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公主一场持续90年的谜案「真假公主一场持续90年的谜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71更新:2023-05-01 02:46:16

在这次成都博物馆的夏宫展览中,各种俄罗斯贵族的画像算是一个大类,包括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人的画像都从夏宫搬到了现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画像。

这幅肖像画,比其他画像的尺寸要大很多,画面中,沙皇身穿红色的礼服,目光炯炯。谁也不曾想到,没过几年,罗曼诺夫王朝就覆灭了。

沙皇一家去世之后,因为两具失踪的遗体,造就了一桩世纪谜案——失踪的阿列克谢王子和他的姐姐,正是出生于彼得夏宫的。

末代沙皇一家

遭秘密处决

1918年,已经退位了的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一家,在叶卡捷琳堡被秘密处决。除了沙皇和皇后之外,4名年轻的公主以及患有血友病的皇子阿列克谢,还有几名仆人一起,在一间地下室内被处决。

按一般流行的说法,下令处决他们的,是当时的苏维埃政府。

沙皇一家被处决的事情在一段时间里一直秘而不宣,即便是一些所谓的知情者也仅仅是知道“沙皇被处决了”,皇后和孩子们被送到了其他地方。一直到有人在行刑地附近的沼泽内发现了大量的财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珍宝残片,有一粒巨大的钻石。这颗钻石,在1918年就价值一万美元。

另外,还有一截手指,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名中年女性的手指。指形修长,修整良好,不属于劳动妇女的。经认定这是皇后亚历山德拉的手指,并推断是行刑人员在处决后野蛮抢夺了她手上的戒指所为。但无论人们怎么搜寻,自始至终没有找到任何死者的尸体。因此沙皇一家的死因以及尸体在何方,成了谜案。

参与行刑的军官尤洛夫斯基在多年之后发表了回忆录,其中透露,沙皇一家被处决之后,被运出了城市,尸首直接被扔进了路旁的一处被废弃的矿井之内。后来,行刑者们认为这里并不安全,于是又把尸体从矿井里捞了出来,装上卡车,寻找更深的矿井。只不过,汽车陷入了泥潭,只好在泥潭里挖了个大坑。在埋葬尸体前洒上硫酸,用土把坑填平。也正是这个原因,沙皇一家的尸首才找不到了。

由于死不见尸,因此在欧洲有了很多传闻说,沙皇并没有死,而是在紧要关头,被一名同情沙皇的行刑者偷偷放走了,处决的是自愿为沙皇做替身的仆人。沙皇一家人在某种力量的帮助下,经数月长途跋涉逃到国外。

柏林精神病院

惊现“小公主”

在当时的欧洲,沙皇一家并没有死的传言被很多人相信。特别是俄罗斯皇太后玛利亚,始终不愿意相信儿子一家全部死亡了。正是因为皇太后的“加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声称自己是幸存的王子公主。到1970年止,仅正式提出法律诉讼的“安娜斯塔西娅”就有30多人。

这当中,影响最大的,是一个叫做安娜·安德森的女子。

真实的安娜斯塔西娅公主

1920年,一个轻生投河的女子,被人救起后送进了柏林的一家精神病院。这个没有任何身份资料的女子居然宣布:“我的名字叫安娜斯塔西亚·尼古拉耶夫娜·罗曼诺娃。我是俄国的安娜斯塔西亚公主,末代沙皇的女儿。我设法逃出了叶卡捷琳堡发生的灭门之灾。”

假公主是一位波兰农妇

由于该女子的脚与安纳塔西亚公主的脚有同样的特征,以及她知晓一些必须在皇宫生活过才可能知道的小细节和习惯。于是,沙皇的亲戚分裂成信任和不信任的两派。

流亡西方的芭蕾舞女演员玛蒂尔德·克谢辛斯卡娅,与沙皇全家也都很熟。她说安德森长的是一双尼古拉的眼睛,见到她时就以“这位皇帝的眼神”看着她。还有尼古拉二世的堂兄弟、亚历山大公爵,在与安德森小姐共处了两天之后竟大声惊叫说:“我见到尼基的女儿了!我见到尼基的女儿了!”安德森后来住在纽约。

不过,更多的皇亲国戚还是认为,这个女子并非是失踪的小公主。

尼古拉斯二世的亲妹妹、奥尔加女大公曾经在安娜生病时前来探访,她刚踏进病房的门时,病床上虚弱的安娜·安德森便对护士说:“瞧,那不是姑姑吗?”安娜·安德森的这句话吓了奥尔加一大跳,顿时给她以巨大的亲近感和希望,但希望马上破灭了。女大公表示,这个女孩与安娜斯塔西娅的长相,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1928年10月,罗曼诺夫家族的几位成员和亚历山德拉的三位亲戚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说“现在住在纽约的那名女子,不是安娜斯塔西娅公主。”

“御医”儿女或为幕后操纵手

即便是皇族联合否认,却仍旧挡不住人们对于安娜·安德森身世的猜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娜知道很多皇室的内幕。而这些内幕,甚至有可能是一些当时的皇族成员,以及高官们都不知道的事儿。

安德森甚至还提到,说安娜斯塔西娅的叔叔、大公爵恩斯特曾于1916年访问俄国。因为那年奥地利正与俄国交战,恩斯特便愤怒地否认曾有此事。但是在等了差不多40年之后,奥皇的继子于1966年证实,恩斯特那年的确有过这次秘密访问。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如果安德森不是公主,她怎么会知道这么绝密的消息呢?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些消息就是当时非常熟悉俄罗斯皇室的人,专门教授给她的。其中,格列勃·波特金和塔季扬娜·波特金兄妹遭到了怀疑。

