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拍的芙蓉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曾经演火了湘西一座无名小镇」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71更新:2023-04-30 16:03:37

因为刘晓庆,所以有了芙蓉镇

普通图文

看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回想起来,还依然清晰记得《芙蓉镇》里那个质朴秀美、热情开朗却命运多舛的摆米豆腐摊的少妇胡玉音。

前不久,顺道去了芙蓉镇。因为原先并没有去的打算,临时决定后时间自然紧凑,摄影也便是匆匆忙忙,一路走过随手拍了几张。没有去等待光影,也没有刻意地去用光构图,甚至于都没有伫足,照片因此显得有些随意和零散。

尤其遗憾的是在芙蓉镇刘晓庆的米豆腐店,甚至没有来得及品尝一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由著名影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曾红遍大江南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也因此出名,这个小镇就是后来的芙蓉镇。

说起来,“芙蓉镇”原来并不叫芙蓉镇,而是叫王村;王村其实也不是一个村,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镇。王村本来并不为世人所知,岁月在这里平静的流逝着,不见大的波澜。只因成为电影《芙蓉镇》的主要外景地,随着电影的公演,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而为世人知晓。

电影《芙蓉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叫芙蓉镇的小镇上,米豆腐摊主胡玉音及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革”期间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影片表现手法写实,人物刻画细腻,情节生动感人,整个故事彰显着人性的光芒。

在那个特殊的政治年代里,一个年轻的寡妇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摸摸”地选择了坚韧的爱情,即使最终面临着惨遭迫害,判刑服役也不惧。“别老和他们过不去,他们活着容易,也不容易。”剧中秦书田的这句话,道出了那个扭曲变形的年代的问题症结,其实不论是谁,芙蓉镇上的所有的人都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和折磨,注定一样是悲剧命运。

影片也深刻地揭示人性的本真和脆弱,面对磨难,活着,很难,但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象牲口一样活下去”。而要去坚持“偷偷摸摸”的爱情,当时在世人看来大逆不道的爱情,更是难上加难。我想,这正是影片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在街上流行红裙子也是新闻的年代,《芙蓉镇》关于爱情的大胆表现,还原了人向往真、善、美的本性,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是王村因为《芙蓉镇》而名声大振,还是电影《芙蓉镇》有幸选择了王村这个美丽的小镇而大获成功,以至获得1989年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等众多国际大奖,原因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我想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芙蓉镇》有了一本好剧本、一个好导演、一群好演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当时已经是知名演员的刘晓庆,也因为成功饰演芙蓉姐,而获得了当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后,更创造了她连续三年蝉联“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神话,从此奠定了刘晓庆在演艺圈的大姐大地位。

后来,刘晓庆回忆说:“王村没有电视,没有书店,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没有一家商店。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芙蓉镇》小说和《芙蓉镇》电影剧本,整天穿着影片中的女主角胡玉音的衣服,在王村四处闲逛,体验生活。就这样变、变、变,直到从骨子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王村人。”

难怪在电影《芙蓉镇》中的胡玉音的形象会那么生动鲜活,我想除了刘晓庆在表演上超人的天赋,精湛的演技外,也与她全心投入塑造角色的努力有关吧。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角色,无论戏里戏外,也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好好把握。

人生饰演的角色,自己是最好的导演。

其实,是因为有了刘晓庆成功主演的《芙蓉镇》,从而火了芙蓉镇,还是芙蓉镇成就了刘晓庆呢?答案不言自明。电影的成功上演后,王村顺理成章地从此改名为芙蓉镇。

其实话说回来,芙蓉镇本身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它位于酉水之滨,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重要的通商口岸,历来商贩云集,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

芙蓉镇所在地四周青山绿水,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浓郁。

从小镇江边码头拾级而上,是一条青石板铺就五里长街,曲折幽深;沿街土家人吊脚木楼临水而居,景致清幽。

走在旅游淡季的芙蓉小镇上,游人稀疏,少有繁杂,小镇呈现出一派市井生活的景象,看上去悠闲自在。只是谁处可见的《芙蓉镇》电影海报,多少还能让人感受到,镇上人们对《芙蓉镇》留存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

应该说,电影《芙蓉镇》上映后的诺干年,芙蓉镇都是一个游人如织的旅游名胜之地,很多人慕名而来,也是因为电影《芙蓉镇》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因为那个可亲可爱热情开朗卖米豆腐的芙蓉姐。

现在芙蓉镇上,米豆腐依然是招牌的美食,沿路过来的街面上,光打着刘晓庆米豆腐名号的店铺有很多家。然而就在小镇那块古旧的贞洁牌坊下,笑容可掬的胡玉英开的米豆腐摊子,还是如电影场景中一样。在小店前,仿佛还可以看见一个年轻女人的影子,在忙里忙外地招呼着客人。

而眼前的米豆腐店,生意冷清,也早已经物是人非,老板娘已经不再是当年年轻漂亮却“偷偷摸摸”也要爱的少妇胡玉英了。而那块经岁月沉淀、风浸雨渍的贞洁牌坊,也无人在注意它,至多只是成为了古镇一道风景,供游人照相留影。

也是,曾经禁锢女人的贞洁牌坊,如今已不在沉重。

照片还是拍了几张,虽然并不精致。然而仔细想想,世事沧桑,岁月蹉跎,经历了曾经默默无华,也经历曾经的一夜曝红的千年小镇,似乎又回到该有的原味,照片也显然要真切许多。而我以为这样的本真是最好的,何必把一个古镇弄得莺歌燕舞、门庭若市、声色犬马,就似一个微缩版的市镇,不再夜阑人静,清风明月。

喜欢小镇的这种朴素,清雅,安静,一如喜欢当年那个朴实无华、甜美干练的川妹子。

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

(感谢您关注普通视觉,所有博文、图片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保持原文链接,请勿修改文章及图片。商用约稿请联系,Email:putong@vip.163.com, QQ:366891808。)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