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电影总结「重温电影风雨哈佛路看懂了励志背后的家庭个人与社会」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97更新:2023-04-30 11:02:06

图片来源网络

周末重温了一遍电影《风雨哈佛路》,可能是因为它足够真实,在上映16年后,它给人带来的鼓舞依然存在于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心中。

影片中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的女孩丽斯,生活在一个父母酗酒,吸毒,还染上艾滋的悲惨家庭,她经常流落街头。在15岁时母亲逝世后,她意识到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从此踏上了求学的征程,后面通过自身的努力,入学哈佛,人生就此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

以往看到诸多影评基本都是偏向励志角度去写,这次我想抛开励志的光环,从家庭、个人、社会三个角度去刨析一下,女主丽斯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同样起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一、父母的影响。

首先说说丽斯的母亲,尽管片中丽斯的母亲是一个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吸毒、酗酒、还感染艾滋的“丑陋”角色,但是从影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母亲在于丽斯心中的位置是很坚定的,美好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片中回忆的片段可以看出原因,在丽斯六岁之前,母亲是很健康的,给足了她温暖和爱。片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镜头:在丽斯六岁的时候,和母亲在斜坡上玩纸皮滑板的情景,整个过程中是充满欢乐和爱的。

丽斯对这个阶段的美好无比怀念,在电影旁白中说:“我记得和妈妈在山上滑坡的情景,那是冬天,可她抱着我的手很暖。那时我很小,她很健康。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这种情景只发生过一次,也许她背叛过我一千次,这并不重要。”可见这段美好经历已在她心中深深扎根。

长大后,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丽斯内心是渴望爱的,有个片段丽斯母亲抢到家里仅剩的钱后,对丽斯露出和儿时一样甜美的微笑,让丽斯快速陷入了当年的美好情景中,这个笑是她最熟悉、最渴望的,甚至是她长期坚持的精神支柱。

丽斯在片中还多次提到,“有妈妈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妈妈住在我的心里”,可见妈妈在她儿时这段成长经历中带给她的爱和温暖是巨大的,影响了她整个人生。

儿时的爱和温暖,发展出丽斯对妈妈稳固的爱和对家的依恋,以及建立了一个健全的人格,这对她后续的意识想法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相比母亲,影片中丽斯较少提到父亲,但父亲对丽斯的影响也同样深刻。

影片中有个细节,丽斯的父亲在看演讲视频时,能够准确的说出演讲者下一句要说出的话,说明他是聪明的、机智过人的。在丽斯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也是如此,在丽斯的父亲作为监护人为她到校做证明后,丽斯和父亲两人进行了一次最长的谈话:

......

丽斯父亲:我不算个正常人,如果你明白的话。

丽斯:但你今天过来了。我爱你,爸爸。

丽斯父亲:别爱我,会浪费力气。

丽斯:在我的小时候,你是我的世界力最有趣的事情,其他人都是谈论毒品、性,尽量撑过每一天。但是你老有主意,因为你的缘故,我总会发现另外的出路。

丽斯父亲:好好上学,我搞砸了,但是你可以做到。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父亲的影响,对丽斯善于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和她日后的选择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她周围的朋友都认为自己不可能读书,甘愿流浪街头,只有丽斯在这个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利用读书打破现有的悲惨境遇。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判断能力,正是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就像她父亲最后对她说的那句话一样:“我搞砸了,但是你可以做到。”丽斯最后的确做到了。

通过片中细节的分析,毫无疑问,父母在童年时期对丽斯的影响,是她后面能够在困境中得以走向成功的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从心理上进行分析,弗洛伊德曾提出一个“客体关系理论”,可以解释形成这样情况的原因。

百度百科对于这个理论解释是: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通俗来说,就是丽斯在童年时期与父母建立起这种美好的关系形态之后,后续的成长中,就会受到这个已经形成的美好关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幼年能建立起较稳定、良好的客体关系,这种关系就能内化成她较稳定与健全的自我。

童年时期丽斯获得了足够的温暖和爱,让丽斯在长大后,面对这种恶劣的关系时,仍有童年这段经历作为支撑。父母在儿时的影响,促使她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丽斯得以走向蜕变的根基。

