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巧珍黄亚萍高加林唯独在这一点上是同频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15更新:2023-04-29 16:33:02

德顺爷说过:心窍不通,人就没力气,就站不起来,人一站起来,这魂就回来了。

说的是人活一股劲,劲没了,人就散了。

这股劲跟学历高低没多大关系,跟认知有关。

在巧珍、高加林、黄亚萍身上都铆着一股劲,那就是:不服输!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同频人。

刘巧珍

巧珍,黑黑的皮肤,闪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脸上总挂着笑,眼神里充满着希望……

这个瘦弱的女孩,虽没多大文化,但只要一出场,就像一团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她爱高加林,倾慕他的才情,认准他是能办大事的人,只要加林有难,她都尽全力去帮他。

加林没进大学在家难受,巧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做好一篮子枣花馍去开解加林,想把这男人的心窍打开,让他重新站起来。

加林当民办教师,巧珍开着自家拖拉机,帮加林拉上一车学生,去城里长见识。

加林母亲腿被摔伤,巧珍像自家女儿一样忙前忙后去照顾。加林去县里上班,巧珍怕他着凉,送去羊毛褥子和亲手为他纳的布鞋。

只要是对加林好的,想得到的,她都恨不得都给加林。

她多次对加林表达:只要是你叫我办的事,我都愿做!

加林就是她的整个希望

当加林提出分手时,她的眼神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她知道俩人隔着文化的距离,她对加林说:只要你好,我都愿意。

有一种爱叫全情投入,成全他,让他自由,善良的巧珍做到了,宁愿自己忍受痛苦的煎熬。

本以为她是个“恋爱脑”,会因此一蹶不起,但她身上有一股不认输的劲,她要站起来,过自己的生活。

因为她认这个理:自己的路得自己走,走了才有自己的路

她调整了心态,接受了马栓的求爱,她明白她与马栓才是同频人。

巧珍没看错人,马栓把她捧在手心里,用爱呵护着她,夫妻二人齐心协力经营着陶窑生意越做越好,婚后不久,又有了可爱的女儿,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可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巧珍,年幼的女儿得了心脏病,给才尝到生活甜头的巧珍闷头一棒,她不认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女儿。

夫妻二人卖了全部家当,到上海为女儿治病,钱不够也难不倒两个吃过苦的勤快人,马栓靠打短工、巧珍去当住家保姆维持着生活。

在巧珍眼里,马栓和女儿就是她的幸福,就是支撑她的家。

眼看女儿的病情有了转机,一个天大的不幸接踵而来,马栓出车祸身亡了。

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还拖着一个有病的女儿,要在大上海生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天都塌了,太难了!

巧珍内心有多难过呀,但她清楚:她不能倒,她倒了,女儿怎么办?

她说过:比自己苦的人多着呢,村里的梁满囤腿断了还要帮父亲干农活,天底下哪能没路走?

她身上那股不认输的劲又上来了。

她去学校接女儿,从家长的口中得知学校食堂不仅伙食差,而且卫生也差,她从中嗅到了商机,又看到了前景。

于是,她大胆地承包了学校食堂,请来读过高中的妹妹搞调研,严格把控食品卫生和菜品质量,靠机敏的头脑私勤劳的双手,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硬是在大上海立足了脚。

从巧珍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敢想敢做,不认输,身上的劲不散,一样可以改变命运。

黄亚萍

城里姑娘黄亚萍,爸爸是武装部部长,从小受妈妈薰陶爱上了舞蹈和文学,良好的家庭条件为她提供了追求艺术的资本。

她是那么美、那么沉静,总是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清冷

她热爱舞蹈艺术,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从没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即使在农村读书,也要偷偷找上一块空地练功,享受片刻欢愉。

那个年代,录音机是相当保贵的,没有几个家庭买得起,当张克南买了个录音机送她,并给她找到一块场地练舞时,她兴奋得连翻了几个跟头。

她就是为艺术而生的,虽然是个县播音员,但骨子里却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总有一天去做编舞。

后来跟随父亲调动,如愿以偿地来到上海的歌舞团,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终于诞生了人生的第一个作品《柳儿》,也获得了剧团的一致好评。

可谁想到,团长为了保障作品获奖,擅制作主将她的作品让名气大的编舞老师指导,变成了别人的作品,自己辛苦的创作就这样被别人偷走了。

她不服,一张状纸告到了上级部门,却换来负责剧务、熨烫服装的工作调动。

她思前想后,不愿一辈子就这么埋没了追求艺术的心,她不认输,接受了母亲的邀请,去美国协助母亲办好私人舞蹈团。

尽管这个代价是远离心爱的高加林。

舞蹈就是黄亚萍的事业,是她的魂,这就注定了她要为爱作出牺牲。

黄亚萍就是这么一个不认输的女子,不仅是事业上,在爱情上也如此。

她在学生时代就暗自倾慕高加林,但高加林那时只是个农村娃,还不具备交往的条件。

后来,高加林一路打拼来到县里工作,黄亚萍知道机会来了,她明知道高加林有女朋友,但她就不认输,她要为自己争取。

她是播音员,清楚高加林写完稿要送过来,于是她利用这个机会主动靠近高加林。

一会找高加林聊文学、一会送文学书、一会要高加林替自己拍照,她知道高加林采编时需要照像机,便毫不犹豫买来送他……

黄亚萍太懂这个男人需要什么了,这么一来二去,高加林的心早就动摇了,当然也不否认黄亚萍对他是真爱。

不得不说,黄亚萍是有主见的,不服输,不轻易接受命运的安排,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这点与巧珍相似

高加林

高加林为什么招女人喜欢?因为他有才情,也就是巧珍说的大本事。

除了这点,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股为了理想不服输的拼劲,他就像长在石缝下的小草,不折不挠。

尼采说过: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细看高加林的人生,就像黄河水,弯弯曲曲,拐了无数个弯。

高加林迎来的第一个挫折是高考被人顶替,这意味着此后的人生只能回去干农活,

他曾对同学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因为我没有退路,如果考不上,只能回去种地,我不想种地。

多年后他回忆到:小时候我妈叫我去卖馍,读书人爱面子,到集市上不敢叫卖,最后一个馍都没卖出去,

这说明什么样的人就该干适合自己的事,高加林喜欢文学,从小成绩就好,他给德顺爷说过自己的志向,跳农门,去上海做一翻惊天动地之事。

可眼下大学没着落,最悲催的是成绩比自己差一截的高双星都考上了,他失落、愁怅、心不甘呀,

在巧珍、景老师的鼓励下,他终于重振齐鼓,去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有了第一份跟文学沾边的工作。

他爱学生,工作出色,得到教委的嘉奖,被评为优秀教师,眼看转正有望,谁曾想由于带学生外出参观出了意外,

不仅转正黄了,工作也丢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高加林又一次被打原型。

前路在何方?正当他迷茫之际,景老师带来了好消息,他的作品发表了!

终于等到这一天,他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得到好评,他也因此被调到了县里工作。

高加林的人生路真算得上是一波三折,可不管有多难,他都从没放弃过念想,放弃过努力。

他说:因为读过书,知道外面世界有多大,因为读过书所以有念想,有念想,就有可能改变。

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不向命运低头,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他想换一种活法,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也因此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高加林最终选择了黄亚萍而不是巧珍,但不服输这点上,他们是同频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