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解说「CCTV6首播电影丰子恺告诉你珍重此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80更新:2023-04-30 09:09:02

他,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他,提出“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创作了《辞缘缘堂》《桐庐负暄》《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等名篇。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鼻祖”的——丰子恺。

1月20日晚8点15分,由央视电影频道、浙江传媒学院和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联合出品,浙江传媒学院承制的浙江文化名人系列电影《丰子恺》,于央视电影频道首播!

《丰子恺》电影海报

电影《丰子恺》讲述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丰子恺先生,自1937年被迫离开缘缘堂(丰子恺的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携一家老小开始艰辛逃亡,直到1946年在抗战胜利以后带领全部家人安全重返故乡的故事。影片以丰子恺在逃亡期间笔耕不辍、以笔为枪、不屈不挠的故事为主线,以“教惟以爱”的教育理念,保护、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为辅线,体现出他坚韧不拔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

《丰子恺》电影剧照

丰子恺:“教惟以爱,是说老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教导好学生,学惟以笃,是说学生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学好知识,这是我的老师夏丏尊先生的教育理念,我深以为然......”

丰林仙:“爸爸,你对我们就是教惟以爱。”

丰子恺:“那我更希望你们学惟以笃。”

《丰子恺》电影剧照

“教惟以爱”是影片的核心价值,也是丰子恺先生的重要品质。在九年的艰苦岁月中,丰子恺不但在战争的年代保全了所有孩子以及家人的安全,更为可敬的是他用父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表现了丰子恺作为一个父亲的担当和不易。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逃难的故事,还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更是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练。

流离图(丰子恺/绘)

在丰子恺的《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姐姐、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

......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 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喜欢什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不止这一端:我们所打算、计较、争夺的洋钱,在他们看来个个是白银的浮雕的胸章;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一切建设,一切现象,在他们看来都是大自然的点缀、装饰。

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从他学习!

丰子恺与女儿丰一吟在日月楼内室合译(由室内向外拍)

这篇文章收录在了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中的“珍重此生”系列《一辈子率真》一书中。大家在欣赏《丰子恺》电影之余,也可以读一读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精品系列,这是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审阅并授权的版本。该系列共4册,分别从4个不同的主题对丰老的散文进行甄选。书中的漫画都是原版复制,典雅可爱,且采用特种纸印刷,色彩雅致、触感温润,值得珍藏。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 丰子恺/著 天地出版社

《此生多珍重》从对待人生的方式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送阿宝出黄金时代》《学画回忆》《怀李叔同先生》等40篇经典散文;

《一辈子率真》从做人坦然率真的主题出发,特别收录《忆儿时》《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日记》等37篇经典散文,谈童真、忆往昔,既有艺术理念也有人生道理;

《不负人间好》从想让自己幸福就要发现世间的美好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生机》《无常之恸》《实行的悲哀》等31篇经典散文,回忆形色各人,感怀细微实物,悲哀中生出珍重;

《万物有真趣》从“不能活得成功,至少要活得有趣”这个主题出发,特别收录《杨柳》《初步》《看展览会用的眼镜》等29篇经典散文,谈绘画、音乐、建筑以及生活之美,在接受美学教育中发现生活之可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