提到这两兄妹,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父亲尤金·波特金医生。波特金医生与沙皇一家一起遭处决之前,一直是沙皇的医生,并长期看护患有血友病的皇太子阿列克谢。这两兄妹与沙皇的子女们从小一起长大,是皇子公主们的童年玩伴。因此,安德森知道的内幕,很有可能就是这两兄妹告诉她的。但有一些细节却是张冠李戴。

比如说,安娜逢人必提她手上的一处伤,说是小时候坐马车的时候车夫关门太快被车门夹伤的。但据奥尔加女大公透露:“她说的那个手指伤我是知道的,几位公主出去玩时,有一个手指被夹伤了。但其实被夹伤手指的是玛利亚公主,不是安娜斯塔西娅,而且不是在马车上,而是在皇室火车专列上。我认为一定是有人把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告诉了她。”

英皇室提供DNA

确认公主遗骸

安娜·安德森却一直声称她自己就是俄罗斯末代公主。甚至,她还曾为自己的身世进行过起诉,并且被德国法院所审理与正式的建档。这件事开始于1938年,直到1970年才有最后的裁决。

法院最后的裁决是,安德森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她是安娜斯塔西娅。不过,安德森仍因为此事赚得盆满钵满,不仅有各地的贵族邀请她做客,她还嫁给了一名历史学家,生活富足。

另外,好莱坞根据她的故事,拍成了电影《真假公主》,安娜收到了一笔不菲的版税。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也正是在1957年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

英格丽·褒曼在1957年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成为奥斯卡影后。

安娜·安德森1984年死于美国,尸体火化后被安葬在了德国——安娜斯塔西娅母亲的祖国。在“女主角”去世之后,故事原本应该画上一个休止符,但实际上在几年之后事情再一次被反转。

1991年,一位地质学家宣布,他在1979年找到了末代沙皇一家的尸骸。他在叶卡特琳堡郊外白桦林里的一个浅坑里,一共挖出了九百多块骨骸和被枪托砸碎的头骨碎片。经过拼结和整理,一共组合出九个人的骨架。

这名地质学家表示,这些遗骸分别属于沙皇一家,以及尤金·波特金医生、贴身男仆阿列克谢·特拉普、厨师伊凡·卡利多诺夫以及皇后的女仆安娜·德米多娃。不过,皇太子阿列克谢和安娜斯塔西娅的遗体,并没有被找到。

常规的法医学鉴定和DNA比对确定了九具尸骨的其中五具,属于父母和三个孩子的一个家庭,但是否属于沙皇一家则缺乏更加准确的证据。因此,科学家在欧洲的皇族之中筛选了可能提供DNA比对的人选,最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被选中。菲利普亲王来自希腊王室,他的外祖母和尼古拉斯二世的妻子亚历桑德拉皇后是亲姐妹。按照亲戚关系来计算,菲利普亲王还得称呼尼古拉斯二世的四个女儿“表姨”。

根据菲利普亲王提供的血液样本,科学家确定了尸骨中母亲和三个女孩的身份,就是皇后和三个公主。

而其中安娜·安德森的身份随后也被进一步确认——死去的安娜·安德森的DNA,与一名失踪妇女的亲属吻合。这个失踪的女人名叫弗兰齐斯卡·尚斯可夫斯卡,是一名波兰农民。

到此,真假公主的真相终于大白天下。这个波兰女农民骗了整个世界几十年的时间。

整个家庭一同死于1918年

既然安娜·安德森不是安娜斯塔西娅公主,那么真正的公主究竟在哪儿?

曾经有一名自称目击者的人表示,在沙皇被处决的当天,叶卡捷琳堡一个名叫安娜·巴乌丁的女子收留了一个全身是血、濒临死亡的年轻女孩。“她的下半部身体沾满著血,双眼紧闭着,脸像床单一样苍白。”后来,这个女孩被一名卫兵带走了,从此下落不明。

行刑官尤洛夫斯基的回忆录中其实也提到过,皇太子和一名公主的尸体当时被运到了其他地方。实际上,有历史学家认为,失踪的那具女性尸体,其实不是安娜斯塔西娅公主,而是她的姐姐玛利亚公主。因两人的年纪仅相差不到2岁,安娜斯塔西娅的尸体就混在此前被找到的9具尸体之中。

2007年8月23日,一位俄罗斯考古学家宣布,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的一处营火地发现了两具被焚烧不完全的尸骨,其中一具是一位大约10-13岁的男孩的遗骸;另一具则是18-23岁的年轻女子。这两具尸体附近,发现了一个装着硫酸的容器碎片、钉子、属于一个木制盒子的金属条与不同口径的子弹。不管是尸体的年纪还是被埋葬的地点,均符合尤罗夫斯基的回忆录。

2008年6月,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下属调查委员会发言人公布了包括弹道、牙齿、化学元素分析等检测结果,证明了这两具遗骸就是阿列克谢王子和他的一位姐姐。

2009年3月,美国Coble博士迈克尔武装部队实验室进行DNA鉴定并发表了最后的结果,结合最近和2007年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1991年的调查结果,证明了整个家庭一同死于1918年。俄罗斯和奥地利科学家得到也是同样的结果。

至于假安德森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宫廷内幕”,如前所述,很可能是已故御医尤金·波特金的儿女告诉她并策划了这一谜案的。

一个长达90年的谜题,终于被画上句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阎雯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