图片来源网络

二、自身意识的觉醒。

除了父母的影响,丽斯自身意识的觉醒同样重要。

影片中有两个关键的转折点,一是丽斯母亲逝世,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她幡然醒悟,只有自己努力突破才能挣脱“牢笼”。

电影中在丽斯母亲下葬时有这样一段旁白: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外有一层外壳,我们所有人都生在这层外壳之下,你能从外壳里看到外面,但是你却走不出去。

这个外壳,就是她要挣脱的困境,而后丽斯决定要去上学,片中对话:我需要一个机会从糟糕的环境中爬出来,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

这是整部电影的第一个转折点,为她后面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做了铺垫。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戴维老师,他是丽斯的伯乐,是他通过一篇作文和一次谈话就决定将丽斯录取,加速了丽斯成长,这是转折的关键点。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个转折点是去哈佛参观,哈佛的这趟旅程,让丽斯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不用挣扎,能过上更好生活的世界。

在参观哈佛时,片中有这样一段旁白:

它比想象中要好的多,这里的人为什么不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什么让他们这么不同?因为他们出生的地方吗?我尽我所能的工作,所以不用靠救济粮票或房屋租借度日,如果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呢?我现在离那层外壳那么近,甚至可以触摸到它。

可见哈佛之旅,让丽斯对人生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该如何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该如何挣脱命运的枷锁?

此时扮演丽斯伯乐的戴维老师看出了丽斯的想法:这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这句鼓励更坚定了丽斯去哈佛的信念。

图片来源网络

从性格上分析,丽斯属于那种自我教育成长型,她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更加执拗的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往更高更强的地方上走。

这是她内心的信念:

我想和人们站在一块儿,不想在他们之下。

我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读所有最好的书。

有时候我也发现我在想我是不是一时冲动,

用我所有的潜能去做这件事,

我必须这么做,我没有选择。

片中有个很巧妙的安排,丽斯认识一群和自己身世相仿的人作为朋友,在命运面前,他们境遇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想法不一样,选择不一样,最后导致结果不一样。

这个对比更加突出了丽斯成长意识觉醒的关键,同时也极具教育的意义: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有时候我们觉得难,是因为自身就觉得自己不行,转换观念,建立起顽强的信念,是我们得以突破“牢笼’”,挣脱命运枷锁的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三、社会背景的驱动。

前两个是丽斯成长中内在因素的形成和呈现,第三点我想说说,当时社会背景对她成功的驱动。

故事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力强盛的美国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从物质上来说,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保障了丽斯一家生存和受教育的权利。

一起回顾一下,影片中出现了哪些社会支持福利。

1.丽斯妈妈精神病发作,有机构出面将她收治入院;

2.丽斯不去上学,老师会报告相关机构敦促她上学;

3.当丽斯父母无力抚养她时,丽斯可以去收容所得到安置;

4.丽斯父母吸毒以及染上艾滋,有专门的机构给他们保障生存和提供治疗。

5.具有平等的权利,即使是丽斯这样的普通人,也能通过自己申请《纽约时报》的奖金,获得进入哈佛的机会。

这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无疑成为的丽斯能够成功的垫脚石,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系统”,也称为“社会关系网”,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心理学专业词汇,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影片中良好的社会系统的支持,是丽斯身心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为她后续的发展奠定的基础。所以尽管丽斯家境贫困,家庭破裂,但她获得了社会提供的基本的保障以及受教育的机会,可以让她在生存之外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这是决定走向成功的基础。

由此看来,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一个健康的环境,是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的。

这些内外因素的结合,是丽斯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影片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人生总有逆境,你总有觉得自己很悲惨的时候,但绝望的背面是希望,活着和努力就有希望。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让人动容,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体会过生活的不易,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形成影响成长的因素也不相同,影片中丽斯的身世是悲惨的,但她的童年是幸福的,经历是幸运的,社会是有爱的,结局是美好的。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想用豆瓣的几个精彩评论作为结束:

没想到美国人这么的重视爱和感情,并拥有如此被爱包裹着的内心世界 。

丽斯的成功,是整个美国社会的成功。

重点不在于进哈佛,而是主人公人生思想的转变。

丽斯的成长,其实是国家和社会共同推动的成果,从家庭,到个人,再扩大到整个社会,反映的的是整个社会的人权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丽斯是幸运的。

作者简介:@大毛0,一个爱读爱写的程序员,感恩遇见,期待后续能有更好的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