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三中文配音「功夫熊猫3中文口型配音大揭秘」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03更新:2023-05-01 04:15:32

时光网讯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即将于1月29日全球同步上映。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它讲述的故事不但发生在“中国”,以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主角,这次,所有人物还将首次以中文交流。“神龙大侠”阿宝要回国了。

几乎所有进口大片在内地上映时都会有中文配音版,外国人在大银幕上说中国话,实在算不上啥新鲜事。但以往进口片里的外国人虽然发出的声音是中文,但依然保持外文的口型,稍微较真一点的观众都会觉得别扭。

先补充一个小知识: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剧本、分镜和设计稿出来后,演员就介入配音,原动画和场景制作是参照配音来制作口型,角色的声音和口型基本就能对上。而国内、日本的多数电视动画甚至动画电影制作流程不一样,大多是全片接近完成时,配音才介入,于是口型就无法匹配。

为了《功夫熊猫3》的中文配音,东方梦工厂(以下简称梦工厂)不仅请来了黄磊、成龙、白百何、王志文、周杰伦、杨幂、肖央、朱珠、王太利、姜武、张国立、张纪中、郭子睿(石头)、黄忆慈(多多)等众多明星献声,而且所有角色不光发声是中文,口型也是中文口型——梦工厂特意花大力气把中文版的角色口型重做了一遍。

日前,时光网专访了《功夫熊猫3》的中方导演滕华涛、阿宝养父平先生的配音演员张国立、东方梦工厂高级创意顾问许诚毅,请他们为观众揭开《功夫熊猫3》中文口型配音幕后的秘密。

滕华涛:要的就是成龙和周杰伦声音上的特色

通常进口片的配音工作只需要一位中文配音导演就够了,梦工厂却特意请来了《失恋33天》、《等风来》的导演滕华涛支援《功夫熊猫3》中文版的制作。

滕华涛透露,他带领的中方团队从电影创意阶段就有参与,中文版有专属编剧,不会照搬英文台词。而此次的配音阵容也是精心挑选,有人担心成龙、周杰伦等人的普通话,而这恰好是滕华涛看中的声音的“特色”。

时光网:《功夫熊猫3》的中文配音演员是怎么一一确定的?

滕华涛:还是根据人物定的。我们在美国的时候就事先跟《功夫熊猫》整个美方的团队一起工作了好长时间。包括像杰克·布莱克去配音的时候,詹妮弗(制片人)都带着我一块去,让我去听杰克怎么表达。

我们从美国回来之后就开始做演员的选择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对剧本的一些理解,对人物性格的一些理解,去确定我熟悉的中方演员。

时光网:确定配音演员的过程顺利吗?

滕华涛:很顺利,因为大家都很高兴能参与《功夫熊猫》这么大品牌的动画电影的配音。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copy美国的那个声音,比如说像“师父”这个角色,美国的配音是达斯汀·霍夫曼,像他那个年纪就跟师父比较接近。所以我在定王志文老师的时候,美方就觉得说这个人会不会太年轻了?但是我比较了解他们的声音的表达的情况。

时光网:中文配音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滕华涛:8个月。

时光网:这么长时间都花在哪些地方了?

滕华涛:他们就一共做了将近4年半的时间,我们参与的也有一年半的时间。因为动画的制造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会随时改, 4年多之前聊的故事和最终呈现的《功夫熊猫3》大的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内容早就跟4年前的剧本完全不一样了。改的话有一些牵扯到台词的就要反复。其实我们一直到11月底的时候还把有的配音演员请过来,因为又改了。

时光网:这次中文台词有请专门的编剧?

滕华涛:当然。中文版不是说剧情的简单的翻译,你直接翻译出来的话就没有那个效果了。可能老外听着觉得挺好玩的,但是我们这就没什么感觉。把它变成一个我们能理解的话,或者我们常用的一些话,可能就会有效果。

时光网:中文的台词会有意加入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词汇吗?

滕华涛:没有,我们还刻意避免网络用语过多,我是这样看的,第一虽然它不是一个所谓的古装片,但是人物穿着还是有一定这方面的感觉的,所以我不太喜欢它说的话太穿越了。第二,我觉得像《功夫熊猫》这个级别的片子,我还是希望台词保持一定的文学性在里面,不要有太多的网络用语,会有点把它给压低了。

时光网:这次配音演员里两岸三地的人都有,口音也很不一样,会害怕观众觉得奇怪吗?

滕华涛:没有,因为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内地的演员,就只有两个,一个成龙大哥,一个周杰伦,这两个又是特别有特点的人。

《功夫熊猫》成龙大哥一直在参与。另外,其实成龙代表了中国功夫,不管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还是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讲,他现在等于是功夫的一个代言人。所以像《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他这次应该承担更主要一点的配音,所以就定他是李山。

配音时我特意要求保持一些成龙本身的特点,我觉得如果他太刻意去顾及咬字那些问题,听上去,第一,不像成龙;第二,失去了好多感情方面的处理。

周杰伦也是一样,他本来台词就不多,我希望他一张嘴观众就能听出来这是周杰伦,这样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时光网:这次梦工厂这么重视中文配音版,会不会在排片上向中文配音版倾斜呢?

