判断比较主流,绝少涉及历史政治主题。”走向小清新风格是对于世纪初电影市场大片时代的纠正。

小清新青春电影将电影与小清新风格结合,是传统的文化传播载体与时兴的青年亚文化融合的产物。二十一世纪的观众们的眼睛是“训练过的眼睛”(trainedeye),人们对于快速变化的影像早已习以为常,在不断更新迭代的视觉刺激之后所陷入的是新鲜感与速度感的麻木。

小清新的风格便是对于电影自其诞生以来,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所代表的视觉奇观和震惊体验传统的创新与挑战。小清新所经历的这一视觉转向体现出小清新对于图像的偏好,与这个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关。

周宪指出视觉比话语更为直接可感,在以视觉呈现的更为直观的形式下所引向的是更为戏剧化、具体化的情景感受而不是更为概念化,更加需要调动想象补充的抽象表达。正是小清新的审美特征与电影这一大众媒介的结合,在不可思议之处撞击出了火花。

小清新因其突破了观众原本的期待,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刺激性体验成为了新风尚。德波对于消费社会视觉形象霸权的阐述也暗示了小清新的另一种可能。

在《景观社会》中德波提出,“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无穷积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转向一种表征(representation)”。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一切都呈现为一种无穷积累的景象。另一方面,小清新对于图像、影像的偏向也逃离不了消费社会的影响成为“无穷积累的景象”中的一员,作为新的商品,成为“商品拜物教”与“形象拜物教”的坚实地基。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