腾华涛:我相信应该是,因为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市场决定的吧。毕竟在这么一个档期,不管大中小城市的小孩子,他看英文版字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大家一块看电影的时候,中文版更容易理解。这次大家在中文版上下那么多的功夫,就是为了让大家观影的时候没有什么障碍。

张国立:我是看着几幅画给平先生配音的

《功夫熊猫3》里,平先生应该算最纠结的一个角色,因为阿宝的生父李山在这一集里找上门来了。两个老爸一个娃,难免争风吃醋。

给平先生配音的是“经验丰富”的张国立。参与过《泰山》、《海底总动员》等多部进口动画配音的张国立坦言这次驾轻就熟,看着素描插本或几幅画就把音配了。在他看来,在中文世界里,看中文版的《功夫熊猫3》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时光网:参与《功夫熊猫3》的配音,吸引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国立:因为《功夫熊猫3》我很喜欢看,我家里两个小孩都特别爱看。一直以来美国这些片子都找我,我也觉得挺好的,习惯了,只有上一次让我配一个反派,女儿不愿意让我去。《泰山》还有《海底总动员》,我都参与配音了。

时光网:反过来,《功夫熊猫3》为什么选中你来配音?

张国立:它是人家一个营销的手段。他们在美国本土找的配音演员也是一些观众很熟悉的、很喜爱的演员。它跟我们以前的译制片不一样了,它走了商业的一个模式。要是过去的话,肯定是顺理成章的拿到译制片厂去了。但是现在这个商业模式的玩法变了。《泰山》找我配音的时候,我还挺诧异的,当时他们说是经过了很多很多的调查,关于声音的辨识度什么的,他们说多少观众是想听到这个声音由你来配。

通过这些年译制片的交流也看到我们国内的动画片的成长。我原来老是在说,我们到处在做所谓的动漫基地,其实生产的全是垃圾。但是这几年,你看到它的成长,这其实跟我们的交流有关系。

时光网:这次在电影里给阿宝的养父平先生配音,是你自己选的吗?

张国立:不是,都是他们自己研究的。因为我跟滕华涛的父亲就是特别好的朋友,华涛说他第一次担任中方的导演。我一看是平先生,我说台词多吗?他说不多。我说不多就可以,少点,我就行,因为太忙了。

时光网:这次给平先生配音花了多长时间?

张国立:两个下午,一次两个小时,修改过一次。他们现在非常专业,我们看到的不是完成片,到现在这个片子我也没看过,我们看到的都是它的素描插本,有的时候是它的几幅图画,有的时候是它的几个画面。不像过去配音,看到完整片子。他们拿一个摄像机对着我,拍我的口形,然后我看着它的几帧画面,或者没有完成的画稿,就来说这个台词,他们再去按照我们的口形来做。

时光网:配音的过程中有和其他演员交流吗 ?

张国立:没有,我都不知道谁配的谁,我也没问,把我自己这个做好就行了。但是成龙大哥我是听说了,说成龙要来,我说那大哥去,我也去。

时光网:《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有中文版,也有英文版。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英文版是原汁原味的。你觉得中文版对观众的意义是什么?

张国立:因为我们不是一个英语世界啊,我们来听中文版不是一样嘛。而且现在人家使了这么大的劲,甚至口形都是照着我们的做的。而且这次也是东方梦工厂和美国梦工厂联合做的,显而易见的,它就是为了中方市场来的啊。

许诚毅:梦工厂对中国观众有点偏心了

作为《盖世五侠的秘密》的导演,许诚毅对《功夫熊猫》系列再熟悉不过。而作为东方梦工厂的高级创意顾问,他自己都说,梦工厂这次有点太偏爱中国观众了:据他所知,好莱坞从没有一部动画电影为了另外一个国家重制一版口型,因为这显然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

时光网:为什么《功夫熊猫3》这么重视中文配音版?

许诚毅: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中文版跟以前的中文版不一样。梦工厂也好,别的电影公司也好,他们做的中文版,之前都是配了音,然后加上去,所以有很多配音演员其实很厉害的,因为他们会尽量去定一些口形,然后让你感觉这些声音是他们说出来的。《功夫熊猫3》的中文版,我们是重新配音,然后把表演的这些东西重新在动画里面再做,不光是口形,连表情我们都重新做过动画。所以你去看中文版的时候,你会觉得《功夫熊猫3》原来是中文的啊。

我之前在美国工作了这么久,一直在想,我一直在做的动画都是说英文的,像怪物史莱克。那个时候我还在想什么时候有机会可以做动画是中文版的,就是它们说的是“驴子”不是说“donkey”。今天《功夫熊猫3》实现了,它们都是说中文的。所以我真的觉得挺骄傲的。

时光网:如果每个角色的口形都要对一遍,表情也要重新配的话,这也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吧?

许诚毅:对,整个工程是花很长时间的。在美国那边一段动画一做完,就发来上海的东方梦工厂,然后他们就要开始做,几乎是等于重新把动画再做一遍。这些虽然说没有从零开始那么难,但是也是很花时间的。

时光网:好莱坞大片为海外市场单独做一个配音版,好像很少见?

许诚毅:对,据我所知,没有另外一部电影为了另外一个国家做另外一个配音版的。所以我觉得梦工厂对中国观众真的有点偏心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